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229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29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轮毕业的共六十人,只从其中取六人为官,这是真正的十里挑一。
  “听周长史的意思,这次授官除了知县……还可能有一府判官之职!”
  这句话,对黄远清来说更是震动。
  不管是长史司各所属官,还是去
  可如果是一府判官,那官阶又要高出一些,这完全出乎黄远清的认知。
  只听刘青山接着说道:“这些消息,将在明日对外公布,周长史让我提前给你打招呼,足可见他对你很看重!”
  但黄远清却问道:“可若如此,是否对旁人不公?”
  “虽然有些许不公,但也并不为过,殿下并未说不许外传!”
  说到这里,刘青山端起茶杯道:“你要知道,那些大族子弟,有比你更好的进学条件,这对你难道就公平?”
  话虽如此,但黄远清总觉得有些不舒服,但他没有和刘青山争辩。
  见黄远清仍面带沉思,刘青山开解道:“周长史什么样的人,连他都愿给你行方便?你又何苦自寻烦恼?”
  对周承平的人品,黄远清自然是敬服的,所以他就未再多言。
  喝了一口热茶感觉身体暖和些后,黄远清说道:“之前拿给你的廷奏,你可有好生研习?”
  “学生时常翻看!”
  “那就好,明日你定要好生应对,莫要让我失望!”
  “学生定当尽力!”
  此刻,黄远清已经在心里,畅享起明天廷对时的情况。
  他黄远清,能得到进入王府,受到雍王召见的机会,这将是他人生的最大转机。


第541章 典礼前
  “远清,你也别怪我们提前向你透露消息……”
  “唯有如此,才能让你走得更远更高,你才有更大能力维护正道公道!”
  躺在床上,黄远清脑子里回响着临别时,刘青山对自己的一番话。
  这时窗外传来黄张氏声音:“远清,早些睡了……明天还有典礼!”
  “知道了娘!”
  摒弃杂念,黄远清将刘青山给的廷对册子放在枕下,而后吹灭灯苗进入睡眠。
  时间流转,黄远清熟睡之际,外面响起的敲门声,让他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谁?”
  “远清,是我!”
  一听这声音,黄远清就知道是谁来了。
  于是他连忙起身,点灯之后打开了房门。
  “你这住处也太难找了,中间还让我被官差盘问了好几遍,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
  一边往屋子里走,余承尧嘴里没停抱怨着。
  “承尧兄,你这是……”
  走到长凳边坐下,余承尧向黄远清招了招手,示意他在旁边坐下,仿佛这里他才是主人。
  他这番举动,也让黄远清越发疑惑,不知余承尧大晚上找过来做什么。
  待黄远清坐下,余承尧一脸神秘说道:“告诉你个消息!”
  “什么消息?”
  “明天殿下将召集大考前六名,于谨身殿觐见,当庭问对以授官职!”
  黄远清不由怔住,心里感到十分惊讶,他不明白余承尧为何会知道。
  他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周承平这位高官提点,可黄远清又如何得知?
  带着这个疑问,黄远清不由发问:“承尧兄,这消息你是如何得知?”
  如此重磅的消息,黄远清只关心消息来源,这让余承尧感觉有些奇怪,但他没有多想。
  “明日典礼事项,许大人自然是清楚的!”
  “我娘在典仪正许安府上帮工,许大人知我在理政学堂,就将觐见之事提了几句!”
  换句话说,余承尧纯粹是运气好。
  黄远清感叹道:“那这位许大人,可是你的恩人!”
  谁知余承尧答道:“许大人是原先的元阳判官,与我家有些交情,所以才会稍加照拂!”
  也就是说,他黄远清拼了命的努力进学,换得山长和王府看重后得来的消息,却抵不过落拓贵族的裙带关系。
  虽然余承尧是一片好心,但现实还是让黄远清感到难受,亏他还觉得自己提前知道,会对其他人不公平。
  难受归难受,但余承尧大晚上来送消息,还是让黄远清极为感动。
  他对余承尧,从始至终都没有过怨恨。
  见黄远清目光呆滞,余承尧提醒道:“时间不多了,你知道了这消息,一定要有准备,明日争取好生表现!”
  黄远清郑重起身,极为恭敬说道:“承尧兄,多谢了!”
  余承尧起身说道:“客气什么,我先回去了……你早些休息,明天再见!”
  言罢,余承尧也不多留,直接就往门外走去,他还得回去睡觉,否则明天精神不好,很可能影响廷对。
  天已经黑了,现在返回可不是好时候,更何况夜晚元阳还处于宵禁状态。
  一路送到巷子口儿,黄远清郑重道:“你要小心些!”
  余承尧停下脚步,回头道:“回去吧,我都明白!”
  撂下这句话,余承尧消失在了夜色中。
  在原地站了一会儿,黄远清随即转身返回家中。
  虽然心中不舒服,但余承尧对他这份情义,还是格外让他感动,甚至还让他有些自惭形秽。
  他得知“内幕”消息后,可从没冒出和他人分享的念头。
  当然了,此刻多想这些也是无益,黄远清只能先回去睡觉。
  明天结业典礼,他必须保证精力充足。
  …………
  第二天一大早,在黄张氏的催促下,黄远清起床吃了早饭。
  在儿子临行前,黄张氏嘱咐道:“今天天凉,可别冻着了!”
  “娘,儿子明白!”
  这样重大的一天,反而只有这样简单的对话。
  典礼是在理政学堂举行,当黄远清赶到时,这里已经张灯结彩。
  现在距典礼正式开始,差不多还有一个时辰,黄远清本以为自己来得就够早,却不了已有十几个同学已到。
  此刻,到场的学子们,已提前穿上了青灰色的官服,上面绣着代表九品官职的鹌鹑。
  当黄远清到来,学堂的新老学员都认得他,所以他被引进了学堂,他也得先换上官服。
  …………
  雍王府,飞雨轩内。
  在侍女们的忙碌下,赵延洵正在穿戴袍服。
  林静玉本想帮忙的,但被赵延洵拒绝了,毕竟她肚子已经大了,做起事来不方便。
  昨晚一天回来,按理说赵延洵该歇在永福宫,但最终赵延洵还是决定在林静玉这里。
  红色团龙袍穿戴完毕,当韵儿捧着乌纱翼善冠靠近,赵延洵对她摆了摆手,并示意霍安将其接在手中。
  “爱妃……你这里空落落的,让兰芷住你这里如何?”
  林静玉只住了飞雨轩主殿,东西两侧配殿还空着,所以赵延洵才有此问。
  昨晚吃饭,并未定下周兰芷的位份和住处,毕竟昨晚重逢才是主题。
  坐在一旁,林静玉淡然道:“这事儿王爷该去找王妃商议!”
  见她不愿发表意见,赵延洵也就不再追问。
  “也好……”
  言罢,赵延洵迈步走出了大殿,霍安捧着冠帽立刻跟上。
  来到谨身殿时,两位王府长史已在等候。
  今天这是件大事,赵延洵出席两位长史也得出席。
  “两位爱卿,让你们久等了!”
  成文光连忙答道:“殿下言重了!”
  此刻,他们都站在谨身殿前。
  “昨天在会平县,路过一村寨时,正好碰到村民演练对抗怪物……”
  看向两位长史,赵延洵笑着说道:“本王亲自到场,可把好多人着急得不行,你二人为官多年,想必更懂官员心思……”
  “你们说,他们为何要着急?”
  本以为是说件趣事,谁知却被提出此等问题,周成二人都有些惊讶。
  正如赵延洵所说,他俩都不需要想,就知当地官员为何紧张。
  没等两位大臣解释,赵延洵接着说道:“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又如何会紧张?”
  “长史司不能只安排事务,还要想办法去督促,你们都要想法子!”
  “是!”两位大臣齐声答道。


第542章 结业典礼
  理政学堂外,此刻并未聚集太多人。
  对文人来说极重要的事,于普通百姓来说并非如此,所以看热闹的人没有很多。
  理政学堂二门内,乃是学堂的核心区域,也是建筑面积最大的院落。
  此刻在大院中央,即将毕业的学子站成六列,成绩最好的救人站在排头,等待着典礼开始。
  在他们两侧,则是六十名新入学的学子,黄远清等人的现在就是他们的未来。
  作为成绩最好的两个人,余承尧和黄远清站在最中间,黄远清一如往常般平静,倒是余承尧眼神中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时间……应该快到了吧!”余承尧低声道。
  “嗯!”黄远清应了一声,却没有多说话。
  就在这时,旁边廊道处传来了脚步声,听声音来的人还不少。
  与此同时,设于大院南侧的二十名乐工,奏响了迎接的曲子。
  廊道内,赵延洵走在最前面,他的表情看起来平静。
  事实上,他在外人面前,几乎任何时候都是这个表情,让人看不出深浅和喜怒。
  在赵延洵后两侧,是两位王府长史跟在后面,再往后则是纪善所的官员和教授们,其中包括纪善正兼理政学堂山长刘青山。
  “殿下,这边请!”
  在礼官的引导下,赵延洵来到学堂北侧正位,这里已经设好了他的王位。
  “请殿下就座!”
  当赵延洵落座之后,其余官员则分立两侧,他们所在的位置高出三步台阶,可以很清楚看清学子们的情况。
  也在赵延洵落座的那一刻,乐工们停止了奏乐,等待着领队的下一道命令。
  “参见殿下!”
  百多人齐声拜倒,加之他们个个心情激动,喊出的声音让人震耳欲聋。
  看着眼前的百多名新老学子,这些人精气神饱满,这让赵延洵很是满意。
  “免礼!”
  “谢殿下!”
  当众人起身后,礼官行礼后陈奏:“殿下,吉时已到,典礼是否开始?”
  “开始!”
  赵延洵话音落下,乐工们奏起了新的乐曲,曲调明快一如学子们的心情。
  只见刘青山拿出拿着一份文书,走到台阶前面向赵延洵行礼后,转过身面向一众学子。
  只见他摊开念道:“太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兹有黄远清、余承尧、赵友顺等六十名学子,自太安二十五年二月经考试入理政学堂进学,至今已历九月,经考较全部合格,允其结业!”
  这些学子,在理政学堂学了九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毕竟是第一批办学,教学方法需要摸索,以适应当前末世的情况,下一批的教学时间肯定会缩短。
  收起文书,刘青山接着说道:“遵照殿下之命,授予各结业学子结业锦册!”
  只见左右两侧,各走出一名端着托盘的吏员,托盘上整齐摆叠放着锦布为封皮的册子。
  所谓结业锦册,说穿了就是毕业证书,赵延洵提出来加的这一条。
  “授册……”
  当刘青山喊出这一句,两名学堂教授走了出来,来到了台阶开始唱名。
  被叫到名字的学子,立马从班列之中走出来,被授予“毕业证书”。
  最后几名学子拿到证书返回队伍后,只见众人在礼官指示下大礼参拜。
  “叩谢殿下!”
  王座上,赵延洵淡定道:“免礼!”
  待众人起身后,刘长青和几名教授退到了后方,只见左长史周承平走了出来。
  一见他走出,学子们心情都紧张起来,他们知道接下来要宣布的,是对他们的人事安排。
  “遵殿下谕旨,所有结业学子,皆可授职,接下来……将由本官宣布,对尔等职务安排!”
  在周承平宣布之前,这份人事安排只有三个人知道,除了他还有赵延洵和右长史成文光。
  只见周承平摊开手中文书,目光扫过一众年轻面庞后,遂朗声念道:“大王诏……”
  既然是授予职务,那便不再是以理政学堂的名义,而是由赵延洵亲自授予,所以得用诏书的行事颁布。
  听到周承平这三个字,所有学子纷纷下拜,包括那些新入学的学子。
  “孤闻之,治民者必有德,施政者必有才,德才兼备之人……方可为官!”
  “尔等皆为可造之材,孤王设理政学堂,授尔等先贤之德,教尔等治政之才……”
  “数月以来,尔等进学专心致志,而今学业有成,可谓德才已聚,可授职矣……”
  眼见着要说到正文,多数人人都紧张起来,这关系到他们日后命运。
  “经各所及各府县呈报职却,由王府长史司拟定,并呈殿下批复,授胡闵典仪所书吏……”
  “授何阳仲丽盐府衙书吏……”
  “授田佳成南丰县衙书吏……”
  接下来,周承平宣读了一大长段的授职名单。
  有长史司各所的“中央”部门,也有府一级的衙门,当然也有县一级的最基层。
  在知道结果后,现场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终究只能接受这一切。
  可当周承平收起诏书后,众人心里泛起了新的疑惑,前六名的佼佼者却未得到职务。
  这很明显不正常,但眼下这个时候,众人也只能把疑惑藏在心里,并猜测可能会是什么结果。
  收好诏书后,周承平向赵延洵行礼,然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诸位……刚才你们还是学子,如今便是王府的官吏了!”
  终于,一直无所事事的赵延洵,开始了他的讲话。
  虽然他说得随意,但众人无不凝神静听。
  “还记得今年二月,你们刚被召进学堂时,本王就跟你们说过,希望你们学堂好生学习,学成之后报效王府……”
  “如今,你们已然学成,没有辜负本王厚望,让孤很是欣慰!”
  这些话,是对学子们的肯定,更是对新进学子们的激励。
  “但从今天起,你们已不再是学子,而是治政安民之吏,肩上已经担起了责任!”
  “本王希望,在走出学堂之后,你们能做出政绩,向孤证明你们的能力……”
  说道这里,赵延洵语气格外郑重说道:“或许你们会觉得,自己只是小吏,某些人还要去偏僻的府县,以为……自己被埋没了!”
  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到了很多人心坎上。
  但赵延洵接着说道:“!”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地广阔,只要忠于王事,尽心尽力,你们必能成就一番功业!”
  “到时候,本王亦不会吝惜封赏,卿等位列殿阁,为后进学子楷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不得不说,这番话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实打实的说,虽然这些人是去基层为吏,但如今王府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官员的空缺是很大的。
  只要能干出成绩,升官确实不是太难。
  以至于此刻,多数学子已经扭转心态,想着去到岗位上大干一场。
  可以说,赵延洵画饼的功夫,已经越来越熟稔。


第543章 觐见
  “恭送殿下!”
  在赵延洵讲话完毕,后面又经过两项议程后,整个结业典礼宣告结束。
  赵延洵离场,现场所有学子尽皆行礼送行,一众官员也都跟着退场。
  这些大人物离开后,现场学子才慢慢起身,然后三三两两交流起来。
  而那些新进的学子们,则乘这机会和一众前辈交流经验,顺便相互之间混个个脸熟。
  被授职的学子中,留在元阳“中央”单位的胡闵等人,身边聚集的人数最多。
  当然了,未被授职的余承尧是个例外,他被授职的几名好友围了上来。
  “承尧,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你们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