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258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58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林静玉也没多做理论,而是小心翼翼做了回去,听从了王妃的安排。
  再说他们几人来到大殿门口,正好看到几名小太监提着灯笼出现,下一刻赵延洵披着黑色斗篷来到宫门口。
  事实上,以赵延洵如今被改造后的视力,不要灯笼他也能看得清楚。
  但为了感受古时独有的氛围,赵延洵还是让人掌灯,否则若真声想照明,他可以直接让人拿手电和探照灯。
  薛宝筠几人走下台阶,在距赵延洵五步远的位置停下,欠身行礼道:“臣妾恭迎王爷!”
  赵延洵连忙上前,对几位后妃拱手回礼道:“让诸位爱妃好等,本王向诸位爱妃请罪,还望爱妃海涵!”
  薛宝筠走上前去,扶着赵延洵手臂道:“王爷这话可言重,我们几个女人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等等也没什么,无非……是饿饿肚子罢了!”
  薛宝筠开了个玩笑,在场几人除了黄蓉蓉,包括赵延洵都笑了起来。
  “走吧走吧……外面凉,进去说话!”
  路过黄蓉蓉身边时,赵延洵顺手拉住了她的小手,后者顿时喜笑颜开。
  一行几人进入殿内,却见林静玉在左右侍女搀扶下,已经起身要向赵延洵行礼。
  赵延洵连忙说道:“坐下坐下……赶紧坐下!”
  薛宝筠跟着说道:“妹妹……我都说了让你好好坐着,你怎么就不听话!”
  来到林静玉身侧,赵延洵略带责问之气问道:“爱妃,我不是跟你说过了,怀孕期间不必多礼,你怎么就不听话!”
  这份责问,让其他几个女人极为羡慕。
  此刻,薛宝筠亲自给赵延洵拉开椅子,说道:“王爷请坐!”
  几人落座,已有侍女为众人布菜。
  赵延洵身旁的侍女正要忙活,却听薛宝筠说道:“你退下!”
  侍女退后一步,薛宝筠已亲自为赵延洵夹菜,一副贤妻模样。
  众人吃得斯斯文文,也就赵延洵“狼吞虎咽”,与此间显得格格不入。
  众人一边吃一边聊着,气氛和谐而温馨。
  没过一会儿,赵延洵注意到黄蓉蓉话少,便问道:“蓉蓉?咱们都说说笑笑……你为何愁眉不展?”
  “王爷……臣妾想爹娘了!”
  只这一句话,就勾起了在场众人愁思,现场气氛黯然了许多。
  侯诗筠更是直接掉下了眼泪,她亲历了全家丧生过程,此刻已被愁思勾起了回忆。
  这时黄蓉蓉接着问道:“王爷曾说过,臣妾和爹娘会有重逢那天,如今一两年过去了……不知臣妾还要等多久!”
  类似的话,赵延洵确实说过几次,就连薛宝筠也记在了心底。
  如今黄蓉蓉提出这个问题,于是薛宝筠也安静听着,想从赵延洵这里得个答案。
  这个问题,赵延洵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他也说不准。
  “嗯,这个…………”
  语无伦次之间,赵延洵竟把前世的单词蹦了出来。
  最终赵延洵安抚道:“爱妃……会有那一天的!”
  返回关内,本就不是件容易事。
  一方面前有丧尸拦路,其次赵延洵还得考虑清楚,该以何等身份回去。
  是大晋的雍王,还是陇右的雍王。
  若是前者,那他可能就得放弃已有的权力,不然朝臣们绝容不下他。
  若是后者,他就得做叛贼了。


第609章 夜哭太庙
  除夕一过,时间进了新的一年。
  新君继位,新年伊始,自当改元。
  正月初一,便是靖平时代第一天。
  京城,大内后宫,夜色暗沉。
  时间刚过寅正(凌晨四点),延寿宫内燃起了灯火,大殿内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太皇太后……您这是怎么了?”
  “传御医了没?”
  “已经有人去了!”
  “狗奴才,还不再去几个人催……”
  寝殿内,太监宫女忙成一团,一个个都尽可能在做事。
  也不怪他们慌张,实在是当下的情绪太吓人。
  只见太皇太后李氏,此刻躺在床上睁着双眼,嘴里不断念道着:“皇上……皇上……皇上……”
  一旁的太监磕头道:“太皇太后……已经派人去请皇上了,皇上一会儿就来!”
  但李氏好像没听到一样,此刻还嘴里还在呼喊着,只是声音越来越小。
  最终,李氏闭上眼睛,整个人昏睡过去。
  现场众人吓得半死,生怕李氏出了意外。
  近侍嬷嬷连忙靠近床边,伸出手去探李氏鼻息,深怕李氏有个什么好歹。
  可这手才伸出去一半,床上躺着的李氏突然睁开眼,吓得这嬷嬷赶紧把手收了回来。
  “扶哀家起来!”李氏语气严肃。
  此刻的李氏恢复了正常,根本不像刚才“中邪”的样子。
  靠近的几名宫女连忙上前,将李氏从床上扶了起来。
  “更衣,其他人都退出去!”
  “是!”
  在这延寿宫内,李氏拥有绝对权威,不相干的人全都退出了大殿。
  很快,李氏换好了袍服,独自一人走向了正殿大门。
  “开门……”
  显然李氏心情不大好,所以此时没人敢多说话,宫殿大门被缓缓打开。
  夜色漆黑,外面悄悄的,只有呼啸的风声。
  有宫女拿来了斗篷,小心翼翼批在了李氏身上。
  “摆驾……太庙!”
  太庙,顾名思义是供奉历代皇帝,举行祭祀的地方。
  “太皇太后……现在这时候……”
  李氏眉目一挑,语气严厉道:“哀家说的话你们没听见?再敢多嘴,杖毙!”
  众人再不敢多劝,很快找来辇轿,抬着李氏就往太庙而去。
  太庙虽在城之内,但却在皇宫大内之外,要出去还是费了一番功夫。
  乾安宫内,赵维隆已经起身,几名太监正在替他穿戴。
  “皇上,刚传来消息……太皇太后往太庙去了!”有太监站在寝殿外禀告。
  这个时候去寝殿做什么?赵维隆心中满是狐疑,同时心中警惕大起。
  他和太皇太后之间,始终有着隔阂,所以赵维隆对其一直防备着。
  “太医们可瞧过了?”
  “回禀皇上,太医们还没到,太皇太后就出了延寿宫!”
  这个时候,赵维隆冠服已快穿好,只见他回头说道:“摆驾……去太庙!”
  “遵旨!”
  另一头,李氏已来到了太庙外,迈步走下了辇轿。
  太庙香烛日夜不停,当值的二十几名太监,此刻全都跪在雪地里,迎接着李氏的到来。
  “你们都在外面候着,本宫一个人进去!”
  “遵旨!”
  李氏迈着脚步,徐徐往台阶上走去,通过大殿正门可看到大晋太祖的画像。
  李氏走进大殿,没在临近的太祖太宗神位前停留,而是直接来到了太安帝灵前。
  太安帝的画像,悬挂在神龛之上,前方灵位书写着“大晋神宗显皇帝之位”几个大字。
  烛光摇曳,使得太安帝的画像明暗不定,整个太庙里的氛围格外森冷。
  拿起三根香,李氏在烛台上点燃,随后插在了香炉内。
  看着前方画像,李氏徐徐说道:“皇上……臣妾就要出手了!”
  画像上的人自然不会说话,所以李氏此刻没有多说,而是自顾自跪在了蒲团上。
  然后,李氏就开始了她的表演。
  “皇上……你在天上孤独,臣妾心里都明白,臣妾也是痛心疾首啊……”
  李氏的哭诉声很大,外面跪着的一众太监宫女都能听到,但他们完全不能解其中意。
  众人正疑惑间,却见太庙宫门处来了一队人,却是皇帝的仪仗到了。
  辇轿落在宫门内,赵维隆此刻也听到了哭嚎声,他也不明白这是唱那一出。
  但毫无疑问,在正月初一夜哭太庙,此事注定会引起风波,甚至于是狂风巨浪。
  赵维隆站在原地,他在思索一切可能,但终究没有啥头绪。
  于是他打算进去,亲自把事情问明白。
  “太皇太后在里面?”赵维隆问道。
  “回禀皇上,太皇太后在先帝灵前!”
  迈动脚步,赵维隆往前方走了去,很快他便出现在了大殿前。
  站在大殿外,赵维隆欠身行礼道:“太皇太后,孙儿来了!”
  李氏抬起头,看向赵维隆道:“皇上你来了,你来了就好!”
  “太皇太后何故如此?”
  “夜哭太庙,惊扰祖宗神灵,本是失礼之行,可今晚先帝托梦,却让哀家情难自已……”
  一听提到先帝,赵维隆瞅了一眼前方画像,而后问道:“不知皇祖所托何梦?”
  赵维隆已能猜到,事情关键就在托梦的内容。
  “你皇祖托梦来说,他一个人在天上,很孤单很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天天饱受煎熬,如临水火……”
  一听这话,赵维隆当即变色。
  若依李氏所说,太安帝在极乐世界一点儿都不快乐,已经到了神灵不安不宁之境。
  作为后嗣之君,致使先帝神灵不安,道一声失德也不为过,而这将影响到了赵维隆的统治基础。
  所以,这件事必须要尽快处理。
  知道事情烘托得差不多了,李氏接着说道:“先帝在梦里告诉哀家,他在人世已享尽富贵荣华,珍宝贵器陪葬他不稀罕……”
  “眼下,他只想有个能说话的人!”
  “先帝生前最宠端妃,为让先帝在天之灵安息,哀家觉着……不如皇上就赐端妃殉葬,如此便可解去先帝烦忧孤苦!”
  这句话,已是图穷见匕,暴露出了李氏的真实目的。
  赵维隆大受震动,他却没想到李氏会玩儿这一手。
  要端妃去死很容易做到,毕竟端妃在朝堂上的势力已被打垮,可这不仅仅是一条人命的事。
  他赵维隆能得帝位,端妃在其中起了巨大助力,杀端妃便极显他刻薄寡恩。
  更何况,在朝堂上倒端妃势力同时,赵维隆也接纳了不少端妃系官员,杀端妃这些人会如何作想,也是赵维隆要考虑的问题。
  正当赵维隆思索间,只听李氏说道:“皇上……端妃与先帝情深似海,想必她也是愿意随先帝而去的!”
  但听着这话,赵维隆心里想的却是,该如何清掉李氏在朝堂上的势力。
  太皇太后颐养天年就好,天天整幺蛾子他可受不了。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第610章 长守斋内
  赵维隆早就猜测,李氏不会安于现状。
  眼下他在朝堂上,斡旋南北之争已经很辛苦,不想后宫在起什么事。
  所以殉葬端妃这件事,赵维隆便想着将其压下,所谓“从长计议”只是个幌子。
  但皇宫大内,夜哭太庙这种事根本压不住。
  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得知消息的朝臣们就陆续赶到。
  正月初一,乃是休沐日,朝臣们本该在家里歇着,会见宾客走亲访友才是。
  “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怎就哭太庙去了?”
  有人随之叹息道:“国家不宁,历代先帝神灵不安呐!”
  这话引来一阵附和声音。
  朝廷面对丧尸侵袭危机力有未逮,如今不过堪堪稳住局面而已,各地战线随时都可能崩掉。
  为了加固防线,朝廷不止要维持大批军队,还得要抽调大批民夫到前线开挖沟渠。
  没错,朝廷方面也发现丧尸怕水,所以开外沟渠来稳固防线。
  而这也极大消耗着国库实力,整个国家处于超负荷运转中,不但朝堂上纷争不断,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本以为新帝新气象,谁知改元的第一天,就发生了夜哭太庙这种事。
  “好像是先帝托梦给太皇太后,说自己一个人在天上孤单,想要有人陪着说话……”
  “太皇太后说,端太妃最受先帝宠爱,可让其为先帝殉葬……”
  “真有此事?”
  “我也是听监门卫的禁军在议论,具体情况还是等消息吧……”
  众人议论之间,消息传到了陶阳伯曹嘉盛耳中,这让他大惊失色。
  若此事为真,明显是剑指端妃。
  最要命的是,一但端妃被打倒,他这端妃树上的枝干,也得跟着倒霉。
  正当曹嘉盛着急时,却见宫门缓缓打开,大太监陈长河从里面走了出来。
  “皇上口谕……”
  听到这话,在近百名官员纷纷跪下,准备聆听皇帝圣训。
  “皇上说……今日太皇太后身体不适,众爱卿不必惊慌,今日朝仪照旧……”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都嘀咕起来,而有人却已在心头冷笑,这件事没这么容易罢休。
  当然了,表面上一切都很和谐,朝仪也按既定方案开展。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当一切仪式结束之后,曹嘉盛迫不及待出了宫去。
  这次既是冲着端妃来的,太皇太后必定是准备充分,狂风骤雨极可能还在后面。
  所以在出了宫门后,曹嘉盛直接往皇陵方向去了,这事儿他要第一时间告诉端妃。
  平日里为免让人以为端妃有弄权之心,曹嘉盛没有不直接与端妃联系,可眼下也顾得不那么多了。
  曹嘉盛是骑马来的,和几名小厮纵马疾驰之下,花费了近一个时辰才赶到了皇陵。
  因为陵建从简,如今陵寝工程已接近尾声,在所三五个月时间,太安帝也就能入陵安寝。
  来到皇陵一侧的长守斋,这里有陵卫守备,大门紧紧关闭着。
  来到长守斋外停下,曹嘉盛直接来到大门处。
  “谁?”陵卫中有人问道。
  曹嘉盛答道:“端太妃胞兄,陶阳伯曹嘉盛,开门……”
  “原来是伯爷,只是太妃娘娘清修,伯爷要进怕是……”
  说话这人还没说完,却比一旁的同伴骂道:“你个死脑筋……伯爷要见太妃,你还要阻拦?”
  “可是……”
  后者大有深意道:“可是个屁,赶紧开门……咱俩别惹事儿!”
  一听这话,刚开始说话那人顿时愣住,然后也就不多言了。
  自己一个小人物,跟这些权贵老爷们较什么真儿呢!
  长守斋的大门被打开,曹嘉盛在路过帮腔那陵卫时,两人目光对视了一眼。
  待曹嘉盛进了大门,便见里面清幽寂静无比,在穿过第二层大门后,才在里面见到了人。
  七八个小尼姑在院里忙碌着,有人洒扫、有人进香……整体看来很和谐。
  但曹嘉盛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和谐。
  一众小尼姑慌乱间,只听曹嘉盛道:“禀告太妃娘娘,就说愚兄曹嘉盛拜见!”
  院内众人都望着,却没有一个人动,让曹嘉盛有些不解,难道这些人都是聋子。
  还是从厢房里跑出两个小尼,径直往里面大殿里去了。
  没一会儿,进去的小尼姑出来了一个,站在台阶上对曹嘉盛喊道:“伯爷……娘娘叫你进去!”
  长守斋里面气氛有些怪,但眼下曹嘉盛没多想,而是迈步往大殿内走了去。
  在小尼姑的引领下,曹嘉盛进了大殿之中,便听里面传来木鱼声。
  来到静休室外,曹嘉盛大礼参拜道:“臣陶阳伯曹嘉盛,拜见太妃娘娘!”
  木鱼声戛然而止,端妃身穿灰色袍子,背对着曹嘉盛,说道:“你怎么来了?”
  “娘娘,大事不好了!”
  “若非有大事,你也不会来,说吧……什么事!”
  曹嘉盛低着头说道:“太皇太后夜哭太庙,说是先帝托梦,先帝一个人在天上太孤单,太皇太后提议说……要让娘娘为先帝殉葬!”
  端妃平静说道:“终于还是来了!”
  端妃反应和曹嘉盛所想不同,等了好几十秒,也没听到端妃多说什么,曹嘉盛才追问道:“娘娘……该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你说如何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