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说的这些,已经可以说是人神共愤了,还有什么称得上更可气?
“端妃娘娘一心维护皇上,竟遭……竟遭赵维隆活埋!”
这话一出,现在一片哗然。
于公,赵维隆弑君窃国;于私,赵维隆杀了赵延洵父母。
可以说,曹云辉编出的这些“故事”,将赵延洵和赵维隆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如果赵延洵不报仇,那他在自己臣民眼中,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想到这里,曹云辉心中得意至极,但脸上仍是悲戚之色。
现场众官员议论之际,只听陈安明问道:“你这话可当真?”
“句句属实!”曹云辉语气坚定。
陈安明接着问道:“所以这圣旨……”
举起圣旨,曹云辉高声道:“这便是皇上遇害前,让人秘密送出宫外,召殿下起兵勤王救驾的圣旨!”
听着众人议论声大作,曹云辉心里已经笑开了,因为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今日他说了这些话,当前这些王府高官们,会帮着他劝赵延洵起兵。
若不劝赵延洵起兵,那他既算不得大晋忠臣,也不是雍王府的忠臣。
赵维隆杀了雍王父母,此等大仇做臣子的不想着报仇,又怎么算得上是忠臣呢?
一众官员议论不停,却无一人站出来说“公道话”,见此情形曹云辉又泛起忧虑。
好在刚才问话的几位大臣,此刻正在小声商讨,想来等会儿会有个说法。
几息之后,只见成文光上前几步,对曹云辉说道:“小伯爷持有遗照而来,可如今殿下不在元阳,遗诏暂时无法宣读……”
“你们远道而来,定是疲惫辛苦,不如先安顿下来休息,待我们向殿下禀明情况,到时候再做安排……如何?”
只见关和泰亦开口道:“是啊……如此最为妥当!”
他二人说话,便代表了长史司和枢密院的意思,现场其他官员都纷纷服附和。
此等大事,他们既不敢擅自表态,也就没有听圣旨内容的必要。
如此情形,曹云辉只能妥协,他也不敢把这些人逼太紧了。
很快,便有小吏领着曹云辉,以及还处于懵逼状态的刘德,往王府西侧的院子赶了去。
永安门外,只剩下大感震动的两衙官员。
曹云辉离开之后,他们的议论声变得更大,毕竟方才所听之事,乃是千古罕见的稀奇事。
四大臣围聚处,成文光开口道:“此事重大,依我之见,当立刻传讯殿下!”
其余三人点了点头,只听陈安明补充道:“此事虽大,但王府不能乱……得让大家伙儿各归其位!”
对此,其余三人没有疑义,任何时候稳定都最重要。
于是成文光对左右喊道:“诸位诸位……事情重大,我等自会传讯殿下,如何应对,殿下自有明断!”
关和泰等三人,此刻也都招呼下属,让他们各自返回岗位上。
没一会儿,现场众人散了赶紧,四位大臣全都来到谨身殿。
赵延洵去了北地郡,要和北地郡联系,需要谨身殿的“电话”才行。
一路畅通无阻,在简单说明情况后,成文光四人拨通了北安府的“电话”。
对方接通,成文光当即道:“两衙大臣,有急事告知罗伦,速请他来!”
两衙大臣一同急召,绝对算得上十万火急,巡抚衙门的接话员不敢怠慢立刻便寻罗伦去了。
大约等待了几分钟,对面传来声音道:“我是罗伦!”
“殿下可在?”
“殿下去了奉绥府山中!”
“速速禀告殿下,京城有旨意来,事关皇上和端妃娘娘生死,请殿下速归元阳!”
一听这话,北安的罗伦愣住了,随即追问道:“京城出事了?”
成文光沉默了,在和其他几人眼神交流后,说道:“有人造反弑君!”
罗伦说道:“殿下在山中,不确定何时能能通知到,我尽快!”
“好!”
对话完毕,北安府巡抚衙门内,罗伦挂下了电话。
有人造反弑君,这消息可不是一般都震撼。
让自己思绪平静下来,罗伦当即说道:“立刻拨通奉绥府衙!”
“是!”
几息之后,“电话”被拨通。
“我是罗伦,殿下在哪儿?”
“回禀大人,昨日进了山里!”
“立刻想办法找到殿下,元阳那边出大事了!”
“是!”
人进了山里,要找到很不容易,所以奉绥府这边也无法保证时间。
之所以进到山里,是因为山里有高级丧尸,这意味着陨石的存在。
第662章 雷霆之怒
四月十二,傍晚。
一队骑士越过长街,最终停在了王府外。
王府大门口,当值的侍卫尽皆叩拜,赵延洵亦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四月初八他被找到,花费了四天时间,他才从北地郡西北大山里赶出,一路返回了元阳府。
在他迈步上了台阶时,四位王府高官一路迎出。
“参见殿下!”
“免礼!”
众人起身后,赵延洵站在原地,说道:“天晚了,你们都回去吧!”
天色暗沉,众人看不清赵延洵的表情,但却听出了他心情很差。
在王府内外,赵延洵具有绝对权威,四位大臣皆未多言,而是告辞后转身离开。
走进王府,赵延洵对身后的张猛说道:“立刻……把人带来见我!”
“是!”
…………
当得知赵延洵回来,并要召见自己适,曹云辉第一感觉不是高兴,而是心情忐忑无比。
换衣服时,曹云辉对刘德反复告诫,一会儿千万不要说岔了。
这几天时间,他俩对“事情经过”,有了非常详细的探讨,足以做到自圆其说。
换好衣服,二人一路跟着侍卫,被带到了王府西便门外。
宫门内,两名小太监已在等候,领着曹云辉二人继续前行。
从西便门入,前行一阵通过谨身左门,便来到了谨身殿前。
迈步走上台阶,曹云辉的心情越发沉重,他也不知道这是为何。
停在门外,便有太监入殿通禀,几息之后便有太监从殿内出来。
“王爷命小伯爷单独觐见!”
本以为是和刘德一起进去,眼下得知是自己单独进入,曹云辉的心跳得更快了。
走进大殿,内里灯光通明犹如白日,却未见一支烛火。
被带到西偏厅外,领路的太监退了开去。
曹云辉抬头往里瞅了一眼,里面除了几个当值太监,便是书案后端坐的赵延洵最为显眼。
三年未见,当初的小表弟已是西北之王,举手投足间威严深重,让人不敢直视。
曹云辉小心踏入大厅,此刻赵延洵正在翻看文书,上面陈奏的是近期王府大事。
本想着和套套近乎,以表兄弟的关系说话,但此刻在赵延洵根本未正眼瞧曹云辉,这让他明晰了自己的身份。
“叩见殿下!”
赵延洵没有答话,而是继续查看着奏疏。
殿内气氛变得凝重,让曹云辉的压力越来越大,乃至于思绪都已经乱了。
曹云辉胡思乱想时,只听赵延洵发问道:“我记得,赵维隆是父皇册立的皇太孙,他为何要害父皇?”
“是赵维隆逼着皇上册立他为皇太孙的!”
虽然心绪有些乱,但曹云辉还是有些急智,再加上此前几天准备充分,所以他能快速回答。
紧接着赵延洵又问道:“皇位将来必定是他的,他又为何要威逼父皇?”
“只因皇上知道殿下还活着,有意召殿下回京继位,所以赵维隆勾结奸臣,弑君篡位!”
“父皇有意传位于我?”
曹云辉抬起头道:“京城人尽皆知!”
经过两轮问答,他稳住了自己的思路,而且开始揣测赵延洵的心思。
什么心思?自然是赵延洵是否有起兵的心思。
这时赵延洵又问道:“诸位兄弟……也被赵维隆加害?”
“便是最小的皇子殿下,也被他强令就藩,往怪物堆里面送去!”
“非但如此,朝中清正大臣,也都被其残害……”
曹云辉越说越起劲儿,却被赵延洵出言打断道:“母妃她……也遇害了?”
曹云辉小心答道:“臣离开时,姑姑她被抓走,想来是……凶多吉少了!”
皇帝死了,自然可以随便编故事,但端妃可不一定会死,所以他不敢把话说死。
“无君无父,罪恶滔天……此人罪该万死!”赵延洵一字一顿,愤怒犹如烈火。
他的话音才落下,便见他抡起拳头,猛力往桌上一砸。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张实木做得书案,直接当场被砸断,桌上的奏疏纸笔散了一地。
如此恐怖情形,将曹云辉吓得魂不附体,直接把脑袋磕到了地板上。
此事他才知晓,原来赵延洵发怒的样子,是如此恐怖绝伦,让人如同直面狮虎。
大厅内外,十几名太监也被吓得瑟瑟发抖,个个都和曹云辉一样,颤抖着身子跪在地上。
时间过去了良久,却听赵延洵语气沙哑道:“霍安……”
地上,霍安连忙答道:“奴婢在!”
“派人去奉祀殿,给父皇和母妃立上灵位!”
沙哑的语气,可以体现出赵延洵的悲伤,但曹云辉总觉得怪怪的。
接下来到底是愤而起兵,还是息事宁人的剧本,他一点儿都猜不透。
“是!”
这事儿霍安不敢耽搁,起身后立马退出了大殿,便将此事传达了下去。
这时,赵延洵的目光扫向曹云辉,说道:“你先回去吧!”
啥?这就让自己回去了?你雍王父母被害,就没点儿其他表示?
虽然心里不断吐槽,但曹云辉知道现在该怎么做。
“是!”
看着曹云辉离开,赵延洵的表情归于平静。
在回王府之前,他就已将情况了解清楚,如何应对心里也有了对策。
一直以来,他都鼓捣着东出镇西关,以获得更多人口来强大自身。
曹云辉带来消息,与他而言完全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皇帝老爹死了,不但让他前路再无障碍,且让他有了东出的理由。
诛逆贼,靖国难……这个理由何其充分。
虽然心里已有计较,赵延洵却为未明确表态,只因他要看看臣下的态度。
事情已经传出去了,他倒是要看看,自己手下的这帮官员,对于“起兵剿贼”是何看法。
如今十五卫大军,以及侍卫司的军队,有的在赶路往镇西关的路上,有的已经按预定计划开展清剿工作。
所以赵延洵充足的时间,来看看臣子们态度。
毕竟起兵剿贼这种事,还是由臣下们来劝最合适,他这当王的最后拍板才恰如其分。
为上位者,要爱惜自己形象……这一点无需赘言。
从椅子上起身,赵延洵沉声道:“传出消息……就说本王要为先帝守灵!”
领头的太监连忙答话:“是!”
紧接着,赵延洵离开了西偏厅,径直往卧房方向走了去。
既然是守灵,当然要换一身衣服,做戏就要做全套。
在他离开之后,西偏厅内的太监纷纷起身,他们得赶紧把地上收拾干净。
而随着他们的嘴巴,赵延洵雷霆大怒,以及他要为先帝守灵的事,也从王府里面传了出去。
夜色逐渐降临,没用到半个时辰,奉祀殿的灵位便已设好。
奉祀正刘元合,带着手下几名小吏,将一身素服的赵延洵迎进了奉祀殿。
第663章 夜未眠
夜色降临,元阳城逐渐睡去。
伴随着赵延洵的返回,今晚注定有许多人睡不着。
曹云辉到元阳这几天,没少跟王府官吏交流。
在他的宣传下,官员们知道了赵维隆有多恶毒,也知赵维隆执掌下的朝廷有多羸弱。
这导致的结果是,让王府官员都隐隐觉得,王府应该起兵剿贼,而且剿贼成功的可能性还很大。
而一但剿贼成功,雍王就会成为皇帝,当官的便有堪比开国的功勋,名垂青史也不是没可能。
在这种想法支持下,关和泰找到了周承平。
走进周家小院,却见周承平正在推磨,这让关和泰很是惊讶。
虽说如今已到末世,但管理西北两郡的长史官,居然还要自己磨白面,说出去未免有些可笑。
但若站在周承平面前,正常人都会笑不出来,谁能笑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呢?
站在昏暗烛光下,关和泰叹息道:“老周,你何苦如此?”
周承平并未停下,一边干活儿一边说道:“苦吗?我觉得不苦,干点儿活儿,锻炼筋骨,没什么不好!”
这就等于把话聊死了,以至于关和泰愣在原地,都不知该说什么。
即便不贪污受贿,周承平也能过上宽裕些的日子,眼前一切真就是他自找的,只因不愿多拿公家一丝一毫。
这时却听周承平说道:“反正你来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帮我干活儿,等会儿请你喝茶!”
关和泰无奈道:“你自己舍不得请人干活儿,倒使唤起我来了!”
趁着这句话,关和泰也跟着干起了活儿,心里盘算着接下来如何说话。
咯吱咯吱干了许久,关和泰忍不住开口道:“你可真是沉得住气!”
“你是想说京城的事?”
“难道不该说这事儿?”
见周承平不说话,关和泰便道:“京城有窃国弑君之贼,殿下闻之雷霆震怒,我们做臣子难道不该做些什么?”
事实上,关和泰来找周承平,就是想与其联手行事。
行何事?自然是行劝谏之事,推动赵延洵起兵剿贼。
沉默几息后,关和泰撂下手里的家伙什,说道:“老周,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如今文官之中,虽以周承平这位左长史地位最高,但却是右长史成文光势力最大。
之所以会如此错位,一方面是因为周承平不善争权,二是因为陇右出身的官员,天然就与成文光亲厚。
若关和泰还在长史司,便不会让成文光做大,如今一个人也能把事给办了。
面对关和泰的疑问,周承平思索一番后,说道:“我觉得……这事儿还得慎重!”
“什么叫还得慎重?”关和泰面带不解之色。
“京城情形如何,仅是曹云辉一人之言,就怕此人蒙骗殿下,将王府引上不归路……”
感叹号是万万没想到,周承平会说出这样的话。
如今王府兵强马壮,真假这什么的还重要吗?还不是谁拳头大谁道理大。
眼下,他们只需推着雍王前进一步,王府大军就能扫平一切,让雍王府下所有人立靖国之功,加官进爵名垂青史。
这才是正常的脑回路,而不是如周承平这般死脑筋。
此刻关和泰算是明白,为何周承平对此兴趣不高,原来他俩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老周,我劝你莫要妄言,为臣者当解君父之难,而非胡思乱想!”
这是作为多年老友,关和泰对周承平善意的提醒,而且这话已经说得比较露骨。
周承平没有答话,但他心里明镜一般,关和泰话里的意思他能听懂。
只是多年来受到的“教育”,让他做不到某些事情。
十五卫大军直奔东南,周承平即便再蠢也明白赵延洵的心思,何况如今还有曹云辉带来的消息。
对此,周承平不再说话,而关和泰只能叹气。
既然劝不动,关和泰便决定单干,他自己一个人也能做事。
他俩这边谈得不痛快,府城另一边的成文光府上,此刻也迎来了两位朋友。
夜晚登门的,是库管正丁彦和典仪正许安,此二人都是陇右系官员,算得上是成文光的心腹。
待房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