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295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95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情形,灵王赵维恒极为悲观道:“恐怕咱们真的逃不掉了!”
  两外两位亲王亦是神色煞白,敌军有如此强大战斗力,他们想趁乱逃走确实不现实。
  正当城墙上众人集体悲观时,张猛所率领的殿前卫士兵,已经停在了汉北城二十丈外。
  前方是护城河,河上有无法收起的吊桥,张猛一行可以继续往前。
  城墙上,所有弓弩兵都拉起箭矢,只等待王立峰的一声命令。
  可看见下方全身精甲的雍军士兵,城墙上弓箭手自己都得怀疑,手里的劣质弓箭能否射穿人家的甲胄。
  这时,城墙下传来张猛的喊话声。
  “城上的人听着,雍王殿下承奉天命,尊先帝旨意,讨伐逆贼……尔等若想活命,就该弃暗投明,王爷便恕你们无罪!”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此刻城墙上,赵延垣喃喃道:“九哥……是九哥来了?”


第690章 离谱到家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前提条件是自己比敌人强,而且是看得见的强大。
  所以赵延洵命张猛带着侍卫们猛攻,就是要给城墙上守军秀肌肉,让他们看清雍军的不可战胜。
  虽然“演出”过程相同,可在不同观众眼中,看得的东西也不一样。
  赵延垣关注的是“贼军”的身份,居然是以雍王的名义攻来,雍王可是他的好九哥。
  一旁,赵延菘的想法和赵延垣相同,他二人很有默契对视了一眼,目光里都带有一丝欣喜。
  而在王立峰等人心里,更关注的是雍王打过来的目的。
  秉承天命,遵先帝旨意,讨伐逆贼……谁是逆贼,这帮人自己不就是逆贼?
  当然了,在普通士兵们心中,他们只看到了雍军的强大,不可战胜般的强大。
  以至于,在看到远处铺天盖地般赶来的雍军时,这些士兵完全丧失了作战的勇气。
  他们只是普通卫所军,本就对自身定位不高,士气低落也是很正常的事。
  城墙下,张猛高声吼道:“听清楚了,雍王殿下有令,弃暗投明者生,负隅顽抗者死!”
  他本来就声音大,眼下还拿着扩音器,直接把消息传到了每个士兵耳朵里。
  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对方说只要投降可以免死,这其中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
  感受着周遭士兵态度变化,王立峰和两位千户深感不妙,可一时间却也不知该做什么。
  当然了,之所以毫无动作,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心思摇摆,既不愿投降又不想死战。
  在王立峰几人想明白之前,城墙上的赵延垣大声喊话道:“将军所说的雍王,可先帝九子赵延洵?”
  听得这话,张猛冷声问道:“你是何人,竟敢直呼王爷姓名!”
  赵延垣答道:“我是先帝十子,光王赵延垣!”
  如此说来,对方是王爷亲兄弟,称呼姓名也就算不得大罪。
  张猛随即答道:“我家王爷,正是先帝九子!”
  情况得到确认,赵延垣和赵延菘心里乐开了花,赵延洵在他们眼里等同于救星。
  赵延菘紧跟着问道:“这位将军,我九哥可好?”
  虽然眼下,不是说这些事的场合,但张猛还是答道:“殿下一向都好!”
  这时赵延菘接着问道:“你刚才说,只要不抵抗……九哥会饶恕城内守军?”
  “正事!”
  点了点头,赵延菘转过头去,对一旁的王立峰说道:“王指挥使,你意下如何?”
  王立峰以及身旁两位千户,此刻心中极为纠结,投降他们害怕朝廷秋后算账。
  可若是不投降,那就等于是找死!
  “大人,敌军势大,不可力敌!”
  “是啊大人,弟兄们不是怕死,可不甘心白白死去!”
  此刻,城墙上的中下级军官们,都聚集到了王立峰周围,一个个明里暗里在叫苦。
  王立峰几人害怕朝廷翻旧账,但这些出身低微的军官士兵却不怕,上下之间的利益并不相同。
  到了这一步,王立峰自己都知道,想要硬抗雍军是没可能了。
  即便他和几位千户严令,恐怕士兵也会出工不出力,甚至背地里放冷箭也不是没可能。
  此刻,王立峰恨死了卢立清,要是这位及时派驻援兵,他们那会有当下之困局。
  “好了……都闭嘴!”王立峰大吼道。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全都聚集在王立峰脸上。
  只见王立峰走到城墙边,而后说道:“烦请禀告王爷,我们愿意投降!”
  汉北府的守军降了,这既在情理之中,却也让人感到意外。
  不是意外他们投降,而是这投降来得太快。
  只听张猛喊话道:“你们都是聪明人,王爷会善待你们,开城门吧!”
  这就开城门了?
  投降是口头表态,开城门可就是真的降了,其中也需要些心理建设。
  “大人,开吧!”
  “是啊!”
  这一次,是在场两位千户来劝,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深吸一口气,王立峰颓然道:“开城门!”
  眼下,他只希望投降的消息能瞒住,那样他们的家人才能活。
  当然了,普通士兵没有这些忧虑,他们只知道自己不用白白去死。
  城门被打开,张猛一行顺利入城,然后接管了西门防务,并派人前去向赵延洵禀告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雍军大军越发靠近城池,最终他们进陆续来到城下,堂堂正正走进了城池。
  首先进城的,是丁弘率领的第三卫,然后是第四卫和第五卫。
  “敢问将军,九哥他如今有多少兵马?”
  城墙上,赵延垣问出了许多人都想问的话。
  如今汉北城已降,张猛心情已经放松了许多,自然有闲工夫回答问题。
  “王爷统帅西北,麾下有十数万精锐!”张猛的语气在,带有一丝自豪感。
  “十数万?这么多兵?”赵延垣是真被吓到了。
  不只是赵延垣,一旁的王立峰等人,也都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如今朝廷占有半壁江山,虽然治下兵力更多,但能打的精锐也不过五六万人。
  其余都司卫所,都是跟汉北戍卫军一个德性。
  打打顺风仗,保护下后勤还行,遇到硬仗根本指望不上。
  赵延垣接着问道:“此番九哥前来,其欲何为?”
  这问题,同样让在场众人好奇。
  虽然刚从张猛已经解释过,但他们还想知晓其中细节,毕竟张猛之前所说太离谱。
  张猛满脸严肃说道:“现任皇帝赵维隆,乃是弑君杀父的贼子,雍王殿下奉先帝遗诏,起兵进进讨贼,诛杀窃国逆贼!”
  如果是,雍王掌握十多万精锐很离谱,那么张猛刚才说的这番话,在众人心中更是离谱到家了。
  当今皇帝赵维隆,那是百官所请,先帝亲封的皇太孙,这是天下人尽皆知的事。
  先帝崩逝,皇太孙继位,亦是顺理成章的事。
  怎么可能如张猛所说,赵维隆是窃国大盗,是弑君弑父的恶徒。
  离谱,太离谱了,离谱到家了!
  这是现场,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几乎一致的想法。
  说穿了,就是雍王想要造反,给自己编出来的造反理由而已。
  里面的弯弯绕,在场三位亲王和王立峰几人,心里跟明镜一样。
  当然了,心里知道他们会憋着,“胡说”是要死人的。
  站在城墙边,看着远处靠近的一支队伍,张猛说道:“王爷来了!”
  众人目光扫向不远处,果然见到一支精锐小队,骑着马正往城门处赶来。
  凶恶的丧尸,在这支队伍面前跟纸糊一样,轻而易举就被斩杀冲破。
  队伍为首那人,正是身着甲胄,腰挎长刀的赵延洵。
  只见张猛转过身来,说道:“诸位,随我一同下去,迎接王爷进城!”
  他这话不是邀请,而是要求。
  在场众人不敢怠慢,只能跟着张猛往城墙下走去。


第691章 好久不见
  赵延洵起兵的十五卫大军,如今分三路齐头并进。
  此番进驻汉北的是中路军,分别是第三、第六和第七卫。
  中路军另有的第一第二卫皆为骑兵,赵延洵并未让他们入城,而是暂时游离在城外,严防汉水以西的朝廷军。
  至于北路和南路军,如今都在汉水沿岸村镇散开驻扎,在等待赵延洵的下一步指示的同时,也准备着渡河所需的器械。
  要渡河先得造船,即便制作最简单竹筏,在这丧尸遍地的地方,也需要花费一番功夫。
  此刻,赵延洵驻马于汉北东城外,眺望着汉水以西的情形。
  汉水是一条大河,赵延洵目测宽度至少有三百米,以他超越常人的目力,还可看到对面河岸巡逻的军队。
  正当赵延洵思索之际,耳边传来胡大彪的声音:“王爷,各卫所都已进城,武建清和陈玉和二人,都派了人来请示何时入城!”
  “传令给他们,让他们沿汉水寻地驻扎,不必入城!”
  “是!”
  丧尸虽然很多,但只要找些村庄修筑防御工事,那么丧尸也闹不出麻烦来。
  骑兵驻扎在城内,反倒缚住了手脚。
  胡大彪转身传话给斥候去,却见张猛带着一批人赶了过来。
  队伍中,是赵延垣为首的三位藩王,以及投降的王立峰等军官。
  他们本来在城门口迎接赵延洵,谁知后者根本没进城,而是越过城池来到了河岸边。
  随着距离拉近,赵延垣一行看见了赵延洵的背影。
  而此刻,在赵延洵周围十丈距离,是拿着刀看丧尸的殿前卫士兵。
  他们个个装备精良,砍杀丧尸轻而易举,给站在河岸边的赵延洵隔出了一片安全区。
  “若我手下有如此虎狼之士,也不会有生死存亡之患了!”赵延垣心中暗自说道。
  只身赶赴陇右就藩,在丧尸降临天下大乱的情况下,赵延垣实在无法想象,他这位九哥如何创下的这番基业。
  不只是他,跟着一块儿来的其他人,此刻也都抱着这样的疑问。
  丧尸环绕的情况下,即便当初有所准备的京城,禁军也差点儿顶不住,有社稷倾覆之危。
  陇右凭什么能保存下来?而且还能起十几万大军东征?就凭有赵延洵带领?
  这事儿,貌似也非常离谱,和赵维隆是逆贼差不多离谱。
  当然了今天了解到的离谱事太多,赶来的这几位都麻木了。
  最终,他们一行在隔离圈外停了下来。
  张猛转过身说道:“你们且在此等候,由我前去通禀!”
  言罢,也不等在场众人多问,张猛直接转身,往赵延洵所在方向赶去。
  远远的,只见张猛跟赵延洵说了几句,然后脚步飞快跑了过来。
  “三位王爷,我们王爷要见你们,请跟我来!”
  最后这一句,张猛用上了“请”字,不再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
  被他点到的三人,相互之间看了一眼,然后跟着张猛一道进了“安全区”。
  越是靠近,走在前面的赵延垣二人心中忐忑,而赵维恒干脆跟在后面。
  虽是从小玩到大的亲兄弟,可如今时过境迁,兄弟之间地位相差悬殊,赵延垣二人又岂能如当年那般随意。
  看着越发靠近的背影,当赵延垣二人想着一会儿如何说话时,前方赵延洵徐徐转过身来。
  “十弟,十一弟……好久不见!”
  前方少年郎面带笑意,恰如当年一起玩笑时的场景。
  一句“好久不见”,直接把赵延垣二人拉回记忆中,那些人和事仿佛全都未变。
  久别重逢,一时间赵延垣二人有许多话说。
  “九哥……好久不见!”
  最终,千言万语只化作了这一句。
  带着和煦笑容,赵延洵迈步往前,走到了赵延垣二人面前。
  随着赵延洵的靠近,已经“冷静”下来赵延垣二人,能够感受到赵延洵强大气场,以及那和煦笑容中带有的强大自信。
  一时间,他二人很难将眼前之人,与记忆中的形象重合起来。
  拍了拍两位兄弟的肩膀,赵延洵说道:“这一年……你们受苦了!”
  这一年,赵延垣三人确实受了不少苦,前段时间他们甚至无法保证,自己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正当赵延洵要接着往下说,却听赵延菘说道:“九哥……赵维隆弑君弑父,窃国乱政,你绝不能放过他!”
  一旁的赵延垣也帮腔道:“没错,赵维隆宠幸奸佞,倒行逆施,戕害宗室……你要为我们做主!”
  好家伙,这两人一个一句,直接把赵延洵说愣住了。
  本来他还在思索,如何让两个兄弟声援他,以加强他起兵靖难的合法性。
  赵延洵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两个兄弟如此上道,直接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看来随着时间变的不止有自己,还有曾经跟在屁股后的兄弟……赵延洵心中暗暗道。
  紧接着,赵延垣声音带有哭腔道:“九哥,三哥、六哥、七哥还有八哥,都被赵维隆强行移藩广阳郡,如今亦是生死难测!”
  为了稳固帝位,赵维隆把所有活着的叔叔们,全部都甩到了丧尸肆虐之地。
  而且他的理由很充分,太祖立下分封建王的祖制,目的是让藩王们屏护朝廷。
  如今社稷有难,所有藩王就该起到屏护的作用,去到朝廷最需要的地方。
  毫无疑问,赵维隆这一手得罪了大多宗室,即便是未被波及的远宗,心里肯定也对他很不爽。
  如此说来,他赵延洵举起的大旗,在宗室内部会得到极大支持。
  正当赵延洵思索间,只听赵延菘接着说道:“九哥,跟我们一起就藩的十二弟,一个月前被怪物咬死了,他是赵维隆害死的!”
  十二帝赵延逍,赵延洵当然有印象,当年也没少跟着前身玩闹。
  紧接着,赵延菘转过身去,对身后的赵维恒说道:“大侄子,你怎么不说话?心里有话你得跟你九叔说,让他替你做主!!”
  赵延垣也跟着说道:“就是,你九叔跟我们一样,你有什么放不开的?”
  看着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赵延洵不得不感慨,这两位兄弟不但变了,而且这两年的变化还很大。
  只见赵维恒把心一横,很是干脆跪在地上,叩头道:“九叔,赵维隆残害叔伯姐妹,求九叔替侄儿,也替天下人做主!”
  虽是侄儿,赵维恒只比赵延洵小三岁,如今也有十六岁了。
  赵维隆虽是亲大哥,但对这位想让自己死的亲哥,赵维恒心中只有恨意。
  所以,哪怕赵延洵是造反,他也支持这位九叔,打回京城把赵维隆推下宝座。
  话都被兄弟和侄儿说完了,赵延洵也没啥可多说的。
  当即上前将赵维恒扶起,对眼前三人说道:“从今往后,你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赵维隆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混账,我会替上苍灭了他!”
  “我愿意追随九哥!”
  “我也愿意!”


第692章 元阳事
  千里之外,陇右元阳。
  雍王府内宅,飞雨轩内,此刻来往侍女们神色肃然。
  就在这时,王妃薛宝筠带着其他几位妃嫔,行色匆匆走进了飞雨轩宫门。
  迎面碰上的几名侍女立马参拜道:“叩见娘娘!”
  “玉妃情况如何?”薛宝筠急忙问道。
  侍女连忙答道:“回禀娘娘,半刻之前娘娘下身阵痛,如今产婆等一应人等,全都在寝殿内侯着!”
  薛宝筠点了点头,说道:“去忙吧!”
  “是!”
  待这几人退下,薛宝筠带着其他几人,迈步往飞雨轩正厅走了去。
  当然了,在进入正厅之后,薛宝筠几人也就止步于此,产房她们也不方便进去。
  在这几人当中,最着急的无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