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怎会一个人在此?”陈啸庭不由问道。
沈怡便答道:“还不是被瑞凌给气得,这小祖宗太顽皮了!”
陈啸庭坐在了沈怡身旁凳子上,这时刘东也赶了进了。
“参见百户大人,见过夫人!”刘东大礼参拜道。
端起一旁的茶杯,陈啸庭便问道:“你这时候过来,想必是有事禀报,说吧!”
刘东稍稍犹豫后,便道:“回禀大人,任晓莲她……死了!”
刘东话才说完,陈啸庭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然后猛的将茶杯砸到了桌子上。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茶杯在陈啸庭的手里变成碎片,把坐在旁边的沈怡都吓了一跳。
自从嫁给陈啸庭,沈怡还没见他如此生气过,显然这次的事情不一般。
刘东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只听陈啸庭语气严厉道:“你们就是这样给本官看人?废物!”
“卑职无能,请大人责罚!”刘东满是惶恐道。
陈啸庭便怒道:“那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赶紧去查?”
刘东这才如逢大赦,他知道陈啸庭会发怒,却没想到会有如此怒气。
刘东退下之后,陈啸庭仍是气得不行,而他的手却被沈怡握住。
此时陈啸庭手溢出血迹,他这是被杯子碎片所划伤,看得沈怡是心痛不已。
然后她便从怀里拿出手绢,轻轻将其缠在了陈啸庭手上,算是给他做了简单包扎。
“老爷,等会儿还是去找个大夫看看吧!”沈怡仍不放心道。
陈啸庭虽仍然生气,但却不会对妻子发火儿,可他还是语气冷淡道:“不用了!”
这时沈怡柔声道:“老爷,今日是二弟大喜的日子,您可不能太生气!”
被这句话提醒,陈啸庭才强忍住了怒气,可他一时间却还是笑不出来。
恰好此时,听到里面杯子碎裂的声音后,高二娘不放心便过来查看。
见桌子上有杯子碎片,而且大儿子的手还受伤了,高二娘便知道事情不对。
于是她便问道:“怎么回事?”
陈啸庭此时没心情回答,于是沈怡便站起来,走到高二娘身边挽起她手道:“娘,没什么士气,就是夫君他不小心摔了杯子,没什么大碍!”
“真的没什么?”高二娘满是疑惑,想要上前看看儿子的手。
沈怡则连连道:“确实无碍,娘你放心就是!”
这时外面传来陈大用声音道:“老婆子,里面有没有事?叫啸庭出来喝酒!”
听到这声喊话后,高二娘才没深究下去,而是对陈啸庭道:“你爹叫你出去,今日是你兄弟成亲的日子,你给老娘高兴些!”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啸庭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然后道:“娘你先出去,我一会儿就来!”
高二娘这才走了出去,而沈怡则站起身道:“老爷,不管好消息坏消息,你都别往心里去,这里有不是衙门!”
实际上,虽然心里仍气不过,但陈啸庭已经想通了不少。
所以他也不再臭着脸,只见他也站起身道:“好了夫人,为夫还没那么小心眼儿,你放心就是了!”
然后陈啸庭和沈怡一起,迈步走出了房间,旋即两人便各自分开。
沈怡去了女眷的一席,而陈啸庭则坐回了陈大用身旁。
坐在他这里可以看见,放在还在这里吃酒的班正开和章橙,已经消失不见。
显然,任晓莲身死这件事,已经让他们坐不住了。
就在陈啸庭想着这些事时,却听身后传来陈啸林声音道:“大哥,小弟今日敬您一杯!”
第697章 劝降书
房间内,几名士兵正在收拾。
卢立清坐在一旁,仰着头望着屋顶,神色间带有一丝忧虑。
被免去主将官职,其实他心底并不在意,在这个位置上如履薄冰,他已经苦熬了将近三年时间。
这三年里,他家都没回过一次,如今被召回京去,对他个人来说其实是好事,只是他放心不下西线战事。
朝廷耗尽国力,才把丧尸赶回汉水以西,才将南方各郡弹压住,才使整个国家处于脆弱平衡中。
如今雍王携十余万大军来犯,西线军团稍不注意,就可能使得局面时空。
当然了,眼下他已卸下西线主将,再多担忧也是无用。
就在这时,已被任命为主将的张安,独自一人出现在房门口。
目光扫向屋内两名士兵,张安沉声道:“你们都出去,我与大将军有话要说!”
他如今才是大将军,两名士兵自然要听他的,见卢立清没有出言反对,二人小心翼翼退出了房间。
转过身,从茶几上拿起一个杯子,卢立清提起茶壶倒起了茶。
“你该去陪着孟正卿,来这里做什么!”
张安走到茶几另一边,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他不信咱们,陪着也是自寻苦恼!”
孟正卿等人的任务,是了解有关雍军的情况,本就说明了朝廷不信西线军团的禀告。
说到这里,张安颇为无奈道:“看他们那意思,还想着要劝降雍王!”
“劝降?倒也是个办法,能不打最好不打!”卢立清表明了观点。
张安反问道:“大人觉得,劝降这事儿能成?”
往房间外扫了一眼,确定无人后,张安压低声音说道:“当初雍王母子就觊觎太子之位,差点儿就成功了,如今他手下有十来万强兵,难道会放弃?”
这些道理,卢立清如何不明白,只不过抱有幻想而已。
见卢立清不说话,张安端起茶杯,叹了口气道:“大将军,你这位置可不好坐!”
一直以来,张安都想坐上主将位置,可现在真的成了现实,他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雍军上下,这几天在打造船只,随时都可能强渡汉水,大将军以为……这仗该如何打?”
卢立清本就不想局面崩坏,此刻张安问起,他就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要稳扎稳打,凭借汉水天险,把他们挡在汉水以西,拖上两三个月……就能耗尽他们粮草!”
张安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想过。
雍军若是从陇右来,其补给线不是一般的长,中间还有丧尸捣乱,将其耗死在汉水很有可能。
只听卢立清接着说道:“咱们想耗死他们,雍军一定想着速战速决,所以总得打一次硬仗!”
“一定要打赢,打赢了最终就是咱们赢!”
“如果可以,你要上奏给朝廷,让朝廷调派援军过来,以防不测!”
张安沉声问道:“有何不测?”
“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汉水守不住!”
汉水守不住,这事儿张安还真没想过,那毕竟太遥远了些。
“未料胜先料败啊!”卢立清语重心长。
略微思索后,张安答道:“若汉水守不住,凭东河府一座孤城,也守不住……所以只能退守济水!”
毕竟是宿将,张安的兵法素质不差,能够看出关键问题。
“真如大将军所言,我军若无法守住汉水,确实该提前在济水组织防御!”
“但济水以东,能打仗的唯有左右监门卫,左右金吾卫……”
张安刚说到这里,卢立清便打断道:“这四卫禁军……你不要去想!”
这四卫禁军,被皇帝紧紧攥在手心,谁打主意只会被怀疑用心。
“除了这四卫,西南调不得,东南也不好调,就只能从北边调了!”
说到这里,张安自己都摇头道:“北边儿那万把人,恐怕当不起二道防线!”
卢立清点了点头,平静道:“东南有八万大军,可以调动!”
张安便道:“大人,你不是不知道,东南的八万大军,不只是为了清剿怪物,还担着其他差事!”
卢立清目光扫向张安,语气沉重道:“其他差事,你是说震慑南方五郡?若雍军越过汉水,你说是南方五郡反叛要命,还是雍王的叛军更要命!”
这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事,所以东南是可以调的,而且必须由他们担起二道防线。
张安思索之间,卢立清叹息道:“其实依我的意思,最好是在汉水凑十来万战兵,如此更有把握挡住雍军,不给他们越过汉水的机会!”
这当然值得叹息,因为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可惜根本没有可能施行。
“好了,该说我都说了,西线这幅担子……你可得挑好!”
这句话,听得张安心头更是沉重。
…………
汉水以西,雍军各卫所,正在大批准备船只。
前些天,赵延洵命侍卫司的人乘船渡河,可惜在河中央就被发现。
当船只靠岸时,对面已经军阵严整。
大盾长枪排列整齐,后方这是箭阵,防御力基本基本点满了。
侍卫司的人还没上岸,就被人家打得抬不起头,上岸之后举步维艰,为避免过重伤亡只能撤退。
经过这一事件,赵延洵决定暂缓渡河,要当各部大军都准备好后,一鼓作气渡过汉水去。
所以眼下,雍军并不着急渡河,而是竭尽全力打造船只。
当然了,赵延洵没让侍卫司的人造船,而是安排他们分做小队,偷偷越过汉水去。
队伍小不容易被发现,他们渡河后会潜伏下来,等待决战时他们会出现在后方,与雍军主力前后夹击朝廷大军。
此刻,赵延洵走在河岸边,目光却扫向了河对岸。
雍军能严密监视对岸,对岸也能盯着他们,如今双方大军只隔着一条河。
就在这时,赵延洵自顾自说道:“今日议事,他们也该到了!”
每天他都会召集各部主官议事,主要是为了沟通各部情况,做到对全军的整体掌握。
事实上,赵延洵领大军屯驻汉水,同样也面临着极大压力。
一方面,丧尸寻着人多的地方汇聚,他们在一个地方待得越久,需要斩杀的丧尸就越多。
所以每天除了造船,他们还得击杀大量丧尸,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另一方面,分配粮草军需也是麻烦事,也考验着物资转运能力。
他虽能兑换粮食,进可仅靠兑换的粮食也不够,何况大军打仗需要的不只是粮食。
所以卢立清猜得没错,赵延洵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每天值得发愁的事有很多。
正当赵延洵准备回城时,远处有侍卫飞速赶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侍卫隔着老远禀告道:“王爷,这东西撒在岸边,风吹得到处都是!”
张猛从侍卫手中接过,然后将东西递到了赵延洵手中。
“劝降书!”赵延洵念出了首句三个字。
第698章 邱佑先
“雍王起兵,实为谋逆……”
“朝廷有大义,有百万大军,尔等谋逆必败……”
“皇上仁德,不愿多伤性命,投降者可赦其罪行……”
赵延洵嘴里,把纸上写着的关键语句,直接念出了声来。
简单来说,这是一份劝降书,而其平铺直叙的语言,很明显是面对普通士兵的。
收起劝降书,赵延洵问道:“这东西很多?”
侍卫连忙答道:“正是如此,这东西撒在河岸边,风吹得到处都是!”
点了点头,赵延洵示意这侍卫退下。
站在一旁,张猛沉声道:“王爷,臣这就去传命,让各部把捡到的劝降书收起来,一把火给烧掉!”
他这人虽蠢直了些,但也知道这玩意儿会扰乱军心。
瞥了张猛一眼,赵延洵平静道:“你着什么急……难道就凭这东西,就能让他们叛我?”
“若真如此,这仗干脆别打了!”
张猛连忙低头答道:“是!”
此刻,已经快到正午,显然该回去参会了。
事实上,各卫所的主官们,此刻已经赶到汉北城内。
这些人聚集在府衙大堂外,相互之间高谈阔论。
有的吐槽自己所部遭丧尸袭击,有的夸耀自己打造了多少船只,还有的则跟骑兵卫所诉苦,讲明自己军需补给的难处。
临战状态下,这种会议正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解决问题的最佳机制。
“王爷驾到!”
听到外面传来的禀告声,院内众人全都噤声,各自面向大门处站立。
眼见赵延洵走上台阶,在场众人尽皆参拜道:“参见王爷!”
“都起来,进去议事!”赵延洵沉声道。
说完这话,赵延洵直接走进大厅,一众将领尽皆跟了上去。
在主位上落座,赵延洵目光扫向厅内众人,说道:“老规矩,把各自情况说说,大家群策群力解决!”
“武建清,从你们第一卫开始!”
被点到的武建清,立刻走到了大厅中央,开门见山讲起了今日事务。
事情繁杂,每位指挥使会讲一到三分钟,期间还会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众人讨论超过半个小时,才把明天的事协调好。
“都听好了,差事要办……但也要让你们各自的部下,准备好随时打硬仗!”
说道这里,赵延洵语气严肃道:“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没有那部兵法说过,打仗是五天或十天后……”
众人皆露受教之色,其实不需要赵延洵多强调,他们本就一直处于战备中,跟丧尸的战斗从未停止过。
紧接着,赵延洵拿出了一张纸,正是朝廷散出的劝降书。
“这东西,你们传阅一遍!”
离得最近的武建清,当即接过来看,只一眼就面色大变。
“这东西,是河对岸传过来的,只怕是抄了上千张,他们什么目的……想必你们都看出来了!”
“要劝降,要乱我军心……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最先看完的武建清答话道:“王爷,对面那些人想的法子,对叛军来说着实有威胁,可咱们不是叛军!”
“王爷秉承天命,奉先帝遗诏,讨逆贼靖国难!”
“底下的兄弟们,都愿意为王爷效死,岂会提醒对面逆贼的这些狗屁东西!”
听到武建清这番话,赵延洵露出一缕笑容。
紧接着,其他指挥使们,也都对“劝降书”嗤之以鼻。
想借此扰乱军心,在他们看来简直痴心妄想。
还朝廷百万大军,在场众人多是禁军都司出来的,岂会不知朝廷军队什么情况。
“王爷,就怕对岸那帮废材,还想威胁咱们……您说可笑不可笑!”
“就是……哈哈哈!”
知道对面什么情况,在场众人更知自己一方,战斗力是何等的强大。
只要造好了船,一鼓作气打了过去,他们都有把握击溃朝廷的军队。
劝降书上的威胁,在他们看来就是无能狂怒,和某国威胁北极熊一个道理。
示意众人安静,赵延洵敛去笑容说道:“所以你们回去之后,要告诉手下人,对岸这是在威胁他们,是看不起他们……更看不起他们王爷!”
“激起他们的怒火,到时候一鼓作气,将对岸烧个精光!”
一众指挥使尽皆答道:“是!”
在汉水以西耽搁了这么些天,他们也都憋着一股气,只想早日打过汉水去。
随即,赵延洵起身道:“好了,各自回去吧!”
众人再次行礼,然后陆续退出了大堂。
…………
很快便是两天过去,按如今各部造船进度,还有五天一切即将准备完成。
而河岸另一头,京城派来的钦差们,也已真实了解到了雍军情况。
现实给了他们,也给了朝廷狠狠一巴掌,赵延洵所率领的军队,虽然没有真正的十万之众,但也有七八万人。
要命的是,这七八万人全是精锐,实力已强过汉水东岸的朝廷军队。
如今汉水以东,朝廷禁军只有两万五千余众,加上河西广阳两都司三万残兵,在兵力上也比不过雍军。
换句话说,眼下的情况已十分危急。
东河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