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话,全都说到了在场军官们的心坎儿里,也让他们统一战斗到底的想法。
东河府以西,雍军士兵追亡逐北,也在逐渐向东河府靠近。
最先赶到东河府附近驻扎的,是兵马司第七和第十一卫,以及侍卫司方胜所部。
第七卫指挥使谭鲁说道:“十几万大军只顶了半个时辰,主将竟带人躲进了城内,他们可真是些废物!”
第十一卫指挥使周力行笑着答道:“不是他们废物,而是我军太强!”
这话可半点儿不夸张,毕竟哪怕是十几万头猪,普通军队半个时辰也砍不完。
能在渡河之后,一举击败朝廷十几万大军,这只能说明雍军太强。
“咱们就一直守在这儿?”侍卫司千户高正安忍不住问道。
他有些摩拳擦掌,觉得待在原地太浪费时间。
谭鲁答道:“你想攻城?这事儿可急不得,咱们连攻城器械都没有!”
周力行也说道:“已经派人请示王爷,咱们还是等待指示吧!”
一直以来,高正安都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所以眼下他是闲不住的。
“你们两位要等待指示,那干脆帮我一个忙!”
“帮什么忙?”谭鲁问道。
“把你们军中喇叭借给我,反正你们暂时不用!”
听到这话,周力行好奇问道:“你要这东西干啥?”
见谭鲁一样面露疑惑,高正安说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十几分钟后,侍卫司全军开拔,向着东河府城方向赶了去。
方才大战,侍卫司战斗力之强,给朝廷军队带来了深刻印象。
看着侍卫司军队到来,即使是安全无比的城内守军,此刻也全都紧张起来。
“都别慌,他们难不成长了翅膀,还能飞进来不成?”
“弓箭手,给老子拉满弓弦,只要那些王八蛋靠近,给老子射死他们!”
站在城墙上,段静祯扯着嗓子大吼,给手下士兵们鼓劲儿。
而城外逡巡不散的溃兵们,此刻见到雍军赶了过来,直接就撒丫子跑了。
来到距离城墙一百米处,此时城墙上不断有箭矢飞来,但全都被士兵们的盾牌挡了回去。
有盾牌阻挡,再加上全身铁甲在身,城墙上的箭矢难伤他们分毫。
当然了,越靠近城池箭矢杀伤力更大。
为了部下安全,在距城墙五十米处,高正安命令部下停住。
“先组织好防御,谁要是在这里挂了彩,我只找你们这些当百户的!”
吩咐完这第一点,高正安接着说道:“差事该怎么办,来的路上都跟你们说清楚了,各自做事去吧!”
“是!”
一众百户各自离开,而高正安则躲在军阵后。
城外,雍军以百户所组成军阵,每个军阵相隔有二十来米,一字铺开足足有一百五十多米。
这样的阵型,着实让城墙上的人看不懂,也让前来观察情况的谭鲁周力行看不懂。
大约两分钟后,高正安所在的百户所,最开始有人拿起喇叭喊话。
“城里面的人听着,雍王殿下奉先帝遗诏,讨伐杀父弑君,谋朝篡位的逆贼……”
“殿下仁厚宽宏,只要你们愿意投降,殿下会宽恕你们的一切罪行!”
“困守城池,你们只有死路一条,难道你们要为逆贼卖命?难道你们要为昏君卖命?”
“难道你们不想回去见自己孩子?难道你们不想给爹娘养老送终?”
没错,高正安把部下组织起来,是通过喊话的方式对城内劝降。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高正安能想到把喇叭如此妙用,着实让到谭鲁二人深感意外。
赵延洵起兵“光明正大”,给自己找了非常充分的理由,但这些仅限于雍军和朝廷高层知晓。
而朝廷这边的普通士兵,根本不知其中缘由,只是听上官说雍王是反贼。
如今听了高正安让人这般喊话,所有守城士兵心里都犯起了嘀咕,难道自己效忠的皇帝真是逆贼?
当然了,更多人则是被最后两句触动!
谁不想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不想给自己爹娘尽孝。
可以说,高正安导演的这一场戏,对城内守军有极强的杀伤力。
“不要听他们的鬼话,这些反贼狡诈多端,咱们投降必然会被他们杀光!”
“弟兄们,这些反贼是来抢粮食的,你们想想看……若是被他们打到京城去,他们十几万人会抢多少粮食?”
“他们会奸淫你们妻女,会杀害你们的爹娘,我们绝不能信他们的话,我们一定要守住城池!”
就此,双方在城墙上下,展开了一场舆论战。
别看此时没有刀光剑影,但对城内守军来说,眼下却是非常危险的时候。
只要稍微处置不慎,就可能导致局面崩盘。
想明白了这一点,谭鲁赞许道:“还真有他的!”
第706章 溃兵们的敬佩
东河府城,攻守双方正在进行心理战和舆论战。
而在东河府的其他地方的,两军的战斗亦未停止。
雍军在攻伐朝廷溃兵,同时还要防备骁武卫和骁骑卫骑兵侵袭。
只不过此时的战斗强度和规模,已经不比得黎明时那般宏大,攻守双方都只是轻微接触。
而在另一边,留守于汉水西岸的雍军,已经利用渡河船只,在桥上搭建起了浮桥。
有了这东西的,汉水西岸留守的雍军,尤其是具有机动能力的骑兵,全都通过浮桥进入东河府境内。
“朝廷的骑兵,搞得我军不胜其烦,立刻传令给武建清,让他往东北方向去,那边有朝廷的骁武卫!”
“再传令给陈玉和,让他带人往东南去,把逞凶的骁骑卫打垮!”
被点到的这两人,乃是最先渡河的两卫,此刻他们正在东岸集结。
“是!”
眼下让赵延洵不痛快的,是朝廷的这两卫骑兵。
他们具有极高机动性,对雍军步兵具有极大威胁,其反复袭扰让人烦不胜烦。
在雍军骑兵渡河时,留守在西安的其他军队,则开始往前线运送食物。
打了一上午的仗,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必须要及时补充。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赵延洵已知东河府城的情况,并派人对高正安所为进行嘉奖。
此刻,赵延洵正在朝廷军队大营内,听取手下各卫所的报告。
总体来说,战果颇丰。
朝廷的五个禁军卫所,全部都被击败,至少损失了四成人马。
到了这一地步,按照当下的战争思维,这五个卫所等于是被打垮。
步兵卫所只能龟缩城内,而余下两个骑兵卫所,最多玩出袭扰的小把戏,能保持军队不自行崩溃,就已经很考验带兵将领的手段。
再说雍军此站,各参战卫所也有不小损伤,每个卫所都有两三百号人战死,近千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而侍卫司各卫所,损失就小了许多。
当然了,相较于朝廷军队的伤亡,雍军这些伤亡根本算不得什么。
“所以,如今俘获的卫所军和民夫,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赵延洵沉声问道。
“正是!”胡大彪回话道。
十万俘虏,那就是十万张嘴,处理起来可就非常棘手。
思索一番后,赵延洵问道:“先养他们三天,派人给他们讲明,我军是替天行道,是帮朝廷清除逆贼,是替天下人诛杀昏君!”
“是!”
可在答话后,胡大彪抬头问道:“王爷……那在三天之后呢?”
“把人放了,再给他们三天口粮,把他们按家乡属地分组,让他们返回原籍去!”
搭了三天粮食,还要再给三天粮食,还要让这些人回乡去,这番操作着实让胡大彪看不懂。
“是!”胡大彪立刻应声。
虽然不明其中深意,但以往的经历告诉胡大彪,赵延洵的一切决定都是对的。
事实上,赵延洵的意图很好理解。
如今占据朝廷大营,本就搅和了不少粮食,粗略一算给这十万人吃用,支撑个七八天毫无问题。
所以这“捡来”的粮食,赵延洵很干脆就这样用了,如此也算“施以仁德”。
让这些受了恩惠,然后再将其遣返原籍,赵延洵就多了一批宣传者。
哪怕这十万人中,只有一半念他的好,也会在直接间接之中,影响到身边许多人。
当然了,在这三天时间里,赵延洵也会择机出现,给这些人好好上一课。
就在这时,有有侍卫前来禀告:“王爷,骁武卫已退出七十里!”
赵延洵当即做出指示:“传令给武建清,让他可以停止追击,但要防止骁武卫进犯!”
向东追击七十里,已算得上是孤军深入,为稳妥起见赵延洵才有此令。
“是!”
走出营寨,带着手下一帮子侍卫,赵延洵打马向东河府赶去。
虽说这座城威胁不大,但如果将其略过直接东进,又可能被他袭扰后方。
所以在赵延洵看来,还是要先拔除这座城池,只不过关于过程他暂时还没决定好办法。
是直接打造攻城器械硬拼,还是等待元阳把“炸药”送来,赵延洵一时间难以决断。
前者会使部下死伤较重,而后者需要等待七八天。
既然决断不下,所以赵延洵打算先去看看,然后再想其他办法。
…………
时间飞快,转眼来到了第二天。
在东河府往东六十里,有一座阳溪县城。
从东河府溃退的士兵和民夫,跑得快的已进入阳溪县地界,这些人是没日没夜的在逃跑。
而在县城大门处,正有一辆马车驶出,随行者另有几名武士,以及两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
可这些人刚走出城门不久,就被溃兵们给盯上了。
“停下停下……”
“赶紧停下……”
赶过来的几十名溃兵,拿着武器将马车围在中间,这让张元应立刻紧张起来。
“你们放肆,要干什么?可知道这是谁的马车?”
这一行人,乃是专门送邱佑先回京的。
从渡河劝降赵延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钦差队伍早就回了京城。
邱佑先昏死过去,大夫看过之后,叮嘱说不能剧烈行动,否则有性命之忧。
所以,护送邱佑先的队伍,赶路速度非常之慢,才能在现在遇到朝廷的溃兵。
“弟兄们看上了这匹马,我管他是谁的马车……识相的赶紧交出来!”
张元应一行有护卫,打起来肯定会死人,这让溃兵们心有顾虑,所以才用语言逼他们交东西。
他们要这匹马,根本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以为饿得受不了了。
“我看你们衣着,也是朝廷官兵,为何要行此等匪类之事?”
一听张元应这话,众人立刻炸了毛,纷纷拿着刀子要拼命。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马车内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是不是朝廷败了?”
马车内自然是邱佑先,外面的情形他拉起帘子都看到了,并在此时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希望不是自己所说这般,可惜溃兵们没给他面子。
“没错,败了,所以你们别拿朝廷来压爷爷们,朝廷现在可管不了我们!”
邱佑先剧烈咳嗽起来,张元应连忙上前照料,却见邱佑先又咳出血来。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朝廷危矣!”
一遍咳嗽,邱佑先一边说道:“只盼望朝廷,能听从孟正卿和我的意见,将西南大军调往济水设防!”
“大人,朝廷会采纳你们的意见,您就放心吧!”
孟正卿返回京城,已经有了七八天时间,可却并未向邱佑先反馈情况。
“把马……给他们,不能为了我邱佑先一条命,咳咳咳……把你们的性命也搭进去!”
这时,围着的溃兵有人问道:“您是邱佑先,邱大人?”
“正是!”邱佑先勉强止住咳嗽。
“哎呀……是邱大人,那我们可不敢要您的东西!”
“您独自一人前往雍军大营,弟兄们谁不敬佩,我们不要您的东西!”
邱佑先的事迹,在军营里传开了,很让一帮糙汉们服气。
第707章 皇上圣明
六月初六,太阳西斜,京城。
“紧急军情,速速开门……”
“紧急军情,速速开门……”
京城南门外,十几骑飞速赶来,停在城门外大声喊话。
城门开启和关闭,都有严格规章制度,即便是所谓的“紧急军情”,底下人也做不得主。
于是总旗禀告百户,百户有向千户禀告,千户最终请示到当值的指挥佥事。
“开门!”监门左卫指挥佥事韩明下令道。
此刻他表情极为凝重,传达军情的士兵格外狼狈,这意味着前线肯定出事了。
当传讯的骑兵进了城,韩明直接来到城墙下,拉住其中一人问道:“西线来的?”
“正是!”
“情况如何?”
“败了!”传讯士兵语气悲怆。
虽然料到了这一点,但仅“败了”这两个字,还是无法说清前线情况。
于是韩明接着问道:“败了?如何白乐乐?前线是何情况?”
前些日子,雍军不断出兵渡河,与西线军团交手不断,这些消息每日都会送达京城。
在已经发生的几次战役中,朝廷与雍军打得有来有往,按道理说不该有大败才对。
但下一刻传讯士兵的话,就打破了韩明的自我安慰。
“我军大败,汉水防线没了!”
“什么?”
一时间,不只是韩明,在场其他监门左卫的军官士兵们,也都发出了惊诧声。
…………
傍晚,宫门已经关闭。
可接到战败消息的内阁大臣,以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此刻联袂叩响了关闭的宫门。
宫门开启,看着里面出现的太监,首辅王庭鹤没等对方询问,当即呵斥道:“紧急军情,我等要觐见皇上!”
“快去通禀!”
虽然心里不痛快,可宫门外站着的这些人,乃是大晋的权力顶端,于是这太监只能连忙应声。
“是是是!”
长春宫是皇后所居之处,此刻宫内正在传膳。
虽然有十几个人来回忙碌,但众人却没发出半点儿声音,只因皇帝皇后正在说话。
此时赵维隆面带笑意,与皇后甄湘潋说着后宫里的事。
看得出来,赵维隆此刻很高兴,这在近期难得一见。
自从雍军打到汉水以西,朝廷基本都没收到过好消息,以至于赵维隆心情一直不好。
也正因如此,当西南传来捷报,哪怕只是小规模胜利,也足够让赵维隆喜笑颜开。
此刻菜品已经上齐,皇后甄湘潋笑着提醒道:“皇上,该用膳了!”
“额……朕还真有些饿了!”
说这话时,赵维隆拍了拍肚皮,此时的他与寻常少年无异。
当然了,也只有在甄湘潋面前,他才会如此轻松随意。
可当赵维隆拿起筷子,等着宫女布菜时,现乾安宫总管兼掌印监总管太监陈长河,出现在大厅外。
“皇上,内阁兵部诸大臣求见,有西线紧急军情禀告!”
一瞬间,赵维隆脸上笑容逐渐散去,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大厅内一片死寂,几息后赵维隆开口道:“知道了,让他们在乾安殿等着!”
“是!”
待陈长河退去,赵维隆深吸了几口气,最终挤出了一丝笑容。
“皇后,朕……先去了,议了事再过来!”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看着赵维隆离去的背影,甄湘潋知道丈夫今晚是来不了了。
出了长春宫,赵维隆就碰上了辑事监总管王安。
“到底怎么回事?”
“皇上,西线败了!”王安战战兢兢答道。
“败了?情况如何?张安可以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