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11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11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妃衣着简陋,却在威胁当朝太皇太后,这反差不是一般的大。
  偏偏这差事不好干,让曹云辉皱起了眉头。
  但他还是干脆答道:“侄儿会办妥当!”
  他肯定见不到李氏,那就只能从李家着手。
  “去吧!”
  “是!”
  曹云辉离开,过了一分多钟,一个小屁孩跑进了端妃的屋子。
  “奶奶……有好吃的!”
  这孩子叫栓子,是端妃隔壁刘氏的孙子。
  “小混球儿,你鼻子倒是挺尖!”
  只见端妃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切好的肉干儿,这在京城可是难得的美味。
  “给你吃几块儿!”
  布包里总共也没多少,倒不是曹云辉弄不到,而是端妃觉得没必要太张扬。
  除了最近基本的食物,端妃什么东西都不要。
  看着栓子吃着东西,端妃的心思却飞到了九天云外。
  向李氏和那些朝臣们复仇,她已经等不急了。


第725章 渡河之人
  六月二十二,济水以东,一条大船停靠在岸边。
  寥寥百十号人,此刻站在简陋的码头上,相互间正在道别。
  已上任军团主将的卢立清,看着眼前须发皆白的老者,极为真诚道:“老先生,还是派一些护卫吧!”
  有皇帝给予的“无限”权力,卢立清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左右金吾卫控制。
  骁武卫和骁骑卫两支骑兵,是他带过的老部下,自然也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控制了这四支老禁军,卢立清的腰杆瞬间硬了,再加上他的资历和权力,经过三天时间安抚和调整,才总算将全军整合下来。
  这算得上是好消息,但卢立清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根据探马来报,河对岸的雍军船只已快打造完毕,发动进攻就是这几天的事。
  于是济水以西的朝廷军队,这几天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包括夜晚也加强了巡逻,以应对雍军突袭。
  实际上,也是在到任之后,卢立清才知他的麻烦不只是雍军,还有已经动摇颓废的军心。
  对于能不能打赢,不只临时抽调的卫所,就连老禁军的几个卫所,一样持消极怀疑态度。
  更让人心忧的是,在京城内传播的谣言,如今军中也有人议论。
  当朝皇帝弑君弑父,雍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这样的论调,私底下有不少人议论。
  为此,为提振军心稳定士气,卢立清杀了七八十号人,其中还有三名千户。
  且说现在,卢立清面前的老者,便是太傅方弘基。
  听到卢立清的好意,方弘基笑着说道:“大将军,那雍王统帅十万兵马,想来也有些气度,不会要我这条老命!”
  “大将军的担忧,老朽多谢了!”
  言罢,方弘基便转过身,对随行者说道:“其实你们也不必跟我去,能留下就留下吧!”
  这次跟随方弘基渡河的,除了副使邱佑先,还有方弘基的几名学生,当然还有撑船的工人。
  兵部侍郎邱佑先,之前自作主张出使过雍军,这件事并未被追究责任。
  且因他收聚溃兵有功,朝廷还对他褒奖了一番。
  如今他身体未完全康复,在得知方弘基要出使雍军,他便上奏朝廷与其随行。
  此刻,方弘基让其他人留下,是不想让更多人犯险,直到现在他还在为朝廷保留人才。
  可他的话音落下,现场却无一人回应。
  最终,还是邱佑先开口道:“老先生,该上船了!”
  方弘基点了点头,神色中失望偷着欣慰,可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上了船,在卢立清目送下,船只向远处徐徐使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卢立清想到了这一句。
  方弘基虽已老迈,但其言行却是真正的壮士,值得所有人钦佩。
  再说船上,虽然所有人都有渡河的勇气,但此刻还是觉得心情沉重,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当船只渡过河中央,卢立清忍不住问道:“邱大人,你对雍王是何观感?”
  邱佑先一直在济水前线奔走,两人是今早才汇合,还没来得及深入交谈。
  “惭愧,下官虽然去过雍军大营,却未有机会面见雍王!”
  听到听到,卢立清不由感到疑惑,这算是怎么回事。
  想起当日的时,邱佑先又感到心口疼,但还是解释道:“雍王只派了灵王见我!”
  “此贼当真狂妄!”方弘基沉声道。
  只骂了这一句,基本上没啥卵用,方弘基便接着问道:“你说这次去见雍王,议和成功有几成把握?”
  “或许……有个三四成吧!”
  这话邱佑先说得很勉强,实际上他觉得一成把握都没有。
  在汉水大战之前,雍军都已经傲慢到,连谈判都机会都不给,如今其声势更大,又岂会再和朝廷议和。
  方弘基不是傻子,从邱佑先的表情和语气,他便猜到了真实答案。
  方弘基接着问道:“你在汉水没见到雍王,这次雍王可会见我?”
  “这……下官实在不知!”邱佑先一脸苦涩。
  从始至终,就没一件事可以确定,这让方弘基也不免担忧起来。
  济水一百米多米宽,没一会儿他们的船就到了岸,同时也被巡逻的雍军士兵围住。
  没等方弘基等人上岸,雍军士兵便呵斥道:“什么人?”
  邱佑先当先走出,对前方雍军士兵说道:“朝廷钦差,奉皇命面见雍王!”
  “此番交涉,关乎两军安危,烦请通禀!”
  这一次,邱佑先的态度很谦和,只为了能够尽快见到雍王,而不是向上次那般整些幺蛾子。
  带队的百户让众人报出详细身份,然后才让人赶去平远现场通报。
  至于方弘基等人,并未得这位百户允许上岸,所以只能继续留在船上。
  而在平远县城内,赵延洵正在召集官员议,主要是关于后勤方面的。
  近十万大军吃喝拉撒,绝对是非常繁杂的工程,每天需要协调的事有很多。
  当然了,相比于之前一帮武人忙活,如今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传话的士兵来到了议事大厅外。
  此刻里边儿正在议事,于是这士兵便向外面的太监禀告,这些太监都是林全带来的。
  很快,消息传到了林全处,然后林全又告诉了赵延洵。
  “朝廷又派使者来了?”
  听到这话,大厅内一众官员都愣住了。
  眼下大战一触即发,朝廷还派使者来了。
  林全答道:“正是,钦差是当朝太傅,好像都七十多了……”
  听到这话,赵延洵不由笑道:“七十多了还来两军阵前,那我不孝的侄子也忍心!”
  “殿下,伪帝不仁,自然不会体恤老臣!”
  “正是如此!”
  一众官员议论纷纷,直接把赵维隆骂得体无完肤。
  示意众人安静,赵延洵便说道:“之前朝廷派过使臣,差点儿被我那二侄子骂死……”
  “这位老臣都七十多了,若这次再派人跟他斗嘴,只怕真会把他气死!”
  说了这些废话,赵延洵接着问道:“你们说,本王要不要见他?”
  众人沉默一阵后,便有人说道:“殿下堂堂正正,有何不敢见他!”
  又有人说道:“殿下,这位方太傅在南方士林威望甚高,若是能劝得他弃暗投明,对殿下收复南方五郡大有好处!”
  “正是如此!”
  听到这话,一众官员纷纷附和,甚至有些摩拳擦掌起来。
  毕竟,如果真能劝得方弘基归附,那无疑是大功一件。
  “既如此,那孤就见他一见!”赵延洵沉声道。
  他已派了人去南方,劝说这些人“弃暗投明”,既然这个方弘基有些名气,那也确实可以召来见见。


第726章 朝廷有几个卫所
  雍王要见方弘基,这一结果连邱佑先都没想到。
  “看来这位雍王,还不是无可救药之人!”方弘基笑着说道。
  能见到雍王,这算是开了个好头,所以此刻他的心情还不错。
  “走吧……你随老朽去见雍王!”
  说完这话,方弘基转向自己学生说道:“你们暂且留着,若老朽死在雍王军营,你们就直接返乡去,告诉百姓雍王之残暴!”
  “是!”一众中青年男子含着泪答话。
  此刻,他们目光热忱看着老师,仿佛这已是最后一面,想要把方弘基烙印在记忆中。
  “走吧,且去会一会雍王!”方弘基哈哈大笑,当先走下了船头。
  大概二十分钟后,他俩被带到了平远县衙外,这里是赵延洵的指挥中枢。
  从最开始的豪迈,到现在方弘基已面色沉重。
  就在刚才,方弘基近距离接触了雍军,感受到这支军队强大的气质,以及那昂扬向上的斗志。
  朝廷的军队与之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一个外行都能感受得出。
  所以现在,没了二十万大军为后盾,方弘基已经有些底气不足,只能以道义作为武器了。
  “两位,请吧!”
  林全站在府衙外,对台阶下得两人很是轻蔑。
  虽然心里有气,但方弘基也知眼下不是发作的时候,于是和邱佑先一道往里面走了去。
  实打实的说,方弘基只两人出现,没有展现出钦差的气度,让二门内院站着的大臣很失望。
  没错,在见赵延洵之前,方弘基得鲜和这些人过招。
  见到对面其中一人,邱佑先大为惊讶道:“张敬轩,你怎么也……”
  被叫做张敬轩的官员,邱佑先和他有过交集,只因此人是东河知府。
  “邱大人,别来无恙!”张敬轩开口道。
  邱佑先质问道:“你竟降了雍王,难道你已经忘了,忠君报国的圣人之训?”
  “良赵维隆窃据帝位,倒行逆施残暴合不仁,难道还要我效忠于他?”
  张敬轩拱手虚礼,而后说道:“良禽择木而栖,如今得遇明主,此非独我之幸,亦为天下人之幸也!”
  邱佑先说一句,这边直接回怼两句,而且格外义正言辞。
  作为大儒,辩论这种事方弘基很擅长,但此刻他并未着急开口。
  只因他很清楚,即便在道义上驳倒所有人,也只是耍嘴皮而已,对大局于事无补。
  “诸位,我们见雍王殿下是有要事相商,而非来和你们耍嘴皮子……”
  说到这里,方弘基露出一缕微笑,说道:“所以,还请你们让开!”
  直接和雍王对话,才是最省事儿的沟通方式,和其他人说再多都是废话。
  这时立刻有人问道:“要见殿下,你们所为何事?”
  他们得到了授权,此刻自然要多盘问一番,至少要打掉方弘基表现出的傲气。
  “我等此行奉皇命,与雍王殿下商谈要事,你们如此逼问,难道要替雍王做主?”方弘基反问道。
  虽说他不想和这些人辩论,可眼下是人家不“放过”他,所以他只能被迫接招。
  “老先生,你别拿这话来压我们,殿下心胸宽广,又岂会和那杀父弑君的贼子一样,毫无容人之量!”
  在反驳方弘基的同时,这些人官员还不忘骂赵维隆,可以说这恨是课进了骨头里。
  “你……”方弘基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让一旁的邱佑先很是担忧,深怕这位太傅被气出个好歹。
  当然了,此刻邱佑先心里一样难受,只不过有了之前的经历,让他承受能力要强了一些。
  “即便老先生不说,我们也能猜到……”
  “朝廷如今已是外强中干,强弩之末而已……你这次来,定是求和来的!”
  “我王大军,以在济水枕戈待旦,只待我王一声令下,便能以雷霆万钧之势,使伪朝逆贼化为齑粉……”
  “老先生学究天人,想必知晓螳臂当车,蜉蝣撼树的道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方弘基根本插不上嘴。
  “老先生知天命识时务,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这句话,听在方弘基耳中,只觉得格外刺耳。
  有德之人……雍王赵延洵,狼子野心起兵造反,他也称得上是有德之人?
  方弘基当场讥讽道:“雍王造逆,窥伺大位,兴无名之师,还苍生社稷,何称有德之人?”
  听到这话,作为河内巡抚的王世伟,此刻开口说道:“老先生,自殿下被逐,朝中伪帝窃国以来,天降灾祸,鬼物根横行……”
  “唯雍王殿下,披肝沥胆,扫清六合,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命所归也!”
  一众官员们,都是科举正途杀出来的,引经据典的本事都很强。
  王世伟话音才落下,马上又有人接话道:“老先生奉伪帝之命,莫非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王麾下有虎狼之师,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伪朝腐草之光,如何能与皓月争辉?”
  “老先生若弃暗投明,以礼来降,如此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雍王府一众降官顺臣,噼里啪啦说了这么一大堆,根本不给方弘基插话的机会。
  他们连个人,对面二十多号人,让他们确实处于不利地位。
  这些人竟想让自己归降,方弘基只觉得可笑,自己就是死也不会降。
  方弘基奇迹之时,只听一旁的邱佑先帮腔道:“尔等饱读圣贤之书,经科举正途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如今却反助逆贼,同谋篡位,实乃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这个时候,即便不想吵架的方弘基,也在邱佑先话音落下之后,喝骂道:“尔等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妄言天数!”
  “二臣贼子,尔等饱受国恩,却是寸功未立,只会摇唇鼓舌,助贼为虐犹如断脊之犬,在我等忠正之士面前狺狺狂吠!”
  说道这里,方弘基指着面前一干人喝问道:“我从未见过……如尔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不得不说,大儒就是大儒,骂起人来都文采飞扬。
  此刻方弘基已是火力全开,直将众人噎在原地,让王世伟等人愤怒无比。
  现场双方沉默之际,不远处的廊道处,传来了一道清朗声音:“好啊……吵的好,当真让孤开了眼!”
  一听这声音,在场众官员尽皆转身,面向出现在屋檐下的赵延洵,纷纷躬身行礼。
  吵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所以赵延洵才决定现身,打算直接问方弘基的目的。
  沿着廊道,迈步走到大堂门槛,此时已有小太监摆上椅子。
  赵延洵落座之后,台阶下左右各站着十多名官员,此刻众人都表现得极为恭敬。
  示意众人恢复常态后,赵延洵才对方弘基问道:“老先生,我那大侄子拍你过来,想要跟我说什么?”
  不得不说,赵延洵表现出的气度,着实是惊艳到了方弘基。
  这也让他理解到了,为何这些官员如此推崇雍王,仅从外观气度判断便可知他确有明君气度。
  抛开脑中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方弘基答道:“雍王殿下,万事和为贵,继续打下去只会生灵涂炭,对谁都没好处!”
  “只要你愿意罢兵,朝廷可以赦免你的罪行,至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裂土封王,等于说是实封,这是几百年都没发生过的事。
  看起来条件还不错,可如今仗打到了这一步,赵延洵又岂会放弃。
  “老先生,我只问你一句!”
  听到雍王回应,方弘基立马答道:“殿下请问!”
  赵延洵也不客气,冷声问道:“朝廷……朝廷有多少精锐卫所?”


第727章 落寞而去
  朝廷有多少卫所,这话问得很直白,其意图也很明显。
  嘴皮子耍得再多,也不敌强兵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