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子东侧,几名汉子站在大树下,其中两人正将一名溃兵按在地上。
“大哥,抓到了个落单的!”
听到这话,络腮胡汉子上前蹲下身,而后问道:“你们是朝廷官兵?”
被按住的是个年轻人,脸上露出阴狠之色说道:“你要怎样?”
下一刻,他的脸上就挨了一拳。
“小子,我大哥问你话,你给我老实回答,否则让你生不如死!”
不得不说,这一拳非常有用,至少这青年脸上,阴狠之色褪去了许多。
“朝廷败了?”
“没错!”
“朝廷二十万大军,如今是何布置?”
“二十万大军都败了!”
听到这话,络腮胡汉子不敢置信问道:“你说什么?二十万大军都败了?”
“没错!”
“主将不是已经换成了卢立清,怎会如此?”
地上青年脸上露出恐惧,沉默几息后说道:“天王老子来了,也挡不住雍军!”
“这……这简直……”
一时间,络腮胡汉子竟不知说什么。
这时一旁有人反问道:“小子,你莫是在骗我们?二十万大军,开战一天就全败了?你们难道都是纸做的?”
谁知地上青年答道:“没用一天时间,只半天就败了!”
好吧,这话更让在场众人无语。
想到之前在汉水,朝廷几十万大军一朝尽丧,如今济水又上演这一戏码。
这便证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当下朝廷气数已尽,二是雍王天命所归。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朝廷为何败得这么快,雍王为何胜得这般顺。
正当众人思索之际,地上青年出言道:“大哥,我老实回话了,可否饶我一命?”
谁知这时,络腮胡汉子手一挥,便有一人将这青年捅杀,全程毫不拖泥带水。
把人放了,难保不惹来麻烦,自然是一刀杀了干脆。
当这青年还未咽气时,便有一人说道:“大哥,咱们得赶紧把消息穿回去!”
“是啊大哥!”
听到手下人的提醒,络腮胡汉子原地转了个身,而后说道:“再详细探探情况,然后传消息回去!”
几人沉默后,便有人开口道:“也好……”
事实上,不只溃兵在逃,不愿遭受袭扰的百姓也在逃。
官道上,方弘基的马车正在前行。
因为年纪大了,赶路太快他的身体吃不消,眼下南归才走出一百多里。
这时,马车外传来他学生的声音。
“老丈,你们这拖家带口,是要往何处去?”
只听一个苍老是声音答道:“我们往南逃难去……”
“逃难去?逃什么难?”
“朝廷的到处乱杀人抢东西,我儿子儿媳被他们杀了……”
说道这里,这苍老的声音带有一丝哽咽,接着说道:“我这条老命够硬,才带着小孙女逃了出来!”
听到朝廷的兵在乱来,方弘基顿时坐不住了。
于是他掀开马车帘子,探出身子问道:“老人家,朝廷的兵有军纪约束,怎会乱杀无辜?”
“军纪?狗屁的军纪,这些杀千刀的,全都该被雷劈死!”
“你以为我说假话?不只是我们村子,沿途几十个村子,那个没遭他们祸害……”
“你要不信,自己回去看看……”
这些话,马车外的老人是骂出来来的,让被如此无礼对待的方弘基很是尴尬。
“老人家,是我失言了,这些吃的给你,就当我给你赔罪了!”
几分钟后,老人带着孙女儿拿着食物走了,方弘基却处于沉思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看到了更多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询问之后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最终他才真的确信,朝廷的二十万大军,在两天前已全部溃败。
即便不通军事,方弘基也知朝廷大势已去,在无法组织起对雍军的防线。
对此,方弘基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他亲自去雍军军营,知道这帮人是何等强大。
“士兵战死,百姓流离失所,当真是人间惨剧……”
“这样的事,绝不能在南方上演,我要尽快南归,劝说他们不要和雍王为敌!”
和赵延洵为敌,结局一定是凄惨的,这一点方弘基确信无比。
第732章 帝后
济水兵败的消息,在兵败后的第二天上午,就被传回了京城。
得知了消息,赵维隆直接瘫坐在地上,此刻的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一消息,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可以说是无法承受的,以至于他整个人都宕机了。
“皇上……”
大太监陈长河小心提醒,在让赵维隆恢复神智后,顿时让他怒火涌上了心头。
“废物,全都是一帮废物,朕要杀了他们……朕要杀了他们!”
踉跄从地上爬起来,赵维隆一把将陈长河拉住,而后说道:“去……给刘正传令,让他把卢立清一家抓了,全都给朕砍了!”
在赵维隆看来,是卢立清辜负了他的信任,也是卢立清断送了朝廷最后的精锐。
所以赵维隆的怒火和恨意,全都向卢立清狂卷而去。
眼见皇帝状若疯魔,陈长河立马说道:“皇上……卢立清还在前线,带着部下固守永顺府,他还在为皇上尽忠啊!”
陈长河想劝皇帝收回成命,可眼下赵维隆已经失去理智,那里想听他的劝解。
“连你也要忤逆朕?”
“皇上,老奴万万不敢抗旨,只是成国公领兵在外,若是杀了他的家人,岂不是逼他反叛?”
说到此处,陈长河跪地哭诉道:“皇上,您就是杀了老奴,老奴也不能去传旨!”
陈长河已经六十多人,说是半截身体入土也不为过,自然也看淡了生死。
眼见赵维隆失了分寸,陈长河对老皇帝的忠诚,让他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喊醒小皇帝。
“皇上,卢立清杀不得啊,杀了他……城内守军恐怕也要大乱了!”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组织起京城防御,只要立刻召集军队勤王……”
陈长河一向话不多,但能坐稳内相的位置,他自然也是胸有韬略之人。
三言两语,陈长河就点出了当下最要紧的事。
虽然赵维隆很想疯狂一把,让自己释放压力和怒火,可仅有的理智还是让他明白,陈长河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喘了几口粗气,赵维隆阴沉着脸说道:“立刻,立刻召集大臣们,让他们来议事!”
“是……老奴这就去传旨!”
当陈长河跑出大殿,刚好遇到皇后甄湘潋赶来,其随行婢女还提着食盒。
眼见陈长河匆匆离去,甄湘潋便知有坏消息,于是她走进了幽暗的乾安殿。
这时,甄湘潋吩咐一旁太监道:“皇上在何处!”
“娘娘,请……”
在太监带领下,甄湘潋来到了一侧偏厅,便见丈夫跪在先帝画像前。
仔细看去,还能发现赵维隆的身子在颤抖,整个人如泥塑般望着墙上画像。
看来果真是有坏消息,而且是很坏的消息……甄湘潋暗暗道。
殿内极度安静,甄湘潋轻轻走进偏厅内。
地上散落的几张纸,映入了她的眼帘,于是她弯腰捡了起来。
这几张纸正是传回战报,甄湘潋粗略一看,就明白了丈夫失魂落魄的缘由。
“皇上……”
“滚出去……”
甄湘潋轻柔的呼唤,得到了皇帝冷冰冰的回应。
“皇上,是臣妾……”
“朕让你滚出去!”赵维隆声音陡然提高。
他现在谁都不想理会,只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舔舐自己受伤的心。
谁知甄湘潋说道:“臣妾与皇上夫妻一体,反贼若是打到京城,臣妾又能滚到哪里去?”
听到这话,赵维隆心头一颤,不由自主地下了头,眼眶里涌出了泪水。
“是朕无用,不能护得住你,也辜负了皇祖的厚望!”
甄湘潋连忙上前,蹲下身抱住皇帝后背,安抚道:“皇上,无论如何,臣妾都会陪着你!”
听到这话,赵维隆转过身来,竟直接缩进了甄湘潋的怀里。
此刻他的很害怕,害怕随时可能冒出的雍军,害怕京城会守不住,害怕会失去皇帝的尊位。
将怀中男子抱紧,甄湘潋眼角也涌出了泪水。
皇帝在害怕,她又岂能不怕,毕竟都只是十六七岁的少年罢了。
帝后二人相互抚慰时,此刻在延寿宫内,太皇太后李氏得知了乾安宫内的情况。
在这皇宫内,根本没有不透风的墙。
坐在凤位上,李氏神色怆然道:“官军大溃而逃,皇帝六神无主,难道真是天要灭我?”
这时有太妃劝道:“娘娘,皇上已派人去找大臣商议对策,您不必太过担忧!”
随即有人迎合道:“正是如此!”
她们都想劝李氏宽心,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氏的心又如何宽得下来。
朝廷大军沦丧,紧靠京城这两三万守军,想抵挡那一路平推的雍军,希望实在是渺茫。
“曹妙音,果真还是你赢了!”李氏喃喃道。
一想到端妃可能杀回来,李氏就觉得不可接受,她绝不愿意受辱。
“太皇太后?”
看着众人关切的目光,李氏正想要说些什么,却见自己的心腹嬷嬷走了进来,神色格外的凝重。
走到李氏跟前,这位嬷嬷从袖口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李氏说道:“娘娘,是在宫门口捡到的!”
给自己的信?是谁给自己的信?竟如此无礼,把信丢在延寿门外。
按捺住心中疑惑,李氏将信封给拆开,拿出信就看了起来。
下一刻,她的脸色变得极度难看,拿信的手都捏紧了许多。
努力控制住自己,李氏将信收了起来,对坐着的几位太妃说道:“你们都回去吧!”
眼见李氏神色不善,众人便知多留不是好事,于是立即起身告辞离开。
待众人离开之后,嬷嬷当即命令其他人都出去,还遵从李氏的命令把门给关上了。
终于,李氏抑制不住怒火,将手中信件撕了个粉碎。
“曹妙音,你这贱人,你这贱人……”
没错,这封信是以端妃的口吻发出。
信件中,端妃告诫李氏不要寻死,否则会将她挫骨扬灰,还会让李氏一门跟她去死。
这样的威胁,自然被李氏引为奇耻大辱,所以她也失去了理智。
阴沉着脸,李氏怒道:“查,把宫里吃里扒外的东西,给哀家查出来……”
“奴婢遵旨!”
当然了,在命令严查此事后,李氏也不得不正视端妃的威胁。
第733章 剑指京城
京畿郡的大地,此刻正有骑兵飞驰。
这些都是雍军骑兵,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城池,全部都被他们略过了,他们的目标只有京城。
当然了,这一路上他们也遭受了零星抵抗,多数是由各地官员组织起的溃败,根本掀不起风浪来。
而越是靠近京城,抵抗反而变得越弱,到最后干脆就没有抵抗了。
飞驰而过的骑兵前方,陈玉和勒住了缰绳。
为了最快赶赴京城,他只带了部下两千人突袭,其余部下则相对慢一些,负责肃清后方的溃兵。
他们四支骑兵赶路,各自划分了“保卫”区,这些区域内得由他们清理,其任务不仅仅是杀到京城去。
京城附近,是大批的农田,如今已经长出了稻穗,到处都能看到劳作的农户。
虽然外面打生打死,但溃兵们逃跑速度不快,所以还没来得及祸害这些地方。
当然了,陈玉和一行的到来,还是打破了此处的宁静,让劳作的百姓们胆战心惊。
坐在马背上,看着大片的好庄稼,陈玉和严肃道:“传令下去,绝不许骚扰百姓,绝不许毁坏庄稼,否则严惩不贷!”
“是!”
保护百姓和庄稼,这件事赵延洵反复在强调,陈玉和又岂敢不重视。
军功立得再多,若是在这些方面减了分,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看向前方,陈玉和对左右千户道:“再往前三十里,就到了京城了!”
一旁千户笑着说道:“大人,其他几个卫所,都没咱跑得快,看来这剑指京城的头功,是非咱们莫属了!”
陈玉和也笑了起来,随即说道:“咱们走……”
“走……”
众人打马继续赶来,等他们这两千骑兵离开后,藏匿起来的农户们才现身。
“一直听说朝廷在剿贼,看样子是朝廷胜了……”
“胜了就好,咱们也能早点儿过上太平日子……”
“是啊,如今这世道,咱想活着也太不易了……”
农户们见识短浅,分辨不出官军和雍军,此刻竟都以为是朝廷胜了。
当然了,村中始终有见识广的,只看旗号就发现了不对。
“我说你们这些蠢材,刚才过去的那些骑兵,打的可是雍字旗!”
说这话的,是一名身穿长袍的老汉,在一众农户中显得格外富态,想来是本地大户人家。
“王老爷,你是说那些人是叛军?”
王老爷拍了拍衣袖,随即说道:“叛军?哼哼……怕是要改朝换代,叛军要变官军了!”
一听这话,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强大的朝廷竟会被推翻。
“王老爷,你是说我往后,咱们就不晋人了?”
老百姓关心的点,很难和“肉食者”相同。
他们不在乎改朝换代的利益分配,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的机会,所以只能问问这些“细枝末节”。
神色中满是鄙夷之色,王老爷说道:“这位雍王,乃是先帝爷的儿子,人家起兵是皇族内的事,不管谁输谁赢皇帝都姓赵,难道他们连祖宗都不认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达了对“王老爷”学识的敬佩之后,便各自忙碌自己的事去了。
不管谁当皇帝,他们都要缴纳赋税,只要不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百姓对此并不是很关心。
事实上,这一现象并不稀奇。
雍军骑兵通过,只成了百姓闲暇谈资,没有人说要保卫皇帝,更无人去京城与皇帝共存亡。
时间还没到中午,赶路一天的雍军先头军队,赶到了京城以东五里范围内。
此刻京城周围,屯驻了一些卫所军,这些都是临时征召起来,打算送到济水前线去的。
可惜还没等朝廷增兵,前线的军队就已经败了。
甚至因为时间太紧迫,这些士兵还没来得及撤回城内布防,就和赶来的雍军展开了战斗。
“杀……”
一场战斗就此拉开。
但战斗开始得快,结束得却更加快。
只反复两轮冲锋,外加两轮抛射,三千卫所军就溃败了。
当然了,城外开启的战斗,也给城内敲响了警钟,守城的军队全都戒备起来。
“传令下去,封锁京城各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陈玉和下达了命令。
骑兵具有高机动性,只要城内守军没有大规模出城,他们就一点儿都不怕。
每处城门分布两百百骑兵,就足以将城池封锁住。
当然了,京城一圈几十里,如果有人从城墙坠下外出,陈玉和手底这几千号人,也根本就防不住。
当然了,随着其他卫所的军队赶来,京城被封死只是时间问题。
此刻,陈玉和带着几十名亲兵,打马来到了京城正大门外。
“诸位弟兄,三年前本官还是白身,那会想到今日能带兵杀入关内,马踏京城!”
看着京城的高大城墙,陈玉和的心情格外激动。
此刻,陈玉和周围的军官们,都开始奉承他这位上司。
“都别夸了,咱能干出这样一番伟业,皆因王爷身膺天命,指挥得当!”
听到陈玉和这话,众人更是赞同不已,由把夸赞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