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林全离去的背影,赵延洵微微叹了口气,靖国难的游戏已经快结束了。
时间逐渐过去,赵延洵的命令传达到位后,各部雍军便有了统一目标,开始侧重于控制城池。
出城要逃离的百姓,被雍军开始往回赶,这更让百姓们感到恐慌,以为是要被赶回去集体屠杀。
于是骚乱发生了,百姓们用武力反抗,逼得雍军只能进行镇压,期间自然出现了流血事件。
但雍军执行力惊人,很快就将城外局面控制,在把百姓赶回城内时,还派了人去抓逃走的漏网之鱼。
很快,京城城门陆续被关闭,雍军才算彻底接管城池。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垮残余官军,然后安抚百姓恢复秩序。
这些事情并不冲突,可以一起去做,而且可以不分昼夜的做。
天快黑时,官军百人以上的建制已不存在,城内连中等规模的战斗都没有。
城内进入戒严状态,街巷上有军队巡逻,并有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并宣讲雍军的安抚政策,以让城内百姓安心。
当然了,在搜查的同时,藏匿于民户中的官员,很多人都被搜了出来。
这一夜,注定是忙碌的一晚。
城内的军队在忙碌,城外的文官们也在忙活。
忙活什么?自然是忙活第二天,雍王赵延洵入城的事。
入城本是件简单事,可雍王作为胜利者,作为即将君临天下的皇帝,他的入场仪式还需要隆重。
没错,重点就在于隆重二字。
所谓先闲有言,非壮丽无以重威,王世伟和王兆林深谙此中道理。
作为“二臣”,他俩名声已经坏了,想要有好下场,就必须在赵延洵面前好生表现。
他们的方案制定出来,还得跟入城的将领协调,达成一致后还得安排下去,可以说这一夜过得很漫长。
当太阳初升,京城迎来的新的一天,却也迎来了新的时代。
通往皇城的主干道上,已经有雍军士兵值守,将两侧密集的百姓隔离开。
这些百姓,是被雍军士兵“请”出来,迎接赵延洵入城的。
百姓们的脸上,此时带有惶恐之色,全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雍军入城后戒严,一切都是冷冰冰的,这让百姓们没有安全感,但他们什么都改变不了。
正阳门外,赵延洵身着甲胄,在一众侍卫簇拥下,此刻徐徐向城池方向走了去。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极为平静,脑子里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因为一切本就如此顺理成章。
在他周围,乃是归降的一批文官,以及赵延垣等在内的皇室人员,他们脸上都带有喜悦之色。
“诸位爱卿,三年之前,孤就是从正阳门离京,前往陇右就藩的!”
“时至今日,孤还记得那天上午,骄阳格外刺眼!”
如果是一帮武臣,此刻要么打个哈哈,要么说些直白的马屁话。
但现场有文官却不一样,这些人引经据典夸赵延洵圣明,所以才能拥有天下。
一句话,赵延洵就是这世上最圣明,最仁德的人。
在一片高级马屁声中,赵延洵走进了正阳门,只见里边密密麻麻一大片人。
眼见赵延洵出现,这些百姓们纷纷下跪,然后开始磕头叩拜。
“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无边无际的百姓,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呼喊声,迎接着赵延洵的到来。
本来依王世伟的意思,是该直接喊“皇上万岁”,可最终被赵延洵给否掉了。
当然了,无论是王爷还是皇帝,都不会动摇赵延洵胜利者的身份。
此刻的他,身着甲胄,腰挎佩刀,面带笑容。
在一片万岁呼喊声中,赵延洵拉着缰绳,打马通过长街。
此刻,他能清晰感觉到,整个世界被踩在脚下。
第743章 王者归来
长街两侧,尽是俯跪叩首之百姓。
打马往前走去,赵延洵在靠近皇城,他的新人生开始的地方。
三年时间不长,但此刻赵延洵回忆起来,却仿佛过去大半辈子。
他在陇右奋战的每一幕,那些最艰难的每一刻,如今都在他的眼前浮现。
长街的另一头,皇城正大门,承天门外。
道路两边跪着的人,由老百姓换成了官员,还有北城居住的大批权贵。
今天一大早,这些权贵们被赶上了街,跪到现在身体已有些吃不消。
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比如内阁首辅王庭鹤,此刻的他全靠左右官员架着,才让自己撑住了。
身体上煎熬是次要的,真正让王存璋感到忧心的,是自己与雍王之间的过节。
当初反对雍王夺嫡,将其赶出京城就藩,王庭鹤乃是领军人物。
新仇旧恨一起算,他王家很难有好下场。
可只要有一丝希望,王庭鹤还是愿意尽最大努力,渴求雍王对他家人的宽恕。
此刻的王庭鹤,做好了被羞辱,被践踏的准备。
在他旁边的谢孝方,此刻同样感到忧心忡忡,但他比王庭鹤要好一些。
作为次辅,谢孝方是南方各郡推出的代言人。
如今南方处于“失控”状态,他能作为雍王联系南方的桥梁,谢孝方自认为有利用价值,所以心态稍微好一些。
但总体而言,在场的所有官员,此刻心中都极为担忧。
听着越来越近的“万岁”声,这些官员的担忧越来越严重,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口干舌燥,有人甚至紧张得咳嗽,现场秩序微微乱了起来。
站岗的雍军士兵,此刻丝毫不惯着这些人,直接大声呵斥道:“都闭嘴,老实点儿!”
这些士兵,两个多月时间,从陇右一路杀到机场,说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也不为过。
在雍军士兵面前,往日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此刻只能藏起愤怒和委屈,生怕惹恼了这些煞气四溢的士兵。
与这些士兵近距离接触后,这些人才真正明白了,为何朝廷的军队不堪一击。
不是朝廷官军太无能,只因雍军太强大。
被士兵们训斥之后,承天门外的官员权贵们,此刻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而远处,已经能看到行进仪仗,以及雍王的龙旗。
“王爷万岁……”
“王爷万岁……”
随着山呼声逐渐靠近,承天门外的官员们,此刻也都跟着呼喊起来。
人群之中,元平侯薛景彦抬头看向长街,只为找机会和女婿搭上关系,提前把“问题”给解释清楚。
在薛景彦一旁,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中年人,叹息道:“老薛,我甄家,完了!”
甄家出了个皇后,本是最风光的时候,哪知皇帝被人打倒了。
风光不在都是次要的,若是甄家被扣上反贼同党的帽子,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以说,甄家和薛家的遭遇,前后之间很相似,如今等于交换了位置。
事实上,甄家老爷说出这句话,就是在请求薛家帮忙,毕竟他们之前帮过薛家。
薛景彦跟着叹息道:“甄兄,我薛家也是朝不保夕啊!”
随着赵延洵越来越靠近,现场叩拜声越来越大。
多数人悄悄抬起头,想要瞥一眼雍王长相,可在前方士兵的逼视下,这些人很惊恐的低下了头。
看着前方高大的承天门,赵延洵的心终于感到了些许激动。
皇权至高无上,而他即将掌握这权力。
按他的要求,承天门内的皇宫大内,所有太监宫女包括太妃,全部都被软禁在各自位置。
换句话说,皇宫内除了站岗的士兵,没有一个可以走动的活人。
望着前方门楼,赵延洵徐徐向前靠近,无视了两旁叩拜的官员。
看见赵延洵打马进入承天门,道路两旁的官员们都松了口气。
微微抬头,看着赵延洵消失在城门内,王庭鹤心中满是苦涩。
刚才路过他们这些高官面前,赵延洵没有丝毫停留,等于说把他们和寻常百姓看待。
而赵延洵的轻视,让谢孝方心感敢刺痛。
在赵延洵眼中,他们这些人等同蝼蚁,谢孝方自认为的利用价值,此刻显得几位可笑。
承天门外,跟随在赵延洵身后的众人,此刻被守门的林大贵给拦下。
“几位殿下,诸位大人,王爷说了……任何人,无召不得入内!”
听到这话,众人本想说些什么,可又心有默契闭了嘴。
站在门洞外,众人只能看着,赵延洵踽踽独行的背影。
再说赵延洵,此刻他独自一人,打马走进了宫阙中。
打马挎刀,行于禁中,他这是征服者的姿态。
撇开仪仗和随行离开后,一个人走在安静的宫道上,赵延洵的心变得逐渐安宁。
踢踏踢踏……
马蹄声响在宫阙中,更显得此处之宁静。
通过承天门,然后是大安门,再入内便是皇极门。
驻马皇极门之前,赵延洵下了马,立刻有士兵接过了缰绳。
独自一人走上皇极门的台阶,峨矗立的皇极殿,出现在赵延洵眼前。
通过皇极门,来到皇极殿前宽大的广场内,儿时的画面在他脑中涌出。
虽是前身的记忆,却让赵延洵感同身受。
通过广场,走上丹陛石,赵延洵出现在皇极殿前。
这里的位置,高出前方宫墙,所以当赵延洵回头,竟能看到皇城之外的情形。
一种普天之下,竟在掌握的感觉,自然而然出现在他心间。
可以说,在走进皇宫之后,赵延洵的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接下来,赵延洵进了皇极殿,只是里面空荡荡的,除了宝座龙椅没啥可看的。
离开皇极殿,通过崇政门,赵延洵又来到了崇政殿,这里是常朝举行的地方。
站在大殿内,当初受封为王的画面,出现在他脑海之中。
紧接着,赵延洵离开崇政殿,继续往北来到了乾安宫。
这里是皇帝寝宫,同时也是接见大臣,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
简单来说,前面两处大殿贵格随高,但这里还是大晋的权力中心。
在雍军士兵的叩拜中,赵延洵背着双手,迈步走进了乾安门。
此刻他还记得三年前那天,端妃带他来到此处,在皇帝面前尬哭的情形。
只可惜,如今老皇帝已经不在了。
赵延洵骑兵,自称奉天命靖国难,但实打实的说,他对老皇帝内心是有愧的。
老头儿对他着实不错,在京时努力扶他为储君,就藩时破格给了他许多人和物资。
可他这个做儿子的,却在老皇帝死后,把人家立下的嗣君踹下了陇右。
想着这些,赵延洵走进了乾安宫大门。
毫无疑问,里面仍旧空无一人。
大殿内显得格外凌乱,到处是倒地的器皿,还有散落在地的奏疏。
走到大殿中央,赵延洵弯腰捡起了一份奏疏,只随便瞄了一眼。
“雍军虽强,然只是虚张声势,请皇上再拨军械粮饷,激励士气,臣可保证,十日之内必破雍军!”
看到奏疏内容,赵延洵不由惊讶了,于是他摊开奏疏,想要看看是不是谁这么大口气。
“臣兵部侍郎高平侯朱成明谨奏……”
朱成明此人,赵延洵有些印象。
济水大战之前,此人乃是朝廷军队主将,后期因统兵不力,朝廷用卢立清替换了他。
扔下奏疏,赵延洵在大殿内继续转悠。
不出意外的话,他将在这里度过后半辈子。
进入一处偏厅,赵延洵发现了太安帝的画像,这里是赵维隆独处吐露心声的地方。
看着前方悬挂的太安帝画像,赵延洵解下佩刀放在一旁,缓缓跪在了蒲团上。
对着画像,赵延洵磕了三个头。
“父皇,孩儿回来了……”
第744章 伪帝已死
“当初我第一天穿越过来,只想着做个逍遥王爷,可谁知就被风寒了,差点儿完成穿越就嗝屁儿的壮举!”
端坐在蒲团上,赵延洵徐徐说道:“熬过了风寒,又是夺嫡的糟心事,文官掣您的肘,他们恨不得我去死……”
“为了活命,也为了能在末世稍微有些自主权,我只能主动逃去陇右就藩!”
“到了陇右,末世到来,那帮子文官还是不放过我……”
就这样,赵延洵把这三年来发生的事,在太安帝面前讲了出来。
这些真心话,包括自己的真正根底,他从未向外人吐露过。
“从始至终,儿子只为了能活下去,皇位非我所欲也!”
“如今儿子倒是能活下去了,可千万百姓还在受苦,江山社稷还被丧尸祸害,儿不得不多担些担子!”
从蒲团上起身,赵延洵往偏厅外走去。
来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回头再度看向太安帝画像,说道:“您老人家,得明白儿子的苦衷!”
说完这句,赵延洵走出了偏厅,紧接着往大殿外走了去。
跨出大门,此刻的他了却了件心事,以至于心情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赵延洵看见殿前御道上,林全正急匆匆的走来。
飞快走上御阶,林全直挺挺跪在赵延洵面前,而后叩头道:“奴婢叩见王爷!”
“事情办得如何?”
直到现在,林全才来禀告情况,赵延洵便知没啥好结果。
当然他也很清楚,昨日京城的混乱,明显是他那大侄子有意为之,为的可能就是逃出京城。
因为没有提前防范,在大批百姓出逃时,小皇帝很可能混在里面逃走。
如今京畿各地,大多处于混乱和无序中,根本难以发动官府力量,对逃跑的人进行缉拿。
“回禀王爷,奴婢无能,暂未找到贼首!”
走到林全面前,赵延洵低头问道:“是吗?”
听到这质问的语气,林全战战兢兢,他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今日把性命交代在这里。
放到了皇帝赵维隆,这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正当林全心如死灰时,赵延洵抬头看向前方,沉声说道:“伪帝以发覆面,于太庙自缢,已向列祖列宗谢罪!”
目光扫向林全,赵延洵接着说道:“你明白没有?”
只听林全说道:“奴婢,明……明白了!”
紧接着,赵延洵又说道:“你去找具尸体,把这件事情办妥,再把尸体弄到承天门去,当这众臣的面展示!”
顿了顿,赵延洵接着吩咐道:“让赵维恒向所有人宣布,伪帝已死的消息!”
“奴婢遵命!”林全连忙应答。
只要办妥了这件事,他就能安稳着陆了。
“还有,昭告此事之后,让所有官员到皇极门外侯着!”
“是!”
“去吧!”
差事有些多,但林全的帮手着实不少,毕竟宫里太监实在是多。
能搭上林全的关系,对这些人来说是天大的运气,这意味着他们在新朝有了一席之地。
所以当林全分派任务时,这些人是格外的伤心,一个个拍胸脯保证会干好。
当然了,寻找皇帝尸体这种事,林全肯定要自己办才放心。
这厮也是心狠手辣,赵延洵让他去找具尸体,这厮为徒省事儿直接弄死了个小太监。
为了做得逼真,这厮愣是勒死了对方。
“公公,已经穿好了!”
林全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很好……抬出去吧!”
“是!”
两名小太监动作麻溜,将“赵维隆”抬出了殿内。
这两人只以为攀上了高枝,却没发现在自己身后,林全看向他们的冷漠眼神。
对于林全来说,刚才干的这个事,越少人知道才越好,所以等会儿他会把这两人灭口。
当然,林全能想到这一点,意味着他也很清楚,自己也可能是被灭口的对象。
所以,他必须要多展现些价值,给自己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