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孝方诚惶诚恐,当即跪地:“殿下,我大晋官员皆为朝廷任命,皆以朝廷之命是从,臣并非什么南方官员之首!”
结党必然营私,这种罪名谢孝方可承受不起,所以此刻他必须撇清。
“那好……孤就换个说法,你出生求学为官皆在南方,对南方五郡情形更了解!”
“如今南方叛而归服,其中牵扯人事太多,如何处置想必你定有高见!”
说到这里,赵延洵端起茶杯,吹了一口热气,抬眼道:“若以你为南方五郡安抚使,你会如何行事?”
对这个差事,成文光其实很有想法,而且他也觉得自己最合适。
可他没想到,赵延洵有将此事交给谢孝方的意思。
按道理说,谢孝方作为南方系官员的头号人物,这个节骨眼儿上该让他避嫌。
所以,即使是谢孝方,此刻也很懵。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南方初定,臣以为当安抚为主,尽快将各郡纳入朝廷体系,调运粮食支援北方!”
虽未提前做准备,但谢孝方第一句,就说到了最关键的点。
“嗯!”
接下来,谢孝方又说了几点,都是关于如何治理南方。
但赵延洵却反响平平,让老狐狸迅速察觉到,这位王爷或许不太关心这个。
短暂思索,谢孝方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对那些攀附逆贼之人,也当严厉处置,以儆效尤!”
听到这话,赵延洵顿时来了精神,然后问道:“都要处置那些人?”
见他这般反应,在场众人总算明白了,赵延洵此番“问策”的重点在哪里。
其实想想也对,在入主京城后,这位便开启了清算之路。
京城许多勋贵之家,以及忠于赵维隆的文官,都遭受了严厉惩处。
斩首抄家流放,其中被牵连者至少上万人。
直到现在,对前朝“余孽”的清理都还没结束,只不过烈度缩小了许多。
仅京城一地就掀起如此大案,此番南方五郡造逆,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件事只会牵连到更多人。
此刻,谢孝方总算明白,安抚使的差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一切只因为,他对南方了解最深,直到那些官绅大族可能参与其中。
这些人,才是南方对抗朝廷的顽疾所在,是自前几代皇帝起就想拔出的毒瘤。
只可惜,这些想法之前的皇帝也只能想想,一但实施必然引来大乱,外患内忧下极有可能亡国。
微微抬头,看向前方端坐的君王。
谢孝方很明白,眼前这位无此顾忌,且心狠意冷刻薄寡恩,自然不会防过南方挑事那些人。
什么规则什么大局,这位手握横扫天下的军队,不会把任何规矩放下在眼里,他要收拾谁就一定能收拾谁。
只不过,赵延洵要对南方顽疾开刀,却要他谢孝方做那把快刀,等于是把他架在了火上烤。
毫无疑问,只要他接下这差事,必定会招来万世骂名。
可现在……他还有的选吗?
殿内众人都是人精,很快都想明了其中关窍,于是纷纷等待着谢孝方的回答。
“跟随造逆的文武官员要严惩,那些藏在暗处,鼓动造逆的恶族劣绅,也必须挖出来严惩……”
谢孝方这句回答,不但站在了造逆者对面,也站在了整个南方士绅对面。
这件事办成了,即便赵延洵给他善终,也注定他和他的家族,往后的日子会很难过。
此刻,王庭鹤看向老对手的目光,泛起了一丝怜悯。
听着谢孝方侃侃而谈,赵延洵脸上笑容越发灿烂,果然还是“自己人”了解南方,直到该怎么办才妥当。
待谢孝方说完,赵延洵“啪啪”拍起了掌声,同时说道:“谢阁老果然思虑周全,将这件差事交给你,本王很放心!”
“臣惶恐!”
谢孝方的回应,不只是为表现谦卑,也说出了他的内心话。
“卿为国分忧,堂堂正正,何必惶恐不安?”
“殿下教诲极是,臣妄言了!”
谢孝方没得选,既然已经“从”了赵延洵,那自然是对方说什么是什么。
点了点头,赵延洵平静道:“既如此,本王就以谢卿为安抚使,再以成卿为副使,由你二人前往南方,主持一应事务!”
让成文光为副使,谢孝方很清楚这位是来监督。
而对成文光来说,参与如此重大事务,是他刷经验的大好机会,对他正式入阁辅政极有助力。
最关键的是,作为副使参与此事,有谢孝方顶在前面,他遭受的弹劾会少许多。
“臣领命!”
两人各跪地领命,但心情却大为不同。
看着跪在地上的成文光,王庭鹤在心里叹了口气。
虽然谢孝方被利用,日后日子会非常难过,但赵延洵肯定会护其家族平安,结局虽差却在可接受范围内。
同样作为“戴罪之身”,王庭鹤也很想自己有个结果,不用每天过得胆战心惊。
曾领头弹劾端妃母子,致使赵延洵封王就藩,这事就跟刀子一样悬在王庭鹤心头,让他每时每刻都深受煎熬。
所以,当谢孝方将平稳落地时,王庭鹤十分的羡慕。
接下来庭议继续,赵延洵又说了些其他事,廷议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
第791章 面授机宜
走出乾安殿,官员们各自离开,唯有两位阁臣走得慢些。
看得出来,他二人心情沉重,以至于同行过程中一言未发。
出了乾安门,通过崇政门,他二人来到了皇极殿前的大广场。
这里空旷无比,侍卫太监们隔得很远,他二人三十米范围内没有外人。
“谢阁老,恭喜啊!”王庭鹤终于开口。
“老实说,刚开始我是忧多余喜,后来是喜忧参半,到此时……心里只觉得安稳!”
听了谢孝方这番话,王庭鹤叹道:“你是个明白人,功名利禄算是被你看透了!”
长舒一口气,谢孝方道:“我这一大家子,总算有了结果,接下来就看你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王庭鹤一副无可奈何的表。
从赵延洵打进京城到现在,他俩一直都提心吊胆。
皇极门前的血腥屠杀,京城无数被抄灭的家族,都无不时刻提醒着他俩,危险从未远离过。
赵延洵起兵,喊出了诛逆贼的口号。
他俩作为内阁大臣,在太安帝时期和赵维隆时期做的事,对赵延洵而言都是一等一的逆贼。
比他俩情节轻微的人,大多都遭到了杀伐惩处,如何让他二人能不担忧。
所以,当谢孝方平安落地,王庭鹤心里只有羡慕。
这对老冤家,此刻竟成了难得的知己。
“你这差事办下来,虽可平稳致仕,但往后仍要谨慎行事,不可被人拿住把柄!”
听到王庭鹤的提醒,谢孝方抱拳道:“这些我明白!”
此番南行要得罪多少人,谢孝方心里是有数的,在他心里自然早有打算。
“那就好!”
说完了这些,他二人又聊起了南方的事,最终走出了皇极门。
京城南门外军营内,四位指挥使聚在了一起。
此刻他们脸色格外难看,显示出他们心情很差。
“这帮软蛋,咱们都还没打过去,他倒先降了!”许洪最先忍不住,选择了破口大骂。
第五卫指挥使段宏跟着说道:“谁说不是呢,好端端的军功,就这么没了!”
第七卫指挥使谭鲁接着道:“咱们全军刚得了神武之力,未能在战场上建功,只怕往后都得低人一等!”
谭鲁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军中历来强者为尊,不能在战场上见真章,着实会让人瞧不上。
就在这时,只听第八卫指挥使袁广说道:“各位,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
许洪目光扫向袁广,沉声道:“什么没到最后一步?你不会是想说,咱们可以跟侍卫司那些人一样,去全国各地砍怪物吧?”
侍卫司两万二级士兵,在升级完成后都被派了出去,如今正致力于肃清中原地区丧尸。
对赵延洵来说,收拾丧尸也很重要,所以他将最精锐的人马派了出去。
见袁广摇头,一旁的段宏问道:“据说西北将有大战,莫非是你是说这事儿?”
没等袁广说话,一旁的谭鲁说道:“西北那边儿,已经被后面几个卫所预定了,怕是没咱什么事!”
因为西南被收入囊中,导致赵延洵的实控人口大幅增加,近期他又升级了许多军队。
第九、十、十一和十二卫,在已经完成升级后,再过些天就要往西北去了。
见这些人胡乱脑补,袁广无奈道:“我当然不是这意思!”
许洪极不耐烦道:“他娘的,赶紧说,别藏着捏着!”
“南方五郡,已有三郡归降朝廷,可却还有两郡未有消息!”
见众人盯着自己,袁广接着说道:“只要咱们赶在另两郡投降前南下,或许还能打上几仗!”
“陈玉和他们拿下两个郡,咱们也打下两个郡来,如此也算半斤八两!”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很佩服袁广的脑洞,仔细一想确实有那么些可行性。
“你们怎么看?”许洪目光扫向其余几人。
见段宏和谭鲁点头,许洪当即道:“那咱们就入宫去,当面向王爷请战!”
一听玩儿真的,段宏带有迟疑道:“真去?”
“你可以不去,反正我要去!”
言罢,许洪也不管其他人,直接往房间外走了去。
见许洪离去,其余三人略微思索,咬了咬牙也都跟了上去。
乾安殿内,一众大臣离开后,唯有成文光被留了下来。
中原经过几次大战,外加先前丧尸之乱,地方大族实力已被极大削弱。
趁着这次反叛,他又可以收拾掉南方大族,中央集权就可进一步加强。
到了这一步,他要对国家进行改革,就基本不会有太大阻力。
摊丁入亩,官绅纳粮,限制宗室,开放商贸……能实施的他都会安排上。
将成文光留下,赵延洵是要嘱咐他一些事,并听听他对南方局势判断,以及去了南方后会如何行事。
这些话不适合被外人听到,所以赵延洵只能单独留下成文光。
龙椅上,赵延洵面露微笑微笑,说道:“听了你这番陈奏,孤总算可以安心了!”
“臣愚钝,多亏了殿下提点!”成文光极为谦卑。
摆了摆手,赵延洵道:“现在就回去准备,两天之后你们就出发!”
“是……微臣告退!”
成文光行礼后,小心翼翼退出了大殿。
一番问对下来,让他大感疲惫,直到走出大殿后,他才觉得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长舒一了一口气,成文光只觉得前路平摊,内阁大臣之位已遥遥在望。
“咦?他们怎么来了?”
成文光口中的“他们”,指的是匆忙而来的许洪四人,此刻他们就侯在乾安门外,一名小太监正走进宫门,显然是替他们通禀来的。
“成大人!”
成文光点了点头,与许洪几人并未多说话,只因他深知文武官员要避嫌。
带成文光离开,没一会儿宫门内走出一名小太监,对许洪几人道:“王爷让你们进去!”
“哎,多谢了!”
这豪气干云的四人,此刻变得极为和善,进了乾安门后更是连腰杆都弯了些。
实打实的说,他们几人的提议不大合理,所以越是靠近乾安宫,他们心中就越是忐忑不安。
“几位,请!”
大殿外,正是霍安来迎接。
几人进入大殿,就见赵延洵端坐于前方,于是纷纷跪拜行礼。
“参见王爷!”
放下手中奏折,看着跪伏于地的几人,赵延洵伸了个懒腰,他已在原地坐了一个多小时。
从椅子上起身,赵延洵背负双手走向前方,语气平和道:“你们几个过来,所为何事?”
几人面面相觑后,最终由许洪答道:“王爷,臣等是来请战的!”
“请什么战?”
“九江郡,江东郡为反贼盘踞,臣等愿去征讨平叛,请王爷允准!”
听到这话,赵延洵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最终竟直接笑出声来。
“就这么着急?”
只一句话,就让许洪几人明白,自己的心思已被看透。
正当他们不知如何作答时,就听赵延洵说道:“放心,事情有的让你们做,功劳该是你们的跑不了!”
“南方五郡虽然平定,但逆贼奸邪仍逍遥法外,今日廷议本王派出安抚使,专门处置这些人!”
“抄家灭族,肯定有人要反,孤派你们去南方,是要你们把这些人摁死!”
说到这里,赵延洵表情越发严肃道:“南方绝不能生乱!”
地方都司赵延洵信不过,所以他会亲信军队南下,以威慑任何不臣之徒。
“臣等明白!”
第792章 你放心
宁王府内,赵延珏坐在书房内,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马不停蹄赶回靖安,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赵延珏说服了江西郡的大批士绅,最终将谣言平定下来。
他和士绅之间已达成共识,即便是方弘基亲自出来指认,也不会有人相信他的说法。
换句话说,王府的名声保住了,接下来的事可以从容应对。
“王府里边儿的暗桩,也是时候该清理干净了!”
正当他思索着这些,一名太监出现在书房门口,禀告道:“启禀世子,奴婢有要事禀告!”
“进来!”
看着进入书房的老太监,赵延珏问道:“什么事?”
“世子爷,门口侍卫来报,说咱王府外有人盯梢!”
“这些人未免也太放肆了!”
“传令侍卫,让他们把人拿了,严加审问!”
“是!”
这对赵延珏是小事一件,处理完后也就没在意,并在书房内制定清理王府的计划。
可时间只过了十几分钟,刚才那太监又匆匆赶来。
“世子爷,问出结果了,那两个人是巡抚衙门派来的!”
“什么?”
听到这个结果,赵延珏是真的惊讶了。
如今南方五郡以宁王府为尊,江西巡抚已向王府称臣,他是有多大胆子敢向王府伸手?
想到这些,赵延珏面带愠色,说道:“你把人带着,亲自去一趟巡抚衙门,问问周茂松是什么意思!”
宁王府“掌权”后,赵延珏也膨胀了不少。
以往别说是和巡抚作对,随便一名御史都能收拾宁王府。
“是,奴婢这就去!”
当这太监离开,赵延珏的心却乱了。
周茂松不是傻子,这厮敢派人来监视自己,意味着肯定有什么事发生了。
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赵延珏无从得知,只因宁王府的情报网刚刚搭建,搜集消息的能力着实欠缺。
当然了,也多亏胡安郑周全二人做事够绝,把军中宁王一系的人清理了干净,最大程度上阻止了消息传回。
“宁王府已经有所察觉,我们必须要尽早决断,生死可就在这一念之间了!”
“是啊大人,不能犹豫了!”
巡抚衙门内,两位高官站在偏厅内,对主座上得上官开展游说。
看着眼前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周茂松捋了捋已发白的胡须,说道:“其中道理,我又如何不知!”
“但你二人可知晓,若是我等向宁王犯难,便是自绝于士林众口!”
一听这话,按察使张克泉上前两步,双手撑在周茂松面前大案上,说道:“巡抚大人……若咱们不这么做,就会被朝廷归为逆贼同党,到时候什么后果你可知道?”
“那位雍王,在京城诛杀了上万人,你我若不洗清罪名,只怕不等士林唾骂,一家老小脑袋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