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48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48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赵延洵已穿好冠冕,便乘辇轿往皇极殿去。
  皇极殿内已设宝座,钦天监官员设定时鼓,由尚宝司设宝案于宝座前,一会儿赵延洵将在殿内升座。
  大殿之内,锦衣卫设云盖云盘于东,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
  大殿之外,鸿胪寺设表案于丹陛上,鸿胪寺设诏案,告祭上苍的诏书将在此宣读。
  丹陛之上御道两侧,诸王勋贵极朝中高官东西而站,此刻众人尽皆沉默肃立。
  丹陛之下广场,则是文武百官整齐站立,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到来。
  太阳初升,随着皇极殿内乐起,赵延洵于皇极殿升座。
  乐毕,赵延洵已就宝座,头戴十二旒冠冕,目光扫向大殿前方。
  当礼官及皇帝侍从陆续就位,便见一礼官手捧诏书,跪于皇帝宝座前。
  “臣请颁诏!”
  “可!”赵延洵肃然道。
  随着赵延洵话音落下,大殿之内乐起,礼官随即起身向大殿外走去。
  来到丹陛之上,礼官先捧诏书至案处用印,然后捧诏书至诏安处宣读。
  这是一篇祭告天地的诏书,皇帝为天之子,新慌登基自然要跟爹说一声。
  负责宣读诏书的,乃是副都御使周承平。
  赵延洵特命他来宣诏,足可见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此刻大殿之内乐止,周承平笔直站立,手捧诏书朗声念道:“嗣天子臣延洵,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
  因为有“扩音器”加持,周承平的声音可以传出很远,甚至于承天门外都能听到。
  “昔我皇考神宗显皇帝,受天明命,励精图治,四海皆安。然逆贼维隆,弑君杀父而夺帝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宪,戕害诸王……”
  在这个时候,把赵维隆臭骂一顿也是应有之义,却让皇极门内观礼走众人心中五味杂陈。
  除了禁军武将,谁不知道真相是怎么回事呢!
  “祖有明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王得兴师讨之!”
  “朕遵祖训,遂起兵靖难,以为万姓请命,维隆自弃于天,于宗庙自缢。”
  “臣荷天地眷佑,身命获全,军民稍安,宗王大臣推臣以长,臣不敢辞,于十二月初一……”
  念到这里,周承平越发严肃道:“即皇帝位!”
  诏书念毕,登极仪已完成最重要的一步。
  诸王百官在礼官引领下,此刻皆面皇极殿而立,此刻大殿内再次乐起。
  “拜……”
  随着礼官一声大吼,诸王和勋贵大臣尽皆跪地,而后向大殿内的赵延洵叩拜。
  “兴……”
  众臣于是起身站定,等待着礼官的下一步指引导。紧接着只听礼官喊道:“拜!”
  “兴……”
  一共是五拜五叩头,整个过程将近两分钟。
  大殿宝座上,赵延洵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叩拜行礼之臣。
  他本以为,自己已看透了一些,不会有情绪波动。
  可此情此景,还是让他心情澎湃,皇帝之位在他心中也多了无穷分量。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抚育黎庶……此皇帝之责也!”赵延洵心中感慨。
  众臣拜毕,乐止。
  在礼官引导下,内阁首辅王庭鹤,迈步走进了皇极殿。
  来到宝座前御阶下站定,王庭鹤肃穆而立,紧接就听礼官高呼道:“跪!”
  老迈的王庭鹤徐徐跪下,而大殿的礼官也喊出一个“跪”字,刚刚起身的百官们便再度跪下。
  再说大殿之内,内阁次辅谢孝方手捧托盘,徐徐来到王庭鹤身侧跪下。
  在他手捧之托盘上,放着个明黄色锦缎包裹的盒子。
  下一刻,礼官亲自上前将盒子大概,里面静放着一方宝袭。
  此玺五寸见方,洁白之中微微泛黄,有着明显的岁月痕迹。
  宝座之上的赵延洵知道,此物便是传承千年的传国玉玺,为了它无数英雄豪杰丢了性命。
  礼官小心翼翼取出宝玺,而后跪下递给了王庭鹤。
  小心翼翼接过宝玺,王庭鹤往前膝行三步,而后托举宝玺于头顶。
  “皇帝进登大位,臣等谨上
  御宝!”
  内阁首辅次辅,代表百官群臣,向皇帝进呈御宝。
  当年反对赵延洵夺嫡的领军人物,如今却要亲自将玉玺递给赵延洵,两位内阁大臣心中复杂难言。
  此刻他们也只能感慨,世事无常,非人所能预料。
  虽是进呈御宝,但并不需要赵延洵动作,只见掌印监大太监霍安,端着锦盒走下了御阶。
  赵延洵调整了内廷衙门的职权,掌印监承担起了前世司礼监的功能。
  王庭鹤将宝玺放入锦盒,而后霍安沿御阶返回宝座,将宝玺放置于赵延洵面前大案上。
  “拜……”礼官的声音响起。
  听闻此声,大殿内外文武群臣,尽皆跪地参拜。
  “兴……”
  众人起身,然后再拜再起身,前后一共三次。
  最后一次叩拜,礼官并未叫起,文武群臣只能跪地等待。
  几息之后,只听大殿内传出赵延洵的声音。
  “平身!”
  下一刻,礼官才高呼“平身”,文武群臣这才起身。
  又是几息过去,殿内两位内阁大臣复跪于地,只听王庭鹤高呼道:“请皇上颁诏!”
  一时间,殿外起身的文武官员们,又跟着全部跪在地上。
  和刚才祗告天地的诏书不同,接下来的这份诏书,是赵延洵继位后的第一份诏,是颁给治下万千臣民的。
  御座上,赵延洵平静道:“用印!”
  诏书早已拟好,就摆在他的案头。
  听闻“用印”二字,霍安小心取出玉玺,然后盖在了诏书左侧。
  待霍安将玉玺放回,赵延洵沉声道:“颁诏!”
  便见霍安将诏书卷起,然后缓缓走向御阶下,将诏书交到了礼官手中。


第806章 登基大典2
  礼官跪于地,双手接诏后,随即往大殿外走去。
  来到殿外,入内阁理政的成文光,已被礼官引导至大殿门口跪下。
  持诏礼官行至成文光面前,语气严肃道:“接诏!”
  三拜之后,成文光双手托举,高声道:“臣接诏!”
  这份布告天下的诏书,将由成文光向世人宣读。
  时隔三年,从陇右边地的布政使,到如今入内阁列宰执,说成文光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心情激动澎湃之际,成文光从地上起身,手捧诏书往丹陛之下走去。
  这份诏书,将会在承天门宣读,文武官员也要过去聆听。
  当然了,只是中低层官员要去聆听,而诸王勋贵和各衙门主官,他们会在赵延洵退场后跟着立场。
  接下来,他们得脱下朝服,换上公服前往崇政殿,朝拜新帝并上贺表。
  成文光手持诏书离开时,皇极殿内赵延洵便开始离场,于是丹陛之上的诸王及高官们,也从两侧御阶退场。
  而皇极殿广场上的几百名官员,则在成文光走出皇极门后,被礼官引导着从皇极门两侧立场。
  接下来,他们将出大安门,与成文光一道登上承天门,跪听新帝诏书。
  十分钟后,成文光走上了承天门,来到宣读案前将诏书放定。
  接下来便是等待,主要是等群臣敢赴承天门。
  沉默之际,成文光也没闲着,脑海中默念着诏书内容。
  诏书早在半个月就已拟好,那时成文光还在南方办差。
  得知将由自己宣读,在拿到诏书文本后,成文光便没日没夜翻读。
  到了现在,这份两千多字的诏书,已经被他全文背了下来。
  没错,这份诏书有两千多字,主要是将赵延洵登基后,关于内外诸事的安排。
  其中,清理北方丧尸,以及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乃是诏书内容重中之重。
  当然了,诏书还将宣布尊太妃曹氏为皇太后,册立雍王妃薛氏为皇后。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所有官员全都到位。
  只听礼官高呼道:“布诏,跪……”
  一时间,城墙上下,官员百姓皆跪。
  只见成文光拿起诏书,而后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昔我父皇神宗显皇帝,仁风义声,震荡六合,曶爽暗昧,咸际光明。晏驾之日,万方嗟悼……”
  “侄惟隆以巧言之行,弑君杀父,矫诏嗣位,窃据大业……”
  在称颂自己的老爹,然后再赵维隆骂一顿,这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祖有明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王得兴师讨之。朕遵奉条章……”
  “维隆自知罪孽深重,乃自绝于宗社,天地所不庇,鬼神所不容……”
  “诸王大臣谓朕先帝诸子之贤,应天顺人,天位不可以久虚,神器不可以无主,上章劝进……”
  “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舆情,已于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
  如此,赵延洵便在诏书里,向天下臣民讲明白了,他继位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了,以上只是诏书前半部分内容,接下来的才是大头。
  紧接着,成文光接着念道:“大礼既成,所有合行庶政,并宜兼举……”
  “其一,革靖平元年年号,仍称太安二十六年,其故皇太子及妃,称皇兄懿文皇太子、皇嫂懿敬皇太子妃,靖平伪帝废为庶人!”
  “其二……”
  “其三……”
  诏书足有两千多字,要抑扬顿挫念出来,至少需要二十多分钟。
  而此刻,赵延洵已返回乾安宫,在太监帮助下换下冕服,改穿十二章纹十二团龙衮服。
  带上双龙戏珠乌纱翼善冠,赵延洵微微转身,看到镜中天威赫赫的自己。
  手扶革带,赵延洵迈步走向正殿,一众亲近太监立刻跟上。
  大殿外,礼官高升道:“请皇上升座……”
  几分钟后,当赵延洵的辇轿停在崇政殿外,现场响起了钟鼓声。
  紧接着,在一众太监簇拥下,来到了崇政殿后殿内。
  此刻在崇政殿前,诸王百官已换上公服,矗立殿外丹墀上,等候鸿胪寺礼官,进入崇政殿奏请行礼。
  赵延洵没坐上几秒钟,就见鸿胪寺官员出现在面前。
  “叩请皇上升殿!”
  然后,赵延洵只能起身,在一众太监簇拥下,从厚殿中门进入正殿。
  沿着御阶,赵延洵缓缓走上宝座,最终端坐于崇政殿宝座。
  当霍安等近侍,替赵延洵打理好衣袍后,等候在外的诸王百官,才在礼官引导下进入大殿。
  众人排班站定,个个低头恭敬无比,手中还拿着自己所书之贺表。
  “拜……”
  礼官一声高呼,殿内众人随即跪下,而后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兴……”
  “拜……”
  这一次,是五拜三叩头,外加三次山呼。
  “平身!”
  “谢皇上!”
  此时,赵延洵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外面,他用嘴强大的感知能力,聆听着承天门上的情况。
  当成文光宣读诏书完毕,正值百姓和官员们山呼万岁时,赵延洵在心里念出了“呈现”两个字。
  下一刻,殿外隐约传来吟啸声。
  紧接着,侍奉在外的礼官仓惶入殿,参拜后禀告道:“启奏皇上,东边天际,有神龙飞腾……”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面面相觑,但好歹保持了朝仪。
  赵延洵微微一笑,而后说道:“如此,诸臣与朕出殿一观!”
  于是赵延洵从御座上起身,走下御阶后出了大殿。
  如此虽不合礼数,但赵延洵已有圣谕,外加众人好奇心作祟,于是纷纷跟着出了大殿。
  一出大殿,众人果见云霓之上,有五条金龙翻腾飞舞,煌煌龙威震慑人心。
  众官心中大骇之际,却见赵延洵背负双手站在前方,抬头眺望着天际神龙。
  而此刻在承天门外,在看到了天际神龙后,不止前来观礼的百姓,整个京城都跟着沸腾了。
  百姓有的惶惶不安,有的直接拿出香烛供奉,还有的直接懵了……
  天上神龙越来越靠近,紧接着降临到皇宫上方。
  “天赐圣君,光照万世……”
  “天赐圣君,光照万世……”
  “天赐圣君,光照万世……”
  其声如黄钟大吕,直指人心,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这时冥冥中的昊天降下的神谕。
  正当百官万民震撼之时,只见天空盘旋的五条神龙,竟陡然向崇政殿所在方向冲来。
  最终,五条神龙发出的金光,将赵延洵包裹在里面,散出的光芒仿佛能照耀万世。
  崇政殿前,群臣尽皆下拜,惶恐震撼中大呼“万岁”。
  而在承天门外,在听了上苍所降八字后,所有官员军士和百姓都跪在地上,磕头叩拜时大呼“皇上万岁”。
  这一刻在许多人心中,新任的皇帝已和神明无异常。
  刚刚还觉得新帝登基,对未来感到忧虑的那些人,此刻只有对皇帝陛下的忠诚。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这些人的忠心,将直接刻进骨子里,待他们返回各郡之后,又会影响到族人,乃至于整个乡里……
  崇政殿前,赵延洵双手虚抬,沐浴神光。
  而在角落出,起居官李玉堂正在奋笔疾书。
  “帝御崇政殿,诸王百官上表称贺,当是时,有神龙自天降,帝引百官出殿观之……”
  “五神龙临殿上空,随有神谕降下,曰:天赐圣君,光照万世,凡三遍……”
  “言必,神龙直奔帝身,帝沐万丈金光,诸王大臣及百姓皆震,宫墙内外皆呼万岁,经久不绝……”



第六卷 挽天倾


第807章 光武元年
  寒冬如利刃,在当前这个时代,是真的可以杀人的。
  整个十二月,那冷得简直不像话,各地都有百姓被冻死的消息。
  即便熬过了十二月,进入光武元年正月,气温也没有回升的迹象。
  此刻,乾安宫暖阁内,赵延洵正在查看汇总的奏报,阁臣陆朝文与成文光恭然侍立。
  如今内阁四位阁臣,首辅王庭鹤专职负责清查土地,次辅谢孝方在南方,借这宁王谋反一事打压地方豪族。
  如今内阁真正主事的,便是陆朝文与成文光。
  “到当前为止,南阳冻死五百六十三人,河西冻死一百二十五人,河东冻死二百七十八人,淮阳……”
  看着书案上的清单,赵延洵念出了各郡的死亡人数,每一句都令人心惊。
  “京畿……冻死了一千二百人!”
  念到最后一句时,赵延洵语气已然冰冷,让殿内两位阁臣胆战心惊。
  “天子脚下,冻死一千二百多人,内阁总领百官,调理阴阳……二位,就没什么要说的?”
  看着殿内两人,赵延洵语气冰冷。
  “臣有失职之罪!”
  陆朝文跪地请罪,一旁的成文光跟着跪下。
  虽然嘴上请罪,但对于赵延洵大发雷霆这件事,陆朝文表示很不能理解。
  冻死人这种事,历年都不可避免,以往只要不是太过分,事情根本不会出现在台面上。
  事实上是,今年冻死的人,相较以往还少了许多。
  只听赵延洵接着说道:“朕代天牧民,这个冬还未过完,已有如此多的百姓冻死,这只是你们失职?”
  没错,光武元年正月已快结束,但天气依然十分寒冷,昨天还下了一场大雪。
  “在入冬时,朕就明发谕旨,敕令各地官府护民过冬!”
  “你们说……到底是内阁没有传达朕的旨意,还是地方官府多数渎职?”
  这番话,问得两位阁臣五内如焚,此刻根本不知如何作答。
  既不是他们没传达,也不是地方官府渎职。
  上谕虽有明示,但以往年也有如此上谕,还有人冻死还是得冻死。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现在改朝换代了,但主政的官员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