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50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50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虽是微服出宫,但赵延洵也给内阁打了招呼,说自己是去巡视军寨,让他们若遇紧急情况可便宜行事。
  在打过招呼后,赵延洵便能在外面多转几天。
  马车的赶路速度不快,从中午走到天黑,也不过走出七十多里。
  当他们准备找地方歇息时,便发现前面有一处军寨,于是赵延洵便下了马车,带着张猛等几名侍卫走了过去。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军寨,是京畿都司的下属,近期才完成了改编。
  在拿下整个天下之后,有数量众多的卫所军投降,改编这些军队着实费了很大功夫。
  千户级以上的军官要打乱重新任命,军队的精神风貌要重新塑造,军队的战斗力要提起来……
  枢密院报告的是任务推进顺利,但赵延洵从未亲眼见过,如今到了岂能不亲自看看去。
  “张猛!”
  “臣在!”
  “一会儿,你就以钦差的身份,带朕入军寨去看看!”
  “是!”
  张猛是典型的人狠话不多,这样的人很适合守卫皇城,所以赵延洵仍把他留在身边。
  他们这一行人,虽全都未着官服,但出皇宫时他们都带了腰牌。
  最关键的是,他们带的是锦衣卫的腰牌。
  虽是新成立的部门,但锦衣卫近期办了几次大案,也算是把名声打了出去。
  如今谁都知道,锦衣卫乃是皇帝心腹,用他们的身份来检查军寨,也算是恰如其分。
  他们离开马车步行,当距离军寨五十米时,里面的人就发现了赵延洵一行。
  “什么人?”负责看守大门的小旗官呵斥道。
  张猛抬头,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瞪向那小旗官,声音低沉道:“我们是朝廷钦差,让你们千户出来!”
  虽然啥都没出示,但张猛本人气场在,还真就震住了那小旗官。
  “你等着!”
  撂下这三个字,小旗官直接往军寨内跑去,军寨门口重归宁静。
  站在张猛身后,赵延洵的注意力,却一直在军寨里面。
  可以听到,里面有士兵在进行训练,这在以往卫所军中,可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仅此一项,至少可以断定,这些卫所军是有改变的。
  很快,那小旗官带着几名军官出来,为首那人便是千户。
  当军寨门被打开,赵延洵低声对张猛道:“一会儿就说,我们在此借住一晚!”
  “是!”
  紧接着,那千户已经迎了过来,脸上挂满了笑容。
  “卑职龙应卫千户马毅,不知上差所属那个衙门,来此处所为何事?”
  只见张猛拿出腰牌,扔给前面的马毅后说道:“我们是锦衣卫的人,奉旨办案……要在此地借助一晚!”


第810章 卫所军
  锦衣卫的腰牌,马毅其实不认识。
  但看张猛的气势不像作假,马毅自然信了几分,何况这腰牌看起来也像真的。
  对方只是借住一晚,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要求,于是马毅欣然同意。
  “上差奉旨办差,卑职岂敢怠慢……诸位请!”
  于是张猛走在前面,带着身后八人进了军寨。
  这里是一个千户所的营区,占地面积着实不小,但里边儿人却少了些。
  见此情形,赵延洵忍不住问道:“既是千户所,为何只有百余人?”
  见是个年轻人问话,便让马毅心有不爽。
  上官在场,那有年轻人说话的份儿?
  此刻赵延洵敛去了一切锋芒,看起来就是一普通年轻人,只不过比常人英俊些,所以马毅并未察觉到他的不同。
  虽然心里不痛快,但马毅还是答道:“本千户所共有兵卒五百三十九人,这两天领了征粮的差事,有三百多号兄弟去了乡里!”
  眼下要用粮的地方很多,比如迁移流民,比如西北用兵,朝廷穷得叮当响,自然要从各地征粮。
  当然了,本次征粮只针对富户,以两百亩田产者为基准,低于两百亩的户头不征。
  赵延洵又问道:“谁负责征粮,如何征粮?”
  见张猛也投来疑问目光,马毅只得答道:“都司下了军令,只让我们听布政使衙门差遣!”
  关于调兵征粮这件事,此前兵部有递过折子,赵延洵是有印象的。
  他就怕,那批文官为徒省事儿,直接把征粮的事扔给军队。
  相对而言,军队行事更为粗暴,很可能会引出大乱来。
  赵延洵再无问题,马毅便将心思返回张猛身上。
  来到一处营房外,马毅满是歉意道:“上差,本地简陋,您可不要见怪!”
  “赶紧派人,把里面收拾一下,换上崭新被褥!”
  “是!”
  一百百户领命后,立刻就离开去找人了。
  看了一眼仍留在原地的马毅,张猛道:“马千户,你忙去吧,我们还有事要商量!”
  这一行人,让马毅感到很奇怪。
  和这些少接触,貌似也不是坏事,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挺危险。
  “那卑职就不打扰了!”
  与张猛一道,赵延洵在营区内转悠起来,主要是看此地的防护情况,以及士兵精神面貌和装备。
  看了一圈,赵延洵勉强满意。
  相较于之前的卫所军,他们都改变着实很大。
  夜幕降临,吃饭的时候到了。
  “一二一……”
  “一二一……”
  营房内,听到外面号声,赵延洵走出了房门。
  便见校场上,留守的士兵已征集完毕,正在百户带领下往食堂走去。
  这在以前的卫所军,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形。
  别说什么官兵一体,士兵们能吃饱饭,就是极为难得之事了。
  “立……定!”
  脚步声戛然而止,方阵停在了饭堂外。
  “皇帝陛下,万岁!”
  随着百户一声高呼,现场士兵齐声喊道:“皇帝陛下,万岁!”
  从他们的整齐度赵延洵判断,这一仪式已经持续了许久,而非是专门做给他们这些“钦差”看的。
  如今天下各都司卫所,都由枢密院统一管理,并在全国推行统一的训练规则。
  接下来,士兵陆续进入饭堂,而千户马毅也迎向了赵延洵几人。
  “诸位上差,今晚条件简陋,只有米饭咸菜,外加炒鸡蛋和炖猪肉,你们可别嫌弃!”
  “嗯!”
  张猛应了一声,随即跟着众人进了屋子。
  里面摆了十几个大长桌,士兵们已在陆续领取餐食,然后依次进入座位。
  而赵延洵一行,被单独安排了一桌,只有他们才额外添了两个菜
  “张大人,这里太挤了,卑职旁边找位置去!”
  赵延洵这一句,让张猛微微愣住,然后他便点了点头。
  对此,马毅也没多说什么,只道是这年轻人不合群。
  众人吃了起来,赵延洵则与士兵们坐在一起。
  在他面前摆着白米饭,上面还盖着切碎的咸菜,其他士兵们也都是这样吃。
  “这位兄弟,平时你们千户,也吃炒鸡蛋和炖肉?”赵延洵问向身旁一人。
  “没有,自从有了当今皇上,千户他们就变得跟我们一样了!”
  “今天是为了招待你们,才弄了这两个菜!”
  赵延洵笑着问道:“我们却能加菜,你们会不会生气?”
  见他比较好相处,周边既然逐渐放下了戒心。
  “这可比以前好多了,如今至少能吃饱!”
  “是啊,大家伙儿都说,当今皇上才是好皇帝,可比之前那位好多了!”
  听到这些人夸自己,赵延洵脸上笑容更甚,这便是最底层且最真实的声音。
  赵延洵又问道:“平时你们,可要练兵?”
  “每天至少练半天,其他时间干活儿!”
  地方卫所军,有自己专门的田地,可以自行解决大部分军粮。
  以往这些军粮都被贪了,而且底层军官还吃空饷,想方设法向朝廷要钱。
  靖难之后,一切军队全部回炉重造,打碎了底下的利益集团,让卫所军又焕发了生机。
  “平时都练些什么?”
  接下来,赵延洵不停发问,对基层卫所军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而在另一头,马毅想方设法巴结张猛,然而只换回对方一张冷脸。
  一顿饭吃完,士兵们陆续离开,赵延洵一行也返回了营房。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就有军队开始集结,然后便“哼哈”的训练声响起。
  赵延洵一行随即起身,出门便看见校场上,士兵们正在大吼着练拳。
  “倒也不错!”赵延洵赞了一句。
  见到他们出来,千户马毅随即迎上。
  只听千户说道:“诸位上差,再有半个时辰才开饭!”
  得到赵延洵提前授意,只听张猛道:“我们还有要事,早饭就不吃了,多谢露宿……告辞了!”
  “还是吃了再走吧!”
  “不必了!”
  “现在就走?”
  “正是!”
  “那卑职送送诸位!”
  张猛没有多说,一行人便往军寨大门走去。
  送张猛一行出两位军寨,看着他们沿着官道走远,马毅心里石头才算落下。
  “大人,这帮人不简单!”
  听到手下百户这话,马毅说道:“锦衣卫嘛,皇帝近臣,当然不简单!”
  百户接着说道:“大人,刚刚暗哨汇报,跟这些人一块儿来的,至少还有八九十人,撒在我们军营周围!”
  一听这话,马毅顿时惊住。
  百户又说道:“昨天晚上,这帮锦衣卫的人,还问了咱营里的事,您说这些人……会不会是冲着咱们来的!”
  马毅表情严肃,说道:“咱们有枢密院的任命书,与前朝再无瓜葛,如今行的端坐得正,难道还怕他们查?”
  “皇上圣明,他们难道还敢胡来?”
  百户点了点头,说道:“却也是这么个道理!”


第811章 世道
  出了军营,赵延洵一行不过走出三四百米便有马车赶上来接他。
  张猛挤走了车夫,再度把赶车的活儿拿下。
  “张猛,你出城的时候多谢,其他卫所也如昨日所见?”
  张猛答道:“回禀皇上,有的好有的差,但总比原先的要好!”
  张猛曾是陇右都司的兵,卫所什么情况他自然清楚。
  “关于各都司的情况,枢密院虽有严密监管,但朕总觉得不放心!”
  “这次回京后,朕打算派你巡查各地,你意下如何?”
  张猛愣了几秒后,答道:“臣听皇上吩咐!”
  赵延洵笑了几声,问道:“莫非你还舍不得离开朕?”
  这话确实说中了张猛的心思,他确实不大愿意干这些费脑子的差事。
  没等张猛回话,赵延洵便接着说道:“这几年,他们领兵在外打了许多硬仗,你却一直守在朕的身边,这也不是个办法,得出去历练,长长见识!”
  “臣明白!”
  马车徐徐往前,两人接着闲聊起来,并沿着官道往偏僻处赶去。
  虽已在这个时代待了三年多,但赵延洵出入的地方,要么是郡府两级的大城,要么是丧尸环绕之之处,要么是军事要冲位置……
  这个时代最普通的村镇,他从来没有亲自见过。
  那些能在官道旁的村镇,其实已算是相对繁华之处,赵延洵一路看来基本没发现啥问题。
  所以,最终赵延洵决定弃掉马车,改步行去偏远乡村。
  沿着小道,赵延洵几人往前走了七八里,一路上所见情形果然有了不同。
  沿途所遇百姓,相较于居住在官道周边之人,明显消瘦了许多,说是皮包骨头也不为过。
  而此刻,赵延洵停在了一处野地,在他旁边的水沟里,有一具被野狗啃食的尸体。
  先前之所见,让他知晓自己所治之天下,老百姓正在受苦受难,但还在他心里接受范围内。
  可被啃食过的尸体,却让他受到了极大冲击,亦让他觉得格外痛心。
  “找个地方,把人埋了!”
  “是!”
  紧接着,张猛便招呼随行两人,开始挖坑埋葬尸体。
  看着远处还未耕种的田地,赵延洵喃喃道:“眼下是野狗食人,若是粮食短缺,恐怕就是人吃人了!”
  没一会儿,尸体便被掩埋完毕,赵延洵一行便继续赶路。
  又往前走了四五里,前方山坳出现了几处庄户人家。
  “去那边看看!”
  几人继续前行,可只隔了几百米,赵延洵就听到了哭嚎声。
  很快,他们靠近了最近的茅屋,哭声便是从里面传来的。
  这显然是最普通的百姓,赵延洵本想询问他们生活情况。
  但眼下这样子,不问都知道这家人过得很惨。
  “里面可有人在?”
  张猛喊了好几声,里面才有一老妇走出,打满补丁的衣服已经很难称得上衣服。
  花白的头发,深陷的眼眶,瘦弱的身体……赵延洵看了只觉得心酸。
  他所治理的天下,不只有士大夫官员,还有这些占据绝大多数的百姓。
  而眼前这位,虽然已经够惨了,至少有自己的房屋,比那些流民又好出了不少。
  想起京城里那些豪门大族,其已占据了十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却还要干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把他们抄了也是罪有应得。
  老妇虽无识人之明,但仅从赵延洵几人的衣衫,也知道他们定是大人物,即便赵延洵已是找的最寻常的布衣。
  “给各位老爷磕头了!”老妇慌忙跪在地上。
  “老人家快快请起!”
  赵延洵上前想要搀扶,张猛却先了一步,直接把老妇搀扶了起来。
  虽然他们表现得很随和,却还是让这老妇人极为害怕,让其战战兢兢不知如何自处。
  面带笑容,赵延洵问道:“老人家,家中只有你一个人?为何不见其他人?”
  “老爷,两个儿子进山砍柴去了,当家的带着媳妇孙儿在地里!”
  点了点头,赵延洵又问道:“一家人都在也是好事,如今日子可还过得去?”
  一听这话,老妇人又开始掉眼泪,这意思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家中有什么难处,你可以跟我们说,我们是官府派来的,专门为百姓排解困难!”
  一听赵延洵是官府来的,老妇当即道:“没……没什么难处!”
  这话明显言不由衷,但赵延洵稍稍一想,便知是这老妇不相信官府。
  “老人家,有什么难处你只管说,我们一定会帮你的!”
  可信任这东西,又岂是能轻易建立的。
  只见老妇突然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大人,小民家真的没粮食了,你再逼就是要我全家的命了!”
  这一句话,信息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老人家,我们不是来征粮的!”
  好一番劝说,才让这老妇相信了赵延洵的话,但其神色间的担忧害怕却未消失。
  此刻,赵延洵已坐在了对方门槛上,这老妇人就坐在他身旁。
  “老人家,官府最近征了你们的粮食?”
  “是!”
  “每家按人头收的,每人交五十斤!”
  “是谁来你家收的?”
  “王老爷家!”
  “那个王老爷?”
  “就安溪村的王老爷!”
  一听就是本地的地主,赵延洵随即问道:“他家有多少地?”
  “数不清,好多田地都是他家的!”
  “这位王老爷,一直都是他在收税?”
  “是!”
  “官府为何不自己来收?”
  谁知老妇人反问道:“难道要官老爷来收?”
  如今这个时代,县衙直接管辖的只有县城及周围,更远些的地方就只能靠乡贤自治。
  像王老爷这的大地主,自然会承担起乡贤的责任。
  “那位王老爷住在何处?”
  “就在前面!”老妇人给赵延洵指了方向。
  “多谢了!”
  临走之际,赵延洵便问左右是否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