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64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64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以上介绍,极为阁臣心中皆是一震,便对赵延洵的想法多了些理解。
  “怪物降世,天灾不断,外敌入侵,可谓千年未有之变局……”
  “诸位……你我君臣,担着天下安危,岂能不奋力而为?”赵延洵面色沉重道。


第841章 舆论
  虽然会试已经结束,考中举子不过一百多人,但未中者多数还没离京。
  一方面,这些人想等到殿试之后,了解到本次科考的最终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一批举子,已经打算入国子监读书,并以此作为仕途开端。
  科考虽好,但其录取比例太低,想要做官途径实在太窄,很多人已经耗不起了。
  有这些举子在,京城的舆论风氛围很活跃,大大小小的事都会被议论。
  也正因为靠近中枢的舆论氛围,反过来又吸引举子們留下,可谓是相得益彰。
  而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两日前大朝会,皇帝怒斥群臣这件事。
  不管官员们是何想法,当消息陆续传进举子们耳中,顿时在舆论场上炸了锅。
  皇帝施严刑苛法,本就为“世人”所诟病,如今又在大朝会时斥责百官,没给读书人留半点儿面子。
  可以说,赵延洵这一手,再次降低了读书人对他的好感,以后骂名又得多背几个。
  多数人只会随大流,但那些时代弄潮儿,却把这件事当成了一次机会。
  听着外面“群情激奋”的谈话,王歆放下了笔。
  “杨安能中得会员,定与上次庭杖之议有关,如今物议再起……又是机会来了!”王歆暗暗想到。
  替皇帝维护名誉,为此违背主流意识形态,违背自己多年所受的教导,这需要极大勇气。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本次会试得中之人,只怕个个都懂其中奥义!”
  这次会试得中之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否则不可能妥善应对新的考试规则。
  他是提前做了功课,才罗列出各种弊端得以高中。
  这样的聪明人,在他前面还有几十号人,对他们王歆不敢轻视。
  他有理由相信,这些人肯定也会仔细分析,为何杨安会成为会试第一。
  依这些人的聪明,很容易会想到,杨安之前那些“离经叛道”言论。
  如今机会来了,这些人多数也会走上这条路。
  想到这些,王歆不由叹了口气,无奈道:“只怕如今,再想借此方法出头,已是万难!”
  本来想出去论战王歆,此刻再度拿起了笔,他还是打算以真本事取胜。
  当今皇帝虽“刻薄寡恩”,但终究还是在做实事,想让这天下归于平安。
  所以王歆认为,有真本事的人,在赵延洵哪里一样吃得开。
  时间陆续过去,当接近午饭时,外面的争论已经停下。
  正当王歆伸了懒腰,打算叫店小二送饭时,他的房门却被人打开了。
  进来的是陈鸿青,此刻他手里提着食盒。
  “我是真佩服你,外面都吵开了,你还坐得住!”
  王歆笑了笑,遂问道:“你在外面转了一上午,都听到了些什么?”
  放下食盒,陈鸿青一边拿着东西,一边说道:“可谓是大开眼界……”
  “我去了好几处客栈,到处都在争论,一个个引经据典,斗得不亦乐乎!”
  “斗?”
  “是啊,尤其是本次会试得中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在为皇上辩解!”
  说到这里,陈鸿青看向王歆,随即摇头道:“除了你……”
  果然与自己所料不差……王歆暗暗道。
  “还不止会试得中这些人,依我粗略算来……至少有三层学子,出言维护皇上圣名!”
  听到这一结果,王歆这才有些吃惊,他没想到会试落榜的人当中,也有人为皇帝说话。
  但只要他仔细去了解,就会发现这一部分人,基本都打算入国子监就学。
  摆放好饭菜,陈鸿青坐下问道:“王兄,这两天你一直闷着,却未问你对此是何见解!”
  王歆拿起筷子,将饭碗揽到面前,说道:“陈兄又有何见解?”
  “还能有啥见解,老实说……我觉得圣上做的过了些!”
  “但转念一想,咱改不了主上圣意,若想在朝廷安生做官,就得按着主上圣意行事!”
  听到这话,王歆笑了起来。
  “陈兄能想明白这些,便和那几位阁老境界相仿了!”
  这句评价无疑很高,但陈鸿青细细一想,又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那几位阁臣,从未反对过皇帝任何一项旨意,只起到调和百官与皇帝关系的左右,一个个跟纸糊泥塑差不多。
  陈鸿青唏嘘道:“唉……都说文死谏武死战,如今看来,死谏这一条是走不通了!”
  谁知王歆却道:“这也未必!”
  “王兄有何高见?”陈鸿青随即问道。
  王歆道:“也得看你所谏何事,若对皇上大业有益,皇上定然也会从善如流!”
  而难就难在,要对皇帝的大业有益。
  这样的建议很难想出,况且真要想出来了,也会因其侵害所有官绅利益,而不敢说出。
  陈鸿青略微思索,也想出了其中道理,满脸无奈道:“这就难了!”
  当王歆二人吃饭时,此刻客栈大堂内,还有辩论正在继续。
  虽然多数人离开了,但种还是有一根筋的人,拉住杨安不准他走,非要把他说服才算完事儿。
  “按你这样说,照着如今这般做法,天下就能能太平了?”
  “你可知道,有多少流民在安置途中,冻死饿死困死?”
  “你可知道,在南方掀起的那些大案,有多少无辜之人受到牵连?”
  “你可知晓,当今圣上横征暴敛,底下酷吏逼死了多少穷苦百姓?”
  听到这一连串的逼问,杨安神色间满是疲惫,他是真的不想说话了,眼前这厮就是个愣子。
  “我说兄台,就算你说得对,可好?”
  赵曜星接着问道:“我所说若是对,说明你是错的,也就是说当今皇上错了,然否?”
  好家伙,这一句话,杨安可不敢随意乱接。
  “赵兄,你何苦如此咄咄逼人,主上圣明烛照,如今底下有奸人作祟,正是我等尽忠报国知时!”
  “你不思忠君报国,助圣上扫清寰宇,反将罪责皆归于上,你是何用意?”
  即便是老好人,此刻杨安也燃起了怒火,语气之中大有逼问之意。
  “你如此咄咄逼人,意图颠倒黑白,蛊惑人心……又是何用意?”
  这些话,几乎直指赵曜星意图谋反,要是坐实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赵曜星信誓旦旦质问,自以为堂堂正正的理由,可如今被杨安一顿抢白,短时间他竟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
  好在,杨安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于是他又说道:“莫不是说,你与那些贪臣墨吏沆瀣一气,是为他们鸣不平?”
  见杨安把自己归为这一类人,赵曜星顿时气得不行,当即怒斥道:“你血口喷人!”
  大堂内还有人看着,杨安也继续追问,只说道:“哼……到底怎么回事,你自己心里清楚!”
  “你……”
  然而,杨安这次比较决绝,直接起身就离开了,他可不想再与此人费口舌。


第842章 去军营
  听到周围窃窃私语,赵曜星气得跳脚。
  只不过,杨安已经走了,他即便脸皮再厚,也不好再追上去。
  客栈角落处,赵延洵端坐着,在他旁边坐着胡大彪。
  “公子,这厮大不敬,要不宰了他?”胡大彪低声道。
  赵延洵都没看他,只是平静道:“天下非议的人多了,难道你都要杀了?”
  “行了,赶紧吃饭,然后做正事去!”
  “是!”
  今日赵延洵微服出宫,顺道就来了这处客栈。
  他是想来看看,刘长青几人评出的会员,究竟是何样人物。
  哪知刚进客栈,就见两方人马争论,后面更看到了赵曜星与杨安争执。
  老实说,杨安刚才的表现让赵延洵很满意,这样的喉舌他希望越多越好。
  由此,杨安离状元更近了一步,而选择沉默的王歆,则错失了一次机会。
  你要说王歆分析错了那也不对,只能让人感叹命运无常罢了。
  当赵延洵慢悠悠吃东西时,却见赵曜星直接走了过来,神色间满是愠色。
  胡大彪一直处于戒备中,眼下有人靠近他便警觉起来,想要做些什么却被赵延洵眼神阻止。
  走到赵延洵桌前,赵曜星表情严肃,问道:“兄台,刚才我等争论,你从头看到尾,却一言不发……这是何意?”
  赵延洵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只见此人衣服洗得有些发白,内衬隐约间还有补丁,一看家境不会太好。
  赵延洵笑了笑,适宜赵曜星在他对面坐下。
  见对方如此随和,原本气势汹汹的赵曜星,此刻怒气也消散了许多。
  待他坐下之后,赵延洵却问道:“你如此喜好与人争辩?”
  赵曜星答道:“并非喜好争辩,只为论是非曲直!”
  赵延洵接着说道:“是非曲直,所谓当局者迷,你又如何保证,自己的看法绝对正确!”
  “公道在人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又如何分辨不清?”赵曜星反问。
  “我只问你,如何看待今上所行之事!”
  见赵曜星紧追不放,赵延洵敛去笑容道:“皇帝功过,非一人一言可定,而该后世臣民评说!”
  继续争论毫无意义,所以赵延洵拒绝回答。
  “我们要吃饭,你该走了!”
  一听赵延洵说这句话,旁边的胡大彪随即起身,眼睛死死盯住赵曜星。
  这厮本就历经尸山血海,军中那些大将都降不住他,此刻自然轻松震住赵曜星。
  眼前的胡大彪,让赵曜星感觉像一头野兽,轻轻动手就能将自己撕碎。
  赵曜星不知道,在胡大彪起身的同时,客栈内外各个方位,至少有五十多人一同行动。
  只要他稍有逾越之处,顷刻间就可能成为筛子。
  “告辞!”赵曜星脸色难看离去。
  客栈里这么多人看着,赵曜星刚才丢了面子,也就没了继续停留的想法。
  京城有这么多客栈,有这么多明事理的学子,他总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这厮当真不知死活……”
  胡大彪话还没说完,却听赵延洵道:“行了,吃完了就走!”
  “是!”
  几分钟后,赵延洵和胡大彪离开了客栈。
  沿着街道往南走了没多远,赵延洵便上了一辆马车,由胡大彪赶着车离去。
  十几分钟后,他们一行出了城此刻随行护卫已超过两百。
  一路往南,大概走了七八里地,前方出现了一座军营。
  如今京城附近,只驻扎了两支禁军,分别是左右监门卫。
  其余禁军,要么被派去了西北,要么在河西河东处理丧尸,要么分布在南方震慑地方。
  此刻赵延洵来到的,便是监门右卫的军营。
  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军营里的呼喊声,可见其训练没有松懈。
  马车距军营三十丈时,就从里面出来了一堆人,骑马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位指挥使。
  在他们身后,则跟着一批同知佥事,级别最低的也是千户。
  众人飞速靠近之后,在距赵延洵马车五丈时下马,而后排好班列大礼参拜。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动作整齐划一,很明显提前演练过,显示出他们对迎接皇架的用心。
  马车内,赵延洵平静道:“起来吧!”
  “谢皇上!”
  赵延洵又说道:“先入军营!”
  “遵旨!”
  众人连忙起身让开,让赵延洵的马车得以继续往前。
  而两位指挥使,则打马行走在赵延洵马车附近,如此既方便保皇护架,也可随时应答皇帝询问。
  果然,马车没往前走出多远,就听里面赵延洵道:“方同……”
  “臣在!”
  “你本没必要亲自会来,前线战事还都需得着你!”
  方同所领神武左卫,如今在山南郡清剿丧尸,如今任务已接近尾声,大小城池已全部收复,只有零星丧尸不时冒出。
  要做到绝对消失,短时间基本不太可能,接下来得靠山南都司长期作战。
  当然了,并不是说神武左卫马上要撤走,他们至少还得再待半年,把各个地方荒僻处重新过一遍。
  然而,专门指挥此事的方同,此刻却带了一队人回来了。
  听闻皇帝所讲,方同连忙答道:“回禀圣上,本次护送任务太过重大,臣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亲自领兵归京!”
  “你细心……这很好!”
  虽然是王府侍卫出身的禁军高官,可方同表现一直不是太亮眼,所以很少得到赵延洵的夸奖。
  如今禁军二十六卫,里面的猛人实在太多里,想出头确实是很难的一件事。
  比如旁边跟着的两位,一个右禁卫指挥使胡大彪,一个监门右卫指挥使秦昊,在军中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接下来,赵延洵问了方同山南郡其他事,他们的队伍也陆续进入军营。
  军营之中,军队仍旧照常训练,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赵延洵下了马车,此刻他身着青灰色云纹锦袍,但其威势却丝毫不减,压得一众将领尽皆低头。
  “领我过去吧!”
  “遵旨!”秦昊连忙答道。
  当然了,虽是秦昊领路,但肯定是赵延洵走在前面。
  远处校场内,看到指挥使等高官陪同,负责操练的千户們即便再傻,也知道走在前面那个人是谁。
  “皇上来了……皇上来了!”有人激动高呼道。
  “皇上驾到了……”
  有人停下了手里的事,朝着远处行走的赵延洵跪下,紧接着校场上便跪倒了一大片。
  “皇帝陛下,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几千大汉子一同呼喊,声浪有山崩地裂之势,宣泄着士兵们的忠和敬。
  无论天南地北,无论禁军卫所军,赵延洵登基为帝之后,“皇帝陛下万岁”这一口号,所有士兵每天都要喊上几十遍。
  除了喊口号,军营之中还有专门官员,向士兵们讲述皇帝的伟大神圣,也让军队对赵延洵无限崇敬。


第843章 吸收
  “皇帝陛下,万岁!”
  看着远处那些,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士兵,赵延洵心中亦有触动。
  这些人对他无限忠诚,他自然不能寒了将士之心。
  于是他停下脚步,说道:“去校场看看!”
  “遵旨!”
  于是,迎着前面的声浪,赵延洵陆续走向了校场。
  只见他背着手,走路速度也不快,远远看着竟有闲庭散步之感。
  在这数千虎狼之师热切目光注视下,也只有亲自缔造军队赵延洵,才能表现得如此淡然。
  校场北侧有高台,是专门给领军将领准备的,此刻赵延洵走到了上面。
  “传旨,各部集合,朕有话说!”
  “臣领旨!”台下秦昊连忙答道。
  他是这里的指挥使,自然是由他来发号施令。
  很快,集合的鼓声响起,校场上各部很快反应,开始往点将台前集中。
  各部以百户为单位,行进整齐并开始列队。
  整个集合时间,一共用了五分多钟,这一件事非常快的反应速度。
  校场上一片安静,只见指挥使秦昊来到点将台前,单膝跪地道:“皇帝陛下,监门右卫已完成集结,请陛下训示!”
  赵延洵点了点头,示意秦昊可以退下,然后他的目光扫向了台下军队。
  “诸位将士……”
  “说起来,朕已许久没到军中看看,今日前来……你们是一点儿没变!”
  “还是如朕心中那般,严格训练,严守军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