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朕已许久没到军中看看,今日前来……你们是一点儿没变!”
“还是如朕心中那般,严格训练,严守军纪……有你们保卫朝廷,朕很放心!”
“如今朝廷内外,有奸佞小人作乱……”
接下来,赵延洵详细论述了当前,朝廷内外的整体局势,进一步肯定了禁军,作为朝廷稳定基石的作用。
听到皇帝如此看重自己,得知自己对朝廷天下如此重要,现场士兵们一个个变得更加热切。
在他们眼中,高台上的皇帝,就是他们膜拜神。
“皇帝陛下,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在一片山呼声中,赵延洵结束了即兴演讲,此刻他已走下了高台。
吩咐副手安排军队,秦昊本人紧跟赵延洵离开,同时说道:“皇上训示,微臣等必将铭记于心,时刻不忘!”
赵延洵淡淡道:“你带兵,朕还是放心的!”
秦昊,是赵延洵从大头兵提拔起来的,对他的能力赵延洵很清楚,也就对他格外信任。
校场上的呼喊声慢慢减弱,而赵延洵一行十几人,则来到了一处房屋外。
房屋外围,有几十名士兵把守,且都是一等一的精锐。
这些是神武左卫的士兵,方同不放心别人来守,所以派自己的部下。
当然了,皇帝本人到达此处,自然畅通无阻。
“皇上,山南郡一共三块,全都在军帐里面!”
点了点头,赵延洵说道:“你们都在外面等着!”
“遵旨!”
随即,赵延洵迈步往前走去,推开门进了屋子里面。
只见屋内,摆放着三个大箱子,外围还钉上了铁皮,该有的缝隙处还填塞了不少东西。
按这种包装方式,即便里面装的是空气,只怕也无法逃逸出来。
只听赵延洵喃喃道:“但愿在西南两郡,仅有这三块陨石!”
没错,箱子里装的便是陨石,全部都是在西南发现。
在几乎无尽山林平原上,要找到这些陨石说难也难,说简单也挺简单。
一般来说,陨石周围会有丧尸聚集,而且会演变出高级丧尸,把握住这一点找陨石也不难。
现在都情况是,大河以南未见感染,故而南方五郡没有陨石。
如果西南只有这三块,依如今中原东边几个郡的清剿情况,可以确定整个中原没有陨石。
丧尸清剿得再干净,如果不把陨石清空,那一样会再度引起感染,进而导致天下大乱。
“就是因为你们三个,才导致西南两郡丧尸清剿不干净,才让朝廷把两个都司逼反了……”
念叨完这一句,赵延洵开启了系统感知,正当他要吸收掉里面的辐射,却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辐射强度减弱了些……”
陨石辐射,这世上只有他能发现,也只有他才能感知道辐射强弱。
回想之前发现的那些陨石,赵延洵有了些许发现。
“这辐射……在随时间流逝而变弱!”
明白了这一点,赵延洵又仔细回想了一番,并在心里进行了计算。
“依这衰弱程度,只怕还要五十年,他們才会变成普通石头!”
不管不顾五十年辐射消失,只怕那个时候人都死绝了,世界变成了丧尸的天下。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辐射衰减都是一件好事。
即便有没找到的陨石,只要过了五十年时间,也就掀不起风浪来了。
赵延洵不到二十岁,自忖执政五十年不成问题,可以保证丧尸不会再为祸世间。
收起这些乱七八糟的先发,赵延洵在心里默默念出“吸收”二字。
箱子里的陨石辐射快速减少,几秒钟内全部消失。
而通过吸收这些辐射,赵延洵的三阶系统解锁进度,却还是在百分之九十五。
换句话说,虽然陨石给吸收了,可系统却基本没有变化。
“或许是辐射太少,所以凑不够百分之一!”
有这样的猜测不奇怪,因为从系统第一次吸收到现在,事情就是这么个发展规律。
多想也是无用,赵延洵转身走出了房屋。
“里面已是普通石头,你们不必担忧!”
听到赵延洵这些话,在场众人全都跪下,口中山呼皇上万岁。
陨石为祸患之源,只能由赵延洵来解决,这直接证明了他的神圣性。
若非上苍垂青,天人降世,由岂能有如此神力。
“休息两天,你就回山南郡去吧!”
方同跪在地上,没有立即向赵延洵谢恩,而是抬起头说道:“皇上,山南郡怪物已近绝迹,神武左位全体将士,恳请皇上调臣等去西北!”
西北即将爆发大战,作为军中高官方同岂会不知。
山南郡的活儿干完了,他自然就瞄上了西北。
事实上,不只方同有此心,近期赵延洵收到许多奏疏,都是禁军各卫请战去西北的。
只听赵延洵说道:“仗有你们打的,一切朕自有安排!”
现在的禁军分布,是经过赵延洵深思熟虑的,为的就是镇压住全国局势。
各地都司虽已听从朝廷号令,但要清除以往遗毒还需时间,贸然将地方防务交给他们,说实话赵延洵是不放心的。
于是赵延洵说道:“西南初定,神武左卫的任务,是把山南郡盯住,你们的差事也很重要!”
皇帝都这么说了,方同自然不必再多言。
他也只能在心里羡慕,已经去了西北那几位。
之所以对战功如此热忱,也是因为赵延洵会画饼的缘故。
此前他召众将说过,要在一切大定后论功封爵,绝对的公平公正。
基于这一条,那个不想多赚取战功,给后人弄个公爵传世。
第844章 殿试
三月二十,天气晴朗。
大安门外,一百三十名贡士排做两列,正往皇宫内走去。
今日举行殿试,经历过这一关,本次科考才算结束。
原本录取的贡士有一百三十八名,但经过一个月的舆论变化,有八名贡士放弃了殿试资格。
放弃殿试,意味着放弃成为天子门生的资格,毫无疑问打了赵延洵的脸。
对这八个人,赵延洵极为恼怒,甚至一度想弄死这些人。
悄无声息弄死这些人,对赵延洵来说毫无难度。
只不过,冷静下来的他气量没那么小,最终还是绕过了这些人一命。
当然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处罚这些人,别人还当他好欺负了。
于是,便有御史上了奏疏,弹劾这八名学子国丧期饮酒。
然后……他们就被流放到西北去了。
学子们讲究个吟风弄月,私下里喝点儿酒实在太正常,只不过撞到了国丧期。
平日不追究,那自然是屁事没有,一旦追究那便是重罪。
通过正当手段,赵延洵轻松收拾了这些人,维护了自己的强势形象。
南方想分裂被他大军围剿,偷税漏税被他流放了几万人,官员敢胁迫他被庭杖,学子们落他面子被严惩……
从始至终,赵延洵表现得都很强硬。
再说贡士们,在礼官的引导下,他们先是通过大安门,然后进入了皇极门内。
微微抬头,看着前方巍然耸立的皇极殿,贡士们脸上满是敬畏之色。
通过广场,众人分左右走上御阶,随即在礼官引导下进入大殿。
殿内面积很大,此刻不但摆上了桌椅,而且还安装了灯光,让殿内与外界一样明亮。
进入殿内,礼部官员高声刀兵:“所有人,按名牌落座!”
“不许喧哗,不许交头接耳!”
贡士们自然知晓分寸,便在殿内太监和礼官注视下,纷纷在殿内找自己的位置。
当然了,他们的目光,还是忍不住扫向皇帝宝座。
只不过,此刻除了值守的太监,宝座上并无皇帝的身影。
几分钟后,所有贡士全部落座,他们激动的心情也逐渐平复。
众人大概等了半个小时,才听大殿后方传来大量脚步声,没一会儿便有大批太监出现。
而皇帝赵延洵,也在太监和礼部官员初拥下,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皇帝到场,贡士们那还敢安座,于是纷纷起身走到一旁,并对皇帝大礼参拜。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刻,赵延洵已走上宝座。
站在御阶上,看着底下跪拜的学子们,赵延洵平静道:“免礼!”
“谢皇上!”
虽然十分好奇皇帝相貌,可众人却不敢抬头偷看,只能老老实实退回座位上。
待赵延洵坐上龙椅,只见礼部尚书潘奇风来到御阶前,声音高亢道:“本次殿试,皇上亲临,诸位考生,务必诚心以对,方不负皇上所期!”
“考试时间,一个时辰!”
听到考试时间只有一个时辰,殿内考生并不觉得意外。
“考试题目:我朝积弊已深,若不革故鼎新,必有亡国之祸!”
“如何改革,请诸君试为朝廷献策,详加论述!”
听到题目,坐在靠后位置的王歆,此刻嘴角露出一缕笑意,果然与他所料不差。
可当他看向左右,发现两边的人都带有笑意,便知这些人也都提前有了准备。
想到这里,王歆就笑不出来了。
接下来若不拿出真功夫,只怕一甲之位都难了。
“现在……殿试开始!”
随着潘奇风一声令下,在场学子全都提笔,显然都已是成竹在胸。
大殿内,只传来书写的声音。
在龙椅上坐了一会儿,赵延洵就有些闲不住了,于是起身往御阶下走了去。
一个时辰答题时间,要想把所有观点解释清楚,时间根本算不上充裕。
赵延洵在殿内游走时,并未引来学子们的注意,只因他们手里的事太多。
当然了,赵延洵在殿内走动时,也在观看答题内容。
总体上来说,这些人的大方向没有错,都是可以用的人才。
当然了,要从这些答卷里,找出见解新奇犀利的,就实在太难了些。
直到赵延洵出现在王歆身后,看到其开篇引言,赵延洵被勾起了兴趣。
王歆的见解,与赵延洵惊人一致。
皇帝停在身后,这让王歆心情激动,但他外表上并未展露分毫,而是继续认真写着答卷。
而这一幕落在旁人眼里,便知王歆所答内容,超过了其他人的水平。
而这其中,最感到焦虑的便是杨安,毕竟他是会试第一名,王歆将挑战他的状元之位。
时间逐渐过去,很快便到了一个时辰,此时赵延洵已离开了大殿。
当殿内钟声响起,答题时间结束了。
事实上,在大概十分钟之前,所有人都完成了答卷,后面的时间都是在检查。
“考生起立!”
听到礼官的声音,在场众人全都起身。
“考生出殿!”
众人随即往大殿外走去。
当他们全部出殿后,殿内的官员便命收卷,接下来卷子会直接送往乾安宫。
没错,这次殿试,所有答卷将由赵延洵亲自审阅。
再说另一头,考生们被礼官引出了皇宫。
走出承天门,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殿试结束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非常放松。
众人三两成群离开,而王歆则与陈鸿青一道。
“王兄,恭喜了!”陈鸿青极为诚恳道。
“我就知道,你绝非池中之物,皇上对你可是青眼有加,往后平步青云定不在话下!”
听到陈鸿青吹捧的话,王歆本人可一点儿没飘。
王歆淡然道:“结果还未可知,你可别替我高兴太早!”
陈鸿青越发敬佩,说道:“所以我佩服你,宠辱不惊,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乾安宫内,一百三十份试卷全部送到,赵延洵此刻正在翻看。
刚才在皇极殿,他只是大概看了一遍,只对少数几人的论断多看几眼。
而眼下,要给这些人定排名,他就得全部都看一遍了。
这一百三十人,一甲有三个名额,二甲有三十人,其余全为三甲。
“这份,三甲……”
说完这话,赵延洵扔出了一份答卷。
“是!”
吴宏拿起答卷,将其放在了一个木箱内,箱子上写着“三甲”两个字。
“这一份二甲……”
“是!”
“这一份三甲……”
要全部看,赵延洵只是看个大概,把一二三甲的名额分配出来,具体排名会有专门考官负责。
很快两个时辰过去,留在赵延洵书案上有三份答卷,这便是他选出的一甲三人。
对这三份答卷繁复阅读,在平衡了其他因素之后,赵延洵念道:“一甲第一名……王歆!”
“第二名,杨安!”
“第三名,顾埔潼!”
第845章 田埂上
时间进入四月,气温大体上恢复正常。
南方天气要更暖和些,所以基本已经完成春耕,而中原几个郡才陆续开始。
当然了,春耕结束并不意味着农活完了,这恰恰是一年辛苦的开始。
田地需要精心侍弄,才会有更高的产量,否则要么肥力不足,要么被杂草虫子侵害。
此刻,胡礼贞站在静安府城外,在他面前说一大片的农田。
这些农田原本属于靖安许家,只不过这许家因“附逆”罪,在去年就被抄了,家产充公也包括这些农田。
农田如今成了官田,并以朝廷名义租给当地百姓,所产粮食朝廷将收取七成,其余的就留给百姓自己。
这一政令,极大鼓舞了百姓积极性,许多人甚至直接住在了田野里。
去年炒了近百家族,这样的官田超过五十万亩,毫无疑问朝廷在南方赋税会大增。
当然了,五十万亩田地,相较于南方大量沃土,仍旧显得微不足道。
要想真正让朝廷税赋大增,就必需清查所有天亩,然后落实摊丁入亩的国策。
所以,胡礼贞跟着谢孝方来了南边,他二人将主持江西郡的土地清查。
“大人,您也该回府城去了,明天可就要商议大事了!”
“这我知道,下午回去也不迟,谢阁老主持议事,我又何必着急!”
既然要清查土地,全靠他们两个肯定不行,还得靠地方府县衙门帮忙才行。
为了说清其中利害,谢孝方在到靖安之前,就先派了人快马赶去巡抚衙门,让召集各府县主官于明日议事。
在进入靖安府地界后,胡礼贞却与谢孝方分开,他自己留在了城外体察民情。
二月的事,让胡礼贞以为走到了绝境,哪知最后不但柳暗花明,事态还有了一百八十度反转。
他本人升到了都察院做巡查御史,京畿郡上下涉案官员富户,更是全部遭受到国法严惩。
最离谱的是,案子在京畿外其他几个郡发酵,最后还牵涉到了朝廷高官。
最后的结果是,打量官绅被砍头抄家,几万人被流放去了西北。
这些手段,让胡礼贞体会到皇帝反贪反腐的决心,也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期待。
最关键的是,皇帝本人变革的想法,也很让胡礼贞认可。
天下百姓穷苦,却承担着朝廷税赋重担,偏偏占据大量财富的官绅们,却可以大张旗鼓避税甚至逃税。
这种畸形现象,在胡礼贞看来必须改变。
只不过,改革的阻力太大。
在太安帝和靖平帝身上,胡礼贞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所以只能尽可能做好自己。
如今赵延洵横空出世,根基稳固且手段狠辣,让胡礼贞看到了成功的可能。
所以现在,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改革大业上。
撸了撸裤腿,胡礼贞平静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大人,还是让属下跟着你吧!”
胡礼贞瞅了下属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