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内的诸位,门生故旧便天下,下梁歪了……你们这些上梁有没有过错?”
听到这话,殿内众人是真的惊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锅会以这种奇妙的方式甩到自己头上。
这也正应了赵延洵的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这当皇帝的也甩锅,再说徇私这事,赵延洵也没少干,曹家薛家林家的事,大臣们可都不是瞎子。
当然了,这些话众人只敢在心里想。
“臣等有罪,皇上息怒!”
成文光是第一个跪下请罪的,有了他的带头,殿内其他人也都跟着跪下。
江西郡都乱了,这个时候即时处置才是要紧事,问罪也该排在后面吧……众臣心中还在腹诽。
“你们是不是在好奇,朕为何一点儿都不着急?”
听到这话,众人虽感到惊奇,却低着头丝毫不敢表现出来。
“朕初靖大难,就在全国改制,别说那些不明事理的士绅,便是你们……只怕心里也有怨气吧?”
好家伙,赵延洵众人哪敢认。
“皇上,臣等万不敢有此念!”
“皇上圣明烛照,心忧天下,臣等只愿倾情全力,为君分忧……”
众人解释不断,但看在赵延洵眼中,却总觉得像是掩饰。
“行了,百言不如一行,说再多有什么用?”
待众人安静下来,赵延洵才接着说道:“所以江西郡出了这档子事,对朝廷来说反而是好事!”
“提前挤了这脓疮,也比往后剜肉补疮的好!”
“你们说是不是?”
众臣皆答道:“皇上圣明!”
事实上,也只有赵延洵敢这么玩儿,毕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天下大乱。
坐回龙椅上,赵延洵命众人起身后,便问道:“你们都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询问众臣意见,其实也是赵延洵在试探臣下。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此等悖逆之徒,绝不能姑息,必须要严厉镇压!”成文光第一个开口。
作为皇帝最忠实的臣子,成文光自然是急皇帝所急,恨皇帝之所恨。
“臣附议……”
“臣附议……”
很快,大臣们达成了一致,要对靖安乱局进行镇压。
“兵部立刻传旨江西都司,命令胡安立刻遣兵镇压乱局,恢复靖安秩序!”
“臣领旨!”兵部尚书曾长松答道。
“再传旨岭北、南海、清河、南阳四个都司,执行二级战备!”
赵延洵弘扬了在陇右的规矩,在全国各都司推行了战备等级制度。
一级战备自然最高,等同于全军蓄势待发,任何时候都可以全部出动。
二级战备则是在重要营地和城关,提高戒备程度以应对突发状况。
至于三级戒备,则属于各都司日常戒备末世,并没有固定戒备方案。
“臣领旨!”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你们都退下吧!”
“遵旨!”
赵延洵刚才的安排,并未有动用禁军的意思,这让在场众人十分好奇。
怀着疑问,众人离开了乾安宫,他们各自都得去的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赵延洵吩咐道:“给虎贲右卫丁弘传讯!”
“让他领兵看着江西都司,若是胡安平叛有半点儿迟疑,杀!”
“奴婢领旨!”
这次事件,同时也是对胡安的试探,驻扎在靖安府外的三千卫所军,入城平叛肯定是足够的。
而如果胡安也反了,驻扎静安府东南的两千禁军,可以轻松教他做人。
独自坐在龙椅上,赵延洵忍不住叹了口气。
那些士绅选择当下作乱,只怕也是受到匈奴人的影响,有外患出现他们胆子才大了起来。
所有事都安排下去,坐在空荡的大殿内,赵延洵只觉得格外孤独。
十几分钟后,赵延洵出现在了玉芙宫,躺在了林静玉身旁,在这里他才能感到片刻安宁。
微闭着眼,赵延洵平静问道:“爱妃,你说这人怎么就不知足?”
“人心如海,欲望无穷,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答了这一句,林静玉又问道:“谁惹皇上生气了?”
“还能有谁,当然是南方那些大户豪绅,朕让他们活得好好的,只不过多征了些税,让他们报出自己的田产……”
说到这里,赵延洵陡然睁开眼睛,怒斥道:“这些混账,竟然反朕!”
“朕让他们活得惬意,他们竟敢反朕!”
陡然坐起身来,赵延洵恶狠狠说道:“既然他们不知死活,辜负朕的宽容,那就别怪朕大开杀戒!”
“他们不是喜欢针砭时弊,不是喜欢吟风弄月,不是喜欢醉生梦死吗?”
兀然起身,赵延洵越发气恼道:“朕要把他们全部抄家,送到北方给我种地去!”
靖安动乱,在廷议时他还觉得没啥,可当一众大臣离开后,他想起来却是越想越气。
站起身来,林静玉走到赵延洵面前,拉着他的衣袖走到了榻边。
林静玉扶着赵延洵坐在,帮他整理着褶皱的龙袍,说道:“皇上息怒,您要是再发火儿,臣妾都要被吓死了!”
“诚如皇上所说,那些人都是些蠢人,为他们发火儿可不值当!”
说完这些话,林静玉冲外面喊道:“来人,给皇上沏一壶静心茶!”
“好啊……连你胆子也大起来敢与朕玩笑了!”赵延洵板着脸道。
知道赵延洵不会生自己气,林静玉却很配合的跪下,而后说道:“臣妾是为皇上着想,若一时有莽撞之处,还请皇上治罪!”
“你你你……赶紧起来,谁要治你的罪!”
这个时候,赵延洵火其实也消了大半,事情说出来比憋在心里好许多。
“皇上,茶来了!”
第862章 依靠百姓
当赵延洵在玉芙宫发泄情绪时,千里之外的靖安府城内,可算是真正乱了套。
从打砸按察使司开始,城内秩序几乎在顷刻内崩溃,随之而来的便是彻底的混乱。
暴力在城内随处可见,打人的抢劫的放火的奸淫的……可谓不胜枚举。
不只普通百姓担惊受怕,城内的某些权贵们,此刻一样心怀恐惧,他们最怕秩序失控。
当然了,有更多的权贵家族,却选择加入了混乱,反正现在官府也管不过来。
这次动乱,暗地里确实有人组织的,此刻他们正计划着攻打官府。
南方承平日久,城内驻守的军队不多,只有区区五百多人,主要负责守备城门,以及警戒都司衙门。
动乱一起,在城内失序混乱同时,有人被组织起来攻打了城门守军。
每处城门守军不过百人,且多数多分散在城墙上,猝不及防受到攻击,以至于南门和东门很快失守。
但西门和北门的守军,此刻还在苦苦支撑,遭受着四倍于己的兵力攻击。
之所以他们没有溃败,是因为他们提前察觉了动静,才没有被打得措手不及。
“投降,再若不降,只有死路一条!”
西门外进攻的人群中,有人向城墙上喊话,对其守军展开了心理攻势。
攻击官军等于谋反,或许是为了逃避罪责,所以这些“乱党”都蒙着面。
由此也可看出,此番起事的发起者优柔寡断,还没下定造反的决心,以至于做事还需遮遮掩掩。
守门百户却反骂道:“你们这些反贼,怕是嫌命长了,城外有三千驻军,五十里外还有两千禁军,你们即便攻下城门,还不是死路一条?”
“奉劝你们立刻投降,否则援兵一到,你们必死无疑!”
谁知领头进攻那人冷笑道:“都司衙门也有我们的人,你们胡都使的军令,只怕传不出城去!”
“没有胡都使的命令,城外的守军敢妄动?”
“等他们反应过来,靖安城都被我们拿下来了,到时候你们又能如何?”
这次动乱若不尽快平定,其必然导致连锁反应,靖安府以外府县发生动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而禁军驻扎在五十里外,即便速度再快也需半天时间。
没有人会怀疑禁军的战斗力,所以煽动暴乱的人很清楚,他们只有这半天时间。
所以,这些人还在暗地里撺掇更多人。
大户们的实力绝不小觑,靖安府城内十几万人,有接近一半是靠他们吃饭。
到目前为止,有三分之一的士绅被组织起来,他们动员了差不多三千青壮。
这些人多数都占城门去了,其中有近千人的队伍,正在围攻各大的衙门。
城里的各大衙门,基本都挨在一起。
当有人攻击府衙时,谢孝方果断命令收缩防线,所有人现在都聚集在都司。
各大小衙门差役有的,加上都司衙门驻守的士兵,防守力量差不多有四百来人。
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他们防守得还算轻松,但要突围也是万难。
就在刚才,都司衙门收到了兵部的军令,只可惜胡安被困在了都司内,根本无法出城去调集兵力。
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他们尝试了几次突围,但全都无疾而终。
唯一的好消息是,京城已向最近禁军传讯,大约天黑时虎贲右卫的人就能赶来。
现在的问题是,城内守军能支撑到天黑吗?
就这么几百号人守城,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
唯一的办法是,胡安能够突围出去,调动城外的三千卫所军。
“或许他们发现动静,会自觉领兵前来平叛!”赵耀垠捂着头说道。
这厮还算命大,被砸中了后脑勺捡回了一条命。
“绝无可能!”胡安脸色铁青道。
“为何?”丁彦紧接着问道,他也存着赵耀垠一样的心思。
“军纪严明,无令而动,乃是死罪!”胡安沉声道。
“何况既然有人起事,只怕会提前封锁消息,驻军在五里开外,中间隔着一片密林,他们发现不了城内的情形!”
胡安这一番论断,直让堂内几人无比绝望,众人都在为接下来遭遇担忧。
“还有一点,城外的三千驻军里边,可能有人已经被收买!”
说这话的是谢孝方,他这番话更让众人绝望。
外面喊杀声依旧,但比刚才已小声许多,显然外面的人也累了。
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家丁护院,以及给点儿好处就卖命狗腿子,终究比不了专业的军队。
但只过了几分钟,外面喊杀声再度变大,只让众人以为外面要总攻了。
有人面如死灰,有人胆战心惊,也有人直接提刀而起。
“他娘的,反正都是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
作为家传武将,相比于一众文官,胡安的表现堪称勇武。
或许是受到感召,年纪最大的谢孝方也拿起刀,说道:“为国尽忠,死得其所!”
就在他二人要走出大堂时,外面却有差役飞快赶了过来。
“大人,援兵……援兵来了!”
一听这话,大堂内所有人都来了精神,胡安更是直接问道:“谁领兵前来,有多少兵马?”
“是那位胡大人,领了一帮青壮赶来,已经冲破了外面包围!”
“胡大人?那个胡大人?”胡安有些懵。
“就是钦差胡大人!”
“胡礼贞?”谢孝方脱口而出,此刻显得极为诧异。
“正是!”禀告的士兵答道。
“这这这……他也能带兵?”
胡安正要吐槽,却听谢孝方说道:“胡都使,突围的机会来了,你赶紧再带人突围出去!”
胡安恍然大悟,连忙点头道:“对对对……”
于是乎,胡安又开始组织人手,找到了胡礼贞所在的“突破口”,再次开展了突围。
他和胡礼贞,一个往外冲,一个带人往里面打,颇为顺利都达成了目的。
胡安带人冲出了包围圈,不敢有丝毫停留,便又往最近的北门杀去。
他只希望,北门此刻还在官军掌控中。
再说胡礼贞,他带着两百多号青壮,直接打进了都司衙门,直接加强了此处防御。
“胡大人,你哪儿找的这些人?”谢孝方看着参与布防的青壮。
胡礼贞答道:“这都是城里的百姓,他们的家人被乱党所害,我便领着他们报仇!”
听到这话,众人才明白,为何这些人拼杀起来如此勇猛。
当然了,能在动乱时组织起这些人,也很考验官员的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
毫无疑问,胡礼贞这两样都不缺。
秉持以名为本的原则,这一个多月胡礼贞办了很大案,不但为朝廷惩治了奸贼,还为百姓门伸张了正义。
所以在这关键时候,百姓们愿意相信他,才愿意跟着他拼命。
“依靠百姓成事,胡大人……老夫佩服你!”谢孝方极为郑重说道。
第863章 尽忠的时候到了
冲出了包围圈,胡安带着部下,以最快的速度杀往北门。
接收了其他三个城门的溃兵兵,北门此刻防守兵力有两百多人,此刻仍保持着对城门的控制。
而眼下,靖安府也仅有北门,还处于官军控制之下。
“家人们,拿下这座城门,靖安府就是咱们的了!”
“杀呀……”
城门外喊杀声一片,只可惜他们不占地利,人数虽多却难以发挥优势。
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装备还比不上官军,以至于眼下双方僵持起来。
“他妈的……怎会迟迟无人增援!”带队的汉子大骂道。
他们五百多人,围住北门都快半个时辰,求援的人派出了好几波,却没一个人过来增援。
其实这也很正常,拉起一帮人起事,和建立一支指挥顺畅军队,完全是两个概念。
卫所军战斗力虽低,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军队,互相之间有配合支援,却比临时集结的家丁护院强出不少。
“后面有动静……”有人惊呼。
“莫非是帮忙的人来了?”
从脚步声可以听出,来的人确实有不少。
正当攻城众人欣喜之时,队伍中又有高呼道:“是官军……是官军来了!”
他们刚刚提起的“士气”,转瞬间被打落谷底,以至于有些人心不稳。
士气这种东西,真的是很难说得清。
“杀出去……”胡安大吼道。
而城门处,看到已经赶来的援军,守城士兵们也大感欣喜。
“杀!”
“城内已经平定,尔等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胡安大声呵斥。
打硬仗他不怕,但该有的心理攻势,他也一点儿不会含糊。
果然,当听到城内已经平定,本就心慌的“乱军”,此刻更是手足无措。
当胡安的兵峰一到,这些人竟直接崩溃了。
乱军四散而逃,其中头目根本无法约束部署,毕竟他们并非真正的军队。
或许,知晓胡安出城意味着什么,他们才可能鼓起勇气拼命。
看着四散而逃的敌军,胡安并未派人追击,而是留下两百人守卫沉闷。
“听好了,一定把城门守住,等待援兵赶来!”胡安表情极其严肃。
“卑职领命!”百户郑重答道。
胡安点了点头,声音陡然提高道:“若你守住,本官给你升千户,其他弟兄全部有重赏!”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奖励最动人心,也最能激起人的斗志。
安排了城门的事,胡安只带了五十多人,便直接往城外军营赶了去。
在这里他还留了个心眼,没有走直通军营的大路,而是带着人绕了路。
当胡安出城时,府城东北角的一处院子内,二十多位体格富态的中老年男子,正围坐在一起愁容满面。
这二十多人,代表了二十多个家族,城内之事便是由他们主导,并裹挟了其他家族参与进来。
“官府久攻不下,城内贱民还和咱们作对,从起事到现在……就没顺过!”
“我就说了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