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77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77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场聚集了上千人,此刻全都在小声议论,以至于声音嘈杂无比。
  直到锣鼓响起,预示着官员们到了,现场的议论声才逐渐变小。
  “肃静,肃静……”
  在差役大声呵斥下,现场陆续安静下来,而官员们的队伍也进到了现场。
  众官员各入其位,虽是谢孝方地位最高,主审官的位置却是按察使赵耀垠。
  这次的案子牵扯干系太大,对这个主审官的位置,谢孝方其实避之不及。
  随着鼓声响起,现场的议论声停了下来。
  普通百姓的脸上充满好奇,而士绅和在场官员,神色间却满是的沮丧,后者已经知道了此番判案的结果。
  “阁老,您看……”
  见赵耀垠询问,谢孝方摆了摆手说道:“此案由你主审,如何行事你可自决!”
  关于不粘锅的手艺,确实是官员们的基本功,随随便便就使了出来。
  一拍惊堂木,赵耀垠肃声道:“带原告!”
  现场众人的目光,扫向了南边儿入口处,在两名差役带领下,刘权低着头走了进来。
  在这“万众瞩目”之地,刘权心中只有惶恐和惧怕,毕竟他只是个地痞混混罢了。
  “草民叩见诸位大人!”
  刘权是普通百姓,没有站着回话的权利,所以赵耀垠并未叫他起来。
  事实上,在前方几十号高官注视下,刘权腿肚子都发软,跪着答话反倒还省事些。
  赵耀垠接着问道:“刘权,之前你在按察司上告,所告何事?”
  “回青天大老爷……”
  接下来,刘权把事情原委讲了一遍,但此番他主张的田地已达到五百亩。
  这厮最开始要张大户家的四十亩地,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告的人也越来越多。
  “带被告……”
  没一会儿,刘权所告六家大户,也被差役引到了现场。
  “草民叩见大人!”
  看着底下这六人,赵耀垠沉声问道:“刘权告你们强占田亩,你们有什么话?”
  被告六人面面相觑,此刻却是有苦难言。
  刘权之前告他们,都未能开堂审案,所有眼下这种尴尬情形,根本没有机会碰上。
  和刘权有土地争执,这是最基本的现实情况。
  如果土地不是他们六家所有,那么就是他们恃强凌弱,土地归刘权他们则受罚。
  如果土地是他们所有,那就涉及到他们瞒报土地,乃是与对抗皇命的重罪,抄家灭族都是等闲。
  所以,如何回答问题,这个六家人根本没得选。
  当然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刘权因其层次太低所以想不到,以至于此刻他还处于惊惧中。
  “回大人的话,土地确为刘权所有,是我们恃强凌弱……我等甘愿受罚!”
  说这话的,是先被告的张大户,这番回答来之前他们六个人就商量过。
  听到这话,士绅官员们情绪没有太大变化,现场百姓可都惊得不行。
  这些老爷们,居然主动承认恃强凌弱,还把自家田地说是刘权的。
  这其中,刘权无疑是最惊讶的那个,他甚至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如果自己没听错,那就是这六个人吃错药了……刘权暗暗想到。
  若那四百亩地果真为自己所有,那他老刘家可就发达了……转瞬之间,刘权心中狂喜。
  “肃静,肃静……”
  差役们大声呵斥,只因周围百姓讨论声实在太吵。
  而百姓们议论的内容,则是本地大户有那些私瞒的田地,他们也可学着刘权一样“据为己有”。
  一拍惊堂木,赵耀垠追问道:“尔等所言为真?”
  “不敢欺瞒大人!”众人齐声答道。
  “恃强凌弱,妄图侵占土地,虽为得逞亦是罪过,判尔等各出银五十两补偿刘权……”
  “尔等可有异议?”
  罚银五十两,比起抄家灭族,那可轻松太多了。
  “大人明断,草民等并无异议!”六大户连忙答道。
  赵耀垠的目光又扫向刘权,问道:“刘权,本官所判你可有异议?”
  不但得了五百亩地,还有三百两银子,刘权心里已乐开了花儿,他那还会有异议。
  于是他也学着六大户的样子,对赵耀垠叩头道:“大人明断,草民没有异议!”
  到了这一步,案子其实也就审完了。
  现场,士绅们已在心里打定主意,回去之后要尽快完善土地清查,绝不能让泥腿子占自己便宜。
  官员之中,唯有胡礼贞心情舒畅,暗赞皇帝这一手玩儿得妙,逼得士绅们不敢隐瞒土地。
  此刻,赵耀垠的目光又扫向了谢孝方,询问道:“阁老,此案已结,您看……”
  听到这问话,谢孝方心里很不舒服,暗骂这厮为何总想拉自己下水。
  “赵大人,你是主审官,我们都是来听审的!”谢孝方冷着脸说道。
  听到这话,赵耀垠无可奈何。
  只见他回过头,拍了惊堂木后大声喊道:“退堂!”
  案子就这样审完了,在现场一片讨论声中,官员们被护送着离开了现场。
  差役们收拾座椅仪仗时,士绅们都聚在了一起。
  他们本想说些什么,可最终只是各自叹息,对今日审案不敢多发一言。
  毕竟看看自己身边,靖安府的士绅全军覆没,他们就知道多说也是无用。
  而在另一边,刘权也被人围了起来,周围的百姓都在向他道贺。
  除了最开始不习惯,刘权很快适应了周围人,对他称呼为“刘老爷”。
  自己竟然也成老爷了……刘权心中暗自感叹。
  他这边热闹和欢愉,看得士绅们眉头紧皱,可他们终究不敢多做什么。
  “该回去了,不能在此地耽搁!”
  有人说了这句话,让现场士绅们悚然一惊,众人简单告辞后就离开了。
  要是回去晚了,那些被他们隐瞒的土地,不全都得被泥腿子给占了。
  见着士绅们离开的,原地的老百姓们也都散去,他们也都想到了重要的事。
  “大哥,大哥……”
  循着声音望去,刘权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兄弟。
  为了不连累他们,刘权让这二人逃了,谁知他们却来到了现场。
  “你们……你们可真是好兄弟!”刘权笑着说道。
  得了丰厚家财,兄弟还对他不离不弃,今天是他这辈子最高兴的一天。


第871章 议事
  皇极殿前广场,赵延洵背着手走在前面,在他身后跟着成文光和周承平。
  时值五月,气温已经上身,让人感觉到了夏日炎热。
  暑气来临虽会让人难受,但赵延洵却感到很高兴,至少今年的收成不会少太多。
  能陪着赵延洵散步,可不是谁都有这机会,非得绝对心腹才有此殊荣。
  成文光和周承平,曾经长期担任雍王府长史,为赵延洵治理领地处置政务,自然称得上是心腹大臣。
  “臣遵圣谕,把江西郡田亩案判文发往各郡……”
  “圣明无过皇上,近两日各郡都有上报,说下辖府县的大户们,全都主动申报了土地,
  朝廷掌握的土地越多,纳税基数也就越大,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他们还不算太蠢!”赵延洵淡淡道。
  “那些人不忧国事艰难,一心只想着门户私计,皇上却还悉心点拨他们,真可谓是皇恩浩荡!”成文光极为恭敬道。
  但如果他这番话当着士绅们说,只怕会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赵延洵杀得人头滚滚,抄家流放了那么豪门望族,这样的皇恩你成文光来试试看……
  徐徐往前走着,赵延洵问道:“左贤王禺山,还死咬着条件不放,对此你们怎么看?”
  根据最新的情报,匈奴现在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而这还是那些西蛮子未尽全力的结果。
  眼下,朝廷高层已经意识到,西蛮子确实比匈奴人更难缠。
  这所谓的难缠,还不只是说他的军队不好对付,而是他们所有人都不好对付。
  匈奴人若是败了,西蛮子定会继续东进,那可是七八百万人的人口,涌入关内必然会引起灾难性后果。
  大晋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每天这片土地上都有人被饿死,又怎么能承受得起这些人。
  “皇上,臣以为……可以再耗他两天,匈奴人危在旦夕,他们会先松口的!”成文光郑重道。
  这时周承平开口道:“皇上,臣以为不妥……”
  赵延洵没有说话,而成文光则把目光扫向了周承平,等待着他的高见。
  “周卿有话可以直说!”
  “皇上,匈奴人已是穷途末路,若是对其逼迫过甚,只怕他们就要败了!”周承平面带担忧。
  “周大人,你这是过虑了,若他们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能跟我们耗这么长时间?”成文光反问道。
  “你可别忘了,匈奴人从西边退回来了,从东边草原上可得了不少牛羊,这才多久他们就吃完了?”
  “匈奴蛮夷也,他们的话不可尽信!”
  听了成文光这番话,赵延洵深以为然,自然对周承平的意见无感。
  “那就再等几天!”赵延洵平静道。
  接下来,赵延洵又议了关于粮食调配,以及将发给匈奴人的武器制造情况。
  一场议事下来,他们已绕着皇极殿广场走了一圈,此刻已是太阳西斜。
  站在皇极门外,赵延洵转过身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微臣告退!”成文光躬身行礼。
  偏偏在这时,周承平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折,而后呈递到赵延洵的面前。
  “皇上,臣有本奏!”
  隔着两米距离,赵延洵看着周承平的奏本,神色间泛起一缕狐疑。
  有奏本为何不提前拿出,非得挑在这个时候。
  这时吴宏上前,将周承平的奏本接了过来,而后呈送到了赵延洵面前。
  “所奏何事?”
  “回禀皇上,河东郡莱州府民变,军民死伤惨重,皆因知府王谦望贪酷,致使民众无粮而反……”
  莱州府民变是三天前的时,有五百多人因此陨命,其中包括了七十多名军士。
  河东街莱州府,原先为丧尸所盘踞,后期被清理干净之后,朝廷便着手迁移百姓过去耕种。
  因为缺少粮食,一直都是由朝廷调粮,并由各地官府分发下去。
  那知莱州知府王谦望,竟在这些口粮上刮油水,一层一层刮下去闹得百姓饿肚子,最终激起了民变。
  最终河东都司镇压了民变,而王谦望的罪名也被河东巡抚查明,今天上午才赵延洵罢了官职,并令大理寺严查其同党。
  事情已有处理方向,赵延洵很好奇周承平要说些什么。
  “如今王谦望伏法,但其无德无才却能出任知府,实在是令人愤慨……”
  说到这里,周承平抬起头说道:“所以,臣要弹劾大学士成文光,只因王谦望出任知府,便是受成大人所荐!”
  在周承平说上一句话时,成文光就猜到了他的目的。
  对此成文光当然愤怒,周承平虽是对事不对人,但官做到了左都御史的份儿上,就该顾全大局才对。
  都察院的头儿弹劾成文光这位宰执人物,在朝中绝对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事实上,听完周承平的陈述,赵延洵也感到头疼。
  “成卿,周卿所言当真?”赵延洵问道。
  迁移流民恢复耕种这些事,是由成文光和陆朝文主导,赵延洵只掌握大的方向。
  “回禀皇上,是有此时,王谦望外表谦和谈吐不凡,臣才为国举才推荐他出任知府!”
  “那知此人外表忠厚,内心奸恶,尽干出如此天怒人怨之事!”
  说到此处,成文光跪倒在地,而后叩首道:“臣有失察之罪,还请皇上惩处!”
  面对赵延洵这样的皇帝,狡辩推卸是愚蠢的选择,所以成文光给自己安了失察之罪,然后痛痛快快请求处罚。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混到了内阁大学士这一位置,荣辱得失只与圣眷有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卿虽举荐失当,也是为国受累……严惩也就不必了!”
  见周承平还要说话,赵延洵接着说道:“就罚成卿三个月的俸禄,予以警示!”
  这时成文光拜道:“皇上宽仁,微臣铭感五内!”
  “河西河东的官员,选人用人你们要多加罢官,已经在任的官员,都察院也要严格监督!”
  这句话的前半句,赵延洵是说给成文光的,而后半句则是说给周承平听。
  “只有你们勠力同心,朝廷才能永保安宁!”赵延洵叹息道。
  如今内部矛盾重重需革故鼎新,外有强敌虎视眈眈,赵延洵需要一个稳定的施政环境。
  这也是他权衡利弊的首要因素,为此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都是可以暂时舍弃的。
  “皇上……”周承平还有话说。
  “朕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言罢,赵延洵直接转身离开,身后跟着的一众太监,将周承平与他分割开来。
  “恭送皇上!”
  现场响起成文光的声音,把周承平的视线拉了过去。


第872章 无可奈何
  在周承平的注视下,成文光缓缓起身。
  “别这么看着我!”成文光平静道。
  “成阁老,皇上护着你,否则你必为阶下之囚!”周承平目光灼灼。
  在他正义凛然的目光注视下,成文光并未回避,而是反问道:“周大人何不想想,皇上为何要护着我?”
  “只因你巧言令色;蒙蔽圣……”
  没等周承平说完,成文光却已经笑了起来。
  “周大人,你在王府就是这些话,如今位列中枢,何故毫无创新?”
  听到成文光这调笑的话,周承平的脸色越发难看。
  成文光敛去笑容;说道:“你我同殿为臣,在陇右时也算患难与共,今日为何丝毫不念旧情?”
  “虽是同殿为臣,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听到这话,成文光却问道:“你我皆有辅佐圣上,安定天下之心,如何能称道不相同?”
  对于辩论,周承平可是丝毫不怵,且他也确实想给成文光“上一课”。
  “你以辅佐圣上为名,行弄权敛财之实,如何与我一样?”
  成文光沉默了,周承平的指责很严重。
  “是……你清高,你我有云泥之别!”成文光叹息道。
  他虽不再争辩,且承认了周承平的说法,但神色间并无落败的颓然。
  只见成文光转过身,迈步往皇极门外走了去,他打算回去和家人吃晚饭了。
  看着成文光的背影;周承平接着说道:“有你们这些人在,朝廷永无宁日,天下万难太平……”
  听到这些话,成文光停下了脚步,此刻他的心中极其愤怒,只因周承平什么都不懂。
  转过身来,成文光冷着脸道:“朝廷全是你这种人,天下就能太平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张嘴一支笔足矣!”
  “可要调配物资,要安置流民,要转运军需,要安抚地方……一桩一件,只凭清谈就能办成?”
  “是……你周承平品格清高,才智卓绝,可大晋如你这般的人有多少?”
  面对成文光的质问,周承平脑中思绪飞转,一时间却想不到应对之语。
  “只要能替皇上做事,能把朝廷国策落到实处,便都是安邦定国的功臣,你明白吗?”
  成文光往前走了两步;眼睛直勾勾盯着周承平。
  这一刻,成文光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公忠体国,什么叫为国受难。
  相比之下,反倒周承平显得咄咄逼人。
  “难道非得和你们一般,才能安邦定国?”周承平毫不犹豫驳斥。
  “只要朝廷上下官员,都是德才比圣贤之人,那自然没有你所谓的奸臣,但这可能吗?”
  没等周承平说话,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