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78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78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朝廷上下官员,都是德才比圣贤之人,那自然没有你所谓的奸臣,但这可能吗?”
  没等周承平说话,成文光接着说道:“绝无可能,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别着急反驳,仔细想想,我所说可有虚言!”
  周承平沉默了,他知道成文光所言不虚,让朝中官员皆为圣人,确实是不可能的事。
  成文光接着说道:“既是不可能之事,便可知事情本该如此,周大人又何必吹毛求疵,咄咄逼人?”
  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周承平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只不过一时间想不出如何反驳。
  “算了……跟你说不明白!”成文光叹息道。
  其实很多话,成文光都还憋在心里,无法向周承平明说。
  比如他最开始的问题,圣明烛照的皇帝陛下,为何会护着自己这位“奸臣”。
  为何?当然不是因为被蒙蔽,而是因为成文光足够好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谢孝方王庭鹤这样的头号“逆臣”,如今仍旧位列中枢,各自担着朝廷的重任。
  赵延洵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只要你是有本事且听话的人,他就能不拘一格的任用。
  换句话说,哪怕有些“瑕疵”,也是可以容忍的。
  只不过这些话,只能藏在心中,说破了等于找死。
  “告辞了!”成文光摇了摇头,自顾自的离开了。
  他的怒火,已随刚才说出的话消失,所以此刻他的心情很平和。
  但其实成文光想错了,对皇帝的用人方略,周承平其实非常清楚。
  所以他今日弹劾成文光,其实是想借机劝谏皇帝,只可惜赵延洵没有给他机会发挥。
  叹了口气,周承平也走出了皇极门,此刻他只感到无力。
  通过幽深的宫门,当周承平来到皇极门外广场,眼前天高地阔的景象,却又让他慢慢调整了心态。
  即便再难,他也不会后退,该做的事他一样会去做!
  这一刻,周承平又坚定了信心。
  走出大安门,正当周承平想着回都察院,再把近期情况梳理一遍时,却遇上了枢密右使关和泰。
  “你弹劾了成文光?”关和泰开门见山问道。
  刚才他遇到了成文光,与其寒暄时得知了消息,所以才等着周承平出来。
  面对老友,周承平简洁答道:“没错!”
  “你……”
  “你怎么就改不了这性子,如今你是在朝廷当差,不是当初在王府了……”
  看了看左右,关和泰压低声音说道:“你这不是给皇上找麻烦?”
  本来可以辩论一番,可周承平却答道:“皇上让我去都察院,我不过是尽职履责,对错与否皇上自明断!”
  周承平这话是说,如果他真的做错了,都察院就不会有他的位置。
  关和泰叹道:“可做事,终究要顾全大局!”
  …………
  皇极殿丹陛石上,赵延洵看着皇极门的方向。
  开启系统感知能力,他可以听到两位大臣的对话。
  正如成文光所猜测那般,一切赵延洵都看得明白,有些事他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天下多得是跟他作对的人,若他对追随自己的人过于严苛,只怕手下就真无可用之人了。
  “还是时间太紧了!”赵延洵叹息道。
  国内眼下是个火药桶,国外还有强敌来袭,他赵延洵也是在钢丝上跳舞,稍不注意就会摔得人仰马翻。
  看向远处,赵延洵接着说道:“过了今年,秋粮收了,应该能缓解许多!”
  不只是他,眼下朝廷内外,都很关心秋粮的收成。
  只要今年顺利渡过,朝廷就能获得喘息之机,才能从容安排明年事务。
  “吴宏……”赵延洵提高了声音。
  “奴婢在!”
  赵延洵问道:“刚才林全所奏何事?”
  “回禀皇上,林全说有一百二十家士绅,已被查实参与动乱,其余丧尸虽有嫌疑,但证据稍有不足!”吴宏小心答话道。
  “证据不足,那就继续查,这难道还需通禀?”
  顿了顿,赵延洵补充道:“你告诉他,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必顾及太多!”
  很显然,林全查案遇到了阻力,才会请示赵延洵的意见。
  “遵旨!”吴宏小心答道。


第873章 敲定
  即便已经入夏,西北大地上仍有些凉意。
  天御关南侧的校场内,一场谈判已经开始,双方正在进行意志间的较量。
  两国谈判,其实和做生意没啥区别,无非是坐地起价和落地还钱。
  对于做生意,匈奴人肯定没晋廷擅长,他们的一开始报出了自己的底价,便让自己在谈判中处于了不利地位。
  今日谈判从开始到现在,双方多数时候都在沉默,只开始多说了几句话。
  端着茶杯,罗伦吹着热气,低声对一旁的张子明说道:“今天这茶,太淡了些,不是皇上赏赐的那些?”
  “皇上赏赐那些,前天就见底了,要不大人您跟皇上递个折子,求皇上再赏些好茶?如此卑职也能跟着沾沾光!”张子明笑着说道。
  喝了一口热茶,罗伦被烫得咂吧嘴。
  放下茶杯,罗伦说道:“朝廷艰难如此,多数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皇上正为这事儿发愁呢,这个时候要茶叶,不是给皇上添堵,给自己找麻烦?”
  “大人思虑周全,卑职不及也!”
  这两位在这儿闲扯,自然是做给对面的胡人看的。
  他二人话音虽小,但还是能让对面“翻译”听见,后者又将其谈话内容转告禺山。
  这次代表匈奴人谈判的,乃是左贤王禺山,他是现任单于的儿子,不出意外将是下一任单于。
  本来他在对抗西蛮子的前线,但因和晋廷的谈判十分重要,所以他被自己老爹派到了这边。
  入关的这些天,禺山整个人浑身都不舒服,只因对面的罗伦实在太难缠。
  他们匈奴人开出的条件,确实存有一些水分,想着从晋廷占些好处。
  可哪知晋廷砍价太狠,在匈奴“步步退让”之后,双方还是无法的达成一致意见。
  眼下罗伦二人又在说风凉话,这让禺山怒不可遏时,心中“底线”也发生了动摇。
  不管怎么说,尽快让晋廷给匈奴输血才是正理,继续拖下去将使匈奴处境越发不利。
  “罗总督,我们还是谈正事吧!”禺山开口道。
  听到翻译转述,罗伦停下了闲谈,同时把目光扫向了禺山。
  “殿下,该谈的都谈了,我们也有难处,所以这最后的条件,万无再议的可能!”罗伦一副为难的模样。
  “两族乃兄弟之邦,你们现在有难处,我们不会不讲道理……”
  铺垫了这番话,禺山接着说道:“就按前两日,你们给出的条件,你我两族讲和吧!”
  匈奴的男儿正在前线激战,他们需要粮食和武器,禺山只想尽快把东西送回去。
  禺山终于松口了,这让罗伦很高兴,两个月时间的谈判总算有了结果。
  “殿下仗义,罗某敬佩!”罗伦拱手道,神色间极为真诚。
  禺山脸上难见笑容,没理会罗伦的假意恭维,禺山直接问道:“什么时候给粮食和兵器?”
  “这些事情,签了盟约之后再议,如何?”罗伦平静道。
  “什么时候签盟约?”禺山问道。
  见他如此急切,罗伦便不再戏弄他,说道:“就今日吧!”
  禺山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正好!”
  罗伦招了招手,便有小吏拿来纸笔,在双方大佬见证下书写起来。
  盟书上写了双方讲和的条件,匈奴人要求的十万石粮食,被议到了每月六万五千石。
  而那十万柄马刀,则被砍到了五万柄,每月只交付五千柄,一共十个月给完。
  三万张弓和三十万支箭,也都被削去了三分之一,变成了两万张弓和二十万支箭,同样也是分为十个月给完。
  盟书写就,双方各自在上边画押,如此就算正式达成了协议。
  收起盟书,禺山随即问道:“罗总督,粮食兵器何时出关?”
  罗伦答道:“等会儿本官就向各地调粮,最快两天就有粮食出关,只是兵器要慢一些!”
  最快两天就能有粮出关,这让禺山稍微松了口气,眼下只要有粮食就行。
  事实上,完成任务的他丝毫不想在此多待,但不亲自盯着这件事又不行,于是禺山只能继续憋屈待着。
  双方闲谈着退场时,一旁的丁零王于黎希低声提醒道:“大王,何不让他带我们去粮仓看看?”
  在关内待着不能骑马也不能射箭,禺山处于极度无聊之中,找点儿事做于他而言是好事。
  于是禺山对罗伦说道:“罗总督,可否能让我去你们的粮仓看看!”
  “这……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今日就免了吧!”
  紧接着罗伦说道:“你我两邦会盟已成,乃是天大的好事,咱们去喝酒!”
  一听到要喝酒,禺山顿时觉得比去粮仓有意思,他已经很久没尔沾过酒了。
  想到这里,禺山对西蛮子更是痛恨,正是这帮人毁掉了他的好日子。
  “喝酒交朋友,如此甚好!”禺山痛快说道。
  “只是……我们没有马匹,来换你们的酒肉!”
  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喝酒可以,但他禺山不“付账”。
  上一次于黎希带队过来,被罗伦坑了一些马匹,禺山可不想因口腹之欲,就去牺牲战略物资。
  “你这话可就见外了!”
  “若我们要马匹,自会专门和你们交易,又岂会因些许酒肉占你们便宜!”
  这番话罗伦说得很真诚,用粮食和其他物资交换马匹,确实是赵延洵的意思。
  如今禁军虽有数万骑兵,但起座下马匹质量却不太好,从匈奴人处获得战马恰到好处。
  只不过,匈奴人历来严防马匹流入关内,百年来只有私底下有小规模交易,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如今双方盟约达成,通过陆续交付物资的法子,晋廷便能要挟匈奴人,那么马匹之事就有得谈了。
  禺山是聪明人,从罗伦最后一句话,便知晓了他的意思。
  如此一来,这次的酒他还非喝不可,毕竟他得探明晋廷的意图。
  当罗伦领着禺山离开时,张子明则带着盟书往城里赶去,他要向朝廷汇报最新情况。
  大概半个小时后,正在后宫用午膳赵延洵,得知了西北传回的好消息。
  “这个罗伦,果然没有辜负朕的器重!”赵延洵赞许道。
  “皇上,有什么好消息?”张凤秀走到近前,细心为他斟满酒杯。
  赵延洵握住张凤秀的手腕,说道:“够了够了,今天就喝三杯,其他的都留着!”
  张凤秀顺势倚入赵延洵怀中,满是幽怨道:“皇上,你贵为九五之尊,喝几口酒又算得了什么,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被人笑话!”
  赵延洵佯怒道:“谁敢笑话朕?只怕是你在笑话朕!”
  “臣妾可不敢!”张凤秀娇媚道。
  因为要给天下人做表率,所以赵延洵很少喝酒。
  每每要喝,都是到张凤秀的咸福宫,张家不时会往宫里送酒。


第874章 大单于的礼物
  六月初三,天御关很是热闹。
  关外是大批牛群,还有随行的数百骑兵,这些便是匈奴的运粮队。
  站在城墙上,禺山心情还算不错,今日出关的两万石粮食,将缓解前线骑兵的艰难。
  再说天御关南侧;此时晋军亦大批集结,三道城门内的士兵,加起来有两千多人。
  瓮城内大盾长矛林立,城墙上弓手蓄势待发,此刻的天御关固若金汤。
  晋军强大,禺山已清晰感觉到,但这些天见得多了,也让他感觉不到新奇。
  “罗总督,我时常听驻守士兵议论;说朝廷禁军可称为天兵,他们真有那般强大?”
  “我入关内也有些时日,为何从未见过这些禁军?”
  对从未亲眼见过的禁军,禺山十足感到好奇。
  罗伦不由笑道:“禁军防区不在此处,所以未能见得!”
  更多情况罗伦并未解释,他不想纠结于这个话题。
  刚好孟海过来禀告道:“大人,准备妥当,是否开关?”
  “开关!”罗伦沉声道。
  “是!”
  紧接着罗伦便去传令,没一会儿便传来城门的响声。
  城门外,匈奴的队伍在原地等着,他们不被允许进入关内。
  所以天御关内的粮食,还得由禁军士兵运送出去,这可得花费不少时间。
  看着满载粮食的大车驶出,禺山心里更高兴了。
  “罗总督,西蛮子现在未尽全力;我们还可勉强抵挡;可就怕他们站稳脚跟腾出手来……”
  “你们要交付的兵器;也请你多多催促;我们很需要这些东西!”
  在将匈奴人赶走后,西蛮子占据了的西域大片土地,为了可持续的生存下去,这些人也在西域种田开荒。
  如今和匈奴激战的,只是西蛮子的外围势力,也就是他们东迁路上裹挟的那些人。
  “这我知道,你不必担心!”
  二人聊得正好,在下面监督的于黎希,此刻却面色怪异来到了禺山身后。
  “大王,缇雅公主来了!”
  “小妹?她来做什么?父亲也太放纵她了,这个时候她该老实待在王庭!”
  禺山语气虽然气恼,但眼神中却满是宠爱,对这唯一没出嫁的妹妹,他其实比老爹还要宠爱。
  于黎希只得解释道:“大王,是大单于把公主送来的!”
  “父亲……送她来的?”禺山神色凝重,品出了这句话里的味道。
  盯着于黎希,禺山冷着脸说道:“你如果再不直说;我一刀劈了你!”
  别看禺山跟罗伦说话时很讲礼数;但作为单于继承人,他的暴虐和冷酷在草原上出了名。
  小小丁零王,此刻自然被吓得魂不守舍。
  于黎希连忙说道:“大单于送缇雅公主来,是要嫁给晋廷皇帝,让两国成为姻亲之国!”
  事实上,不用他说禺山也猜到了。
  两国如今讲和,但这份盟约实在太单薄了些,所以必须要往上加些装饰物。
  匈奴单于想到和亲,其实一点儿都不新鲜,晋廷白多年历史上,两国相互联姻有过七八次。
  见禺山沉默,于黎希又说道:“大王,缇雅公主不太愿意,眼下正跟人闹着,您看该如何处置?”
  “大王?”
  冷哼了一声,禺山直接迈步离开,往城墙下走了去。
  见禺山离开,罗伦显得有些诧异,只因他走得太突然了,至少也该说一声再走。
  于黎希连忙上前解释:“罗总督,我们大王有事要亲自处置,一会儿他还会回来!”
  有事要亲自处置?有什么事比接收粮食还重要?
  禺山下了城楼,跟着运粮车出了城门,很快来到了接收粮食的队伍中。
  见到这位左贤王,匈奴士兵们尽皆行礼,人群中有一少女却转过身去,根本没搭理靠近的禺山。
  “缇雅……”
  无可奈何,禺山绕到妹妹正面,谁知这少女又转了方向。
  “难道连大哥也不认了?”
  谁知少女开口道:“父亲都不要我了,你当然也不要我了!”
  “不准胡说!”
  “我不愿嫁给南人,父亲却强逼我嫁,大哥可愿帮我?”
  缇雅美丽的脸庞上带有泪花,说道:“如果大哥还认我这妹妹,就请给我骏马弯刀,我靠自己能在草原上活下去!”
  此刻,禺山心中也很难受,他当然不愿妹妹被用去和亲。
  可眼下匈奴情势危急,和晋廷的关系十分重要,所以他理解父亲的选择。
  他虽是缇雅的哥哥,但确实匈奴的继承人,情感和理智他分得清楚。
  “妹妹,你不愿嫁,没了晋廷的支援,父亲母亲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