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81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81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军此刻相距,大约不过两里地。
  如此近的距离,意味着大战必然爆发,任何一方想撤都会遭受重创。
  这时有人在禺山身后提醒道:“大王,不能再往下拖了,他们的援兵正在靠近,我们已经没有援兵了!”
  匈奴和西蛮之间的战线拉得很长,禺山所领的五万骑兵,负责的是整个南线的防务。
  中线由单于领十万骑兵,北线是右贤王领五万骑兵,一同抵挡西蛮的入侵。
  此刻禺山何尝不知,越往下拖对自己越不利,可要下定决心发起进攻,他一时间又难以下定决心。
  以往和西蛮多次大战,匈奴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实打实的说让禺山有了心理阴影。
  “大王,不能再拖了……再拖我们必败无疑!”北海王提醒道。
  一旁又有将领说道:“我们有崭新的马刀,有晋人援助的弓箭,我们根本不必怕他们!”
  深吸了一口气,禺山知道自己必须决定了,再拖自己这边军心都要乱了。
  “传令部族勇士们,听我号角出击!”
  “遵命!”一众将领很是激动。
  “告诉大匈奴的勇士们,击败对面的西蛮子,抢了他们兵器和马匹,为我们的亲人报仇!”
  “万胜!”禺山大吼道。
  “万胜!”众人跟着大吼。
  紧接着,各将领返回自己队伍中,等待着禺山统一发出号令。
  此刻在禺山身后,十几名手拿号角的士兵,已经做好了吹响号角的准备。
  禺山右手放上刀柄,只见他缓缓将佩刀抽出,而后奋力往前一指。
  “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得到开战信号的匈奴骑兵们,全都拉动了手里的缰绳,马匹顿时往前狂奔而去。
  匈奴骑兵阵线开始往前推进,近万骑兵一同发动,此刻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匈奴人的动静,很快被对面的西蛮军队察觉,于是他们紧接着也发动了冲锋。
  拖下去虽对他们更有利,但眼下匈奴人发动攻击,对他们来说也在意料之中。
  “上神子民们,击败对面那些蛮子!”
  两支军队飞速靠近,嘶吼声马鸣声响彻格青草原。
  “放箭……”
  双方靠近时,匈奴一方开始张弓搭箭,在高速运动中往前抛射箭矢。
  虽同样是骑兵,但骑射之术无疑匈奴人是行家,这些高难度动作对他们来说简单,在西蛮骑兵中却没多少人能掌握。
  这也是为什么,在退出西域大地后,匈奴人反倒能稳住阵脚,只因草原才是他们的主场。
  虽说是十来万人交战,但因战线实在拉得太长,实际上战场上骑兵密度不是很高。
  第一轮抛射之后,匈奴骑兵立刻放下了弓箭,抽出马刀继续往前冲。
  几息之后,他们与西蛮骑兵撞到了一起,双方碰撞只持续了十几秒,两支军队就脱离了战斗。
  当然了,这十几秒碰撞时间,却也造成了开战后的最大伤亡,地上摔下了无数具尸体,失去主人的战马正在随意游荡。
  再说两军对冲分开之后,接下来就看谁能尽快掉头,越早调头的无疑优势更大。
  虽说匈奴骑兵技艺精湛,但这时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他们根本不起。
  好在此时他们没有出错,大约跑出了一百五十米,匈奴军队就已陆续调转马头。
  带着手下主力军队,禺山挥舞着马刀往前冲去,此刻的他已经杀红了眼。
  而匈奴的士兵们,也都再度拿起了弓箭,要在下一轮碰撞前,给西蛮军队带来额外杀伤。
  草原上马蹄声大作,此刻西蛮军队主力有些慌乱,只因在匈奴人冲锋后他们才调转方向。
  “杀……”西蛮首领举着刀高呼。
  他们的骑兵毫不迟疑,尽最大可能往前冲去,他们绝不会认输。
  紧接着第二轮冲击开始,草原上天高地阔,随着交战时间持续,战场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
  交战双方都不知道,此刻正有人在偷窥他们的行动,只为掌握最新的情报。
  “千户大人,他们总算是打起来了,半个时辰过去……看样子匈奴人占了上风!”
  听到部下这番话,千户袁海神色凝重,说道:“别提前下结论,西蛮子的援兵也快到了,谁赢还很难说!”
  当赵延洵还在陇右时,袁海就被派到了京城,专职负责保护端妃。
  后来他和苏楚云一起,在靖难之中立下大功,于是得到提拔做了千户,而且是在赵延洵最信任的锦衣卫中。
  如今的情报格局是,辑事监主要负责对内探查,而锦衣卫主要面向大晋之外。
  在关外飘了几个月,骑兵大战袁海看了许多,所以他才会做如此判断。
  骑兵战场太大,即便双方主将都难掌握战争全貌,战斗结果没出来谁都不知道。
  可就在这时,只见远处有一骑飞速赶来,正是袁海撒出去的探子。
  “千户大人,西蛮子的援兵,已到三十里外!”
  听到这话,袁海不由感到好奇,骑兵半个时辰只走十里地?
  这时传话的校尉说道:“他们似乎……有意放慢了速度!”
  “何以见得?”袁海问道,他希望部下能给出依据。
  校尉答道:“这次过来的援兵是德格里人,参战的是索非亚人,半个月前他们为争夺牛羊打了起来,闹出了百多条人命!”
  袁海一拍脑门儿,暗骂自己竟忘了这件事。
  这两族人有矛盾,此刻德格里人过来增援,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
  西蛮子虽说是个整体,但其内部同样山头林立,各国各族人很难齐心。
  若不是都为东迁活命,这种一路裹挟各族的模式,根本无法长久支撑下去。
  “若是援兵来迟了,只怕索非亚人会大败!”袁海平静道。
  这两族索非亚人更强,他们败了德格里人会很高兴。
  但问题是,他们这样干,不怕那几个大族问罪?


第880章 惨烈
西蛮内部,大大小小有上百个族群,但规模大些的也就十七八个,德格里和索非亚就在其中。
  而在这十七八个大族,又以其中最强三个马首是瞻。
  德格里和索非亚人,同属吉南塔人管辖。
  二者互相拆台,吉南塔人会坐视?
  但袁海转念一想,这其实也很正常。
  西蛮各部生存压力大,很多时候他们第一考虑问题,然后才是内部的“人情世故”。
  “继续盯着他们!”袁海说道。
  “遵命!”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袁海得到了最新报告,德格里人加快了赶路速度。
  袁海喃喃道:“或许是他们估计,索非亚人快撑不住了!”
  “只是苦了博瓦尼人,跟着受了无妄之灾!”
  再与匈奴交战的七万西蛮军里,有三万军队是博瓦尼人,德格里人拆台间接也害了他们。
  袁海觉得这样干很不地道,而作为受害者的索非亚人,对德格里人拖延更是怒火中烧。
  眼下战局对他们极为不利,说是到了崩溃边缘也不为过,而匈奴人同样不太好受。
  匈奴人退无可退,自然愿意死战。
  索非亚人却不愿德格里人捡便宜,所以他们战意一路走低,最后他们开启了大溃退。
  事实上,参与战斗的士兵们,早就不愿继续打了,谁也不愿意把命留在草原上。
  从最开始的斗志高昂,到现在的溃不成军,前后不过一个多时辰。
  “西蛮子败了,追击……”禺山下达着军令。
  敌人败退正是收割的好机会,毕竟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因为更清楚地形,所以匈奴骑兵们,都尽快把西蛮军队往绝路赶,战果得到进一步扩大。
  当然了,想把西蛮军队主力吃下,那也不太现实。
  困兽之斗,反而更加危险,几万骑兵玩儿了命的想走,要将其留下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广阔的大草原上,追亡逐北正在上演,这是属于匈奴的胜利时刻。
  “千户大人,我们还是避一避吧,索非亚人要过来了!”
  听到手下的提醒,袁海点了点头,几万大军退过来,他们被发现的可能很大。
  撤远一些,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袁海一行十几号人,立刻打马往南撤去,他们在草原上建了联络点,所以可以从容撤离,而不怕其他人找不到他们。
  等他们离开没一会儿,果然有大批溃兵过境,一个个仓惶无比。
  而索非亚人溃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德格里人耳中,这个时间他们可不敢耽搁了。
  若索非亚人损失过于惨重,吉南塔人不会放过他们。
  在德格里王的命令下,他们的军队迅速顶上,有效迟滞了匈奴人的进攻。
  当然了,也仅仅是迟滞而已,这个时候想逆风反扒,根本就没有可能。
  事实上,德格里人不止要防匈奴人,还有防备溃退的索非亚人,以及假装溃败的匈奴人。
  所以这个时候,德格里人的第一目的,是安稳和索非亚人一同撤走。
  而此时,随着追击的深入,匈奴统领禺山,也在尽可能的收缩队伍,并强调谨慎追击。
  毕竟这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如果那支军队追击时遇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草原上,一个逃杀一个追,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双方军队才彻底脱离接触。
  到了这一步,双方具已人困马乏,即便想再战也无可能。
  夜幕降临时,禺山重新收拢了军队,此刻各部正在安营。
  他们与西蛮的军队,此刻相聚差不多三十里,这距离勉强能让双方有安全感。
  即便如此,双方也丝毫不敢大意,在广阔草原上撒出了大量探骑,防备着对方发动突袭。
  此刻,统领军队的禺山坐在篝火旁,在他面前烤着一只全羊。
  “大王,此番大胜西蛮,真是过瘾啊!”
  “全靠大王统领得当,日后我大匈奴,根本不怕那些西蛮子!”
  禺山是下任单于,有人拍他马屁一点儿都不奇怪。
  “都别高兴太早,此番虽然胜了,但西蛮并未伤到元气!”
  “更重要的是,吉南塔人的强兵没有出现!”
  禺山面色凝重,作为统帅他必须考虑最坏的结果,一场小胜于他而言算不得什么。
  “大王,这次杀了西蛮子七八千人,总该让兄弟们高兴一番,要不今晚宰几十头牛?”
  匈奴人现在的日子不好过,牛羊已是战略级物资,一般来说能不杀就不杀。
  毕竟如今,晋廷送的粮食到了,他们每天要吃馒头或米饭。
  “是啊大王,这些天吃那馒头,勇士们都有怨言了!”
  听到手下人抱怨,禺山只觉得心烦意乱。
  “行了,那就宰上二十头牛,奖赏有功劳的勇士!”禺山沉声道。
  全军上下几万人,想要所有人吃到肉不可能,所以禺山只能让有功的人吃。
  “也行!”
  一众部族首领见好就收,毕竟现实情况他们都清楚。
  一众首领散去,禺山独自一人待着,脑子却飞速运转着。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次大战吉南塔的主力为何不到,他们到底去哪儿?
  西蛮子骑射水平差不多,吉南塔人之所以强,是他们的军队装备更好,士兵体格也更强壮。
  按道理说,这次算得上是南线大战,吉南塔人不该缺席,可偏偏他们不见了。
  在这个问题上想得越深,禺山心里就越感到惊慌,深怕这支强兵已在暗中盯上自己。
  “来人!”
  “大王!”
  禺山说道:“传令下去,再多派出探骑,搜寻吉南塔人的踪迹!”
  “是!”
  吩咐完这些事,仰望着夜空中的星,禺山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此刻的他,想到了南边的晋廷。
  虽然他们也说自己日子难过,但晋廷的子民却享受着安宁,而不必和匈奴人一般,随时可能遭遇西蛮袭杀。
  下一刻,禺山还想到了自己妹妹。
  “这个时候,缇雅也该到南晋廷的京城了!”禺山喃喃道。
  在他伤春悲秋之时,三十里外的西蛮军中,三位大王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索非亚和博瓦尼的王,正劈头盖脸骂着德格里王,如果可以他俩甚至想砍了这厮。
  当然了,德格里王已做好心理准备,所以此刻他面色平静。
  “两位可不要忘了,如果没有我军阻截,你们可不止损失七八千人!”
  “意思说,我们还得感谢你?”
  德格里王摇头道:“感谢就不必了,只是你们也要理解我的难处,即便我想快速增援你们,底下兄弟们拖延时间,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他没说全,增援缓慢除了其部下推诿,他本人的放任才是主要原因。
  可德格里王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让怒气冲冲的两位大王,也没了跟他继续争论的想法。
  要惩罚德格里王,他们只有靠吉南塔人。


第881章 马惊
  转眼之间,七月悄然来临。
  京畿郡的官道旁,赵延洵领着十几名侍卫,正在查看远处的麦地。
  民以食为天,战争也好叛乱也罢,只要有粮食心里就能不慌。
  虽说户部辑事监皆有上报,说各地耕种都正常进行,不出意外今年会有丰收,可赵延洵还是不太放心,所以他选择亲自到田间看看。
  虽然身边只有十几名侍卫,但其附近三里范围内,还散布着五百多名侍卫。
  当然了,因为是微服出巡,所以他们都穿的平民服饰。
  比如赵延洵,就是一身简单灰色圆领袍,布料可以说非常普通。
  走在田间地头,看着关口大地上绿油油的麦子,赵延洵心里格外舒畅。
  “再过个把月,也就该收成了!”赵延洵微笑说道。
  张猛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今年穗上麦粒很多,中庄稼的人把式不错!”
  听到这话,赵延洵不由问道:“你还懂这些?”
  “公子您忘了,小的也是穷苦人出身,当年也得和老娘一起操持土地!”
  这番话,也勾起了赵延洵的回忆,只听他说道:“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被怪物追得无路可走,当时你是为了给老娘找药治病对吧?”
  “正是,多亏公子搭救,臣才能活得一命!”
  赵延洵感慨道:“几年过去,如今这番景象,与当初简直天地之别!”
  如果有文官在此,肯定会用最华丽的语言,赞美赵延洵的丰功伟绩,在他带领下丧尸才被扫平,才有这人间景象。
  而张猛则是沉默了,他在回忆这一路来的不容易,也在心中庆幸能遇赵延洵这位明主。
  “公子,那时小的还以为,再也见不到这大片麦地!”
  赵延洵感叹道:“所以,如今日子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珍惜才对!”
  二人闲聊着,便继续往前走去,后方侍卫们则牵马随行。
  然而官道另一头,此刻却有骏马飞驰,骑马之人竟是个女子。
  马蹄急促,风儿吹动着少女的发辫,少女脸上露出美丽的笑容。
  从进了天御关,缇雅就上了通往京城的路,一路上她的交通工具都是马车。
  沿途,她看到了一片片麦地,看到了一个人村落,也见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沿途所见所谓,大大改变了她对晋廷的印象,原有的轻视已消失不见。
  在她眼里,人口众多城池密集的晋廷,是一个伟大的国度,甚至比匈奴还要伟大。
  有了这一看法,也让她的心态得到了改变。
  嫁给这个伟大国度的皇帝,貌似也不是太委屈的事,更何况这还是位年轻的君王。
  一路上,缇雅在了解晋朝的同时,也听了不少赵延洵的传奇事件。
  在晋廷无论军民官员,都对这位皇帝无尽崇拜,言语之间更是赞美不断,只愿意将生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