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383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83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已经不是你们公主,而是我大晋的皇妃,我们派人护卫才是正理!”
  事实上,胡主事早就看不惯于黎希,今日正好借题发挥。
  “你……”
  “如何?”胡主事瞪着于黎希。
  于黎希当然啥都做不了,他带来的护送队伍不过二十多人,连打架都打不过晋廷这边。
  更何况,安然送缇雅嫁入晋廷,关系到匈奴的安危,于黎希又岂敢意气用事。
  发了一顿牢骚,于黎希只能等独自离开,并尽力安抚跟随自己来的下属。
  另一头,除了缇雅的两名陪嫁侍女,她的侍从已全换成了晋人,意味着她无法再逃走。
  马车内,侍女见公主长时间一言不发,遂掀起车窗帘子说道:“公主你看,外面好大一旁麦地!”
  “还有十几个小孩儿,拉着一个东西在飞……”
  以往这些新奇景象,都会吸引缇雅的注意力,然后看得不亦乐乎。
  但此刻,她依然闷坐在原地,让侍女看出了她有心事。
  侍女又问道:“公主,你是不是想家了?”
  “珠儿你闭嘴!”缇雅没好气骂道。
  “公主,嫁给晋廷的皇帝,也不是坏事啊!”
  “我听说晋人说,他们的皇帝是绝顶猛士,能拉五百多斤的弓,能在怪物群众杀出血路……”
  侍女珠儿,通过自己的方式安抚缇雅,却不知自己的话起到了反作用。
  在没遇到赵延洵之前,缇雅也劝自己接受晋廷皇帝,可关键今天她遇到了喜欢的人。
  这种遇到既失去的感觉,让她感受极为难受。
  “别说了,不然把你赶下车去!”缇雅冷着脸道。
  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珠儿立刻闭上了嘴,她可不敢惹得主子生气。
  又走了半天,天色已快黑了,他们到了一处驿站歇息。
  缇雅把身边的人都问尽了,却无一人知晓“赵延洵”是谁,而且一个个对这问题避之不及。
  这让缇雅很不高兴,而胡主事处于一片好心,还特意告诉他明天就会到皇宫。
  之所以是一片好心,在胡主事看来到了皇宫,缇雅就能实现见皇帝的心愿了。
  但他这份好心,却让缇雅更感到难受。
  只因在缇雅的思维中,到了皇宫她就再也见不到“赵延洵”。


第884章 官难做
  七月初叁,接亲的队伍进了京城。
  虽然遭遇了丧尸灾害,但京城仍是世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城池内外至少住了五十万人。
  透过马车帘子,看着外面繁华景象,缇雅整个人都被震惊了。
  一路上,她已进过许多大城,如京城这般规模却是头一个。
  她怎么也想不到,天底下居然有这样大的城市,自己竟能一次看到这么多人。
  说老实话,到这一刻缇雅甚至感到自卑。
  匈奴公主在晋人眼中,或许只是个蛮夷女子吧……缇雅暗暗想到。
  缇雅放下了马车,她的心情更差了,她现在只希望这一切尽快结束。
  可这晋廷的城池太大,她坐得屁股都疼了,却还是到皇宫处。
  大概又多了小半个时辰,终于马车停了下来,随机缇雅就听到了侍女的惊叹声。
  只听胡主事在马车外禀告道:“公主,到了,请下马车!”
  下一刻,马车帘子被拉了起来,前方高大的城墙和阙楼,闯入了缇雅视线之中。
  下了马车,看着前方朱墙金瓦,还有身着鲜亮铠甲的戍卫,缇雅一度以为到了天神的宫殿。
  站在宫阙前,缇雅只感到自身渺小,同时对这皇宫的主人,也自心底升起了敬畏。
  别说是缇雅这未经世俗的小女子,便是久经战阵,自以为见过世面的于黎希,此刻也被惊得内心震动。
  以前他们总觉得晋人孱弱,可这段时间走上对方的土地,见了种种新奇优越之景,于黎希彻底改变了固有印象。
  南人独霸千年,果真不是运气……于黎希心中感慨。
  “公主,请随微臣入宫!”
  听到翻译的话,于黎希驱散了脑中想法,当即说道:“进宫路远,为何不能乘车进入?”
  听到这话,胡主事脸色一沉,说道:“这是我大晋的规矩,若无皇上特许,任何人皆需步行入宫!”
  “真有这样规矩?”于黎希反问。
  只不过,这问题胡主事已不想回答。
  “请把公主!”
  实际上,能走路缇雅反而高兴,这些天坐车她实在是够了。
  可他们一行没走多远,就见到承天门左侧门内,四名小太监飞快走出,肩上还抬着一架辇轿。
  只见为首那太监飞快走来,站到胡主事等人面前后,朗声道:“皇上口谕……”
  好家伙,胡主事示意众人跪下。
  于黎希虽觉得麻烦,但得知是晋廷皇帝的旨意,他也只能让不想跪着。
  当所有人跪下之后,只听那太监说道:“黄皇上说了,缇雅公主远道而来,特赐其乘辇入宫!”
  说完,这太监就盯着缇雅,而跪地的缇雅一脸茫然。
  “公主,该谢恩了!”胡主事提醒道。
  接亲路上,胡主事专门派了人教授缇雅礼仪,但此刻他还是得提醒对方。
  “谢谢皇帝!”缇雅昂着头说道。
  这一幕不忍直视,胡主事尴尬无比,传旨的太监亦有些惊愕。
  胡主事当即解释:“柳公公,公主她规矩还未学透,还请担待!”
  “不妨事的……公主请吧!”
  在一脸懵逼中,缇雅坐上了辇轿,太监们抬起辇轿便往宫门方向走去。
  而跟他来的所有随从,包括于黎希等护卫,全部都被拦在了外面。
  “我们要送公主进宫!”
  胡主事板着脸道:“公主已经进宫了,你们另有地方安顿!”
  “你未免也太欺负人……”于黎希满是怒火。
  “这里是皇宫大内,你若在此吵闹,小心被禁卫拿下!”胡主事冷声道。
  看着戒备森严的皇宫,于黎希不敢再争论。
  他所有的底气,在晋廷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面前,已经完全被瓦解。
  “公主近身侍女,为何也不能去?”
  看着远去的辇轿,胡主事漫不经心答道:“宫中自有更好的侍女!”
  “为何公主不走正门?却从旁边侧门进入?难道你们羞辱我大匈奴?”于黎希气急败坏。
  别的他都能忍,这种明显的“羞辱”,他又如何能忍得住。
  “中门是给皇上走的,只有皇后大婚,才能从承天门抬进去!”胡主事一脸不耐烦。
  虽然心中不满,但晋人的规矩就是这么多,于黎希还能说什么呢?
  “你们跟我走,自然安顿你们的地方!”胡主事沉声道。
  …………
  百多里外的某县衙,赵延洵高坐大堂上首,头顶上悬着“明镜高悬”的匾额。
  在他面前,此刻跪着大批官员,其中还有郡级高官。
  毫无疑问,此番暗访,赵延洵发现了“情况”。
  这情况很简单,县衙的书吏和士绅一起,做了假账隐瞒了几百亩土地。
  此刻,跪在前面的知县在颤抖,他算是被手下小吏给坑了。
  知县恨小吏,上司们则在恨他。
  尤其是藩臬二司的长官,对这知县更是恨之入骨。
  大半年来,这两位殚精竭虑,统筹大局主持清查,本都快完美收官了,哪知却出了这档子事。
  “朕只出来几天,不过随便走了几个地方,就发现了这样的事……你们可真是给朕惊喜!”
  皇帝语气平静,可这明显的指责之言,却让众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若是朕多在外面转几天,又会发现多少事故?”
  这个时候,本该有人出来认罪,可赵延洵那慑人的威严,让现场众人连话都说不出来。
  “说什么为君分忧,愿赴刀山火海,你们呐……可真是让朕失望!”说到这里,众人已被吓得脸色大变。
  出事的这名知县,因为太过害怕和紧张的缘故,顷刻间竟晕了过去。
  看到这一幕,赵延洵心情更差了,呵斥道:“拖出去!”
  “按察使……”
  被点到名,京畿按察使赵景新连忙答道:“臣在!”
  “这件桉子,你来严查!”
  听到是查桉,等于说自己没事了,赵景新顿时松了口气。
  “臣领旨!”
  赵延洵接着说道:“至于这位知县,驭下不严,深负皇恩,着革职流西北!”
  仅一个驭下不严,就要被革职流放,这样的处置确实太严厉。
  若是以为朝代,此举必定引起大规模辞职抗议,但赵延洵的时代无人敢这样做。
  辞职等于胁迫,那就是忤逆之罪,一样是抄家流放的下场。
  此刻,大堂内噤若寒蝉。
  “再给你们叁个月时间,到时候朕会派禁军深入各地,抽查田亩清查事宜!”
  “若再有隐匿不报者,隐匿者与地方官,皆斩!”
  动用禁军搞抽查,发现问题当事人皆斩,这一手段简直无解。
  为了项上人头,官员们必须认真做事,会主动定下严苛标准完成任务。
  毕竟,再要是出事,脑袋可都保不住了。
  这一刻,他们又有些羡慕被革职的张知县,至少这厮把命给保住了。


第885章 赵延洵
  这次出访发现了问题,再度加深了他对官员的不信任。
  中原各郡情况一片向好,底下到底藏了多少猫腻?想到这些赵延洵更是愤怒。
  官吏们靠不住,他就只能靠起家的军队了,禁军的忠心他还是信得过。
  不知不觉间,在学朱洪武的路上,赵延洵已经越走越远,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此刻坐在高堂上,看着底下的这些官员,赵延洵只觉得心里发堵。
  该说他都已经说了,如果这些人再不改正,那便是一心求死了。
  “都滚出去!”
  “臣等告退!”
  众人竟是爬着出去,可以说丢人现眼到了极致。
  而此时,张猛出现在了门外,手里还拿着几份奏报。
  赵延洵微服在外,但和京城的联系却很平繁,以便他时刻掌握朝廷大事。
  “进来吧!”
  得了这句旨意,张猛才从外面走了进来,并将手中奏报递到了赵延洵面前。
  奏报内提的都是军国大事,以及内阁对此的处理意见。
  而其中,锦衣卫上报的匈奴战局,毫无疑问勾起了赵延洵的好奇。
  匈奴南线战胜了西蛮子,这样的捷报可难得一见,以往都是匈奴人步步败退的消息。
  然而,待他仔细阅读了的军报,赵延洵又感到很失望。
  所谓的捷报,斩杀敌军还不过万,而且匈奴所面对的敌军,还都是西蛮的普通军队。
  看来这匈奴人,最终也挡不住西蛮,我朝得早做准备啊……赵延洵暗暗道。
  当然了,如今驻扎在西北的军队已够多,貌似也不必再增派兵力。
  花费了十几分钟,赵延洵把一叠奏报看完,基本上没有发现问题。
  “该走了!”
  他打算去其他地方再看看,这中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想要再看清楚一些。
  转眼之间,又是五天时间过去,赵延洵此刻已到了河西郡。
  老实说,他这次已走得足够远,距京城已超过了七百里。
  在沿途府县,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他都督促官员当场改正。
  “该回去了!”赵延洵叹道。
  他其实还想继续在外面转,但他毕竟担着这个国家,有些事必须要他亲自处理。
  七月初十,赵延洵返回了京城,第一时间就去了乾安宫。
  提前得知他要回来,以至于御案上已堆满了奏疏,这些都是近期大事要事,全都要赵延洵一一过目。
  自己看速度太慢,赵延洵随即把三位内阁大臣召来,让他们一件一件自己说。
  但在君臣问对之前,内阁首辅王庭鹤却主动请罪,是为前几日发生的事。
  “皇上,老臣糊涂,辜负圣恩,请皇上降罪!”
  老头儿须发洁白,此刻颤颤巍巍请罪,只看一眼就让人感到心酸。
  赵延洵淡定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阁老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又岂能尽知属下之事!”
  “起来吧,往后要多加注意就是了!”
  事实上,王庭鹤请罪是为了被罢官,哪知赵延洵根本不让他如愿。
  “谢皇上!”
  待王庭鹤起身,一场问对就此展开,持续时间超过了两个时辰。
  赵延洵是中午回的宫,以至于天都快黑了,他们的谈话还在继续。
  好在赵延洵足够体恤,给这三位大臣都赐了座,让他们可以不那么累。
  前朝在议事,而在后宫之内,却有人苦恼无比。
  缇雅进宫已过了八天,她被安置在宁和宫,且是在正殿住下。
  按大晋祖制度,嫔和以上封号后妃,才有资格居住正殿。
  所以可以坑定,缇雅至少会获得嫔位。
  但此刻她却不是为封号苦恼,而是因为得知皇帝回来了。
  皇帝是什么样的人?是否符合自己的想象?是否比赵延洵差太多?这些都让的缇雅担心。
  “公主,该去延寿宫请安了!”珠儿小声提醒道。
  在缇雅的强烈请求下,薛宝筠允许珠儿进了宫,如今在宁和宫贴身伺候。
  皇宫里的规矩太多,走路说话吃饭睡觉都有要求,这让缇雅感到无比折磨。
  可没办法,进了皇宫就得守这儿的规矩,即便她是匈奴公主也一样。
  前两天她就因为错了规矩,被太后训斥了一番,委屈得她只能偷偷落泪。
  “知道了!”
  很快,缇雅换上了正式衣裙,然后带着几名宫女太监出了宫。
  宫道内,妃嫔们都在动身,相互之间还闲聊着,但缇雅却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
  “你的发簪戴错了,小心皇后寻你的不是!”
  听到身后传来的提醒,缇雅随即转过身去,便见到两位雍容皇妃,说话的正是黄蓉蓉。
  “见过蓉贵妃娘娘,玉贵妃娘娘!”缇雅极为生疏行礼。
  “赶紧取下来!”黄蓉蓉提醒道。
  “好的!”
  缇雅取下了凤簪,然后跟着两位贵妃往延寿宫赶去。
  一路上听着两位贵妃说话,缇雅不时也能插两句话,她在尽力融入这个圈子。
  事实上,她在皇宫的这些天,除了和皇后程式化交流过,也就和黄林二人说过话。
  很快,她们一行来到了延寿门外,皇后薛宝筠早早的就到了。
  当众人到齐之后,薛宝筠才领着妃嫔们,往延寿门内走了去。
  “臣妾叩问母后圣安!”
  薛宝筠领头跪下,其余众妃嫔也都跟着跪下,对上首坐着的太后叩头。
  “免礼!”
  “谢母后!”
  众人随即齐声,然后在太后示意下落座。
  第一次来延寿宫请安时,缇雅就坐错了位置,这次她老老实实坐到了最后。
  毕竟她现在并无封号,说是白身也不为过,坐到最后恰如其分。
  众人与太后闲聊着,都尽可能说些好听的话,其中又以张凤秀最是活跃。
  延寿宫内气氛和谐,太后也不时发出笑声,唯有缇雅觉得百般无聊。
  就在这时,只听有太监来到大殿门口,禀告道:“启禀太后,皇上过来了!”
  “他这一出去十来天,可算是想起我这当娘的了!”太后面带微笑道。
  这时张凤秀说道:“皇上自然是孝顺母后您的!”
  而此时薛宝筠却起了身,对太后说道:“母后,臣妾出去迎候皇上!”
  “去吧!”
  在场众人里边,作为皇后的薛宝筠出迎恰如其分。
  而坐在最靠外的缇雅,此刻则跟着妃嫔们起身,将目光扫向宫门处。
  下一刻,赵延洵出现在宫门处,但因光线太暗众人缇雅看不清他面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