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56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56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古代,能与上天沟通的只有一人,那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也正因为如此,赵延洵自己上演天人感应,只会让人觉得滑稽,认为他不自量力。
  正当关和泰思索着,另一旁武官们也全都赶到,人数一点儿都不比文官们少。
  这些人里,除了侍卫司的人,还有以汪成段宏为代表的兵马司。
  赵延洵要把自己神话,见证人自然是越多越好,所以就连不当值的侍卫都被叫到了校场。
  事实上,赵延洵请的人虽多,但还是有人没有到场。
  比如说陇右官府和元阳权贵,这帮人和他一直不对付,自然不会来凑他的热闹,何况所谓的做法在他们看来还是胡闹。
  再说校场之中,此刻人数众多,但却无一人发言。
  现场只有风声呼啸,却将此处衬托得格外肃穆。
  过了一会儿,在所有出席人都到场后,赵延洵也乘这辇轿赶了过来。
  辇轿在高台前落下,只见赵延洵一身冕服,走下辇轿后徐徐往走向了台阶。
  在礼官的指引下,现场众人尽皆下拜,山呼道:“参见王爷!”
  几百号人的声音,在校场之内响起,转瞬间就传到了王府各处。
  走上台阶后,赵延洵跪在了祭坛前,从张君如手中接过了香,然后朝不知是否存在天帝叩拜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
  而在一旁,何四道一手握着桃木剑,一手拿着符纸便做起了法事。
  虽然动作不太专业,但外行肯定看不出来,这也给了何四道极大信心。
  而台下众人,则是心思各异,但主要还是猜测赵延洵的意图。
  一场法事足足做了十几分钟,把上蹿下跳的何四道累得够呛。
  按照之前赵延洵的交代,何四道高呼一声“礼成”后,便放下了手里的家伙。
  “王爷承天应人,天帝赐福将至,抬上架子来!”
  何四道这话一出,立马便有十几名侍卫,抬着三十个新做的木架子,一一放在了做法事的高台前。
  看着光秃秃的木架,众人心里皆不以为然,暗道这玩意儿拿来放什么?
  王爷被这两个小牛鼻子骗了,虽然听起来不太可能,毕竟英明的王爷怎会被骗,但确实是最合理的解释。
  就在此时,只听高台上的赵延洵朗声道:“天帝法旨,臣必当遵循!”
  说完这话,赵延洵在心里默默念了一句“领取奖励”。
  然后下一刻,那原本空空着架子上,在一瞬间摆满了精致的甲胄。
  从无到有,这一幕显得极为不可思议,以至于众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少数人楞在原地,而多数人则都揉了揉眼睛,再度睁开眼后还是不敢置信。
  架子周边空无一人,这是真正的凭空造物,根本不可能是障眼法。
  莫非真是天帝赐福?众人心中泛起疑问。
  此时他们再看向头上老天,眼中便多了几分虔诚,即便深信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周承平也是如此。
  难道殿下真是天人感应?关和泰心中难道,表情显得有些激动。
  天人感应成功说明什么?说明赵延洵是真命天子,这是被上天所认可了的。
  既然赵延洵是真命天子,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不也是上天认可的靖乱之臣?
  这些想法,可不只在关和泰脑中,许多人都明白了其中意味。
  此刻再看向高台上,赵延洵一身冕服的背影,在众人眼中已经泛起了神性光辉。
  “臣赵延洵,多谢天帝赏赐!”说完这话,赵延洵再度小向空气三拜九叩。
  待赵延洵起身后,便听台下的关和泰叩拜道:“臣关和泰,愿辅佐殿下,完成天帝法旨!”
  随着关和泰这一跪,周遭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跪地表示自己忠心。
  而最新加入王府的汪成等人,此刻更是觉得心情振奋,他们看到了末世里的希望。
  在赵延洵这位天命之子的带领下,此刻他们坚信一定能度过危机,让自己和家人都活下去。
  “诸位免礼!”赵延洵站到高台前。
  此刻他表情严肃,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这次活动极为成功,他在众人心中已经神话,可谓收割了一大片忠心。
  “这些甲胄,赐兵马司千户两件!”
  听到这话,汪成二人大为震动,这可是天帝赐下的宝物啊!
  于是才站起来的两人,再度跪地叩首道:“臣叩谢王爷天恩!”
  赵延洵接着说道:“赐侍卫司百户五件!”
  没错,侍卫司现在有五位百户,其中就包括刚来王府上班的陈玉和。
  “臣叩谢王爷天恩!”
  这些千户百户,是难得的军事人才,赐给他们这些东西,一是为了让他们保他们性命,而是表明对他们的重视。
  当然了,这些全都是小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赵延洵在所有人面前,证明自己成功天人感应,给自己加上了神性光辉。


第128章 王府兵马司
  “咚”的一声锣响,在长街上传出老远。
  “都听好了,各家的老少爷们,雍王府招募士卒,想要挣一份粮饷的,可去都司衙门报名应征!”
  虽然城内已经解封,但二柳坊还有大批丧尸在,所以城内百姓若无事,都老老实实待在了家里。
  如今外面也找不到事做,家里的粮是吃一天少一天,许多人都已面临了断粮的风险。
  如今雍王府再度招人,便给百姓们指出了一条明路。
  所以在得到消息后,家里面只要有年轻人的,大多数都离家往北城赶去。
  都司衙门,本来都该名存实亡了,但又被赵延洵废物利用起来。
  这帮人有一个完整的班子,或许上战场肯定不行,但征兵登记他们却能胜任。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算半个内行,挑选兵卒还是能胜任的。
  此刻来应征的人很多,但赵延洵已经明确说了,最多只招募一千人。
  一千兵卒,和陇右都司曾经统率的兵马相比,自然算不得什么。
  可在如今这时节,能够招募一千兵卒,并供应他们的粮食,这却是极其困难的事。
  可这些事,轮不到陈安明来操心,毕竟他现在是给赵延洵打工。
  “陈大人,听说贵公子入了王府,还被殿下赐了一套铠甲……”
  “听说那铠甲,乃是天帝显灵所赐,不知是不是真假!”
  几名属官开口谈论的话题,让陈安明心情大感舒畅。
  这事他已听儿子详细描述过,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那精制铁甲却是实打实的,非一般巧匠所能打造。
  “此事自然是真的,当天那么多人看见,谁能弄虚作假!”陈安明笃定道。
  他这完全是屁股觉得脑袋,自己现在依附于王府,那自然要为王府说话。
  “陈大人,往后我等……便全靠您照拂了!”
  跟着陈安明干事的这些属官,全都是他在衙门里的亲信。
  “都是老兄弟了,老夫就给你们指条明路,走不走看你们自己!”
  听到真要给自己支招,几名官员立刻凝神静听。
  “如今王府招兵,你们家中那些子侄,何不趁此机会送入军中?”
  见众人迟疑,陈安明接着说道:“以往太平时节,你我家中富贵,自然不需要他们去拼命……”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让他们窝在家里享受安逸,到时候可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这几位官员还是有疑虑。
  “还有,别以为当兵吃粮这么容易,要是你们家中子弟废柴,争不过这些平民百姓,连这点儿机会可都没了!”
  几名官员点了点头,后辈窝在家中只会坐吃山空,出去寻活路才该是正理。
  “好……我马上派人回去,把那些不成器的东西带过来!”
  道理其实很简单,想明白不需要费力气。
  当一众部下被说服,愿意将后辈送入王府军中后,陈安明在心里笑了。
  他做这些,其实是有自己的私心。
  什么私心?当然是为儿子培养班底。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儿子在王府为侍卫百户,但根基还是太浅了,需要信得过的人引为援手。
  陈安明这帮部下的子侄,各方面都比普通人优秀,进入军中很容易往上爬,到时候就能互相扶持了。
  “这就对了!”陈安明露出笑容。
  而此刻,都司衙门外已经聚集了大批人,全是些二十左右的青壮。
  按照赵延洵的要求,这些兵卒的选拔,主要是在身形体格和健康两大方面。
  筛选合格后的人,才进入下一步,调查他们是否身家清白。
  一个个青年暂时入选,但更多的人被直接刷下去。
  这些被刷下去的人,如果接下来能活下去,将成为赵延洵战车上的另一环。
  而在都司衙门外,高永发站在一处阁楼内,看着不远处热闹的衙门大门,他的表情极为森冷。
  在这次权力转移中,陈安明独占了所有好处,却把他高永发撩在了一边,这对高永发来说是奇耻大辱。
  没了权力,在这末世就没了立身之本,他高家的败落就是必然的。
  到时候一家人就坐吃山空,便只能和那些贱民一样食不果腹,最后变成路边枯骨。
  而这一切,高永发绝不能忍受,所以他要最后再博一把。
  虽然现在看来,他好像失去了一切,但同样失去权力的人还有许多,恰恰雍王府的敌人也很多,他们都是可以联合起来的。
  转过身来,高永发看向了身后几人。
  “看到了没,他们全都过得好好的,咱们却啥都没捞着……”
  事实上,高永发都不需要说这句话,现场众人就已经同仇敌忾了。
  于他直言道:“你们在军中,肯定有自己的故旧好友,只要能联系上的……全都要策反他们站到咱们这边!”
  “告诉他们,去了雍王府没有出路,跟着我们才能出头,到时候千户之位都可以给他们!”
  “一旦起事成功,到时候他们要什么有什么!”
  反正就是先画大饼,只要把人给拉了过来,上了船就由不得他们了。
  此刻高永发身后,站的都是都司一干官员,也是高永发的亲信。
  他们这些人不甘于就此沉沦,所以是愿意跟着高永发干的。
  …………
  雍王府内,赵延洵正张开双臂,任由几名太监给自己穿上甲胄。
  他发现自己是想多了,系统给出的甲胄与工匠所造并无差别,用刀砍一下也是会留痕的。
  简单来说,这东西是消耗品,一样会损坏会破旧。
  此刻殿内站着的,是左长史周承平,他是来劝谏雍王不要出城犯险。
  可他才说了几句,就被赵延洵一口回驳,于是他也不再开口扫兴。
  “殿下,招募一千士卒,只怕咱们粮食不够啊!”周承平满脸担忧道。
  赵延洵微微一笑,然后道:“能够撑多久?”
  周承平细细一想后,答道:“即便加上二柳坊胡家的粮食,最多也只够撑到明年三四月!”
  此刻甲胄已经穿戴完毕,赵延洵简单活动一番后,才道:“如果一直到明年三四月咱们还找不到出路,那即便多留一些粮食又有何用?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
  这下周承平便不说话了,而此刻林大贵来到了大殿外,叩首道:“禀告王爷,侍卫们已经准备好了!”
  “好……马上出发!”赵延洵沉声道。
  言罢,赵延洵提上刀往大门外走去,经过周承平身边时说道:“别一直想着躲在城里,只有杀出去才有活路!”


第129章 割草
  赵延洵说得很有道理,此刻周承平无言辩驳。
  但作为臣子,劝谏主君是应尽的职责,所以哪怕自己辩驳不了,但在敢劝谏的时候周承平还是会说。
  “殿下承天应人,还当爱惜自身!”周承平叹息道。
  “上苍让我抚平乱世,本王自当身体力行!”
  言罢,赵延洵便不再与周承平多说,而是直接迈步走出了大殿。
  林大贵很快跟上,两人从王府西便门出,打马来到了校场。
  校场之内,四十名带甲之士,已经全部整装完毕。
  见赵延洵到来,一众侍卫尽皆大礼参拜道:“参见王爷!”
  从昨天赵延洵上演天人感应成功后,他在一众侍卫心中的地位,就跟坐了火箭一样蹿升。
  他是雍王,但他现在更是胜利的图腾,他是神。
  要说赵延洵胆子也是够大,搞出了天人感应这样一出戏,要是在末世降临之前,他这可以等同于造反。
  但赵延洵有时也在想,即便自己真在末世搞了这一出,恐怕皇帝老爹也不会把他怎样,甚至还会顺水推舟一把。
  毕竟皇帝一直想立他为太子,有此天人感应之后,此时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到这里,赵延洵不由得想起了京城的端妃,也不知道这位便宜母亲如今可安好。
  但愿京城防备完善,并无一人感染吧……赵延洵喃喃念道。
  撇去这些胡思乱想,赵延洵勒住缰绳,而后道:“城外怪物众多,今天带你们出城去耍耍,谁要害怕现在可以脱下甲胄!”
  侍卫们皆面带坚毅之色,这个时候谁要是退了,在王府也就没法做人。
  废话不多说,赵延洵沉声道:“出发!”
  众人纷纷翻身上马,随后紧跟着赵延洵一道,迅速往安和门处赶去。
  他们距安和门最近,要出城自然是走这个方向。
  一路街上都没遇到几个行人,倒是各府巡逻的家丁护院不少。
  很快他们一行来到安和门处,提前得知他要到来,段宏带着几个百户已经恭候在此。
  “参见王爷!”
  “免礼!”赵延洵勒住缰绳,战马停在了段宏面前。
  “开城门吧!”
  “王爷,城墙外就有怪物,若是开门……他们岂不是会闯进来!”段宏态度极为谨慎道。
  当天尸潮来临时,跳进护城河的百姓中,多数都是带了伤的。
  虽然前两天赵延洵射杀了一批,但后面还是陆续有人变异,到现在已经全变异了。
  赵延洵微微一笑,平静道:“无妨,全杀掉就是了!”
  事实上,赵延洵完全可以站在城墙上,用箭将城墙外的丧尸射杀。
  之所以没这么做,其目的还是为了锻炼手下侍卫,毕竟往后总不能次次他都得跟着上。
  只要掌握了一定技巧,再有一颗勇敢的心,击杀丧尸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
  原地,段宏带着人让到了一边,士兵们则缓缓推开了内城门。
  随即赵延洵一行进入内城门,而刚才开门的士兵们,则快步跑到了外城门。
  城门洞内堆了不少沙包拒马之物,他们要先把这些东西搬开,然后才能打开城门。
  赵延洵等人就坐在马上看着,士兵们忙得气喘吁吁,花费了十几分钟才将东西搬空。
  “行了,你们都回去,城门让王府侍卫们来开!”赵延洵沉声道。
  听到这话,士兵们心中涌起感激之情。
  他们隔着城门,都已经听到了外界丧尸的嚎叫声,这让他们心中极其恐惧。
  赵延洵让他们离开,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恩赐,如何不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谨遵王爷谕令!”带队百户当即下拜道。
  赵延洵点头挥手后,这人才带着一干士兵快速离去,而后内城门便被关上。
  赵延洵动了动手指,一旁林大贵会意后,当即大喝道:“开门!”
  左右七八名侍卫立刻下马,然后快步往城门方向跑去。
  随着他们推动城门,瓮城内外响起轰隆隆的声音,很容易就吸引了丧尸注意。
  “噌”的一声,赵延洵从挂在马鞍上的刀鞘中,抽出了寒光凛冽的佩刀。
  随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