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周遭虎视眈眈的侍卫,他们更是觉得被杀的可能极大,以为自己也将和张谢两家一样的下场。
这些人的反应,赵延洵全都看在眼里。
“殿下饶命……”
不知是谁喊出了这声,众人立刻附和起来,求饶声响彻现场。
负责维护秩序的礼官当即呵斥道:“肃静……肃静!”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做好了接受命运的准备。
“本王是个守信之人,既然承诺过你们,只要归顺就不加害……本王便不会出尔反尔!”
被赵延洵几番拨弄,在场众人已经卑微无比,此刻只期盼着能有一条活路。
“给你们生路可以,但本王把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再敢有什么坏心,本王定斩不饶!”
这番话,总算是告诉在场众人,他们可以活下去了。
“多谢王爷!”
然后赵延洵便转过身,径直往大殿内走了去。
当赵延洵消失在大殿内,只听霍安喊道:“官府的人留下,其他人都回去!”
听到可以回去,一众权贵们如逢大赦,虽然他们失去了一切,但至少他们保住了性命。
这样一想来,心中的仇恨似乎也没那么强了。
当然了,最关键是他们不敢怨恨,因为怨恨会让人不理智,反而是追魂索命的元凶。
这些旧权贵们起身离开,而陇右官府的官员们,都老老实实跪在原地。
待权贵们离开之后,才听台阶上的霍安道:“诸位大人,道殿内觐见吧!”
到殿内觐见?这个时候让他们进入大殿,这其中意味可值得揣摩。
一众官员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沿着台阶,徐徐往大殿方向走去。
待他们进入大殿之后,只见左右两侧都有官员站定,这些人全都是王府长史司属官。
虽然这些官员,品级比陇右官府这帮人低许多,但此刻陇右官府这帮人,心底却根本不敢有半点儿轻视。
只见前方丹陛之上,赵延洵端坐于王座,面色淡然威严不减。
“参见殿下!”一帮官员大礼参拜。
“免礼!”
待这一众官员起身后,赵延洵才开口道:“如今末世降临,你们和刚才帮人不同,他们在元阳树大根深,可你们却只有朝廷的一纸任命!”
如今朝廷都没了,城内秩序也被赵延洵掌控在手中,这帮官员既没有别的去处,那么归顺王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如今时局艰难,尔等若愿栖身于王府,本王定不会亏待你们,而且还会对你们委以重任!”赵延洵很是郑重道。
他如今的系统,需要治下有更多百姓,这就需要懂行的官员去治理。
所以陇右这帮官员,对赵延洵来说是有用的。
没了朝廷背书,这帮人在元阳根基非常浅薄,能依靠的就只有他。
赵延洵态度诚恳,虽然在场众人还想矜持,但他们也知道现在不是矫情的时候。
此刻,布政使成文光当即叩拜道:“殿下仁义,臣愿辅佐殿下!”
赵延洵嘴角露出笑意,这成文光还真是能屈能伸,之前骂自己昏王的是他,现在说自己仁义的也是他。
有了他带头,其余大臣也都纷纷回应,表明自己愿意听赵延洵差遣。
“诸君愿意随谁,本王深感欣慰!”
说到这里,赵延洵意味深长道:“以前的事一笔勾销,从今日起……本王与诸君以诚相待,只望诸君也以诚待我!”
作为一个胜利者,赵延洵态度能够如此诚恳,不得不说还是打动了许多人。
“殿下之言,臣谨记在心!”又是成文光首先表态。
其余官员也都纷纷出言,表示自己愿意献出忠心。
“好,诸位既然愿意加入王府,眼下倒是有一件事,需要在座诸君一同商议!”
说完这话,赵延洵向一旁的的霍安使了个颜色,后者便高声道:“宣刘景辉觐见!”
只见刘景辉从大殿外走了进来,在一众官员注视下,向赵延洵行了君臣大礼。
“拜见殿下!”
“免礼,今日元阳诸官都在,你有什么就说吧!”赵延洵淡然道。
刘景辉这人脾性耿直,他可不管陇右官府这班人的面子,当即道:“殿下,草帽今日要揭发,这些官员怂恿百姓出城,草菅人命之恶事!”
第140章 论罪
刘景辉这话一出,直接就把刚才和谐的气氛破坏。
在陇右官府一众官员严重,这年轻人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简直可憎可恨。
此刻,赵延洵表情淡定,在刘景辉说完之后,他才问道:“诸卿,其他事情孤都可以包涵,但这残害百姓之事……本王却绝不能轻饶!”
“此事,尔等有何解释?”
看到这帮官员被问责,刘景辉心里非常痛快,这些天他的苦总算没白受。
陇右官员们全都被问住,明明刚才已经和和气气,为什么现在又要这般逼问。
此刻,陇右官员们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成文光身上,众人期待他能给出合适的回答。
成文光脑中思绪飞转,周密思索着赵延洵的意图。
“启禀殿下,放百姓出城的决定,我等并未直接参与,是巡抚田景同一言决之!”
开口说话的,乃是布政使衙门参政丁彦。
下属的这番话,一下子点醒了成文光。
他暗骂自己是糊涂了,连当官儿都最基本操作甩锅都忘了。
此刻田景同人不在,正是把责任归咎到他身上的好时机。
更何况田景同身为巡抚,乃是陇右之地的第一号人物,责任让他们来背着是天经地义。
“丁参政所言属实,还请殿下明鉴!”
随着成文光话音落下,一众官员尽皆叩首道:“请殿下明鉴!”
丹陛之上,赵延洵沉声道:“田景同此人心如蛇蝎,做下此等孽事,不足为奇!”
听到这话,一众陇右系官员心头一喜,这件事他们总算撇清了。
可就在这时,只听有人说到:“殿下,臣以为……此事重大,应当严查!”
循着声音看去,只见到说话那人,正是王府左长史周承平。
准许刘景辉出来告状,赵延洵是为了敲打陇右官府这帮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戴罪之身”。
同时这也说明,赵延洵虽然把这事儿拿出来说,并不意味着他要处罚成文光等人。
可周承平此刻这话,却是要扩大问责范围。
“严查?事情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赵延洵平静问道。
成文光这些害怕“严查”,所以当听到赵延洵维护之言后,他们都生出了一缕感激之情。
坏人都是别人来当,好人自己来做,这是政治家的基本操作,赵延洵对此领会深刻。
周承平此刻就是扮演的“坏人”,但他并没有这个觉悟,因为他就是光明磊落要为百姓言事。
几万百姓出城,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这件事岂能轻易就揭过了?
陇右官府这帮人沆瀣一气,田景同确实死不足惜,可其他人也别想蒙混过关。
“殿下,不可听信他们一面之词!”周承平再度劝谏道。
“这……”
别看赵延洵表面迟疑,但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周承平“弹劾”得越狠,他就越能掌控陇右系官员。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成文光也顾不得慎重,当即道:“殿下,臣等与田景同共事,周长史有此怀疑实属正常,臣等愿意接受严查,只望殿下还臣等清白!”
这就是政客啊,如今自称为臣已经毫无隔阂,改换门庭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基操。
“成卿言辞恳切,想必是光明磊落之身……”
可赵延洵才把话说完,周承平便出言道:“殿下,不可偏听偏信!”
赵延洵脸色微变,一直以来周承平自以为清流,站在道德大义的角度,便可以无视君臣之礼犯颜直谏。
虽然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但这样的人不敲打也不行,否则后面更不好收场。
但他不可能直接怼周承平,那样未免太拉低身份。
“关长史,此事你怎么看?”赵延洵沉声道。
即便到了末世,一个集体也只能保持大方向一致,在一些“无关紧要”事情上存在分歧。
这几乎无法避免,因为人心是贪婪而自私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高明的统治者,不会致力于消弭这些分歧,而是因势利导加以利用。
周承平要严查陇右官员,赵延洵就问关和泰怎么看,他相信关和泰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殿下,臣以为……周大人心念百姓,但却矫枉过正了!”
果然,关和泰的话没让赵延洵失望,前半句肯定后半句完全否定。
事实上,一直以来被周承平压制,被一些伟光正的说法裹挟,这让关和泰非常憋屈。
所以干脆借着这次机会,关和泰要做一回自己。
“关长史……你岂能如此误会于我?”周承平脸色极为难看。
而关和泰却平静道:“如今正是艰难困苦,内忧外患之时,你可要以大局为重!”
果然,还是让下面人互相斗的好,反正赵延洵没法保证,自己随时能想到这些“伟光正”的说辞。
周承平一时噎住,眼见周遭无一人声援,他感到十分心寒。
“殿下……”
“周长史,关长史说得有些道理,为今之计……还是要以大局为重!”赵延洵语气深沉。
他告诫周承平以大局为重,却没直接洗脱成文光等人罪行,就说明这事儿是暂时压下。
往后成文光这些人要是“犯糊涂”,这罪名可以让他们万劫不复。
此刻,周承平也知大势不可逆。
“臣……明白了!”
面带笑容,赵延洵再度开口道:“田景同之罪,诸位以为……该如何论处?”
“殿下,臣以为……田景同残害数万百姓,罪恶滔天,当处斩刑,夷三族!”
这话是成文光说的,在场众人莫不震惊。
成文光此人,当真是心狠手辣,这完全是为了和田景同做切割。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好家伙,王府长史司的人都没说话,喊打喊杀的全是陇右系官员。
对此赵延洵没有表态,而是问道:“两位长史怎么看?”
关和泰当即答道:“臣也附议!”
“臣……附议!”虽然于心不忍,但想起那些惨死的百姓,周承平还是收起了自己的同情心。
“好……此事就如此议定了!”
说完,赵延洵从位置上起身,而后道:“成卿……”
“臣在!”
“这件事情,就由你来主办!”
成文光微微一愣,随即答道:“遵命!”
第141章 吴家堡
元阳城东北四十里,吴家堡。
既然是叫吴家堡,就说明此地的主人信吴。
这吴家堡,正是元阳城内吴家的产业,里面有吴家旁系在内管事,周遭近千亩良田都是吴家产业。
吴家这样的大族,为了保护自己家产安全,就喜欢修建堡垒,吴家堡便是应运而生。
整个吴家堡占地近两亩,一圈被一丈多高的墙围着,墙上面可以站人。
堡内除了少数居住用的宅院,其他建筑都是库房,里面存放着各种农具,还有至关重要的粮食。
之前在元阳封城之际,吴允升派人出城,就是来这里搬运粮食,但却被赵延洵阻止了。
此刻的吴家堡,外面近千亩地里,零零散散有数百头丧尸。
堡门处正在焚烧,定睛一看却是尸体。
在距离数十丈外的树上,张子明眼睛死死盯着前面,在他一旁则是土匪头子黄天衍。
此刻,他二人身上满是泥污,正发出让人作呕的恶臭。
这些淤泥,是他们主动抹身上的,为的就是尽可能掩盖自身气味,避免被丧尸发现。
嘴唇干裂,黄天衍咽了口唾沫,才压低嗓音道:“老张,要我说干脆杀进去就是,里面就是一帮乌合之众!”
“等到了晚上再说!”张子明态度坚决。
“嗨你就是太谨慎了!”黄天衍无可奈何。
让他一个土匪头子无可奈何,也是因为他必须得承认,一路上多亏了张子明的谨慎。
如今这陇右大地上,可以说到处都是危险。
无穷无尽的人形怪物就不说了,而更为可怕的是,是哪些变异了的狼和熊。
在从元阳城外逃离后,张子明一行都遇到过一头狼。
只是这一头,他们就付出了七条人命,才合力将那头狼给打死。
一路走一路死人,到如今张子明和黄天衍两波人,加起来只有十七人了。
“莫要打草惊蛇,今晚上潜入进去,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此堡!”张子明谨慎道。
黄天衍没接茬,而是问道:“你身上还有吃的没?”
自己谋划半天,这厮竟想着吃的,这让张子明极其不爽。
“吃个屁,中午就把食物吃光了!”
紧接着,张子明语气郑重道:“所以,我们必须得谨慎,今晚一次就要拿下吴家堡!”
点了点头,黄天衍才笑着道:“我小时候听说书,很久之前有个人砸锅卖铁把自己逼上绝路,你说咱们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和那人一样?”
作为曾经的读书人,张子明忍不住提醒道:“你说的那叫破釜沉舟!”
“对对对就是那个!”
时间缓缓流逝,当太阳西斜之际,吴家堡内冒起了炊烟。
此刻堡内,青壮妇孺加起来有四十多人。
他们这里情况特殊,丧尸爆发是在夜晚,刚好夜晚堡门关闭内外隔绝,堡内众人才在丧尸爆发中存活下来。
堡内主宅正堂,吴允合坐在上首椅子上,正吧嗒抽着烟叶。
“老爷,该用晚饭了!”
一名老妇走进入门内,正是吴允合的妻子杨氏。
“明天的粮食分了没有?”吴允合起身道。
“老大老二他们已经去了!”杨氏点头道。
“嗯!”
随后这夫妻二人走出门外,院子内已经摆好了桌椅,两名妇人正在忙活,她们是吴允合的儿媳。
在丧尸爆发后,吴家堡内的人每天除了分粮食,就是吃饭睡觉,在这种平静中陷入绝望。
堡外树上,十几条汉子已经饿得咕咕叫,看向点着灯火的堡内也越发渴望。
里面有粮食有女人,有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老张,天都黑了该动手了吧?”黄天衍忍不住问道,他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问了。
做了这么多年土匪,他黄天衍不知抢了多少大户,还没一次像今天这样拖沓过。
看着远处的土堡,张子明沉声道:“再等等”
他要等到最后一盏灯熄灭。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众人都已经饿得两眼冒青光,嘴里都已经在泛酸。
“老黄,里面的人都睡了,让兄弟们准备动手!”
幸福来得太突然,黄天衍大喜过望,压低嗓音冲左右树上道:“弟兄们,时候到了准备动手了!”
众人脸上露出喜色,紧接着在张子明二人带领下,悄悄的往树下潜行而去。
从他们这里到吴家堡外墙,中间只有短短二十几丈,刚好此时一路都无丧尸,这确实是动手的好机会。
众人从树上落下,尽可能的减小动静,在夜色掩盖下悄悄往堡墙摸去。
四面堡墙上都各有人放哨,张子明一行必须不被放哨的发现。
尽可能地减小动静,他们越来越靠近的堡墙,一丈多高的堡墙已经近在眼前。
“准备搭人梯上!”黄天衍沉声道。
立刻就有四名汉子靠到墙边,蹲着马背搭好了人梯,其余人借力城墙后直接上去。
“不好,有怪物过来了,大家都快点儿!”张子明瞧着十几丈外,哪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丧尸。
众人速度立马加快,可当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