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却对身侧的霍安道:“去前面再取一副甲胄来!”
众人有些愣住,随即便明白了赵延洵的意思,这是不信任官员们的一张嘴啊。
黄忠长目光扫向管理管理的官员,见对方投以安心的眼神后,他才真正安下心来。
没一会儿,霍安便领着两名小太监,从匠人处拿了衣服编好的甲胄。
“工正,说说这幅甲胄!”赵延洵微微笑道。
说说甲胄,甲胄该怎么说?黄忠长一时间没明白赵延洵的意思。
于是他只能程式化介绍道:“殿下,此甲乃是仿制铁甲而来……”
指着霍安三人手中部件,黄忠长接着说道:“这两样是前后胸甲!”
“这几样是裙甲……”
“这两件是左右披膊……”
“这是腕甲和胫甲……”
……
“竹子编织的甲胄,虽比不上铁甲坚固,但其优点则是更为轻巧,士兵穿在身上负担不大!”
一番解说下来,黄忠长说得口渴舌燥,赵延洵表示很满意。
“关长史,这甲已经有多少件成品?”赵延洵又问道。
作为王府大管家,关和泰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当即道:“回禀殿下,如今成甲已有七百副,其中四百已经配发至侍卫司,余三百存于库房!”
“城里城外这些竹子,还能编成多少竹甲?”赵延洵又问道。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关和泰看向了黄忠长,而黄忠长目光便扫向了管理此作坊的官员。
“回禀殿下,城内竹子已经伐光,即便加上城外的那些……最多也只能制成三百副!”
听到这个消息,赵延洵并不感到意外,他对城内情况有大致掌握。
“不错了,这些天你们连续赶工,做出这么些东西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赵延洵的夸赞,让黄忠长等人安心了不少,今天他们的关就算过了一半。
“多谢殿下褒奖!”
示意众人免礼后,赵延洵接着说道:“走,去看看运兵车!”
这是他今天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运兵车是赵延洵的设想,他把各种需求罗列出来,便让工正所的人负责设计制造。
工正所这帮人绞尽脑汁,再废掉了好几张设计成果后,他们的设计稿才在赵延洵这里通过。
但要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最后达到批量制作的效果,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好在这东西不像后事航发那样高精尖,所以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第一辆运兵车就组装好了。
在黄忠长等人引导下,赵延洵一行前往了组装运兵车的作坊。
作坊被院墙围着,赵延洵进了院子大门,便看见了一辆木制车辆。
给人的第一影响便是结实,这辆车是用长宽各半尺的木头,通过榫卯工艺铸造而成,保证了其坚固性。
而这车给人的第二印象就是大,此车长两丈宽告皆一丈,容纳十人轻而易举。
这车给人第三印象则是稳,轮子被格外加固后显得粗壮,车子的离地间隙只有半米,更显得稳如泰山。
全车没有花里胡哨的雕工,这种粗犷的外形,非常附和赵延洵逾期。
黄忠长招了招手,负责此处的官员立马上前,这里还是他要更熟一些。
见这官员过来,赵延洵笑道:“说说这辆车!”
陈扬智来到赵延洵身侧,指着一旁的运兵车,讲起了车子的大致情况。
“把门打开看看!”赵延洵沉声道。
随后门被打开,里面的情况显露出来。
赵延洵往前走了几步,站在外面往里边探了探头。
不得不说,里面的空间确实足够大,十个人在里面不会太拥挤,早遭遇丧尸后躲进里面,足可保全自身无虞。
“殿下,里面地方有限,所以只设了十个座位,士兵们累了可以在上面歇息!”
“城内的更多地方,都设置成了储藏用的舱室,各舱室满载粮食和水的话,十个人足可以维持半月!”
看着里面各处都有的收纳位置,赵延洵非常满意的点头,这东西确实非常不错。
只听陈扬智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车内各方位还设置了六个瞭望口,不但可以借此观察外面情况,必要时还可当做发射口!”
随着陈扬智的讲解,赵延洵的目光看向了车内四周,便看见了六个长宽约摸十公分的口子。
随即他又抬头,便看见车子尾部的上方,有一个长宽半米的门,这是他特意交代要的“天窗”。
“按王爷的示,车子尾部上方还开了一道门!”
赵延洵面露微笑,随后问道:“尔等可知,这道门有何用处?”
现场众人面面相觑,做出一副思索的样子。
有人官吏刚要回答,被关和泰发现之后,直接目光严厉瞪了回去,而赵延洵却对身后情况一无所知。
“臣等愚钝,还请殿下指教!”关和泰笑呵呵道。
第167章 试车
赵延洵转过身来,徐徐说道:“上房开门,一来可以用做逃生,二来可以通过此门到达车顶,在高处瞭望!”
“殿下英明!”关和泰行礼到。
他这位右长史行礼称颂,现场便响起一阵歌功颂德之声,倒让赵延洵有些不好意思。
亲手将车门关上,赵延洵转过身问道:“既然是车,还得动起来看看!”
言罢,赵延洵对随行的林大贵吩咐道:“叫十个人来,把这车推出去看看!”
林大贵领命之后,立刻从外面点了十个人。
这些王府侍卫,此刻都穿着全套竹甲,这些车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参见王爷!”
看着跟前跪作一排的侍卫们,赵延洵沉声道:“免礼,都起来!”
待众人起身后,赵延洵才接着说道:“一会儿我数到三,你们就以最快的速度,全都进入车内把门关好!”
“遵命!”
这是一场测速,只有实际检验没有问题,赵延洵才会将其投入使用。
“一二”
“三”
三字一出,最靠近的侍卫极速往前冲去,后面众人则紧跟而上。
毕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侍卫们上车时稍显拥挤了些,足足花了七八秒才全部进入。
虽然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但只要专门训练,赵延洵相信可以缩短时间。
“都出来!”
侍卫们这才打开门,从车子里接连出来。
“还是你们十个人,把车推到北门瓮城去!”
“半个时辰推到便算合格,提前半刻每人赏粮十斤,提前一刻赏二十斤!”
粮食是硬通货,虽然把这大车推到北城很远,但能得粮食侍卫们动力十足。
见侍卫们跃跃欲试,赵延洵当即道:“现在开始!”
这一道命令猝不及防,但也预示着测试正式开始,霍安已经拿出沙漏记起了时间。
今日要做测试,这些东西赵延洵便让提前带上。
十名侍卫立刻行动起来,在他们一起用力下,车子被缓缓推动起来。
众人随即让到一边,让这些侍卫们可以推着车,将其往外面推去。
此刻是空车,所以十条大汉一起发力,可以说轻轻松松就把他推出了院子。
根据这个速度,赵延洵便可以推断,即便上面装满了物资,行动起来的速度也比普通人走路要快。
这个速度,其实已经让赵延洵足够满意,因为这车本就不太注重机动车,其更多是承担安全屋的角色。
随着十名侍卫推车而出,赵延洵也命人赶去瓮城传令,让驻守此处的段宏打开内城门。
没有他的命令,城门绝对不会开启。
而赵延洵本人,则停留在了原地,他只需要在此等待消息。
当然了,这时间里他也没歇着,而是参观了打造兵车的作坊。
看着库房内并不算多的木料,赵延洵问道:“城内的木料,可以造多少兵车?”
“回禀殿下,城内木材虽多,但能用作铸造兵车的却不多!”
“仅有的这些,也最多只够再造七八辆!”陈扬智答道。
这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制作兵车对木头要求极高,不但要够粗还得要够长够直才行。
不管是造竹甲,还是造兵车,需要的原材料城外都有。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打出城去,控制城外才行。
最近这些天,士卒训练都紧锣密鼓进行着,一切都到了要见分晓的时候。
现场又是一番观摩,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终于有人过来回禀,兵车已经被送到了北城瓮城内。
“殿下,侍卫们提前一刻钟到达!”
这就更让赵延洵高兴了,于是他当即道:“他们有功,赏!”
说完这话,他的目光扫向工正所的官吏,赞许道:“工正所督造的运兵车,本王很是满意,你们都是有功之臣!”
“本王赏罚分明,赏赐已经分批送入你们家中,往后你们要用心办差,本王绝不会亏待你们!”
此刻,在场众人纷纷行礼道:“叩谢殿下隆恩!”
拍了拍掌,赵延洵双手叉腰道:“接下来就该测最后一步,这运兵车是否真有那般坚固!”
“但这事儿过两天再说,车子就放在安和门瓮城内!”
众人都没说话,他们对赵延洵的话无异议,也不能有异议。
工正所这边参观完了,按道理说赵延洵该返回王府,但他突然有了新的点子。
最近整军备战,也是到了检验结果的时候。
上次测的是许洪驻守的西门,所以今天他决定测试东城。
谨身殿内,负责整理案的两个小太监,将最新呈送来的书整齐摆放在赵延洵案头。
做完了这事儿,他二人今日的任务便完成,可以回去歇歇了。
果然,当计时水漏的钟声响起时,前来接班的两人便走进了大殿。
双方交割完毕,下值的两位小太监便走出了大殿,此刻外面各处也在进行交接。
别人的事不要多问,这两名小太监只顾低着头,往王府后宅走了去。
待走出谨身殿区域,他二人心里才松了口气,随即便往住处赶去。
“刚刚你注意到没,有一份书是审理所送来的,我看又有人要掉脑袋了!”
“怎么说?”
“最近审理所的人在查账目,这是王爷最近唯一交代给他们的事,这些天审理所都只顾着查,今日送来的书你说里面会是什么?”
“难道是查出结果了?”
“所以我才说,有人要掉脑袋了,王爷眼里可是揉不得沙子!”
说完这些,两名太监便聊起了晚上吃什么,然后便一路走远。
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话已被旁人的听了去。
空旷的宫道内,玉竹从门框内走出,表情显得格外惊慌。
甚至于在走下台阶时,她一个不注意差点儿摔倒,幸好她扶住了一旁的墙角。
“玉竹姐姐,您没事吧?”
玉竹是薛宝筠的心腹侍女,在这王府后宅地位极高,所以婢女们都想跟她套个亲近。
被路过的两名侍女扶起,玉竹露出很勉强的笑容道:“没事没事,你们忙去吧!”
待这二人离开,玉竹表情便凝重,只见她迅速赶往了永福宫方向。
第168章 永福宫
在王府高墙中,玉竹脚下走得很快,沿途遇到有人打招呼,她都没心思回应。
这让她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不是她一贯的为人处世方法,但今日显然她顾不上这么多。
一路着急忙慌赶回永福宫,玉竹去没见到王妃薛宝筠。
“娘娘去了何处?”站在台阶上,玉竹询问起扫地的婢女。
“娘娘和侯姑娘一块儿出去了,想来是去了花园里!”
玉竹焦急无比,正当她打算去花园里寻人时,却听永福宫外传来说笑声。
能在王府内自由说笑的,也就仅有那几位主子了。
果然不出玉竹所料,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薛宝筠从宫门外走了进来。
“我就说嘛,那些花儿草啊什么的,就该多浇水才行……你看昨天才浇过的,今日便争相斗艳了!”
“姐姐聪慧,只是可惜之前枯死的花草了……”
薛宝筠与侯诗筠聊得正欢乐,却听耳边传来一个声音道:“娘娘,奴婢有要是禀告!”
事实上,玉竹表情凝重,薛宝筠一进宫门就看见了。
“什么事?”薛宝筠转过头问道,宫内其他人此刻也都望着玉竹。
玉竹面露难色,扫视左右之后,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你这奴婢,啥时候说话也吞吞吐吐了!”
说完这话,薛宝筠便转向侯诗筠道:“妹子,你先回屋歇一歇,一会儿我们再好好说话!”
侯诗筠也很识趣,向薛宝筠行礼之后,便转身往自己屋子里去了。
在得知侯诗筠家破人亡后,作为好姐姐的薛宝筠,便将其接入了王府,安置在了永福宫内。
严格来讲,只有赵延洵的女人才能住在王府后宅,所以侯诗筠住着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侯诗筠离开后,薛宝筠一路进了永福宫正殿,玉竹跟进宫殿大门后,便示意里面侍奉的婢女们出去。
坐到软榻上,接过玉竹递来的茶水,薛宝筠才问道:“说吧,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玉竹欲言又止,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然后叩头道:“求王妃救奴婢性命!”
突如其来的一幕,让薛宝筠微微有些愣住,这又是在唱哪一出?
只见她放下茶杯,表情严肃问道:“有话就直说,不要弄这些虚头巴脑的!”
做了几个月的王妃,薛宝筠的成长是迅速的。
玉竹此刻的行为,在她看来有要挟的意味。
连事情缘由都没说清楚,就要自己救他性命,这就是在拿主仆情分要挟她。
听到薛宝筠的话,玉竹只得抬起头禀告道:“娘娘,最近审理所在查王府账目,奴婢方才在外听说,这事儿已经有了眉目!”
听到这话,薛宝筠就明白了玉竹的意思,但她却没有说话,而是端起了一旁的茶杯。
这让玉竹感觉没底,只能继续说道:“咱宫里开销甚大,而且还要接济侯家,于定额便多支用了许多!”
“这些大多是奴婢去库管所打的招呼,如今王爷严查此事,所以奴婢才请娘娘救命!”
“叮”的一声,玉竹的话被这清脆的瓷器碰撞声打断,只见薛宝筠缓缓放下了茶杯。
“咱们宫里多支用了几何?”薛宝筠平静问道。
“回禀娘娘,奴婢大致算了一些,粮食瓜果,蔬菜肉类……林林总总加起来,总共超支了近三石物资!”
三石物资,换句话说就是三百斤,是个不大也不小的数目。
思索一番后,薛宝筠逐渐露出笑容,说道:“瞧你这点儿出息,本宫还以为多了不得事!”
玉竹心中苦涩无比,关系到自己的性命,她又怎能不担心!
大人物眼里的一粒灰,便可能是小人物肩上的一座山,这道理薛宝筠不会去想。
“等会儿派人,去把典簿正吴宏夫人请来,就说本宫要向她请教女工!”薛宝筠徐徐道。
这个时候还请教女工?玉竹觉得自己脑子不太够用。
等等……典簿正家的夫人,前几天王妃不是才请教过?
难道说,在审理所开始查案的时候,王妃就已经有了安排?
难怪王妃不慌不忙,原来却已经早有应对之策,那典簿所就是管理王府各类账目。
想通了这些,玉竹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
“奴婢这就去办?”玉竹试探着问道,这事儿她比薛宝筠要上心。
脑中思索一番后,薛宝筠便点头道:“也好!”
“奴婢这就去!”
言罢,玉竹向薛宝筠行礼之后,便径直往外面走了去。
待玉竹离开后,薛宝筠才用手扶住额头,这事儿对她来讲也有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