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99章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99章

小说: 末世从封王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了好一会儿,赵永铖才开口道:“你们好生医治太子!”
  言罢,赵永铖朝身旁太监招了招手,后者立马将他从椅子上扶了起来。
  “扶朕回宫去!”赵永铖神色黯然。
  在一众太医担忧的目光下,赵永铖被几名太监搀扶着,缓缓向寝宫外走去。
  当他要踏出大殿时,李素欣拧了儿子一把,其子赵惟恒便扑到了赵永铖面前。
  “皇爷爷,您一定要救救父皇!”
  说完这句话,赵惟恒便止不住的哭泣,衣服至孝的模样。
  赵惟恒是赵延隽次子,今年已经十四岁,乃是李素欣所出。
  而赵延隽的长子赵惟隆,此刻则安静站在一旁,静静看着赵惟恒母子的表演。
  赵惟隆虽是长子,但他在东宫的日子并不好过,没有父亲教导更无母亲疼爱。
  难得能见皇帝一面,他本来也想着露露脸,但却被李素欣防得死死的。
  “好好照顾你父亲!赵永铖沉声道。
  说完后,此地赵永铖并不想多待,而是直接出了寝宫,东宫的官员们则一路送了出去。
  即将走出东宫大门之际,赵永铖突然停下脚步,同时摒退了其他人,只留太子府詹事黄志成。
  随后赵永铖问道:“黄志成,太子身体康健,为何突然暴病?”
  这些事情,只要派人查肯定能查清楚,但赵永铖等不了那么多时间,所以他选择亲口询问。
  黄志成三十多岁年纪,担任詹事已有十多年,与太子赵延隽荣辱与共,他自然不希望太子出事。
  面对皇帝询问,黄志成一时不知如何做答,因为这事儿实在是难以启齿。
  “殿下临幸美人,辅食丹药……这才出事!”
  太子近段时间私生活混乱,这事儿赵永铖有过了解,但他也没太放在身上。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事儿最后会爆这么大雷。
  虽然黄志成说得简单,但赵永铖一听就知道,其中大概是什么内情。
  会不会是有人要害太子?这是赵永铖最想搞清楚的是。
  随即赵永铖也没多问,而是直接走出了东宫,进入龙辇后便起驾回宫。
  太子必死,作为父亲赵永铖伤心。
  但作为皇帝,眼下有两件事很迫切,其一是搞清楚是否有人加害太子,其二是尽快确立新的储君。
  “吩咐辑事监的人,严查此事!”
  赵永铖话音落下,龙辇外便有太监应道:“遵旨!”
  半个时辰后,赵永铖返回了皇宫,此刻已有大批官员等候觐见。
  赵永铖没理会这些人,甚至根本没去乾安宫,而是来到了皇宫一侧的奉先殿。
  踏进殿内,赵永铖让当值的太监全部撤下,还命人把大门给关上了。
  殿内供奉着大晋历代先帝的灵位,同时也悬挂着历代皇帝的画像。
  赵永铖抬头看着前方,前方画像中的人仿佛也看着他。
  徐徐迈动脚步,赵永铖跪在了明黄色的蒲团上,恭恭敬敬对着前方灵位磕了头。
  “臣赵永铖敬告列祖列宗……”
  这普天之下,能让赵永铖磕头称臣的,也只有奉先殿这些画像了。
  “臣受先帝重托,即位为君,御极已历二十四年!”
  “感怀祖宗创业艰难,然创业难守业亦难,二十年来夙兴夜寐,臣无一日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然臣智短德薄,以致社稷不稳,天下难安……”
  “胡人进犯,北地大喊,流民作乱,天降异鬼,祖宗江山危矣!”
  说到这里,赵永铖已经带上了哭腔,此刻的他褪去了皇帝光环,就是个饱受挫折打击的普通老头儿。
  想来也是,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国家却被自己搞得每况愈下,偏偏这还是自己努力后的结果。
  强烈的失败感,外加如今崩坏的局势,让已经两鬓发白的皇帝,情绪一下就崩溃了。
  说穿了,皇帝也是人,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但这样反而让情绪爆发会更猛烈。
  “如今太子病危,而臣已年迈,祖宗江山有倾覆之危!”
  “万方有罪,罪在臣之一人,天若加罪,臣愿一人担之!”
  说到这里,赵永铖再度叩首道:“惟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护佑大晋江山社稷!”
  也只有被逼得没了办法,赵永铖才会寄希望于祖宗神灵,不是说他多相信这个,而是他需要求个心理安慰。
  可惜的是,墙上的列祖列宗们,并未给赵永铖半点儿指引。
  殿内一片死寂,而赵永铖的心也逐渐宁静,作为皇帝他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随后,只见他从蒲团上起身,徐徐走到了大殿门口。
  “开门!”


第233章 各郡情况
  乾安殿外,三位内阁大臣,以及各部主官等候在此。
  “太子出事了,也不知如今是何情形!”
  “太医院大半去了东宫,连皇上都亲自去了,看来情况危急!”
  能做到阁臣尚书的,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见微知著只是基本功。
  “天降灾乱,神州倾覆,如今好不容易局面好转,偏偏太子又出事了,这可真是……”
  这是真心话,但容易被人过分解读,所以其中一大臣没继续说。
  众人议论纷纷,但三位阁臣却没说话。
  官做到他们这一步也就到头了,他们的每一句话都重若万钧,所以轻易不会开口。
  众人在殿外等了一阵,终于总管太监陈长河走了出来。
  “诸位,皇上召你们觐见!”
  听到这话,官员们排好班列,在三位阁臣带领下,往大殿内走了去。
  乾安殿规制极高,主殿之内空空荡荡,众人被陈长河引往了一旁。
  众人行走之间,只听首辅王庭鹤问道:“陈公公,太子如何了?皇上无恙吧?”
  “皇上正伤心着呢,诸位一会儿可得多说点儿好消息!”陈长河答话道。
  没一会儿,众人便被带到了殿内一处精舍外,皇帝本人正坐在躺椅上,目光正盯着墙上的一副地图。
  这里面地方狭小,十几名大臣进去只会显得拥挤,所以众人干脆站在了外面。
  “臣等叩见皇上!”一众大臣跪下行礼。
  只听赵永铖开口道:“三位阁老进来,其他人若有本奏就呈上来,然后回去处理政务吧!”
  不管此刻心情有多差,但作为皇帝就该承担起责任,所以赵永铖还是得处理好今天的事。
  有事启奏的,便将自己奏疏交给了旁边的宦官,然后再向皇帝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三位阁老,进来吧!”
  这下人少了,三位阁臣在里面就有了坐的地方。
  在赵永铖的示意下,三名小太监搬来了墩子,然后他才说道:“坐吧!”
  “谢皇上!”
  皇帝五十多岁,但三位阁臣最小的也有六十,此刻精舍内的四个老头,便组成了大晋朝廷的权力核心。
  三人坐下之后,首辅王庭鹤便开口道:“皇上,今早臣听说太子出事了,不知情况如何?”
  “太医正在救治,你们就不要过问了!”
  赵永铖的这句话,给今日的奏对定下了基调,让他们不能再问太子的事。
  见众人不再说话,赵永铖只能主动问道:“今天都什么要事,说吧!”
  王庭鹤则道:“回禀皇上,东南三郡的粮食丰收,各官府征收的粮食,在预留一部分后,已经陆续在往京畿运送!”
  “江西郡和岭北郡呢?”赵永铖追问道。
  “这两地还在征收中,想必不日便会有结果!”
  点了点头后,赵永铖才道:“大江以南五郡,是我大晋如今之根基,再传一道旨意给各郡都司,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保证南方安稳!”
  “遵旨!”王庭鹤答道。
  紧接着赵永铖又问道:“西南最新情况如何?”
  听到问话,次辅谢孝方起身答道:“蜀郡南部各府县,鬼物已被肃清,而北部各府县还在排查中!”
  “尽早收到山南郡最新奏报,各府城已全被光复,县城还有二十多被怪物占据,山南都司正全力清剿!”
  “县城还被鬼物占了二十多个,那城外情况岂不是更为严重”
  赵永铖的语气中,此刻带有一丝愠怒,只听他接着说道:“半年过去了,本来只有北边数府有鬼物出现,却搞得蔓延到了全郡,山南都司就是一帮废物!”
  听到赵永铖的训斥,谢孝方悄悄低下头去,心里也在骂山南郡的官军。
  “传旨山南都司,两个月内若无法收复所有城池,都司衙门的人全部问罪!”
  “遵旨!”
  “南阳郡、清河郡、淮阳郡情况如何?”赵永铖又问道。
  “都司和禁军各部正在全力清剿,其中清河郡最新的消息,已经快要清剿完成,都司和禁军正在排查中!”
  其他各郡都是都司负责清剿,但刚才提到的这三郡,还出现了禁军的身影。
  是因为这三郡属于中原地区,所以朝廷才派出了禁军,因为这些地方直接关系到京畿之地的安全。
  “把其他各郡的情况说完!”赵永铖抚摸额头,此刻他感觉头疼无比。
  谢孝方点了点头,才接着说道:“河东、广阳、河西情况仍旧危急,各卫所正在稳固防线!”
  这三郡又要靠北一些,所以丧尸危急更加严重,朝廷虽已联系上当地官府,但相互之间沟通经常断绝。
  为了不让丧尸蔓延,朝廷另外调集了军队,在京畿郡外围构筑了防线。
  虽然赵延洵提前知道丧尸要爆发,但要论对整个危机的全面了解,赵延洵反而要落后于朝廷方面。
  一个完整政治军事体系,在末世时体现出的能力,绝不是被困在小小元阳府的赵延洵能比。
  整个丧尸在各地爆发的程度显示,北方要远比南方要严重得多。
  最南方几个郡,也就是刚才王庭鹤说到的那几个,根本就没有本地爆发的情况。
  即使有外来输入的零星几个,也被已最快的速度扑杀,南方五郡稳如泰山。
  而大将以北的地区,丧尸危机就要严重一些,刚才的奏对便已经提到正在清剿。
  “北方和西北几个郡,几个郡还是没有消息?”赵永铖问道。
  一直没开口的三辅陆朝文起身答道:“恒山、靖海、朔方三郡,隔着广阳和河东的,朝廷已经派出了三十多次人手,都司和禁军也时常派出斥候打探,但一直都没有消息!”
  “西北三郡,有的大河串联,派出的人手也没有消息?”赵永铖语气变冰冷,显示出他已经很不高兴。
  就在这时,首辅王庭鹤答道:“皇上,京畿之地鬼物还未肃清,过早联系北方和西北数郡并无益处,反倒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臣以为……”
  没等王庭鹤把话说完,赵永铖便质问道:“难道这些地方的百姓,就不是我大晋的子民?”
  “该找还是要找,尤其是西北三郡,那边还有胡人进犯,必须要打探清楚情况!”
  赵永铖尤其强调西北三郡,除了真的关心这些地方的百姓,当然也是为了打探赵延洵的消息。
  他对自己这个九儿子,心里还是非常在意的。
  “遵旨!”


第234章 应对
  咸福宫,偏殿之内设了一处佛堂。
  端妃此刻正跪在蒲团上,手里敲着木鱼,嘴里念着经文。
  这是自丧尸爆发以来,她就定下新规矩,每天诵经半个时辰。
  诵经的目的,则是为远在陇右的赵延洵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儿子平安。
  以往做这件事,端妃总是能沉心静气,半个时辰很快就会过去。
  但今日,她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但她还是认认真真跪在蒲团上。
  就在这时,灵素出现在了佛堂外,想要出言禀告情况,却又不敢打扰端妃。
  木鱼声戛然而止,只听佛堂内传出了端妃的声音。
  “什么事?”
  “娘娘,出大事了!”
  “何事?”
  “刚刚奴婢在外面听说,太子他出事了,太医院的人全都赶了过去!”
  听到这话,端妃便道:“太子是国本,若是染病,太医院的人关心过甚,却也不稀奇!”
  “是!”灵素没有多说。
  但她此刻很疑惑,对端妃的反应感到奇怪,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的。
  “太子生病这些小事,不要来搅扰本宫为我儿祈福,退下吧!”
  灵素点了点头,此刻端妃背对着她,所以她看不清端妃表情。
  待灵素离开后,佛堂内外恢复了宁静,这里只有端妃一人。
  只要站在佛像的位置,就可以看到端妃嘴角露出的笑意。
  随后木鱼声和诵经声再度响起,这依然是端妃普通的一天。
  皇宫之外,陶阳伯府后宅书房内,陶阳伯曹嘉盛正坐在椅子上。
  他的手里虽拿着书本,但此刻却怔怔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书房内侍奉的一应仆婢,全都被他驱赶出去,这里只有他一个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外传来的脚步声,才让曹嘉盛收起了书本,目光随即扫向门外。
  从门外进来的是个年轻人,正是曹嘉盛的长子曹云辉。
  进了门后,正当曹云辉转身要去关门,却曹嘉盛道:“不要关门!”
  听到这话,曹云辉顿了顿,随机便懂了话里的深意。
  随后他径直走到曹嘉盛面前,低声道:“爹,事情已经办妥了!”
  曹嘉盛目光如炬,徐徐道:“你要知道,此时关系到咱全家的性命,仔细想想……还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曹云辉不由苦笑,暗害太子一事本就和曹家没有关系,他们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怎么查也不可能查到他们头上。
  但偏偏,他这位老爹还是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
  当然,这绝对不是坏事,于是曹云辉找了椅子坐下,然后苦心思索起来。
  两人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啥都没想出来。
  “昨天夜里到现在,为父连眼睛都没闭过!”曹嘉盛叹息道。
  端起一旁的茶杯,曹云辉喝了一口,说道:“爹,有两件事……儿子不明白!”
  “你说!”
  “这种事情,为什么要咱们去做?我们若是拒绝,想来也没人能逼咱们!”曹云辉脸色阴沉道。
  “拒绝?没有你姑姑扶持,咱家不会有今天,她能给咱们就能全部收回去!”
  说到这里,曹嘉勋越发无奈道:“你姑姑是什么人,你难道还不清楚?真要把她逼急了,她是六亲不认的!”
  听到父亲这样说,曹云辉也只能无奈点头,其实他对端妃畏惧得很,所以才想撺掇父亲“造反”。
  察觉到儿子的想法,曹嘉盛补充道:“这些年来,咱们做的那些事情,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所以咱们没有退路!”
  没有退路,自然也就只能跟着端妃走。
  “为何姑姑她,非要做这件事?”
  这是曹云辉的第二个问题,曹嘉盛也一直在思考。
  “当年四皇子早夭,如今九皇子生死不知,你姑姑她心里有恨……深仇大恨!”
  “您的意思是说,姑姑是为了泄愤?”
  曹嘉盛点了点头,说道:“若真放任太子登基,咱们绝不会有好下场,你姑姑这样做……却也不只是泄愤!”
  仔细思索后,曹云辉坦言道:“咱们没了退路,姑姑她也没退路,如今这一手……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愿她能找出一条生路,否则咱们全家都将万劫不复!”曹嘉盛叹了口气。
  他们曹家自从封伯后,就一直在走钢丝,老爹死了他曹嘉盛接上,如今曹云辉也掺和进来了。
  有时候曹嘉盛都在想,要是能舍去这身富贵,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惜上了夺嫡争权这条船,想下去可就千难万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