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炮王 >

第113章

炮王-第113章

小说: 炮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报官摇摇头,“英国人仅是妥协,距离最终屈服还需要一段时间,当前他说供认交代的尽是有关西班牙盟友的信息,联军情报依然不肯透露。”

    德赛笑了笑,也不再深究,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短期之内,不会冒然介入葡萄牙战场,而是要首先处理后方的危机,就让军情局慢慢消磨英国俘虏的耐心。于是,德赛命令帕斯赛尔少校:“立刻解除对蒙蒂霍镇事件的消息封锁,严密监视西班牙叛军的一举一动。另外……”

    德赛招来新任的副官马尔丹上尉,对后者交待说:“你去找拉斯蒂参谋长过来,说我要和他商讨针对西班牙叛军的作战任务。”

………………………………

第23章第一个打击目标(上)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按照在巴黎的战略部署,第三次葡萄牙战争,将由马塞纳元帅指挥的葡萄牙军团的主力,包括雷尼埃将军、内伊元帅,以及朱诺将军所部,共6万6千名士兵,于6月20日在萨拉曼卡誓师西进,目标直指西葡两国东北部交界的军事重镇,罗德里戈要塞。

    而充当一路偏师的德赛师团,马塞纳元帅给予其任务,仅要求在6月15日之前,从萨拉戈萨长途行军近六百公里,并接管巴达霍斯要塞,吸引英葡联军的部分兵力,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对于德赛师团何时向葡萄牙境内的埃武拉要塞发动进攻,进而攻占该城,从侧翼对里斯本形成战略包围,马塞纳元帅没有下达任何具体时间表,一切都由赫鲁纳公爵自行决定。

    从地图上看,巴达霍斯到埃武拉的直线距离不过八十公里,奥特斯尔中校(工兵团长)实地测算的进军路程为105公里,左右偏差不到百分之3。

    如果两地间由石灰石与砾石铺就的道路没有天堑阻扰,在夏季干燥少雨的地中海气候环境下,德赛师团的步兵只需安排2个急行军日,便能开赴埃武拉城下。即便要防范沿途联军与游击队的伏击或袭扰,保持每天30公里正常时速,也不过3到4天。

    当然,上述不过是纸上谈兵。事实上,从巴达霍斯到埃武拉的这百余公里中,山林密布,河流纵横,崎岖道路。在得知德赛师团会从东线入侵葡萄牙时,威灵顿已任命贝尔斯福德将军为东部防线指挥官,调派3。5万名士兵(含2万游击队),并重新加固埃武拉城为军事要塞。

    在未来法军沿途所经过的地域,同样是严格执行坚壁清野的持久战方针,包括迁徙村民与牲畜,焚毁村庄与谷仓,甚至拆毁桥梁,破坏道路。务必不留给法国人一片面包,一块肉干,一瓶葡萄酒,让入侵者没有完整的房屋可以歇息,没有顺畅的道路能够通行。

    尽管奥特斯尔中校向德赛将军保证,他的工兵团已做好筑路桥架的各项演练,筹备了充足的施工器材。在师团行军途中,需要多花费7到8天时间,就能完成浮桥建造与道路修复工作。在此基础上,算上师团步兵的4天正常行军,就是12天。

    12天的时间,看似不长,但对于军队的补给压力就会无限放大,这也是所有法军最致命的弱点。另外,在德赛师团的后方还有一支虎视眈眈的复仇叛军,盖斯塔将军率领的1万多西班牙正规军。在德赛师团深入葡萄牙境内时,光凭那3千5百名西班牙骑兵,就能随心所欲地切断前线部队与巴达霍斯要塞、巴达霍斯要塞与安达卢西亚省(苏尔特部)之间的补给通道。

    此外,即便是顺利抵达埃武拉城下,能否顺利攻克也是一个大难题。来自军情局的情报与奥特斯尔中校的报告中都曾提及,如今的埃武拉城已被重新造成一座军事要塞。多名英国工程师参照沃邦1式棱堡体系,动用了8千名葡萄牙民工,耗时3个月,将埃武拉城原有的古罗马圆形城堡四周,向外延伸,构筑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星形棱堡。

    这类棱堡体呈不规则的五角形,依山势地利而建,由一个母堡(实心棱堡)及多个子堡(三角堡、凹面堡)合组而成,各堡皆以暗道成坑道连接。最外围是诱敌斜坡,它与母堡(实心棱堡)中间,还夹杂了至少2条宽阔堑壕、3道胸墙、10多个主辅炮台,以及纵贯各个棱堡群的隐蔽通道,能方便棱堡间的兵力调配,伏击深入棱堡的敌军。

    从16世纪末的梅斯城攻防战开始,300年间以来,棱堡群就是这个时期的超级堡垒,是所有攻城士兵的可怕噩梦。当面对这类棱堡要塞,唯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按照沃邦元帅(法王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军事专家)的平行壕攻城法。

    攻城部队(工兵)需要开挖至少2道平行壕,以及连接平行壕的各种曲线或折线形的接近壕,除了配属诸多大口径加农炮消灭要塞正面上的炮兵和击毁炮眼,还要在平行壕内装备48磅臼炮队以曲射火力打击要塞。事实证明,只有通过火力压制和堑壕掘进为手段,才可以用尽可能少的伤亡代价接近要塞,最终完成摧毁并攻占棱堡防御体系。

    然而,按照沃邦元帅倡导的平行壕攻城法,进攻方兵力必须是守军的7倍;另外,攻城炮兵部队还要装备大口径加农炮与重型臼炮。而这两项都不是德赛师团所具备的条件。

    在第二次萨拉戈萨会战时,拉纳元帅指挥的训练有素的近6万精锐军团,在围攻躲藏在简易棱堡内部,掺杂了大量民兵的西班牙守军时,也保持了3倍于敌军的强大兵力;此外,拉纳军团还拥有一支火力强大的炮兵,包括威力惊人的24磅攻城炮与48磅臼炮。

    在抵达巴达霍斯要塞后,德赛师团已秘密增至2万5千人,其兵力现对于布防埃武拉要塞的1。5万英葡联军(2万葡萄牙游击队不计入内),人数上的确占有绝对优势。如果敌我双方进行的是一场运动战或遭遇战,取胜当然不存在问题。但作为攻城一方,德赛和他的参谋部却没任何把握,依照沃邦元帅的平行壕攻城法,在1个月内拿下埃武拉城。更别说,德赛师团的炮兵部队中,没有担当攻城任务的24磅重炮以及巨型臼炮。

    漫长且不稳固的补给线,围城兵力不足,加之缺乏重型火炮,都是德赛交给师团参谋部所要解决的棘手难题,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赫鲁纳公爵在杜伊勒里宫,为了自己的加泰罗尼亚亲王爵位与帝国元帅头衔,当着拿破仑皇帝的面,已经夸下了海口。

    “……所以,我尊敬的参谋长先生。8月攻占埃武拉,10月拿下里斯本,这是我和皇帝业已达成的既定目标,不能更改,无论葡萄牙军团获胜与否,都要完成,坚决的完成!”师团指挥所内,德赛略微提高了嗓声,显然对于拉斯蒂的种种抱怨有所不满。

    十分钟前,拉斯蒂被德赛叫到指挥部时,他带给赫鲁纳公爵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经过师团参谋部军官的再三推演与反复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攻占埃武拉要塞的先决条件,是要等到马塞纳军团对阵英葡联军时,获得一场决定性的会战胜利。

    而德赛本人清楚,马塞纳元帅的所谓胜利,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威灵顿根本不与其做正面会战,一路且战且败,将法国…军团引入那条不可逾越的天堑,“威灵顿之线”。所以,创造胜利奇迹的希望,不在马塞纳那边,而是在自己身上。

    “是的,公爵阁下。实际上,我和参谋部同事也不看好葡萄牙军团有获胜把握。但如果我们师团要独自攻占埃武拉要塞,并最终拿下里斯本,就必须保持对驻城守军至少3倍以上兵力。所以,您还需要向南部的苏尔特元帅,或是西面的维克多元帅发出求援,要求再增派2万援兵,以及50门的攻城火炮。”心中早有准备的拉斯蒂退让一步说。

    德赛摇摇头,继续否定参谋长的建议。他说道:“维克多元帅本身就兵力严重不足,单单维系治下的诸多城池,就已举步维艰,一大批山地游击队需要继续围剿;而苏尔特元帅,已在巴达霍斯要塞留给我们5千人马,短期之内,不可能再有其他增援了。

    我的参谋长,请别再纠结如何攻克埃武拉要塞的困惑,目前我心中已有了腹案,但要等到奥特斯尔中校率领的工兵团与随军工程师,一同所做的实验成功之后,方可具体明言。而现在,你要考虑的现实难题,是如何缩短两个要塞之间长达12天的补给线。”

    英葡联军在东部防线上实施的一系列坚壁清野政策,使得德赛师团的移动速度放缓到12天,大大拉长了交通补给线,难以运作兵贵神速。与此同时,德赛也不用担心葡萄牙境内的东部联军利用这条残缺不齐的道路,从埃武拉城出发,袭扰巴达霍斯要塞。

    事实上,巴达霍斯要塞也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其核心防御体系,仍是一道道令人生畏的星形棱堡。在1812到1813年间,威灵顿曾率部英、西、葡等国联军,以五倍守军的兵力,三度围攻巴达霍斯要塞,直到1812年4月才最终得以收复。而这,还是法国驻军在弹尽粮绝之际,不得已的主动撤离,放弃了巴达霍斯要塞。

    对于德赛抛出了的第一个难题,拉斯蒂却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不答反问道:“公爵阁下,为何我们一定要遵从英国人为我们设计好的进军线路,而不是另辟蹊径呢?”

    德赛追问道:“另辟蹊径?从哪里走?”

    参谋长快步走到悬挂军用地图的一侧墙体,他拾起一根教鞭,随即指向德赛师团所在地,巴达霍斯要塞,继而解释道:“公爵阁下,请看,我们身边还有一条伊比利斯半岛最长的河流之一,瓜迪亚纳河。师团主力从巴达霍斯登船,沿着瓜迪亚纳河一路顺水南行70公里,直到葡萄牙的莫拉镇,再折转向西北航行10公里后,部队就可以在波尔特城一带登陆。

    至此,从波尔特城到埃武拉城不足30公里,沿途路况良好,地形均为盆地平原,士兵徒步6小时即可达到。而80公里的水路航线中大都属于顺流而下,使用荷兰式的平底帆船,最多只需12个小时就能将源源不断的人员与物质,从巴达霍斯运抵波尔特城;20小时之内,送到埃武拉前线。”

    德赛眼中一亮,这的确是一妙招,略加思虑后,他又提出几个问题。

    “是否进行过水文的实地勘测?”

    “我的一名参谋做过实地考察。”

    “沿途是否有联军的水兵驻防?”

    “毫无防范。”

    “我们的船只与水手如何解决?”

    “巴达霍斯与梅尔达一带,有很多渔民,他们大都使用平底帆船充当渔船,只要付钱,我们随时能够加以征用。至于水手,梅尔达还有维克多元帅的一支800人的水兵营驻扎,他们也配置一些用于河面警戒的巡逻艇。”

    “很好,不过,师团主力将不在巴达霍斯登船,而是莫朗镇。因为我们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来自西班牙叛军的后方威胁。

    ……

………………………………

第24章第一个打击目标(军演。。。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在赢得第三次反法同盟之后,拿破仑随即下令修改《1791年条例》的部分内容,其中一条就是在军团与师团之间,再加设军一级的作战单位。

    至此,欧洲近现代军队编制得以完善与最终定型,从而形成一整套作战序列,包括军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伍)。

    通常状况下,军团是由2个或者2个以上的军组建;每个军统帅1到4个步兵师,2个骑兵团(重骑兵与龙骑兵),2个轻骑兵师(骠骑兵);一个师者管辖2…5个旅;一旅拥有2…4个团或联队;一团辖制3个营,而每营又有5…9个连队。

    德赛师团脱胎于法军序列,其军队编制自然与法国…军队大体相似,但在兵源人数方面。这支部队名为师级,实为军级,其兵力总数比起葡萄牙军团的一个军要多得多。

    接管巴达霍斯要塞之后,德赛师团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整编,目前已拥有4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一个炮兵团,以及宪兵、工兵,辎重团等辅助作战部队,总兵力2万5千余人。

    而通常状况下,一个法国师团的兵力总人数为9千左右;军一级为大约2到3万人;军团为4到6万人。诸如马塞纳元帅指挥的葡萄牙军团中,雷尼埃将军的第二军兵力为2万1千人;内伊元帅的第六军,1万8千人;朱诺将军的第八军,2万6千人。

    德赛师团的旅、团两级作战单位的兵员数量都属满编,这在伊比利斯半岛上的法军序列中,非常罕见。两年多的半岛战争之后,除了苏尔特元帅指挥的法国部队能够得到部分兵力补充外,无论是内伊元帅,还是维多克元帅,其麾下的团一级兵员,一些已不足600人,一个团的兵力还不如德赛师团的一个营,某些骑兵团的人数甚至只有300。

    德赛师团的4个步兵旅中,包括德尔尼将军的第一旅,人员5000。该旅下设3个步兵团,以及两个**炮兵连;第三步兵旅,旅长巴尔巴内格尔将军,全团编制4000人,包括三个步兵团(两个加泰罗尼亚团,一个爱尔兰团,一个北阿拉贡团);第四步兵旅,旅长路易。雨果将军,兵力3200人;第五步兵旅,旅长博奈将军,兵力3500人。

    在抵达巴达霍斯要塞后,德斯努埃特将军指挥的骑兵旅(副旅长卢卡什?帕沃夫斯基中校)获得了增员,已拥有两个波兰人枪骑兵团,三个法国轻骑兵联队,总兵力4200人。

    同样的,克勒中校指挥的炮兵团也得到进一步补充,炮兵人数为2500人,包括50余门各钟6磅、8磅、12磅的火炮,差不多是个小半个军团的强大火力(一个法国…军团的火炮总数量为150门)。

    尽管师团人数已到2万5千人,但德赛并没下令变为师团为军级,除了对外保密的缘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博奈将军的第五旅,与路易。雨果将军的第四旅,包括还有其他少量兵种(炮兵与骑兵),都只是属于临时加入德赛师团的友军。

    前者是苏尔特元帅派来,主要用于协助德赛师团坚守后方基地……巴达霍斯要塞;后者是老雨果将军怂恿约瑟夫国王提供的“友情赞助”,好让弟弟路易在葡萄牙战场刷刷功绩。

    德赛为了获得上述两旅官兵的指挥权,除了要正常支付士兵的军饷、补助、战时津贴,以及所有阵亡官兵的抚恤金外,还要与他们分享战利品。等到葡萄牙战事结束时,两个步兵旅,两个炮兵连,以及一个骑兵团,都要重归苏尔特元帅或马德里方面。

    与此同时,4旅与5旅也必须遵守德赛师团的特殊军规,包括有限度饮酒规定,履行卫生条例,接受宪兵监管,允许师团参谋部派驻作战参谋,等等。其中令博奈等人感觉最不习惯的,就是那条令人深恶痛绝的“禁酒令”。

    在19世纪,不仅仅是拿破仑的军队,但凡欧洲士兵都普遍喜好嗜酒,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对于身陷西班牙泥潭,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法国…士兵而言,酒精与粮食一样,属于生活与战斗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高级军官还是普通士兵,大都酗酒成风。

    6月下旬,当波奇少校率领的宪兵团奉命进驻巴达霍斯,监管要塞内所有部队的军纪后,仅在1天就查处了30多起士兵酗酒事件,违纪者大部分来自博奈将军的第五步兵旅。

    于是,波奇少校找到博奈将军,准备向其反映此事时,却发现第五旅长刚在旅部指挥所里干掉一整瓶琴酒,整个人已变得伶仃大醉,身体摇摇晃晃。

    勉强听清对方来意后,这位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