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炮王 >

第170章

炮王-第170章

小说: 炮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个消息,“东部联军指挥官宣布向法国人投降,安德鲁?德赛将军已经占领了埃武拉。”

    第五个消息,“赫鲁纳公爵统帅他的无敌雄狮,所向披靡,继续朝着向里斯本方向进发!”

    第六个消息,“至高无上的征服者于今日中午抵达里斯本,他会将和平与希望带给这座光明之城!”

    ……迎接德赛师团的盛大入城式尽管没有如期举行,但在当晚,议会政…府与城市贵族还是为征服者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整个市政厅大楼灯火辉煌,处处装饰精美。毕恭毕敬的贵族官员们将向他挨个敬礼,而装扮雍容华贵的女人们恭敬热情地接待掌握这座城市命运的新主人。

    作为大英帝国驻里斯本的高级外交官,我同样也收到了这份欢迎征服者的宴会邀请。然而在此之前,我在公使馆内却遭遇了几名不速之客的意外拜访。

    为首的是一名法国中尉军官,他向我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名叫约瑟夫。雅克,是赫鲁纳公爵的随从副官。这个年轻军官的相貌我依稀在德赛身边见过,而他的名字似乎也很耳熟,感觉自己应该在里斯本某个场合中听说过,但一时半时之间,我的脑海里无法回想起来。

    心中的上述疑惑,很快就被一位熟悉的面孔所取代,他是约翰。杰拉德,我的一位私交朋友,也是《泰晤士报》驻葡萄牙东部联军的一名战地记者,英国公民。在埃武拉遭遇沦陷后,杰拉德被法国人俘虏,并跟随德赛师团一同来到里斯本。

    于是,我热情拥抱了经历过苦难围城的挚友,庆幸他安好无恙的回到里斯本。我已经注意到,尽管约翰。杰拉德身体消瘦,面色苍白,但精神状况还算不错。看来安德鲁。德赛和他麾下的士兵注重文明国度间的战争法则,至少没有虐待这位英国公民,使得两国之间为结束这场葡萄牙战争所进行的外交努力,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

    约瑟夫。雅克和他身后的两名宪兵显得很有教养,身穿漂亮法军制服的三位军人在入屋之前,已将自己的军靴洗刷的一尘不染,走到房间地板上不带任何痕迹。当我故意同约翰。杰拉德进行长时间的寒暄交谈时,他们始终安静的站在一旁,表情不曾显露厌烦感,上前来打搅我们。

    直到我与约翰。杰拉德分开,并将目光重新投向那位中尉军官后,他这才告诉我:遵照赫鲁纳公爵的指示,约翰。杰拉德在遭遇法国宪兵的调查,并最终确认为持有中立立场的外国公民,未从事任何间谍活动,因而战地记者获得释放,法军不再限制其人身与迁徙的自由。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我立刻让使馆侍从准备了下午茶点,招待约翰。杰拉德和协助他获释的法军人。10分钟后,约翰。杰拉德因身心疲敝,提前回到房间里休息。两位法国宪兵也纷纷起身,他们在一名侍从的引导下,在公馆后面的花园里散步、吸烟。

    很显然,约瑟夫。雅克此行的真实意图,不是简单的向帝国公使馆移交一位与战场无关的英国公民。事实上,作为赫鲁纳公爵随从副官的他带着一项特殊使命而来。1分钟后,我已经确信雅克中尉此行目的是来勒索,向大英帝国进行赤…裸裸的战争勒索。

    此时,我的手中正拿着一叠多达数十几页的费用清单,这份在籍名册内密密麻麻列出了在埃武拉战役,以及山隘防线保卫战中,已被德赛师团俘获的所有英军官兵的真实姓名,一共五千四百多位。这些名字之后,是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金额,对应顶头的栏目表上,罗列起各式各样的花销:包括伤兵的救治费与护理费、军官与士兵的生活费、日常卫生防疫费、每天提供的住宿费……

    该死的,甚至还有官兵休闲娱乐的费用,以及为监管战俘的看守准备的特殊补贴。林林总总合计220万法郎,平均每人平摊400法郎。

    尽管我的心中极其愤怒,恨不得想要当着这名法**官的面前,撕毁这个战争勒索清单,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强压制怒火,听着雅克中尉的解释。

    “尊敬的公使阁下,上面罗列的只是5千4百名英国战俘在一个月内开销!”无耻的法军特使开始语出威胁说:“仁慈的公爵也希望双方能展开和平谈判,尽快结束这场没有多大意义的战争。当然这一切提前,是胜利一方能够获得的,合情合理的战争报酬,并不是您手中所拿到的区区200万法郎的开销清单。否则,战争仍将延续,战俘营的英国俘虏会越来越多!”

    在我变得勃然大怒之前,法军特使彬彬有礼的起身告辞。等到约翰。杰拉德走了过来,我立刻从愤怒与屈辱中恢复理智,听着他向我陈述埃武拉要塞如何遭遇突袭,如何因为缺水而被迫投降,以及蒙桑图山山隘的4道坚固防线是如何被法国轻骑兵连续攻克的全部过程。

    从战地记者嘴中絮絮叨叨,又战战兢兢的描述中,我似乎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可怕结论:“德赛是魔鬼撒旦在人世间的化身,他口吐甘密能蛊惑人心,身体强壮且头脑睿智,目光敏锐,洞察一切,铿锵有力。在战场上,德赛是不可战胜的伟大统帅!”

………………………………

第108章第108章一连串的。。。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葡萄牙中部城市,塔霍河南岸的圣塔伦,联军总司令部。

    在罗兰德。希尔将军战败逃亡之后的第三天,威灵顿最终收到了里斯本失守的坏消息。这是他担当联军总司令官以来,本人所遭受的第二次沉重打击。前一次是在六天前,威灵顿从希尔呈送的战报中确信埃武拉要塞陷落,贝尔斯福德将军已率部向法军投降。

    不仅如此,罗兰德。希尔将军因在逃亡途中不慎感染风寒而病倒,加之战败的阴影使得这名勇敢的将军心存内疚而情绪低落,导致他的病情越发加重。不得已,英国舰队只能遵从军医官的强烈要求,将希尔将军提前护送回国休养,至少两个月内无法重回战场。

    短短一周不到,便噩耗频频。

    威灵顿独自待在指挥所内,从中午到傍晚,整整6个小时,他都是面色阴沉,一言不发,双眼死死盯着木架上陈放的安德鲁。德赛的半身肖像。这是一名英国商人从巴塞罗那带回来的纪念品,后由联军情报部门出资秘密购买。

    这位联军司令官想着从眼前,始终保持自信微笑的年轻法国将军身上,找出他为何能屡次三番的羞辱自己,打败英国远征军两位高级指挥官的真实奥秘所在。

    在如今,数万联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前方,是马塞纳元帅指挥的6万多葡萄牙军团;而身后,势如破竹、斗志昂扬的德赛师团的2万士兵同样虎视眈眈着。只要德赛愿意,他随时可以配合马塞纳的主力军团,共同组织起近9万法军,在塔霍河流域的南北两地,对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的6万联军,形成强而有力的钳形攻势,甚至能够围而歼之。

    一旦上述预测真实发生,威灵顿认为自己唯一的正确决策是:主动弃守托雷斯…维尔达斯防线(另译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果断率部向西撤退大西洋沿岸,等到本土舰队接送回国,并向白厅(唐宁街与议会大厦)承担半岛战争失败的全部罪责。

    “不,绝不!”威灵顿的内心在咆哮,在怒吼,“绝不能让失败命运落在我的头上!”

    ……

    入夜时分,伴随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一位风尘仆仆,面色憔悴的中年英国绅士不容禀告的,直接闯进司令官的指挥所。那些驻守门外的随从卫兵以及高级副官,却没谁敢上前阻拦,反而纷纷立正敬礼。因为来人就是威灵顿与亨利的兄长,帝国外交大臣,理查德。威尔斯利。

    在从他人那里得知威灵顿沮丧现状后,这名外交大臣便越俎代庖,干脆下令将司令部里的所有人集体退避50米外。于是偌大空旷的指挥所内,仅留下他与威灵顿二人。

    显然,理查德不是来欣赏自家兄弟那副颓废而卑微的糟糕表情。他从自己随身的棕色皮包中,取出一份密函,直接放在威灵顿的手中,示意后者借助点燃的烛火,赶紧阅读。

    一分钟后,威灵顿就被密函的内容彻底激怒了,他一下子变得暴跳如雷,歇斯里地般的咆哮起来:“这些都是怯弱、投降的表现。该死的亨利,他是韦尔斯利家族的的耻辱!”

    “闭嘴,阿瑟!”理查德低声斥责说:“亨利是我们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你不能羞辱他!”话一出口时,理查德感觉有点后悔,那是阿瑟(威灵顿)的确有理由怨恨亨利,甚至是他们三人的共同母亲,一位偏心幼弟而又专横跋扈的爱尔兰寡妇。

    当年,寡母为节约学费供弟弟亨利上伊顿公学(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就让阿瑟从伊顿公学中退学去学律师。结果一年时间,他唯一干的事就是拉小提琴,至此,阿瑟的性格也变得郁郁寡欢,喜欢孤独的散步,或在空无一人的宿舍里独自发呆。然而,母亲却再度认为:阿瑟“只能去当炮灰,做不了别的事”,把他送往法国昂热军事学院学习。

    整个威尔斯利家族中,唯一能给予阿瑟(威灵顿)帮助的就是长兄理查德。后者在1793年花钱给弟弟在第33步兵团买了个中校军衔。此外,理查德。威尔斯利在英属印度殖民地担当马德拉斯邦督和孟加拉总督时,他给了阿瑟(威灵顿)充分发挥个人军事才能的最佳舞台。与此同时,亨利。威尔斯利也在兄长理查德庇护下,充任了总督府秘书一职。

    伊比利斯半岛战争期间,理查德又为阿瑟支撑一面遮风避雨的保护伞。不得人心的《辛特拉条约》签署之后,阿瑟的两位上司意外双双落马,他自己却安然无恙,继而晋升为陆军中将,担当起新一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

    1809年7月,英、西、葡三国联军远征马德里失败,联军为此损失惨重,阿瑟反而获得帝国内阁的额外褒奖,无罪有功,竟然被英国国王册封为威灵顿子爵。

    所以,无论是以长兄为父的超然身份,还是帝国外交大臣的尊崇地位,在大哥理查德面前,威灵顿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听从其训斥,绝不会加以反驳。

    等到威灵顿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后,理查德继续说道:“尽管我同样反感德赛的无耻勒索,但如今,作为外交大臣的我却必须赞同亨利的建议。法国佬不是想要10万英镑(折合200万法郎)的战俘费吗。那好吧,给他20万,不,是30万英镑。

    但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让德赛和他的军队留在美丽的里斯本至少两个月。而你,我亲爱的弟弟,勇敢的威灵顿子爵,你必须把握好这一最后的有利时机,首先击溃马塞纳的葡萄牙军团,然后再行转身,打败依然躺在安乐窝里的安德鲁。德赛,能不能做到?”

    “可我手中的英国士兵目前仅剩下3万人,远远不够,在得知里斯本被占领后,葡萄牙军队的士气变得很是低落!”威灵顿默认了理查德的主张,因为他需要来自兄长更多的支持。

    对此,帝国外交大臣早有安排,他郑重说道:“本土舰队的分舰队已从塞图巴尔、里斯本等地,给你运来了撤离的4千名英国陆军,他们将在明天赶到圣塔伦。另外一周之内,本土舰队与地中海舰队也将调遣至少6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接受你的统一指挥。

    这样在8月下旬之前,你的麾下将有4万精锐英军,再加上3万葡萄牙籍士兵,以及数量相同的西班牙游击队。所以,请记住,阿瑟!在今年10月上旬之前,无论是议会大厦,还是唐宁街、白金汉宫,都必须收到来自远征军获胜的捷报。”

    上述调兵行动,是外交大臣以牺牲政治利益作为交换筹码,才促使内阁首相老珀西瓦尔,战争大臣利物浦伯爵,以及第一海军大臣梅德韦勋爵等人最终同意。其中一条,理查德必须承认之前的外交失误,改弦更张,主动与赫鲁纳公爵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恢复两国(加泰联合王国与大英帝国)三边(曼雷萨、伦敦、里斯本)日益萎缩的贸易交往。

    为了从似乎考虑到威灵顿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理查德在最后又补充一句,“至少是一个方向上的胜利捷报!”

    在威灵顿的内心,他很想选择与占领里斯本的安德鲁。德赛进行决战,他理智告诉他,这不可行。一旦这般去做,势必推翻之前谋划好的战略部署,1年多来的所有心血会付之一炬;其二,围攻里斯本,很可能导致葡萄牙籍士兵担心法军焚毁城市,迫害其家人,而彻底丧失斗志;其三,德赛师团掌握着蒙桑图山山隘防线,哪怕战事不利,他们也能从容后撤。

    最重要的是,由于数十万已被解放黑奴的真实存在,使得德赛能够及时获得来自联军的各种情报,他的军队根本不担心粮秣补给,从巴达霍斯到里斯本的漫长军需线路畅通无阻。

    于是,联军司令官又向外交大臣提出一个要求:“我会选择马塞纳的军团,不过决战时间,需要推迟到10月中下旬!”

    ……

    距离联军司令部两百公里之外,处在近7万法军重重包围中的阿尔梅达要塞,依然坚如磐石。令人感觉异常诧异的,是兵力雄厚的葡萄牙军团连续遭受了仅有4197名守军(含部分民兵)的出城偷袭。尽管战斗中的己方损失很小,却使得众多法国元帅与将军们脸面无光。

    不是马塞纳等人不努力,也不是法军士兵不勇敢,而是拥有115门火炮,其中40门为18磅以上重炮的阿尔梅达要塞实在过于坚固。此时,行动迟缓的法军攻城重炮仍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爬行。从罗德里戈城到阿尔梅达要塞的战斗前线,仅有35公里左右,然而负责指挥军团重炮的那位将军却计划要用30天时间,最快也是在8月10日抵达。

    所以,担负围城任务的内伊元帅,只能将阿尔梅达要塞团团围住,等到步兵配合工兵开挖沃邦式堑壕等野战工事之后,随即停止进攻。一方面,内伊要求官兵们保持足够警惕,防止联军再次突袭;另一方面,所有人无所事事的晒着太阳,静静等待重炮部队抵达前线。

    8月9日下午,忽闻士兵们尽情欢呼声的内伊元帅赶紧钻出自己的小茅屋,他渴望听到的是重炮部队赶赴前线的好消息。

    “不,元帅阁下!”一名军官心情激动的跑过来,他眉飞色舞的对着内伊解释说:“是英勇的德赛将军和他的师团,已在四天前攻占了里斯本,葡萄牙人与英国人都快完蛋了!”

    “该死!”这个好消息并未让内伊高兴起来,反而显得郁郁寡欢。前来报告的军官愣住了,但很快,他赶在元帅发火之前机警跑开,和其他校尉军官们一同欢庆友军的伟大胜利。

    德赛师团的胜利捷报同样传到军团司令部,一些中下级军官与士兵们自发的为此欢呼雀跃,很多人在不停挥舞军帽,拼命的摇动枪械与军刀,他们在高呼“德赛师团万岁!”的口号,仿佛远在3百公里之外的那位赫鲁纳公爵才是葡萄牙军团的最高统帅。

    与兴奋不已的官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塞纳元帅、朱诺将军以及身边众多高级军官的面色表情,和内伊元帅一样,显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一幅无精打采的摸样。

    自从6月20日,葡萄牙军团完成集结、整训与补给之后,首先发动第三次葡萄牙战争起来,整整50天内,马塞纳元帅的部队仅攻克一座罗德里戈要塞(西班牙),深入葡萄牙境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