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天前,5个庄园的总管联名发来一封信,他们向领主汇报:农奴已改造成为契约农民,再也没有过重的劳役,哺乳期或带小孩的妇女能得到休息,对犯错者的惩罚也仅限于训诫而非体罚,此外将秉承巡视专员的指令,准备筹划在奥斯维辛建立学校、孤儿院、医院等等。
书信中,总管们不仅仅是为其表功,也在寻求援助,称由于上述改革措施的施行,使得庄园经济情况变得糟糕起来,账面入不敷出,需要德赛大公做金钱投入。
不谈钱,还好;一谈及钱财,穿越者就变得异常敏感与高度警惕。
德赛是在离开西里西亚首府弗罗茨瓦夫,前往克拉科夫的途中,收到这封信。期初,他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解放农奴正义举动,只需要贵族的谅解与民众的配合,就能万事大吉。然而在看到庄园总管们联合起来找自己要钱资助时,德赛开始怀疑其间的某些猫腻了。
于是,德赛叫来伤愈复出的吉尔洛夫斯基,让侍卫长领带几名农奴出身的波兰士兵,乔装打扮,先行赶往奥斯维辛及其附近的5座庄园,探亲当地实情。
德赛大公在以奥斯维辛领主的身份驱车赶往自己的直管辖地时,他看到的是一处处优美风景,被释放的农民们在幸福庄园里安居乐业,还拿出面包、精盐,并抬出乡村教堂里的圣像,举行各种形式的隆重欢迎仪式,由衷感谢君主赐予他们的美好自由生活。
第一座庄园,几位面貌姣好,怀抱婴儿的妇女首先站出来迎接德赛大公,她们称是仁慈的领主免除了自家男人的劳役,还给予怀孕妇女各种生活优待;
第二座庄园,一名神父被一群摸样欢乐的孩童簇拥着,手举带有耶稣殉难塑像的十字架站在路口,迎接德赛大公的到来。孩童们还在神父的引导下,高唱对上帝,对领主的赞歌;
第三座庄园,一位身穿天蓝色长袍,仪容不错的农民代表,正站在德赛大公面前,口齿伶俐,手舞足蹈的叙述着庄园改革以来,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
……
等来到奥斯维辛时,德赛大公又在老镇长的带领下,不辞疲劳的参观了规划中的初等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和医院等等,直到傍晚时分才得以歇息。
“该死的一群混蛋,他们的演技完全可以登上巴黎歌剧院的大舞台!”
刚一回到领主寓所,德赛就当着随行副官的面,好一顿的指天骂地。站在一旁的采德罗等人面面相觑,刚才还春风满脸,乐呵呵的君主一落脚就脾性大变。
两世为人的穿越者,其心理年纪早已六十好几。前世在天朝经商时,他就亲自见识过弄虚造假的种种做派,甚至还亲自参与其间,这种小伎俩根本不入他的法眼。想不到在19世纪的波兰,这类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事情同样不少见。
果不其然,夜里,当吉尔洛夫斯基侍出现在德赛大公面前时,一切真相大白。
那些狡猾而又愚蠢的庄园总管们根本没有施行解放农奴的规定,反而与无良的本镇镇长,黑心的乡村神父同气连枝,相互勾结,试图共同蒙蔽在此巡察的德赛大公。
各个庄园总管私自篡改账薄,隐瞒田赋收入,继续强迫农民从事名目繁多的非法徭役,为自己谋取利益;在奥斯维辛,镇长和他的同僚将图纸上规划的学校、孤儿院与医院,永远留在一片空地之上,而修筑上述公共事业的资金,则统统进入到他们私人的腰包;
至于教堂神父们,则更是可耻。他们借助神职,不停的向农民收取苛捐杂税。围绕在神父身边的孩童名义上属于学生,事实上都是神父们可以任意驱使,随意玩弄的小仆役、小童工。父母为了让孩子回到身边,就必须掏光身上所有的钱财,卖掉家里一切值钱的器物。
“吉尔洛夫斯基,明天一早,你带上五十名士兵,去做你认为该做的事情。记住,没有怜悯,没有宽恕!”听闻过后,愤怒的德赛给自己的侍卫长下达一道命令。
实际上,这是德赛对奥斯维辛镇长,庄园总管,以及乡村神父的处决令。任何胆敢欺骗君主的家伙,必须为他们的愚蠢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二天中午,在阵阵处决人犯的枪声在教堂南侧墙壁响起时,德赛早已启程赶往克拉科夫。他想要当面质询斯彼兰斯基,那个被自己赋予重要职责的俄国叛逃者,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奥斯维辛的农奴问题都无法解决,何谈“进展顺利”且“成效显然”,简直一片胡言。
途中,德赛在摇晃车厢内,双眼微闭,头枕靠背。他在重新思考一个问题:精明如斯的斯彼兰斯基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那些摆弄假把式的无耻之徒可以成功蒙蔽不知情的贵族,但绝对不可能骗过在俄国乡村生活多年,且知根知底的“神甫之子”。
所以,斯彼兰斯基明知睿智的德赛大公在视察领地时,一定会发现庄园内外的种种弊端,却故意不加以提醒,那是因为俄国流亡者在向新君主表明一种不满的情绪。
“我承担的职责太大,但赋予的权力太少!”
除了身边的书记随从外,斯彼兰斯基差不多属于一个无权无势的巡视专员,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可供调动,没有钱财与官位去奖励立功部下,没有权势对狂徒加以处罚,没有……
随即,德赛下令马车与侍卫队改道卡托维茨,与在那里的近卫师团与第一军汇合。
抵达卡托维茨之后,德赛又委托军团参谋长,东布罗夫斯基将军带着自己的私信,连夜赶往华沙,联合效忠德赛的势力,与议会下院去做一笔政治交易。
德赛嘱咐道:“请转告下院议长,斯?马瓦霍夫斯基伯爵阁下,华沙大公愿意主动削减西里西亚的直管期限,对该地区原有的10年自主征税权,以及5年官员任免权,一并减少到3年;但作为交换,我必须得到南部波兰与克拉科夫等地的军政直管权,嗯,至少三年!”
两天过去,贵族议会经过一场并不激烈的辩论后,进而同意了华沙大公的这项请求。
现对于经过数次战争的摧残,有些荒芜贫瘠的南部波兰而言,贪婪的贵族议员似乎更加向往人口众多,工商发达,水草丰茂的西里西亚。他们急切盼望在三年之后顺利接管那片区域,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财富,更多的庄园天地,以及更多的劳动力。
当上述协议达成的之际,德赛随即任命斯彼兰斯基担当南部波兰的全权总督。他还命令第一军军长,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罗诺夫斯基率部进驻克拉科夫一带,从面配合总督;
另外,德赛也指派自己的得力心腹,刚从巴黎来到西里西亚军团的彭杜瓦斯上校,效仿西里西亚,在首府克拉科夫建立宪兵司令部,一个覆盖整个南部波兰的军警与情报机构。
11月25日,姗姗来迟的德赛大公,在近卫师团的陪同下,终于抵达克拉科夫。
……
………………………………
第72章巡视克拉科夫(下)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克拉科夫是一座雄伟壮美的城市,市内古典的建筑物,弥漫着中世纪的风情,长期以来都被誉为波兰最美丽的城市。这里的风景多姿多彩,作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中央广场四周,环绕着教堂、修道院、钟楼和方塔,还有17和18世纪建造的一系列哥特式的宅院。无数用红砖铺成的平坦街道从这座中央广场延伸开去,一直伸展到城墙脚下。
与其他波兰城市一样,克拉科夫的市区星罗棋布着很多公园,到处有喷泉和铁栅栏,一颗颗古老高大,又生机勃勃的橡木与山毛榉树犹如守卫城市的忠诚士兵,整理排列于道路两旁。
由于德赛和他的近卫师团是在傍晚抵达克拉科夫,于是在第二天,一个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的早晨,华沙大公命令他的军队在中心广场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与游行仪式。
早上八点一刻,在无数市民聚集的广场上,无数面鼓哒哒作响,走在第一方阵的36名年轻鼓手率先开启一幕雄壮的阅兵仪式;紧接着是铜管乐队,各种金属乐器闪射着太阳的光辉,旋律响亮而悠长;长笛与短笛在这种乐声的最高处响起,恰似翘舌的百灵鸟在上面快乐的欢唱;而大号则在它下面起劲的轰鸣,告知世人自己的存在……
军乐队的最后面,两个大低音鼓宣告着他们后面穿着华丽阅兵礼服的士兵方阵的出现。当然,还有代表近卫师团、西里西亚第一军和守备部队的各种军旗,以及骑着高头大马,胸前佩有金色绶带、穗带和荣誉大勋章,军帽插有羽饰的的莫克罗诺夫斯基老将军。
跟着将军与军旗,迎合军乐队的激昂演奏,一个接一个方阵的士兵,他们身穿崭新闪亮的蓝色上衣与裤子,脚蹬制式军靴,肩扛步枪,脚步按照同一个节奏在向前迈进。军帽之上不停晃动的刺刀,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寒光。
……
斯彼兰斯基与东布罗夫斯基将军一左一右,陪伴着德赛大公,三人一同站在正对中心长官的市政厅二楼的阳台上,脸上显露着微笑,检阅迎面而来的游行部队。
在他们身后与两旁,还有克拉科夫的城市贵族、市政官员,以及议会代表等等,这些人的表情不约而同:对于君主的敬畏、恭顺与臣服。
两个月前,当俄国叛逃者斯彼兰斯基作为德赛大公的南巡专员抵达克拉科夫时,这座城市的贵族官僚,仅给予礼仪上的某种尊重,内心却对俄国人极度轻视,至于在释放农奴的事务配面,一个个显得敷衍色色,不愿卖力配合。
对此,斯彼兰斯基似乎也不怎么在意,乐不思疲的他准时出席贵族们对其发出的舞会、宴会、晚会与音乐会的邀请,感觉很是享受克拉科夫的生活环境。
怎料风云突变,就在7天前,一个叫彭杜瓦斯的法国中校来到克拉科夫,并在雅盖隆大学的附近,一座毫不起眼的四方花岗岩大楼门前,竖起一道不寒而栗的“宪兵司令部”牌子。
与此同时,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也率领一支1万8千人的部队,公然进驻克拉科夫的东郊军营,并一枪不发的顺利接管守备部队的城防职责,并加以重新整训。
当天中午,奉德赛大公之命,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与彭杜瓦斯中校,二人以下级属官的身份拜会了斯彼兰斯基专员,不,应该说是斯彼兰斯基全权总督阁下。
此后的六天,属于克拉科夫贵族官僚们的悲惨之日。
三分之二的政…府官员受到了新任总督的愤怒斥责,斯彼兰斯基如数家珍揭示这些人的弄虚作假,贪污公款,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种种事实;
其间,罪行最为严重的38名官员与其受牵连的12名贵族,遭到彭杜瓦斯中校的当场逮捕,他们再也没能活着走出宪兵司令部;
曾有心存不满的大胆之徒想要发动一场暴…动,但被早有提防的宪兵队察觉。在莫克罗诺夫斯基将军部队的配合下,暴徒们尚未发动,就被一个不剩的彻底剿杀。
……
经过受阅市政厅的阳台时,军乐队突然变奏曲目,继而演奏起《波兰自由军团颂歌》。一时间,整个广场与街道,游行士兵与围观市民异口同声,合唱起这首“波兰绝不灭亡”。
“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不会灭亡!
举起战刀,收回失地!
前进,前进,东布罗夫斯基!
从意大利到波兰,在您的领导下,我们将亲如一家;
我们跨越维斯瓦河,渡过瓦尔塔河,成为真正的波兰人……”
雄壮的歌声中,东布罗夫斯基的眼睛湿润,视野朦胧,感觉到自己重新回到了过去:
1792年,东布罗夫斯基离开德累斯顿,前往华沙,参与波兰抗俄战争;
1794年,就在克拉科夫,东布罗夫斯基参与了柯斯丘什科将军领导的反俄起义;
1795年,波兰遭到第三次瓜分而亡国,东布罗夫斯基选择了出亡巴黎,并于隔年在意大利组织自由波兰军团,但归属法国人指挥;
1801年,波兰军团在拿破仑征服意大利的战争中,表现突出;
1802年,东布罗夫斯基受命率部转属新建立的意大利国家,先是内阿尔卑斯共和国、伦巴底共和国,后归属新成立的意大利共和国,捍卫法国的荣誉;
1806年,东布罗夫斯基接受拿破仑要他到波兰组军反对俄罗斯的命令,前往波兹南地区。同年底,东布罗夫斯基便组织起大军,并成为新成立的华沙公国的国防武力。
1809年,东布罗夫斯基率军在加利西亚抵抗奥地利帝国的入侵。
也是在这一年,东布罗夫斯基率领的波兰军队,在南部波兰遭遇一场严重的危机,受战争与人为影响,一连数天断了粮秣,而辎重车队永远停留在华沙近郊,始终运用不过来。
很快,最后一份土豆也吃完了,居民也跑光了,留下来的人比起乞丐还不如。军队中因饥饿与疾病损失了近一半兵力,处处都是因为食物恶劣而发热浮肿的士兵。然而,士兵们仍在东布罗夫斯基的领导下,坚持抗击来自奥地利的侵略者,绝不退守一步。
在留意到东布罗夫斯基的异样神情后,德赛大公说:“我的将军,假日时日,波兰士兵会将这首歌,唱到圣彼得堡,唱到柏林,唱到维也纳!”
…。
阅兵与游行仪式结束后,德赛大公便对外界公开宣布,他将长期驻留南部波兰,并将克拉科夫的华威城堡……波兰历代国王的宫室,辟为自己的行营王宫。
12月上旬,等到德赛从喀尔巴阡山视察回来,他又派侍卫队将自己的妻子,玛丽亚公主,从瓦津基王宫接到克拉科夫的华威城堡。此外,随同大公妃前往克拉科夫的,还有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加泰罗尼亚、英国等国的外交公使或秘密使节。
在欢迎宴会上,德赛大公高举酒杯,他向公使团宣称,华沙公国或未来波兰在中南欧的诸多领土诉求已彻底结束。所以,这个饱受动乱与灾害的文明之地,应该得到长时间的休整!
然而,就在德赛说出这番外交辞令的半月不到,他又暗地下令兵力已扩充至6万人的西里西亚军团与近卫师团,于苏台德山与喀尔巴阡山之间,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意在演练上述部队的快速反击能力。
………………………………
第73章战争的脚步(上)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这是昨天的章节,补上。
新的一周,俺又厚颜无耻的求票票,谢谢支持!
~~~~~~~~~~~~~~~~~~~~~~~~~~~~~~~~~~~~~~~~~~~~~~~~~~~~~~~~~
从1810年到1811年,随着拿破仑与圣彼得堡的联姻失败,加之法军分别入侵,吞并了汉堡、不莱梅、卢贝克和奥尔登堡公国,并继续在普鲁士驻扎大量军队之后,沙皇亚历山大心中已明白,曾经给予法俄两国带来4年宝贵和平时光的《提尔西特条约》即将被撕毁,俄罗斯即将面临同法兰西帝国的最后死战。于是,亚历山大一世决心向拿破仑实施反击。
期初,圣彼得堡试图通过军事演习来威胁法国的附庸国……华沙公国,但遭到波罗的海联合舰队的羞辱,加之同土耳其越演越烈的边境战争,亚历山大不得不提前最终这场闹剧。
亚历山大非常清楚,作为欧洲的最高统治者……拿破仑拥有的领土在物质资源上远远超过俄国;作为宗主,他属下有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