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炮王 >

第266章

炮王-第266章

小说: 炮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好而信任的合作关系彻底崩溃了,最优秀的元帅变成了被众人抛弃的罪人。

    11月20日,被解除职务的达武元帅选择了保持沉默。他唯一的恳求就是希望离开皇帝身边,跟随欧仁亲王的部队,一起继续后撤。拿破仑同意了。

    在欧仁亲王的军营里,达武意外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罐头晚餐,各种鸡鸭鱼肉,还有水果罐头,一有尽有。而这些,都是大军在逃亡途中,连皇帝本人也难以得到的美味佳肴。

    在如今的法军中,一个肉食罐头价格堪比价值8百法郎的黄金。法国士兵从莫斯科掠夺的巨额财宝,如果不是因为中途遗弃,或是让哥萨克骑兵抢走,就是被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吉普赛人、犹太人,甚至是哥萨克人,用一个个产自波兰或加泰的罐头进行了廉价交换。

    尽管达武心中充满疑惑,但饥饿依然促使他将桌上的丰盛食物和半瓶白兰地就一扫而光,等到用白色洁布擦拭嘴唇油腻后,帝国第一元帅这才问道:“这是德赛派人提供的吧?”

    欧仁没有任何隐瞒,“我每到一处,就有人在军营里送信,告知哪里埋藏着军需补给品。数量不多,仅供3千人大约5天的消耗量。两周前,清单中还增加了军用棉衣。”

    达武愤怒了,他拍案而起,高声指责不知何方的德赛,“这个混蛋,懦夫!他既然能提前算计好的一切,却始终不愿意派兵增援大军。他在波兰,在东普鲁士,在立陶宛的20万军队,居然一动不动,坐视库图佐夫和俄国人将我们逐一杀死在漫无边际的雪地荒原上!”

    “如今已超过30万军队!”犹豫一下过后,欧仁还是纠正了达武有些过时的情报,

    “除了继续在波兰与立陶宛征兵或是从加泰罗尼亚调遣老兵之外,5个月前,德赛已指派他的一名将军在涅曼河、立陶宛与白俄罗斯边境一带,大肆收拢了至少7、8万溃兵;此外,他还强行收编了普鲁士与奥地利等国撤到波兰的近3万军队,又从俄国人手中交换了3到4万人的法军战俘。保守估计,这30万军队中,德赛能在俄国东部战场投入至少20万。

    至于他为何按兵不动,您也知道原因。他已是波兰的真正国王,不愿意接受法国皇帝的颐指气使,尤其是在大军团无法威胁到他的自身利益之后。”

    “他还要等待多久?”达武追问道,他清楚的知道德赛可以与英国人、瑞典人、奥地利人、甚至是被极度削弱的普鲁士人达成和平,但绝不会与死敌俄国共同拥有一片肥沃的大平原。所以,德赛一定在等待,等待时机,等待俄国人与法国人都筋疲力尽的时候。

    “我不知道。”欧仁接着解释说:“我唯一知道的是,德赛承诺他和他的军队将在最危急的时刻出现。至于何时何地,没人告诉我!”

    达武疑惑了,德赛难道就不知道4千多万俄国人的战争动员能力,即便在未来,波兰军队打败,甚至围歼了追击拿破仑的15万俄国…军队,亚历山大依然能组织起来更多的士兵参战。在这场国力消耗战中,没有法国支持的实力最弱的波兰首先会倒下。

    除非奇迹产生,不过,德赛的确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家伙!

    ……

    等到内伊回归大本营时,拿破仑听到这个兰西洛式的帝国骑士脱了险,感到莫大的安慰。他命令如果有吉利的消息,就每隔适当时间,鸣炮报信。他一听到远方的大炮轰隆声,就向他的将领大声说:“我在杜伊勒里宫的地下室中藏有4亿多法郎,只要能保住我这位忠诚的战友,就是把这些钱全部拿出来作代价,我也是乐意的。”

    到了别列津纳河,情况更是危险得多。南方的俄军抢占了波里索夫的桥梁。这道桥是拿破仑的安全所系,乌迪诺竭力奋战,也未能夺回来,眼睁睁看着俄军把桥烧毁了。

    11月24日,拿破仑在博伯尔听到这一消息,大为震惊。由于向来过分自信,他在第聂伯河畔就已经把架浮桥用的船只毁掉,现在没法渡河了。这条别列津纳河平时不算大,但这时河水暴涨,连接两岸只有半融解的冰层。

    而此时,齐查可夫、维特根斯泰因、库图佐夫的15万大军已以黑云压顶之势猛扑过来,拿破仑身边的军队只有3万余众,看来似乎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然而法军远未至于智穷计竭。科比诺将军向当地农民打听到,离波里索夫三里格的上游地方可以涉水过去。他报告了乌迪诺,乌迪诺马上准备在那里渡河。

    拿破仑26日到达那里,同意了这个计划,高兴地对这位元帅说:“好啦,让你当个开锁专家,给我开出一条路来吧。”

    为了迷惑敌人,拿破仑分派一两个团,带着长长的一串随军的商贩人员等,装成一支大军的样子向南开去。这一妙计,与奥军最近在明斯克方面的行动相呼应,使俄军将领以为拿破仑的意图是同奥军会师。

    ……

    自从拿破仑撤离莫斯科之后,德赛一直在密切关注法军与俄军的动向。但在11上旬之前,他麾下的30万波兰军队(联军)却一直没有动静。尽管拿破仑的信使不断请求波兰国王,请求他去挽救溃败中的拿破仑军队,然而德赛依然在等待,等待最佳的决战位置。

    希蒙?科莱茨基少校在拿破仑抵达莫斯科之后的第二天,便与欧仁亲王不辞而别。不久,科莱茨基少校和10多位特战队员在潜伏于俄国的军情局特工的掩护下,抵达敌人的大后方,在梁赞,在喀山,在俄国人筹备已久的重要粮库点,到处活跃着阿尔法特战队员的身影。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纵火焚毁俄国军民的越冬补给点,在后方制造饥荒和混乱。找付出8名队员以及多位潜伏俄国间谍的代价之后,从10月到12月的三个月内,俄国的后方1百座大中型官方与私人粮库相继遭遇人为纵火,损失惨重。

    ……

………………………………

第105章莫斯科方向的战斗。。。

    期初,免于莫斯科劫难的俄国…军警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一小撮法军叛乱分子的破坏行为,事实上,他们也表现的无能为力,难以抓捕这些狡猾的家伙,因为库图佐夫等人带走城镇里全部的精锐士兵。等到数百万人的越冬口粮在无情的大火中化为乌有之后,所有人这才着急起来,民团士兵纷纷动员起来,围剿该死的纵火犯,但无一活口被捕。

    与此同时,俄国的大粮仓,乌克兰意外遭遇一场土豆世纪瘟疫。原本指望能够救济俄国中北部与莫斯科等地灾民的高产土豆,居然在应该喜获丰收的季节里减产到九成……入冬之后的乌克兰不仅无法向外调集粮食,自身还将面临一场严重的饥荒。

    也是在11月份,德赛撕毁了与俄国人的口头承诺。他下令波罗的海舰队封锁芬兰湾,不准俄国船只进出波罗的海。等到1813年1月之后,当一场空前的粮食大饥荒在整个俄国平原上集中爆发后,波兰国王干脆命令他的海军在芬兰湾入口一带,举行为期至少两个月的海上军事演习,并禁止包括瑞典与英国在内的各国商船进入芬兰湾,进入圣彼得堡。

    在东面,拉脱维亚、立陶宛与明斯克的漫长防线上,波兰军队已经划出一道宽两百公里的死亡线,不准西方的一颗粮食流入到俄国,同样也不允许俄国灾民进入上述区域,除非后者发誓效忠德赛;

    在南面与东南面,俄国人的两个死敌土耳其和波斯也幸灾乐祸的进行趁火打劫,异教徒奸商伺机提高了粮食价格到平日的10倍,而且要求用黄金进行交易。

    整个1812年到1813年,经过残酷战争与粮食饥荒双重打击下的俄国人口,从原来的4千5百万,猛然下降到不足3千5万,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被活活饿死的。而此时,德赛拥有的两个国家,加泰罗尼亚的人口增加到1千2百万,而波兰联邦激增到1千3百万。

    亚历山大与德赛在人口资源方面差距被大大缩小,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于波兰。

    除了粮食战争开始的同时,预备在别列津纳河围歼俄国生力军的作战任务已悄然启动。

    ……

    11月下旬,拿破仑到达别列津纳河时,法军的兵力已不足4万,并且丧失了大部分骑兵和几乎全部的炮兵。不过,俄军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十月开始实施追击的俄军,共有兵力20万多人,抵达别列津纳河的时候,也只剩下10万人不到的正规军,所携带的六百六十二门火炮,沿途丢掉了四百二十五门。由此可见,在严冬中进行追击的俄军,也并不那么轻松。

    11月26日傍晚,法军开始渡河。

    第二天,俄军发现了正在渡河的法军,随时调拨追兵,开始猛烈攻击。维克托率领后卫部队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多次打退了向渡口冲来的敌军。

    可是,俄军越来越多了,他们用炮火猛轰两座浮桥,封锁通往桥梁的道路。情况越来越混乱。两座桥上塞满了死尸,而争相逃命的伤兵、妇女和其他随军人员,不顾一切地向桥上蜂涌。便桥本来就不大坚固,不堪超载和拥挤,在人员和炮车的重压下,有一座桥陷塌了。

    于是人们更加疯狂,拚命涌向另一座桥梁。这样反而影响了桥梁的使用效率。许多人在绝望之中跳进河里,试图泅渡过河,但是谈何容易,由于漂浮冰块和严寒的威胁,绝大部分人都丧生于河中。

    二十九日拂晓,法军的后卫部队烧毁了桥梁。当时,至少还有万名士兵留在东岸。俄军的哥萨克骑兵追来了,只听得东岸发出了悲惨的哀号。没能过河的这许多人,不是死于哥萨克骑兵的马刀之下,就是自投于冰冷的河水之中,或者投进了燃烧的火海之内。后来,在这条河道上露出了大约一万二千具尸体,其惨状真是目不忍睹。

    这场大灾难发生之前,德赛已率领他的4个出征军团:立陶宛军团、东波罗的海军团、普鲁士军团(补充了大量信奉路德新教的波兰人或犹太人)以及近卫军团,12万军队在冬季深入俄国境内,并出其不意的占领了明斯克要塞,将波兰的防线再度向前推进了数百公里。

    事实上,德赛原本想要打算援助别列津纳河方向的法军。然而,在抵达预定战场的前两天,德赛意外收到了军情局特工从法军内部发来的一份情报。该特工宣称,包括法国人、波兰人在内的大部分逃亡士兵依然效忠于他们的拿破仑皇帝。这些勇敢而忠诚的士兵宁可自己冻死或饿死,也宁愿将手中的木柴或是仅有的一点面包,统统送到拿破仑身边和手上。

    短暂的沉默之后,德赛下令取消了后天拂晓时分的出击方案,而是将进攻时间推迟到俄国人取得胜利,纵情饮酒的当晚。至于漂浮在别列津纳河道的1万2千具的可怜死难者,便成为德赛与拿破仑相互较量的政治牺牲品。

    不过,德赛还是默许拿破仑和只剩下两万个饿坏、冻伤、连武器都丢了的幽灵,摇摇晃晃地进入立陶宛境内。在获得补给与治疗的同时,也必须沿途接受波兰军队的严密监视。

    很快,拿破仑和他的元帅将军们都获得了一辆舒适的雪橇车,允许他们借到波兰与萨克森王国,重新回到法国。12月5日,拿破仑在斯莫尔冈告诉身边的元帅们,说他要发誓再在法国、莱茵联邦、瑞士、荷兰和西班牙征召30万精锐士兵,但大家似乎不愿意去响应。

    这场俄罗斯严寒彻底埋葬了拿破伦军团,从此,大军团作为一支战斗力量已不复存在,而其新交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敌人,倒戈在即,他的帝国眼看陷入绝境。

    11月29日深夜,德赛指挥的4个军团悄悄迂回在俄军后方与侧翼,并将齐查可夫、维特根斯泰因、库图佐夫指挥的8万俄国士兵团团包围。此时,俄国人都沉浸在彻底打败50万欧洲入侵者的无比喜悦之中,无人察觉到另外一场巨大灾难即将来临。

    进攻的号角首先由北面的立陶宛军团吹响,东波罗的海军团、普鲁士军团和近卫军团随即响应……筋疲力尽且伶仃大醉的俄国士兵猝不及防,尽管齐查可夫、维特根斯泰因、库图佐夫等人组织军官进行了英勇抵抗,在优势波兰军队的围歼下,一切努力都变成徒劳。

    是役,8万俄军中间,除了齐查可夫将军领带的两千人侥幸逃脱之外,其他人或战死,或沦为俘虏。另外,维特根斯泰因被击毙,库图佐夫重伤被俘,但在拒绝治疗而身亡。

    此战过后,俄国部署在东欧平原上所有成建制的正规军中,仅剩下防御圣彼得堡的芬兰方面军一支,人数不足3万。至少在一年之内,亚历山大已无力持续对波兰的战争。

    等到乌克兰大饥荒蔓延到整个俄国之后,1813年的4月,在英国人与瑞典人的调停下,沙皇亚历山大派出求和使节,在里加要塞同德赛的特使,正式签署了一项和平协定。

    该协定规定,俄国将放弃立陶宛、拉脱维亚的所有权,并将白俄罗斯(明斯克防线)以及第聂伯河以西的部分乌克兰领土割让给波兰;与此同时,波兰将放弃与俄国的战争,解除波罗的海的封锁令,恢复贸易往来,并同意向俄国运输粮食。

    就在俄波两国签署和平协定的第二天,德赛依据自己必须遵守的1812年一项附加议定书,于1813年5月,在华沙正式宣布波兰加入到反法同盟,而萨克森王国则宣布战争中立。

    在伊比利斯半岛上,加泰罗尼亚依照德赛的指令,仍旧在保持战争维持中立立场,并通过一笔政治交易,从约瑟夫国王的手中获得了西班牙西北部的两个自治区。

    1813年5月,英国、瑞典、俄国、普鲁士组织了新一轮的反法同盟,波兰也加入其中。但德赛的军队仅仅部署在萨克森王国境内,而且只将法军礼送出境,并未收缴武器。

    8月,奥地利进入到反法同盟的行列。

    10月,柏林大会战爆发,拿破仑与联军激进之后,再度失败(取代了原来的莱比锡会战)。

    1814年3月31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

    4月3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退位。

    4月6日,拿破仑宣布退位,并签订了《枫丹白露条约》。

    5月3日,路易十八宣布即位,并在外**队的刺刀保护下,进入巴黎。

    5月4日,拿破仑抵达厄尔巴岛,开始流放。

    8月开始,巴黎与维也纳和平会议相继召开。

    由于德赛严重不满俄普联盟对波兰事务的干涉,于1814年12月,宣布退出了维也纳会议,积极筹备对俄国的新一轮战争,瑞典与土耳其方面表示支持。普鲁士站在俄国一方,此外,奥地利则表现的摇摆不定。

    1815年2月,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重新在巴黎执政国家大权。

    在英国的努力下,瑞典、奥地利与普鲁士加入到反法联盟中,但放弃了对俄国的策应和支援,圣彼得堡又将再度孤军奋战。

    3月,波兰联合土耳其、波斯开始对俄国的战争,并在5月间攻占圣彼得堡,并在俄国皇宫内加冕再度加冕。

    4月,经过英国调停,俄国再度求和,并割地赔款。

    5月,第三次波俄战争结束,此时,距离滑铁卢会战尚有1个时间。

    此时,德赛在与普鲁士交界的奥得河边漫步,20分钟内,他将决定一个重大的决策!

    (天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