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淳笑道:“正是,皇额娘,如果我们都叫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那时我大清的根基岂不是稳定了吗?皇额娘还用如此担心吗?
皇额娘可还记得那些学校的国语课吗?那些也都是朕让四川总督骆秉骆刻意做的,皇儿相信,等那些从小就受到这教育之人,长大之后,还会有多少人再这样刻意的什么满人和汉人吗?再有,皇额娘您看看这个,这是这些皇家军队平时训练之时,必修之课。”
载淳说完,又将关于军队中政宣委们的教材拿了出来。
慈安皇太后接过来认真的看着,这些可都是借鉴那一世军队中的思想教育,那可不是有一般的感染力的。
慈安皇太后看完之后,象看怪物一样看着载淳,然后长出了一口气,才说道:“看起来皇儿对此是早有准备了,从开始之时就已经想到了,是皇额娘瞎操心了。
可即使是皇额娘同意了,但那些个王爷们怎办,这可是也牵扯到他们的很大利益的,皇儿可也不要小看了他们。”
载淳有些献媚的道:“此事还要皇额娘亲自出马才行,皇儿准备出那些铁路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分给他们,如此巨大诱惑面前,皇儿就不相信他们会不动心。”
慈安皇太后听到这里,才完全放下心来,用手指点着载淳的额头说道:“你呀,皇额娘就知道你来就没有什么好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移驾圆明园(二)
载淳说通慈安皇太后之后,才朝堂之上与众位大臣将此议说了出来。这些年,载淳的帝王威仪也渐渐的出来了,同时载淳表现的也一直是很强势。
曾国藩等军机大臣听后,心里当然是很振奋的,因为大清的吏治、八旗军饷和内务府一直是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但一直也没有办法解决,而此次载淳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解决此事。
载淳散朝之后,又分别招见了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二人,这也是诸王之中,自己坚定的支持者,载淳肯定不能让二人吃亏,同时也不能让跟着自己的人寒心。
载淳养心殿东暖阁接见了二人。载淳让两人坐下之后,命人为二人上了茶。而这二人朝会之上听了载淳的话之后,心中也是一阵的恍惚,这对两座王府的打击也是比较大的,因为醇亲王奕譞领了整个汉军上三旗,而肃亲王华丰也领了汉军一旗。这也让二人很是为难。
载淳知道二人的想法,笑着说道:“今日这东暖阁之中,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朕也不和你们客气什么了。朕问你们,你们两府的庄子与店铺每年能为你们赚多少银子?”
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一听,心中都是一愣,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都是有从龙之功的,并且也一直都安分守己,从没做过什么犯忌之事。难道皇上这是要查办我们,就该不会应,看皇上脸上毫无怒色,而是一脸的笑容。
醇亲王奕譞壮着胆子说道:“臣王府这些庄子、店铺一年也就是几万两银子,不值一提。”
肃亲王华丰见醇亲王奕譞都说了,也跟着说道:“臣府和肃亲王府情况差不多。”
载淳说道:“一年几万两银子,看似不少,可是若大一座王府,除去吃喝嚼用,再发些例钱出去,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如果朕再将三节两寿等给去掉,那你们岂不是大清穷的王爷了。”
两人听了载淳的话,脸上都很尴尬,这些年两人虽没有军饷等方面伸过手,但是每年的孝敬银子还是不少的。
载淳这些都是知道,同时载淳心里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整顿吏治也只是相对而言,但是要载淳给他们的范围之内才可以,也就是按各地的赋税状况,给与一定比例的经费,这些是你们的公款,你们可以伸手,但其他方面,就要老实本份。
可是这些个王爷都大手大脚惯了,让他们省吃俭用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跟着自己的人一个个都成了穷光蛋,那还有谁再跟着自己干呢。
载淳并没有让两人忐忑多久,就直接说道:“朕此次叫两位爱卿来,就是记你们二人放心,你们当初为朕立下的功劳,朕是不会忘记的,朕也不那种薄情寡义之人。
你们两人也知道,朕名下有几家公司,所以朕才敢取消内务府。要不然朕也有一大家子人需要朕来养活,朕也不是神仙,朕也不能让朕这一家子人去喝西北风不是。
但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朕就是想让那些个旗人子弟们知道居家不易。看看那些个旗人都成了什么样子了,将先祖们的脸都给丢了。
但是你们二人的忠心朕还是知道的,所以朕有肉吃,就不会让你们二人喝西北风的。但是你们也要配合朕,主动将这些庄子与店铺交出来,朕做为补偿,皇家运输公司的股份会给醇亲王百分之三,肃亲五百分之二,虽然太多的银子没有,百之一的股分一年十多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同时朕的炼油厂也要生产了,朕也为你们两人都各留了百分之二的股份,现虽然还不能赚什么银子,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今后只会比皇家运输公司赚的银子多。不要说二十多三十万两,如果经营好了的话,就是上百万两的银子也是有的。”
两人听了载淳的话,立刻就露出了笑容,这可比这些个皇庄、皇店加起来的收入要多的多了,看起来皇上还是想着自己的,还真是没有跟错人,虽然权力小多了,但是做一个富贵王爷也是不错的。
但载淳接下来的话,也没有让二人失望,同时对载淳就加的忠心了。
载淳说道:“你们没有了军职,以后就从文职吧,全庆这个吏部尚书及绵森的左都御史肯定是做不长了,朕打算将曹毓英调为吏部尚书,潘祖荫为左都御史,而这个刑部尚书就由醇亲王来任吧,大理寺卿虽然品级不高,但也是一个重要的衙门,就由肃亲五来担起来吧。”
两人听完之后,赶紧跪下谢恩,两人还真是感激涕零。因为载淳并没一点亏待之处,相反还占了很大的便宜。
而载淳就是想让那些个王爷们看看,跟着自己干的,就绝对没有亏吃,而与自己做对的,那就没有好果子吃,轻都罢官,重者掉头,或甚者就是满门抄斩,这也是载淳为什么一直不重修定大清律的原因,自己现就是要有绝对的权力,不能有一丝的制约之处。
载淳很顺利的处理完了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之事。而慈安皇太后那边,虽然那些个王爷们有些不愿意,但也是没有办法,皇家第一军与近卫加强旅一直京城之中,就他们手中的那点力量,还不够给这些人塞牙缝的呢。
但还是有一些王爷幸灾乐祸了,心道我们如此到也没有什么,可是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一直就象两条狗一样紧紧的跟着皇上,可还不是一样,被一脚给踢开了。还是和我们一样,也只能做一个闲散的王爷。
可是当他们从慈安皇太后的慈宁宫中出来,就已经知道了,醇亲王奕譞王还依旧是宗令,便又领了一个刑部尚书职,与刑部尚书曹毓一起整顿刑部。肃亲王则任大理寺卿,与潘祖荫一起整顿大理寺。
同时还传出,这两位王爷与他们的待遇也不同,这两人虽然将皇庄与皇店都交了出来,可是皇上给他们的股份,现一年少也要分得洪利二三十万利,据说以后会多。
这些个王爷们却只能暗自后悔去了。谁让他们没有这种眼光呢,早没有跟随皇上呢。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载淳与慈安皇太后及一众皇太妃们就都去了圆明园。而京城之中的皇家第一军,却取消了所有的假期,进入了战备状态,北京城中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移驾圆明园(三)
载淳移驾园明园之后,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调外务部张之洞,任大清皇家谦政公署侍郎一职,同时所用之人,皆是从军队之中即将退役的侦察兵,和各军之种的攻尖连中挑选,人员暂定为五千人编制。
同时还将董海川的两名义子董振兴与董振邦调与张之洞为肋手,同时还有一些皇家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们,共同组建这个谦政公署,并且是受大清皇帝载淳直接领导,其他之人都无权过问。
说道董海川这两位义子,其实就是早年内务府中任职会计司郎中的董国兴的两个儿子。当时的载淳也是见两个小孩子比较可怜,而董家之人又没有人管,所以当时就接到了镖局之中。
而董海川也经常去镖局,一来二去就与这两个小孩子混熟了,每次去的时候都会指点两个人的武艺,同时两个小孩子也都非常的聪明懂事。后来载淳的安排之下,就认了董海川为义父。
成立大学之后,载淳也是将二人送进了皇家政法大学。这也算是对董海川的一种安慰吧,因为董海川无后,而载淳也算是董海川的弟子,也该为董海川着想。因为这个社会,过继之后,也就是董海川的子嗣了。
而今年也正好毕业,所以载淳就将二人安排到了张之洞的身边。张之洞别看现只有三十多岁,但也是一个才华出众之人,并且这几年一直李鸿藻身边,受到了李鸿藻的言传身教,进步也是很快的。
而载淳之所以用这群年轻人,就是想用年轻人受官声影响的还比较小,并且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讲情面,才可能震慑住大清的官场。
就载淳下旨之后,恭亲王府一处花厅之中,恭亲王奕訢正与自己手下的一群残兵败将们商量着对策。
贾桢说道:“王爷,老夫看皇上此次是要对王爷下死手了,想要将王爷从朝堂之中彻底的踢除出去,并且还要将旗人也都彻底的收伏。而这次皇上要彻底的整顿大清官场,一个不好吏部尚书之位也是难保,我们还是应该想一个万全之策。”
吏部尚书全庆也说道:“皇上此次整顿大清吏治,这是要将臣放火上烤啊,后平熄众怒之时,臣肯定是一个牺牲品,臣看,我们不如就做后的反击,用大清整个官场与皇上对抗,臣就不信,皇上还能将大清的整个官场都清洗一遍,那样大清也就不用再运转下去了,就得全部瘫痪。”
周祖培有些担忧的说道:“老夫观皇上每次出招,都是谋定而后动,很少有无把握之仗,而此次皇上看似行险,但皇上那一手高薪之策,也确实能令大部分官员臣伏,又还有几个甘冒风险呢。”
吏部尚书全庆听完周祖培的话后,急道:“那我们就束手待毙不成,那我们不就彻底的完了吗?臣的生死是小,可是王爷朝堂之上就再无话语权了。”
赵光说道:“现是形式比人强,我们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现还拿什么与皇上对抗呢?看皇上是一位仁主,可那要分是对谁。要是有影响到皇权之事,皇上可是心狠着呢,看前者的湖广总督官文、少保胜保、漕运总督恒福,那一个手软过。”
左都御史绵森说道:“那我们现就等死不成,那王爷就将再无出头之日了。我们不如联合内务府之人,还有那些个王爷们,然后煽动被裁撤的八旗兵们,与皇上一起对抗,逼皇上低头。”
周祖培讥讽的说道:“绵大人还是不要太天真了,您看那些个王爷有几个有这个胆子,并且皇上只是消了他们的权,但他们还是可以做一个富贵王爷,他们犯得着做这些个掉脑袋的事吗?
再说内务府,皇上为什么会去圆明园,还不是怕内务府那群人行不诡之事吗?圆明园重修建,那里的人肯定都是经过皇上精挑细选之人,内务府那群人的手就是再长,恐怕也伸不过去的。
而那些被载撤的八旗兵们,皇上也给他们安排好了后路,又有几个人还会再闹。有上次慈安皇太后的残酷手段前,我想这次也没有几个敢再如此了,这要是闹起来,可是杀头之罪,现还有几个有这样的血性的。
再说了,皇家第一军一直京城之中,那皇家第一军军长长庚可是早跟随皇上之上,你让为他手中的枪是吃素的吗?皇上这次肯定是下狠心了,一手萝卜一手大棒啊!”
恭亲王奕訢此时的心中也很烦乱,没有想到这一日来得会是这么快,难道自己始终都是别人的垫脚石吗?注定就是一个失败者吗?
听到几个人的争吵,恭亲王奕訢的心里就加的烦燥了,周祖培分析的不是没有道理,自己这个侄子虽然年幼,这个嫂子虽然年轻,可都不是一个易予之辈。
但是现又不能放着吏部尚书全庆与左都御史绵森不管,不能眼看着两掉进去啊,那岂不是让跟随自己的人寒心吗?以后还有谁敢跟着自己混呢。自己这个老大,连手下的小弟都照不住,那不就要散摊子了吗?
可是管,又该如何管?自己这个侄儿用得可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决对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会灰飞烟灭的。
恭亲王奕訢又双后拇指揉着太阳穴,双眼闭着,双眉紧锁。其他人看到恭亲王奕訢的表情也都不敢再争吵了。
后恭亲王奕訢猛的睁开眼睛,面露狰狞之色,恨恨的说道:“这都是你们逼的,我们现已经没有退路了,进也是死,退还是死,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全庆与绵森,你们二人现要量配合皇上整顿大清吏治,让他们找不到你二人的错处,先稳着他们,量与他们同旋,拖延时间。
本王现已经有定计,但现还不能说出来,我是本王不相信你们,而是关系重大,本王现也没有多少把握。但本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的人一个个的倒下,而无动于衷,这样本王即使可以苟延残喘,但又有什么意思呢,大丈夫岂可一日无权。”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风雨北京城
载淳与慈安皇太后离开紫禁城,去圆明园后的第二天,张文亮就手拿载淳的秘旨,将紫禁城的宫门关闭起来。
然后带领皇家调查局的人对内务府进行的突击检查,当皇家情报局的人冲进内务府衙门之后,内务府之人都不知是为了什么,会突然有人闯进来,还有人想要阻拦来人,但皇家调查局的人早就对内务府进行了秘密调查,同时还有当年载淳拿到的那本密帐。所以也不看来人,上来就给了两个嘴巴子,当时就将人给打傻了。
总管内务府大臣听到外面一阵大乱,也迈着四方步走了出来,见到了张文亮,赶紧笑着说道:“原来是张公公,不知道是哪阵香风将您给吹过来了呢?真是稀客啊,赶到屋里喝碗茶。我这刚好还有点上好的明前云雾。”
张文亮笑说道:“您客气了,杂家可不象您这样清闲,还有皇明身。”说完就拿出了圣旨,大声说道:“给杂家。”
这位总管内务府大臣被张文亮来了一个烧鸡大窝脖,没有想到张文亮是翻脸不认人,但他也不再乎,因为这内务府牵扯的人太多了,多少位皇上都想查内务府,但后都是不了了之,所以只是一阵的冷笑,并没有往心里去。
可是这次他们却想错了,皇家调查局的人按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进了内务府之后,就去抓人。然后就找个单独的房间进行审问。
这位总管内务府大臣这次可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开始听到消息之时,内务府从上到下都没有人往心里去,因为他们经历过不知多少大风大浪了,只是提醒注意一下。但没有想到皇家调查局进来之后就抓人,好象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只是让被抓之人画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