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人都是有贪欲的,所以很多人也都争相给这位商人投资。可是究竟有什么买卖能有如此高的利润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本就没有这位高利润的生意。而这位商人手中的资金却是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但直到有一天,这位商人却突然的失踪了,谁也找不到他了,并且他手中的钱也都被他给卷走了……”
李鸿章是大清国家事务院的副总理,当载淳说道这里的时候,眼睛就是一亮,说道:“皇上是想用这个方法,来使美国的经济出现混乱,这样他们就没有精力在顾及得到巴拿马运河之事了。”
载淳说道:“不错,这正是朕的意思。朕这里有一件小玩意,是从欧洲人那里得来的灵感,又加以改进的。所以就可以用这个小玩意,来在美国行使此计。如果此计能成,那么我们就象巴拿马运河动手,如果此计不成,那我们也不能次我大清至于险地。
不过,我大清有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之后,也就等于扼住了巴拿马运河通往太平洋的咽喉,这也是朕可以接受得了的。
但此计关系重大,出朕之口,入你们两人之耳。此事也就只有朕、你们二人,还有皇氏集团的总经理颜士章知道。”
当要鸿章与丁汝昌听到载淳的话之后,都是非常非常的感动,因为这是载淳对他们两个人的信任。其实载淳这也是在要买人心。
载淳与两人谈完之后,就走出了客轮的书房之中,来到了甲板之上,看到琼琚、瑾瑜与李菊耦三人正在凭栏而望。
载淳来到三女近前,笑着说道:“怎么,这一次坐船没事了,你们在看什么呢?”
李菊耦还是人小嘴快,说道:“皇上,这海真大啊!一眼都看不到边际,真是让人心旷神怡。那碧绿的海、蔚蓝的天,相映成趣,柔得象绸缎一样,从这里看去,荡漾着涟漪,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是那样的朦胧。
这一刻我宁静如海岩,矗立在波浪之中,任凭大海潮汐的冲刷,聆听大海那深邃的大道之语,我深沉如盘石,恬淡而静,我开始悟了,大海的始终、大海的如一,我懂了,开始静矗与天地,感悟大海的震撼,水天合一的宽大情怀。”
载淳听完之后,眼中流出一种复杂之情,用宽大的手掌抚摸着李菊耦的小脑袋瓜,说道:“你这小妮子,朕真不知道你这小脑袋瓜儿是怎么长的。你就是我大清的小才女。如果我大清的女子都如你一般,那我大清就会更加的强盛了。”
李菊耦听了载淳的话,很是有些不懂,抬起头,美丽的大眼睛眨了眨,问道:“皇上,菊耦在皇上心中真得不是一无所知的蠢笨女孩儿吗?”
李菊耦见载淳认真的点了点头,来得非常的高兴,随后又说道:“皇上,菊耦不明白,我大清的女子为什么都有才了,大清就会更加的强盛呢?”
载淳没有想到,刚才一时的有感而发,菊耦却听得很是认真,一进还真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才好。但载淳又不想胡乱说几句,来欺骗这个天真而好学的小女孩。
载淳想了一下说道:“古语有天分阴阳,而对于人来说,男为阳女为阴。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只有阴阳相济,才能衍生万物。顾世间万事成物都应该阴阳调和。
而此时我大清,男主外,女附与男,这就是一种阳盛而阴衰的表现。而我中华自古皆是如此,所以才会出现朝代的不断更换。朕归结为就是,在历朝历代,都是以男人为主,而女人只是男人们的附庸,这就是阴阳失和的表现,才会有朝代的更换。
而到我大清之后,对阴阳之事也并没有任何之改变,顾会有英法犯境,南方的长毛之毛,甘陕的回乱,俄国的扰边等之祸。朕也是疼定思疼,才得出此结论,所以朕才有此一说。”
琼琚听后,完全信以为真,大惊失色道:“皇上,真得如此吗?那我大清又将强何处之呢,以使我大清的稳定呢?”
载淳知道,既然话已经说出来了,就只能走到底了,一本郑经的说道:“正是因为朕想明白了这些事,所以朕才决定,‘新青年’报社由皇太后、皇后和几位爱妃一同管理,才使得我大清的的阴气一点点的回声,这也是朕的希望,为了我大清,皇后和几位爱妃,以及菊耦,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国量来,来为我大清的众多女子做出表率来。”
………………………………
第十二章 新北海道(一)
大清皇家海军第一舰,在浩瀚的大海上,排着壮观的队伍,护送着载淳的出行队伍,向原来的日本的本海道,也就是现在大清的津轻省而去。
大清的津轻省是由渡岛半岛、津轻半岛、下北半岛和青森等地组成,省会在函馆。扼守着津轻海峡。与伯力省隔海相望,这也是大清通住太平洋的一条重要水道。''
载淳此次出访阿依努共和国,其实也只是载淳的一目的地之一,载淳还准备出访兰芳共和国、戴燕王国、车臣共和国和亲几内亚共和国,这五个国家,这也是大清扶植起来的五个新国家。
而这五个国家之中,其中有三个国家,也是华人国家,与大清是同祖同宗,与大清是依依相息的。而阿依努共和国和新几内亚共和国,虽然不是华人为主的国家,但也都是因大清才建立起来的国家。所以这五个国家与大清的关系都很是亲密。
同时,载淳在经济上,将五国的经济完全绑定在大清之上,他们的货币用的也是大清的龙元。载淳的目的其实也是很明显,那就是要将龙元,发展成为那一世的欧元一般,但又不同于那一世的欧元,因为大清要占据主导的地位。使得这些国家完全不能脱离大清。
而载淳在此时要相继出访这五个国家,第一就是向这个世界及这五个国家,展示一下大清的军事实力。第二个目的就是,这五个国家,不管是不是华人国家,但他们在教育方面,都将大清的文化,作为天朝文化来学习。
而载淳在五国的都育方面,也是投入很大,为他们建造学校,来帮助五国对国民的教育。同时,还在这五个国家修建了高等的学府——孔子学院,来传播国学。在习俗上来一点点的改变他们。并且,这五个国家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已经将汉语了展成了他们的国语。
载淳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大清也已经完全的稳定下来,同时也已经成为此个时代的军事和经济强国。而‘大清’这个名字,就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这个‘大清’带有浓重的旗人色彩。
所以载淳已经决定,准备在大清在巴拿马运河之后,借大清国土再次增加之时,更改国名,为‘中华帝国’,这才能代表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同时,在此之后,旗人的影响也就将会被完全消除。
而在大清更名为‘中华帝国’之后,载淳就会准备着手建立一个华人国家的联盟,来进一步增加大清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这也是在迷惑其他国家的目的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
载淳在大清皇家海军第一舰队的护送之下,很快就抵达了津轻省的函馆市。在函馆港的码头之上,当清省的道位省长,张之洞与津轻省的一众官员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来迎接大清的这位同治大帝的到来。
在津轻省的省长人选之上,是载淳亲点的张之洞,因为张之洞在那一世也是晚清的名臣之一,能力不俗。在这十几年中,将大清的廉政公署办理得有声有色。这也是载淳想要进一步锻炼张之洞,让他出来积累经验。
载淳下了自己的客轮之后,见到张之洞之后,亲切的与张之洞说道:“香岩,朕听说了,你这几年可是将这个津轻省建设的不错啊,由其是这个函馆,朕可都是闻名久矣啊。此次朕前来,香岩就来为朕做个向导,来参观一下这函馆市。
朕可早就听说了,站在函馆山上,俯视函馆的夜景,可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所以朕与皇后、珣嫔和李大人一家,可是专门为了函馆的夜景而来的。”
张之洞听了载淳的话之后,笑着说道:“皇上谬赞了,之洞有何德何能,得皇上如此的夸讲。这还不全是皇上的指导及下属们的共同努力,才有津轻省的今日之成就。”
载淳将李鸿章与张之洞一同拉到了自己的车中,让两人很是惶恐。能与大清的这位同治大帝同乘一车的人,到现在可以没有几位,这可是莫大的荣幸。
上了车之后,张之洞又说道:“皇上,在这函馆市中,可以观看的也就是在函馆山上观函馆的夜景了。所以臣将皇上的行宫安排到了函馆山上,不知是否还合皇上的意呢?”
载淳笑着说道:“没有想到,香岩这几年出来,可是长进不少啊,也会做这些迎奉之事了,朕是一位随遇而安的,不过香岩的一番好意,朕还是很满意。不过呢,朕与津轻省的官员们见一面之后,就同香岩一人陪朕就可以了,让他们都各忙个的去吧!”
张之洞听了载淳的话,脸上微微一红,应下了此事,觉得载淳对自己的安排好象是有些不满意似的,偷看载淳一眼,看到载淳脸上挂着一丝戏谑之意,才明白皇上这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但张之洞却知道,皇上不喜排场,说那些官员的话肯定是真的。张之洞想明白之后,尴尬之色也去了。
载淳又接问道:“香岩啊!再在的津轻省的情况怎么样啊,简要的先与朕说一下,此次朕在函馆不会多留的,只有两天的时间,随后就会前住阿依努的札幌,到时香岩也陪朕一起去吧,香岩与少荃先先是对阿依努共和国最了解的了。”
张之洞听到载淳的话之后,说道:“皇上,我大清自己立津轻省之后,到现在已经近六年的时间了,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并且我大清在阿依努共和国还修建了几条铁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函札线,给函馆带来了很大的商机。
同时,阿依努共和国也是产粮和养殖的国家,所以臣就在这函馆一带引导商人们建立一些食品加工的工厂,有函馆港可以直接向北本州等共和国出口,同时,这津轻海峡也是重要的水道,商船往来也频繁,所以使得这里发展还是很快的。
而在青森那一边,则主要以种植水果等为主,同时大清的商人们也在这里创建了一些工厂,使得青森一带发展得也很快。
现在津轻省在这几年里,从内地的不断移民,到此时,整个津轻省已经有二十万的华人了,还有很少一部阿依努人和高丽人。
此时的津轻省虽然还不能和大清的江南几省相比,但早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再有两年的时间,臣敢说,即使比不上江渐,但也可以比上山东省。”
载淳微微的点着头道:“好,我大清在新增这些省之后,由其是西伯利亚诸省,那里地广人稀,发展的很慢,而朝鲜三省,在当年的那一场瘟疫之后,破坏程度太大,这几年我大清都投入很大。
这也使得国家事务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过还好,我大清总算挺了过来,虽然还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但大清每年的投入也在减少。
朕看到了津轻省,感到真是欣慰啊!”
………………………………
第十三章 新北海道(二)
在函馆山的展望台之上,载淳与琼琚、瑾瑜凭栏望。而小李菊耦不知怎么的,也偷偷了跑到展望台上来,给这展望台再增添一丝的欢乐。
此时的才是晚上晚上九点钟,琼琚看着函馆的夜景,那万家的灯火,深深的吸引着琼琚的眼神,琼琚在看了一会儿之后,微微的闭上那美丽的双眼,深深的吸了一口这带着咸咸的海风,而有很清新的空气。
甜美的说道:“真是太美了,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登高一望,海风渔火两相映,牛郎织女相见时。”
载淳听着琼琚吟的半句小诗,看着琼琚那秀发衣带飘舞,宛若仙子一般。载淳都有些痴了,附着琼琚的话,说道:“看着这夜色平静,国民安定,朕心足矣。朕此生能完成少陵野老的心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朕此生能庇得所有华人,所有炎黄子孙,能有房屋一间,地有一垄,安居乐业,朕心满矣。”
在载淳发完感慨之后,令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菊耦小大人似的说道:“皇上能有此大志,能如此的悲天悯人,是我大清之幸,是我华人之幸。菊耦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是也有心愿助皇上完成此大志。”
载淳笑了,这个小女孩儿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了,用手怜爱的抚摸着菊耦的小脑瓜儿,说道:“朕何其的幸也,朕不光有这么的人杰志士相辅,有琼琚、瑾瑜、淑媛、香韵四位奇女子,还能有菊耦这样的女子相知。
我大清子民如果全能如此的话,那何愁我大清不能更近一步,还会有谁敢再小觑我大清。”
载淳说完之后,转身来到了后面的桌子边,位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随手端起一杯酒,小酌了一口,然后招乎三女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载淳说道:“琼琚,在如此的美景之下,又有如此的美酒能饮,如果琼琚再能弹上一曲的话,那就真得是更美了。”
琼琚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走到了琴旁,优雅的坐了下来,轻舒十指。在琼琚十指曼妙的挥洒之时,一首晏殊的《蝶恋花》就流露了出来。同时琼琚随着琴音的流出,轻展歌喉,吟唱着辞句。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一曲过后,不知何时,载淳已经走到了琼琚的背后。待琼琚唱完之后,爱恋的说道:“琼琚,真是好唱,将朕仿佛带到画中去了。”
小李菊耦也鼓掌笑道:“皇后姐姐唱得真好,这是菊耦听到的最优美的曲子了。菊耦听说皇上也是有名的才子,何不趁此也让菊耦见识见识呢!”
载淳此时也是非常的有兴致,听了李菊耦的话之后,也不推辞,待琼琚起身之后,就坐在了琴旁,用手试了一下弦律,并没有再弹蝶恋花。因为载淳知道,自己的琴技确实是不如琼琚,如果自己再弹蝶恋花的话,很容让人听出好坏来。
所以载淳耍了一个小花招,弹了一曲别致的临江仙,曲调也和现在的临江仙有很大的不同。而后载淳用自己那略带兹性的嗓音,唱起起了那一世杨老师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来。’
三女都被载淳唱出来的这种大气与空旷反折服,待载淳的一曲终了。小李菊再一次发表了言论,说道:“皇上的琴技虽不如皇后姐姐,但这一道别致的临江仙,却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而琼琚与瑾瑜二女完全被载淳的兹性嗓音给吸引住了,脸上完全是迷恋之色。
载淳看到这函馆的夜色,心道,没有想到,在大清创立津轻省之后,张之洞也没有让自己失望。自己在那一世虽然没人机会来到日本的函馆,来欣赏这有名的函馆夜景,但是在这一世之中,张之洞却没有让这一美景失去。
这世界上的三大夜景果然是名不虚传。同时载淳的心中也很是得意,在那一世,世界上有名的三大夜景就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日本的函馆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而在这一世,大清已经拥有了两大夜景……
载淳一行人在函馆逗留了两日,随后,就开始了此行的最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