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长不断的大吼着:“前方八百米,有敌兵,炮手准备,开炮!”
‘轰’的一声过后,在前方奥斯曼帝国的数十名士兵,已经被炸飞,不断的有残肢断臂落下,而那里已经被炸成了一个弹坑,还在不断的冒着硝烟。
战斗在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奥斯曼帝国的陆军就开始顶不住了,开始有士兵后退,渐渐的,后退的士兵越来越多。无论他们的军官怎样大喊,都起不到了任何的作用,而有些军官还被裹挟着向后逃。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两条腿,又怎呢跑得过子弹与炮弹的速度呢!有跑得慢的奥斯曼帝国士兵,直接就被坦克撞飞出去,飞出好几米远之后,重重的落到了地上,口吐血沫,已经没有了一丝的生息。
这就是战争,就是这样的无情,当你无备、当你弱小、当你战败之时,那面临的就是被杀戮。
哈巴德战役,是中华帝国参加一战的第一战,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守军溃败,一万陆军,最终逃走的不足一千人,而中华帝国方面,由于猎豹突击坦克的突出表现,只有几名士兵受了点轻伤。
而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大炮还没有运送过来,所以对坦克也就没有了任何的威胁,此战对于中华帝国的猎豹坦克来说,可谓是完美之战,并没有损失一辆坦克。
哈德巴,乃是一个兵家必争的重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间站也是奥斯曼帝国连接波斯弯的一个要地。
蒋方震在拿下哈德巴之后,并没有再急于进兵,而是加强哈德巴的防御,同时也开始在此修建机场。
中华帝国参加一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练兵,中华帝国的坦克、空军,都是一个新兴的军种,并没有参过任何一场战事。
尤其是空军,载淳知道,现在的欧洲,已经开始大量的担入空军,但是中华帝国方面,虽然有最优秀的技术,但是现在的中华帝国的飞行员却没有一点的作战经验,因此,才在哈德巴修建机场,要将中华帝国的空军投入到战斗中去……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等待
更新时间:2012…09…07
中华帝国在对同盟国宣战之后,只用了十日时间,就完成了对奥斯帝国的首战。同时占领了奥斯曼帝国重镇——哈德巴。
在三日后,中华帝国皇家第九军的五个师已经全部进入哈德巴一线。哈德巴之所以称之为战略要地,就是因为他乃是向南约五百公里,可通伊拉克的巴格达,向北约七百公里,可直达奥斯曼地国重镇埃尔祖鲁姆重镇。向西可进入叙利亚,向东可连伊朗,东北可进俄国的石油重地——巴库。
所以在中华帝国占据哈德巴之后,奥斯曼帝国之内,开始发生了极大的恐慌,因为奥斯帝国的军队,在经过了几年的大战之后,都基本上聚集在了南线,而在奥斯曼帝国的北线,基本没有什么军队,而此时的中华帝国在哈德巴却聚集了近十万的大军。
但是,好在中华帝国皇家第九军在攻下哈德巴之后,并没有继续再向北进攻,而是就地开始驻防,同时开始向此地大量集结战略物资,这里俨然成为了中华帝国的一个进攻的基地。
在作战室之内,中华帝国皇家第九军司令蒋方震坐在主位之上,而在下面是第九军的所有正副师长。
九零一师师长说道:“司令,我们在此已经驻足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本来局势对我们非常的有利,我们第九军可以继续向北进攻,为什么在此时却突然停止了进攻,这样不是给奥斯曼帝国以喘息之机吗?”
在九零一师师长说完之后,几位师长都非常的赞同,觉得此时突然停止进攻,就是给奥斯帝国机会,待到奥斯曼帝国完成布防之后,那时再进攻,就会遇到很大的烦。
蒋方震待到众人都说完之后,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诸位,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但是有一点,你可们可曾想过,照此情况发展下去的话,我们用多久,可以打到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
众人听完之后,都先是一愣,随后,九零二师的师长说道:“司令,以我中华帝国皇家第九军现在的兵锋,我相信用不了三个用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打到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这样,伊斯坦布尔就只能退出战场。”
九零五师师长说道:“以奥斯曼帝国的情况,我们用不了三个月的时间,只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战败奥斯曼帝国,使其退出战场。”
蒋方震听完之后,微微一笑,说道:“你们所说的,我都相信,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在奥斯曼帝国战败之后,那整个同盟国就都会受到影响。而后,我们就会出兵保加利亚,直接进兵欧洲战场,这声大战,也很有可能在年内结束。
可是我们的后方呢?由其是阿拉伯半岛,这里可是对我中华帝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里盛产石油。
你们也都看到了,我们的坦克,在战场之上,可是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再有就是我们新成立的空军,那些个飞机,更是需要大量的燃油。这些武器虽然杀伤力都是非常的大,但是他们要是没有燃油的话,那就都会是一堆废铁。
未来的战场,那就是机械化的战场,而石油也将会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这就是皇上为什么在这阿拉伯半岛布局这么长时间的原因。
而现在,整个阿拉伯半岛,都处在一片独立战争之中,我们的一四零一师、一四零二师、一四零三师,也正在忙着歼灭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大英帝国与法兰西共和国的势力,也正在一步步的退出阿拉伯半岛。
大英帝国与法兰西共和国为什么这么痛快的就退出阿拉伯半岛呢?还不是因为这场大战,他们不能得罪我中华帝国。而如果这场战争这么快就结束的话,那我中华帝国在此处的布局还不稳固,就会给他人有可乘之机。
现在,在阿拉伯半岛之上,像伊本…沙特、萨巴赫家族、费萨尔家族、阿布扎比、沙迦、卡塔尔酋长国等,都派使者前往了三杰省的迪拜,而我中华帝国的外务部副部长顾维均大人,也已经到了迪拜,他们正在商讨之后之事。
而在我们亚洲,大英帝国的部队也已经开始从新加坡和马来亚退兵,而我中华帝国的一四零四师也已经正在接管两地,而我中华帝国的副总理熊希龄也已经前往两地主持大局。
同时在非洲的德属东非和德属西南非,我中华帝国也在逐步接手,我中华帝国的外务部长胡惟德、国家事务院副总理陆征祥也已经到了两地,正在与当地的各方势力进行商讨,也正处在关键之时。
现在,我中华帝国需要的是时间,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快的结束这场战争,我们要给熊希龄副总理、陆征祥副总理、胡惟德部长、顾维均副部长他们时间,以使我中华帝国获取最大的利益。”
众人听完之后,都默默的点着头,现在他们才算明白,在此次大战之中,中华帝国的真正利益所在。
蒋方震双继续说道:“而此时,我中华帝国出售给同盟国的军火,也在运往欧洲战场,这样,协约国的实力也会再次增长,他们也会向同盟国发动进攻,这样也可以再一次消耗协约国的力量,在战后,我中华帝国在这个世界的地位,也就会再一次提高。
同时还一有点,那就是,此次我中华帝国只所以参战,也是我们练兵的机会,由其是我们的坦克部队和空军,因为这两个军种,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战场,至于我们之间怎样配合,还有待摸索。
而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他们都经历了多年的大战,尤其是他们的飞行员,在战场之上,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而我们的飞行员,却是没有任何的经验。而我中华帝国的战机,也没有在战场上经过检验,这非常不利于我中华帝国空军的发展。
而此次,就是我们的一个实战的良机,所以,综合以上,我们在此,才要等,等待给我中华帝国获得更大的战机。”
这也是载淳此次参战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因为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中华帝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现在,中华帝国的坦克与空军就是一个检验的机会,同时,中华帝国在欧洲战场,还要演练海陆空三军的配合,在法兰西登陆欧洲战场。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联军司令
公元一九一七年八月二日,中华帝国皇家第三军、第五军、第十五军,在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的护航之下,穿过巴拿马运河,并成功横渡大西洋,在大英帝国登陆。并成立了联军指挥部。
中华帝国远征军,此次共出运动了十一个师,二十万的大军,中华帝国陆军与总参谋部,共同命令中华帝国皇家第九军区司令蔡鄂为第二远征军司令,而第一远征军则是由皇家第九军、皇家第十四军、皇家第八军共计十一个师,以及兰芳共和国的一个旅、戴燕共和国的一个旅、新几内亚共和国的一旅、阿依努共和国的一个团组成,并任命蒋方震为第一远征军司令。
而第三远征军则是由中华帝国皇家第二军、皇家第十一军的三师、皇家第七军的三个师、以及车臣共和国的一个旅,组成第三远征军,作命中华帝国皇家第二军区司令吴禄贞为司令,并借道俄国,前往欧洲战场。
而在中华帝国第二远征军抵达大英帝国本土之后,与英军方面的指挥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因就是,大英帝国此次也再次集结了三个师的兵力,与中华帝国的第二远征军组成了联军。
而大英帝国方面,极力要求约翰?弗伦奇爵士出任中英联军总司令,而在中华帝国此次出兵共计二十万,而大英帝国只有五万陆军,中华帝国方面当然不能同意。面在中华帝国第二远征军方面,则是提出由蔡鄂充任中英联军司令。
双方都各不相让,并且都有自己的理由。英军方面,有一位将领说道:“约翰?弗伦奇爵士与同盟国作战多年,对同盟国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中华帝国的蔡将军,虽然年轻有为,但现在也只有三十多岁,并没有任何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所以并不适合当联军总司令。不过,蔡将的声名,我们也是知道的,可以任联军的副总司令。”
中华帝国一五零一师的师长立即反驳道:“这位将军,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首先,我中华帝国此次出兵二十万,而约翰?弗伦奇爵士对我们的军队并不了解,我中华帝国有一句古语,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而此次联军,肯定是以我中华帝国远征军为主,那么试问,约翰?弗伦奇爵士对我们中华帝国的远征军又有多少的了解,对我们的战力、对我们的战法又知道几何?这又如何能担任联军总怀令呢?”
又有一位英军将领说道:“对贵军不了解,我们可以边打仗边解,相信以约翰?弗伦奇爵士的军事才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对贵军完全了解。”
当这么英军将领说完之后,约翰?弗伦奇爵士就知道不好,刚要说话,就听见蔡鄂站起来厉声道:“如果大英帝国方面都是这样想法的话,那我想,此次我中华帝国远征军就是白来了。
本来,这是欧洲战场,与我中华帝国没有任何一点的关系,而我中华帝国完全是为了道义而来。而大英帝国却是何种想法,难道我中华帝国的军人就不是人吗?我蔡鄂不远万里的将他们带到欧洲,就有责任再将他们带回去。
我蔡鄂本来对还想,只要为了联军有利,至于谁任这个司令都无所谓。我在出征之前,我中华帝国皇帝陛下亲自致电,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尽早结束这场战争,让被卷入战争的人民,尽早的脱离苦难。
但这并不能说就是让我中华帝国的军人无故的埋骨他乡。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约翰?弗伦奇爵士,蔡谋告辞了。”
蔡鄂向约翰?弗伦奇爵士一报拳,然后大声说道:“众将士,既然人家用不到咱们,那咱们也没有必要再在此多做逗留。立即通知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司令萨镇兵将军,我中华帝国第二远征军于两日后登船,返回帝国。”
约翰?弗伦奇爵士一听,就知道坏了,赶紧说道:“蔡将军、蔡将军,我们有事好商量……”
而蔡鄂却并不理会,而是大步走了出去,而远征军的众位将领也都是满脸的怒气,随蔡鄂而离去。
在中华帝国远征军的会议室中,蔡鄂与回来的众位将领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道:“司令,此次我们真的要退回去吗?如果真要是如此,那这个责任,我们可是担当不起的啊!”
《》道:“英国人这是想要骑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现在他们的态度已经表露无疑,难道我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受他们这个窝囊气吗?所以我赞成司令的作法,即使去了,受到军法处置,我也不愿受这个窝囊气。”
蔡鄂听完之后,哈哈大笑道:“诸位,都不作再争了,你们想一想,英国佬们好不容易将我们请了过来,他们会让我们回去吗?他们能承受得了吗?他们的欧洲战场将要怎么解决。
再有一点,现在担心的不应该是我们,而应该是大英帝国的人,一旦我们返回,那么我中华帝国与协约国就会出现裂痕。我们不参战还好说一点,一但我们倒向同盟国一方,那么协约国是承受不起的。
我们现在,就是要给英国佬们做个样子,也好灭一灭他们傲气,这样,在今后的战场之上,就会以我们中华帝国的军队为主。
而在战争结束之后,我中华帝国也不会只是一名看客,说话的份量也将会更重,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实,早在出征之前,载淳就给蔡鄂下了命令,要他无论如何,也要争下这个联军总司令,因为只有这样,载淳对这二十万大军才能放心。
此事僵持了三天时间,而在此期间,载淳也致电三个远征军,蒋方震、蔡鄂、吴禄贞三人,授中华帝**人最高荣誉的龙剑。而此事也表明了中华帝国同治大帝的态度,那就是支持蔡鄂任联军的司令。
而大英帝国也知道,此时的欧洲战场,同盟国也知道了中华帝国远征军到了大英帝国,所以现在正在作最后的殊死挣扎,正在全力进攻。
大英帝国在不得以之下,也得同意,蔡鄂出任中英联军总司令。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加莱登陆(一)
中英联军在确定完联军总司令之后,进一步就是讨论在哪里登陆欧洲大陆,对德军展开进攻。
约翰?弗伦奇爵士说道:“蔡将军,我认为,现在德国人已经知道,我们已经组织了联军,随时准备从法兰西共和国登陆。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安全之地,进行登陆。所以我认为,在法兰西共和国的波尔多一带进行登陆,然后再快速进兵,增援巴黎一线。”
蔡鄂听完之后,说道:“弗伦奇将军所说计划,确实不失为一稳妥之策。而我在这几日时间里,也仔细的研究了法兰西共和国一带的地图。同时,对德军的巴黎防线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如弗伦奇将军所说计划,我们必能成功在波尔多一带登陆,因为那里地势开阔,对于登陆非常的适合,同时那里还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大后,也没有任何的风险。
但是有一点,现在的巴黎一线,我们协约国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