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让他们先找到那个人。”
善仁想了一会,看着江宁一带的地图,说道:“天甲一,只留一组继续追查那个人的消息,其余的组全部调回来,另外令寅虎、卯兔、辰龙和巳蛇也都回来,我们先将这群麻烦去掉。”
此时的卯兔与辰龙不再是杨班候与杨健候两人了,因为二人已经入军,而此时的卯兔是大刀王五王正谊,辰龙和巳蛇则是董海川的两个徒弟尹福和程廷华二人。
一个漆黑的夜暗,有三十几个黑衣人出现了桐城外的一处破庙之内,其中一人说道:“贾三,你可查探清楚了吗?王爷要找的那个人确实前面的小谷之中吗?”
贾三说道:“大人,您就放心吧,贾三看得千真成确,那个人是去城中买东西之时,被属下发现的,一直跟踪到前面那个小山谷中的。”
这群黑衣人中的头说道:“好,待此事完成之后,我必会王爷面前给你请功。我们马上行动,以免夜长梦多。”
这群黑衣人迅速的向小谷之中而去。只见这处小谷的环境还不错,四周为山,中间有这么一块平地,一处小山角下,有三间茅草屋。
这群黑衣人迅速的将这个茅给围了起来,其中一个人低低的声音说道:“头儿,就这么一个人,值得头让弟兄们都来吗?”
这个头儿说道:“你知道什么,听说皇上也派出了皇家情报局的人来江宁了,现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行踪,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小心使得万年船,万一皇家情报局的人也发现了,而我们人手不足,那就要坏了王爷的大事了。别那么多的废话了,动手。”
就黑衣人说动手之时,就见四周与茅屋之中却发出一阵‘嗖、嗖、嗖’之声,迎面射来了一片寒光。黑衣人促不及防之下,立刻就有十多个倒下了。
黑衣人的头儿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我们快走。”
可就这时,四周闪出六七十号人,已经将他们给围了起来。黑衣人的头一看事不好,真赶忙开口问道:“朋友,哪条道上,道个腕儿吧,是线上的还是合字的?”
只听一人说道:“你们还是去问阎王爷去吧,动手,一个不留。”
听到这个人的话后,这六七十人立刻就冲上来三四十人,与黑衣人撕杀一起,剩余之人却外面围着。
只见冲上来的这三四十人两两一组,五组人合成一大组,进退自如,配合默契。有进攻的有防守的。瞬间就将这剩下二十几个黑衣人分割为几块。
而黑衣人也知道此事不能善了,都各抽刀剑与这批冲上来的人战了一处。
这就是善仁之计,锋镝营中找了一个与那个漕运总督府的主事长相差不多之人,桐城出现,将恭亲王奕訢的人引到了这处小山谷之中。为首之人正是王兰亭。
王兰亭也没有闲着,上前与黑衣人对了一起,王兰亭上来就是一招推掌,直奔黑衣人头儿的前心,黑衣人侧身闪过。王兰亭一招走空,但王兰亭顺势又来了一抬横扫千军,直奔黑衣头的腰部扫来,黑衣人又赶紧收腹,王兰亭这一招再次走空,王兰亭再跟步上前,左手向前,奔黑衣人头的前胸抓来,黑衣人头儿再向后撤步。
两人插招换式就战了起。两人打了十来个回合,黑衣人的头就看出了王兰亭的来路,惊呼道:“太极拳,你是王兰亭。原来是皇家情报局的鹰爪孙。”
王兰亭冷笑一声,说道:“知道就好,今天就让你们这群恭王府的狗腿子全这吧。”
黑衣人的头儿嘴上毫不势弱,手底下也还真是有两下子,这么高的一个王兰亭一时也拿这个黑衣头目没什么好办法。
可是其他之处的黑衣人就顶不住了,首先是大刀王五这边,自己从进了皇家情报局之后,太极宗师杨露禅与八卦掌董海川的指导之下,武功有了很大的长劲,就是杨露禅与董海川两人一对人也不敢说就稳胜王正谊,这个王正谊还真是一个习武的好坯子。
王正谊一口大刀黑衣人之中,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砍倒三人之后,就有一个黑衣人小头儿上来拦住了王正谊,与王正谊战一起。而尹福与程廷华也都找了对手各自撕杀起来。
而其余的黑衣人锋镝营的配合攻击之下,很快就盯不住了。并且锋镝营的招式简练,但都很实用。
并且开始之时就有十来个黑衣人被弩箭射杀了,现是处人数的劣势,很快就被锋镝营斩杀待。
而此时的王正谊也是越战越勇,王正谊先用一招弹踢撩刀,黑衣人向旁一闪躲过此招,王正谊紧跟着又来了一招侧踢腿,黑衣人一个躲闪不急,正被王正谊一脚踢胯上,只听‘咔嚓’一声,黑衣人的胯骨就被踢折了,黑衣人惨叫一声,还没等倒地,王正谊上前一刀就将头给砍了下来。
这个黑衣人惨叫之后,与王兰亭战一起的黑衣人头目一看事不好,虚晃一招就向后窜去,准备逃走,可是还没等这个黑衣人头落地,就有几支弩箭向他飞去,直接给钉了前胸、头上、腹部,跌落地,蹬了蹬腿就不甘心的死了。
此次伏击,前后不过一个小时,就将恭亲王奕訢派来江宁的人给斩杀干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刺龄案(十二)
善仁解决完恭亲王奕訢江宁的人之后,心里也总算稍稍的放下心,这样自己毕竟可以有一段时间不必再担心这个主事被恭亲王奕訢的人先找到。
屋中,王兰亭问道:“功亭,咱们为什么不留下几个活口,然后交给皇上,让皇上治恭亲王奕訢的罪呢?”
善仁回答道:“王大哥,您认为到时候恭亲王奕訢会承认吗?即使这几个人招供,恭亲王奕訢也可矢口否认,还会反咬咱们一口,说咱们诬陷于他,那咱们岂不是太被动了。还不如这样,我们将这些灭掉,这样恭亲王奕訢的损失也不小,这三十多个人也够他心疼一阵子的。我们回京之后,想个办法再将恭亲王奕訢养得那些再干掉,那时的恭亲王奕訢就失去了耳目。”
王兰亭听后,点了点头,才知道,还是自己考虑的不够周详。
善仁又接着问道:“德安,漕运总督府那边这两天有什么异动吗?”
尹福回答道:“大人,前几天漕运总督府那边没有什么动静。不过今天漕帮的副帮主李应时去了漕运总督府,进去两个小时之后,李应时又出来了。两人一直书房之中,咱们的人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善仁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又开口说道:“现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去找那名主事,这才是关键的事情。我已经将另皇家情报局所有的人都注意此人,一有线,就会通知我,但我们也要抓紧。”
善仁安排完之后,众人也都下去了。
到了第二日,善仁刚用完早餐,就见王正谊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说道:“善仁大哥,不好了,漕运码头出大事了,漕运码头的工人罢工了,说是朝庭不给他们活路了,并且还将刚收缴上来的漕粮给抢了,那些都是运往京城的。”
善仁一听,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额头的青筋直跳,屋中来回溜着圈,说道:“两江总督马大从与皇家第三军刘军长可知道此事?”
王正谊回答道:“他们也应该知道此事了,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两江总督马大人与皇家第三军刘军长去了。”
善仁说道:“立刻用咱们的特殊渠道,两天之内将情报传给京城之中的皇上。这个恭亲王奕訢做得太狠了,简直是疯了,现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一个不好,京城的浪价就会飞涨,那时不知北京城中有多少百姓跟着受苦啊。
对了,立即联络胡雪岩先生,请他帮忙,立即江南收购粮米,有多少收多少。为皇上缓解一时是一时。同时赶快派人联络皇家运输公司,让他们立即准备货轮,随时北下京城。”
而就这时,王兰亭领着一个人进来了,善仁一见此人,眼睛就是一亮,说道:“雪岩先生,哪阵香风把您给吹来了?”
来人正是现大清富有的商人——胡光墉。胡光墉笑道说道:“功亭老弟,哥哥我可是又日子没见到你了,这不是想你了吗,所以就来了。”
善仁知道胡光墉是开玩笑,不过两人这些年见面的机会确实是很少,一个巴掌绝对数得过来。善仁赶紧请胡光墉坐下来,让人上了茶。
善仁与胡光墉也不客套,直入主题,说道:“哥哥来的正是时候,兄弟正有急事要麻烦哥哥呢,省得兄弟再去找哥哥了。”
胡光墉听后,哈哈大笑道:“老弟既然都急成这个样子了,哥哥也就不和你打哈哈了。老弟可是为了漕粮之事发愁?”
善仁听了胡光墉的话后,很是惊讶,问道:“哥哥也知道漕帮之事了?”
胡光墉说道:“哥哥这几日刚好江宁,也了这么大的事,哥哥还能不知道。本想做下暗号,联络你们江宁的人,不想王兰亭大哥却找来了。这不哥哥就来了吗。
哥哥此来是想告诉你,吕宋岛的薛福成正好有一批粮米运了过来,大概还有十日左右到上海,再有十天就可以到天津。这是皇上特意调来的,是准备运运往西北之地的,正好可以留下一部分。
还有一点,老弟切不可两江之地收购粮米,这样一来,肯定会将江南之地的粮价也给抬上去了,那时两江总督马大人肯定不会与你善罢甘休的。”
善仁听后,额头上的汗都流了下来,自己差一点就犯下大错误。
胡光墉安慰善仁道:“老弟也不要过于往心里去,其实你一直没有接触过这种民生之事,肯定一时想不到此事。
不过老弟也不用太过担心,皇上也知道有这批粮米要到天津,所以皇上肯定会有办法将这二天渡过去的。
到是这个漕帮之事,还是很让人挠头的。漕帮有十几万的帮众,绝大多数都是穷苦之人,所以肯定不能用军队硬来,还是要想办法化解此事才好。”
善仁听了胡光墉的话后,很快收拾好了心情,又恢复了往日的镇静。说道:“哥哥说得很对这确是个挠头的事。应芳,两江总督马大人那边可有什么应对?”
程廷华回答道:“两江总督马大人已经去了漕运码头,刘军长派给了马大人一个团,随同马大人一同前去了。”
当漕运码头的工人罢工之后,两江总督马贻与刘铭传很快就得到的消息,刘铭传立刻就要派兵去镇压,但却被两江总督马贻给拦了下来。
马贻说道:“刘军长,此事万万不可派军队前去,那些大部分人都是贫苦百姓,如果军队去了,肯定会激化矛盾的,还是让我先去漕运码头去看看吧。”
刘铭传想想也对,但同时又想到了裁龄之事,说道:“马大人,您要去漕运码头也可以,但是还是多带一些人去为好,我就派给马大人两个团,让他们和您一起去。”
两江总督马贻笑着说道:“刘军长的好意马某知道,但马某此去要是带人太多,反而不好。不如这样,马某带一个连的人去漕运码头,外面留一团接应,刘军长看如何。”
刘铭长听后,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就依马大人,警卫连,速随马大人一起去,保护好马大人的安全。”
马贻知道这是刘铭传的警卫连,知道刘铭传的心意,感激的向刘铭传统抱拳,也没有再有什么赘言,直接就向漕运码头而去。
刘铭传马贻去后,立即传令,令其他三个师,各抽调一个旅,向江宁城靠近,以防万一。
此时的江宁城就象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刺龄案(十三)
北京城中,载淳正与军机领班曾国藩、外务部尚书领户部尚书李鸿藻、户部汉尚书万藜青、礼部尚书麟魁、兵部尚书胡林翼、工部尚书宝洌А⒋记淄蹀茸X、肃亲王丰华等人商议这近两天京城闹粮荒的事。
户部尚书李鸿藻说道:“皇上,这是昨日开始,京城之中传出,说是江宁的漕粮被漕运码头的工人给抢了,这些都是运往京城中的粮食,说是已经没有了,今年京中肯定要缺粮。所都开始抢购粮食。
而京中的粮商们又开始趁机哄抬粮价,现整个京中已经是人心慌慌了,而现通州等地的户部粮仓之中也没有多少余粮了。同时还有人暗中高价收购京中的粮食。”
醇亲王奕譞说道:“皇上,这些个粮商十是太可恨了,要不让臣下带兵将他们都查封了,省得他们赚这些黑心钱。”
兵部尚书胡林翼说道:“皇上,臣看此事不简单,现连机军处还没有收到消息,江宁距离京城三千多里地,这个消息也太快了一些吧,一定是有人暗中操作此事。是不是有人散布谣言,然后故意哄抬粮价,好从中谋利。”
其他人听后也都默默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兵部尚书胡林翼的说法。
载淳却是一脸的平静,说道:“众位爱卿不用再猜测了,朕于今天早晨已经接到了皇家情报局的确切消息。他们只用了两日,累死了五只信鸽和四匹快马,才总算今天早上送到,到现那个送情报之人还昏迷之中。
江宁的漕粮确实是被抢了,并且漕运码头的工人也罢工了,两江总督正漕运码头与漕运码头工人谈判,而漕运总督恒福此时却有很巧合的病了。
这京城中的事肯定是和江宁漕运码头工人罢工商量好的,一同来对朕施压,给朕添点麻烦,好不能有精力重审裁龄一案,然后再煽动两江百姓,他们好乱中取利。同时也是对朕的威信进行打压。”
肃亲王丰华一听,就焦急的道:“皇上,这些粮商们肯定都有存粮,此事就由微臣去做吧,将那些奸商们都抓起来,然后用他们的粮食来平抑京城中的粮价。”
如果载淳真的同意了肃亲王丰华的建议的话,那肃亲王丰华的名声算是彻底的臭了,一个不好还会成为平复天下商人情绪的牺牲品。可见肃亲王这也确实为载淳着想。
载淳听了,说道:“肃亲王的忠心朕是知道,但朕不会牺牲任何一位朕的肱骨之臣的。并且如果朕真得这样做了,那就会让人觉得朕的政令是朝令夕改,是会让大清的百姓寒心的。所以此事我们不能硬来。
诸位爱卿也不用为此事太过担心,此事还没到山穷水的份上。不过这次也许是朕的运气好吧,朕从吕宋订购了一批粮米,是准备运往西北之地的,再有不到二十天就可以到天津港了。
所以我们现是要想办法渡过这二十来天的时间。到那时,就会给那些不法奸商以沉重打击的时候。诸位爱卿,还是想一下怎么将这二十天渡过去吧。”
诸位大臣都是一众的沉默,京城之中这么多的进姓,得要多少的粮食啊,并且还有人按中收购。
过了一会儿,胡林翼说道:“皇上,我看不好这样,先将皇家第一军的军粮调用过来,再加上户部的京畿附近的存粮也都运过来,这样就应该能抵挡一阵了。”
载淳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朕看也只好先如此了。”
曾国藩说道:“皇上,即使这样,按着京城中现的趋势,也就够十天之用。臣以为,我们不如……”
待曾国藩讲完之后,载淳与诸位大臣都连称此计甚妙,就如此办。
载淳又接着说道:“左宗棠已经传来消息,俄国人西北的疆,北部的蒙古有增兵的现象。同时皇家第七军的永山也传来军情,言东北边界之地,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