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

第64章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64章

小说: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载淳还下旨国内,进行石灰消毒,并起动国家防疫预案。这些载淳早就有防备,因为载淳知道这个时代的医学落后,出现了瘟疫,就等于宣布死亡。所以载淳将后世的防疫预案早就制订了出来。

    同时还从国内抓紧调来了大批的石灰,开始对防线、军营等地进行消毒,同时还调来了大批的医生,对士兵们进行体检,以防万一。

    当进入同治十二年一十一月底的时候,瘟疫已经开始在整个朝鲜漫延开来,只是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就有几十万人因此而丧生。此时的朝鲜整个都乱了,人人自危,人人惊恐,都想离开这个人间的地狱。

    可是此时的朝鲜四周都是大清的国土,并且在每一个通道之处都有重兵把守,根本就不问是什么情况,只要是朝鲜方向过来的,一律开枪射击。然后再撒上一层厚厚的石灰,并将尸体直接火化,然后深埋。

    这就是天灾人祸,在进入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份的时候,陆军部部长左宗棠在西伯利亚的各省划分完毕,同时派来的官员也都到位之后,左宗棠就来到了辽阳。

    载淳听说左宗棠来了辽阳之后,心中也很是感慨,自从同治八年一别之后,左宗棠一直在西北之地,所以两人已经有四五年没有见面了。

    载淳带着总参谋长胡林翼、军务部部长杨岳斌等人,直接去了辽阳火车站来迎接左宗棠。当载淳第一眼看到左宗棠之后,简直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面膛黝黑,但显得很是健壮,可是两鬓却已经斑白。

    载淳待左宗棠下了火车之后,快步迎了上去,左宗棠刚要与载淳见礼,载淳迅速的将左宗棠的双手握住,两眼有些湿润,动情的说道:“季高先生,不想你我君臣已经近五年没有见面了,季高先生这些年为了我大清,在西北辛苦了。”

    左宗棠见载淳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原因,而对自己生疏,还是那个皇上,对自己信任有佳的皇上,只是现在已经是一个少年了,显得更加的威仪了。

    载淳为何要将左宗棠从西北召至辽阳来呢?一是因为此刻的西伯利亚一时半会的已经没有什么战事了,同时也想锻炼一下聂士成与马玉昆二人,由其是这个聂士成,那可是载淳心目中,左宗棠最理想的接班人。

    二就是,载淳也该回京城了,而此时还有朝鲜的最后一战,左宗棠身为陆军部部长,在载淳回去之后,可以名正言顺的指挥这最后一战。

    此时的剪辫子风波已经渐渐过去,同时大清皇家陆军所有将士都已经完成,包括陆军部部长左宗棠、海军部部长彭玉麟、总参谋长胡林翼,只要是有军职的,一律都剪掉了,同时还包括载淳自己。

    事情已经如此,并且还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在各大报纸上的讨论,相应慈安皇太后也已经明白了,这应该也是大势所趋。所以载淳选择在此时回去解决此事。

    三就是,恭亲王奕訢一党之事也是一直悬而未决,也该做一个最后的了断了。前些时日也已经和几个王爷谈完,就是成立一个人力资源公司的事情。这些个王爷在考虑好了之后,见有钱可赚,还什么权力不权力的,可不要不识时务,落得一个恭亲王奕訢的下场,所以很快就都同意了。

    这样,在处理奕訢一党,由其是奕訢本人之时,就不会再有什么阻力了,尽早解决此块拌脚石,省得总是给自己添堵。

    第四一点就是,兹安皇太后下了懿旨,让载淳尽快回京,说是有大事相商……
………………………………

第一百章 朝鲜乱(九)

    载淳在左宗棠来了之后,并没有急着就回京,因为载淳早就定好了行程,准备在明年天暖之时,再回京。这样也不用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赶路,省去了很多的辛苦。

    同时,朝鲜此时也正处在瘟疫的关键时刻,而自己这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个不好,那就是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如果瘟疫真的传到大清去,那么给大清带来的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虽然此时的大清在各省市都有大型的医院,但是此时的医疗水平,载淳还是不敢相信,所以还是小心为好。坚决不能让瘟疫传过来。

    同时,大清有几位医学专家也过来了,载淳为他们建立了一个秘密的实验室,同时秘密抓来一批高丽人,以供这几位医学专家做人体试验,以便能够尽快的试验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些事情是不能让那些欧洲人知道的,否则就会声讨大清,并且也给了他们借口干涉到朝鲜的事情上来,那样的话,对自己的计划就非常的不利了。

    所以载淳还不是很放心,所以多次与陆军部部长左宗棠、军务部部长杨岳斌、总参谋长胡林翼、皇家情报局局长善仁等,就朝鲜之事,什么时候介入最后,如果早了的话,朝鲜的人口没有减少多少,不便今后控制。如果晚了的话,又怕夜长梦多,出现变故。所以这个时机一定要把握好。

    朝鲜的瘟疫是从十月份开始的,现在是十二月份,刚两个多月的时间,以朝鲜此时的医疗条件,肯定得不到控制,漫延的速度应该很快,同时里面还有俄国人。

    善仁说道:“据朝鲜科的人撤出来之时打探的消息,俄军在得知瘟疫之后,就派兵抢了很多的粮食,然后移驻到了远离城镇的地方驻扎了。同时还严禁高丽人靠近。这样的话,朝鲜的高丽人在战乱之人,又突然流行起了瘟疫,再加上没有粮食,那么相信朝鲜的高丽人在这个冬天肯定会死不少的人。”

    陆军部部长左宗棠说道:“根据古藉记载,瘟疫在变季之时容易发生,再有就是战乱。而朝鲜这次的瘟疫很明显就是战乱,也就是这些个俄国士兵滥杀造成。那些尸体不能及时处理,发生了尸毒,传染给了其他人。

    而此时朝鲜的时局很乱,百姓四处逃难,肯定会加速瘟疫的传播,现在已经两个多月的时间,看朝鲜的瘟疫状况以及咱们的医学专家的研究,朝鲜这次的瘟疫来势凶猛,从被传染上开始,到致命也就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所以想推断,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那朝鲜的高丽人怎么也要死个五六百万了,再加上俄军钉死的,还有那东学教作乱等,怎也要死六百多万,七百来万人了。

    而具咱们的医学专家说,这种瘟疫在冬季应该很容易得到控制,所以臣觉得明年二月份,天气还没有暖,就是我们进入的最佳时机。”

    总参谋长胡林翼与军务部部长杨岳斌都点着头,表示赞同。

    载淳说道:“季高先生说得不错,这样还有两个来月的时间,朝鲜内的高丽人肯定会锐减到一千万人口以内。这样我们还要做好大量移民的准备。

    自从皇家第二军与皇家第四军成功的围歼了俄国的第一方面军与第二方面军之后,国家事务院的李师等人就开始向那里移民,这半年的时间,已经移过去了近二百万的人口,虽然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之上,就好好象在大海中扔进一粒石子,但这也只是开始,铁路等设施还没有修好。

    等到明年,移民的任务会更大,朕估计在明年下半年的时候,朝鲜这里的事情就可以基本解决了,最少也要在三五年之内移来一千多万的人口,再加上东北之地,以及伯力等省,看起来国家事务院在这三五年之内的压力可不小啊,最少要移过来三千多万。

    朕打算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向这几个新省最少要移来五千万人口。这样象两江、两湖、两广、四川、山东、直隶等数省的土地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但是,这对我大清的财政也是一个考验,我们与俄国这两年的战争,大清这几年还不容易积蓄下来的国库怎么也要耗去七成,那么再加上移民的话,我大清的国库是不是该见底了。我们又要开始过穷日子了。”

    军务部长杨岳斌听了载淳的感慨之后,笑着道:“皇上,您多虑了,我们这两年战争,虽然看起来庞大,但是仔细算起来,我们现在打仗可不象以前了。

    第一,现在我大清的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大清的绝大数的省份,所以我们现在打仗不用征用那么的民夫,这样就不会影响大清的正常运转。同时在运输上的损耗也减少了很多。

    第二就是我们早在惠远城、绥远城、鞍山等地建了军工厂,这样大大减少了运输距离,也减少了一部成本。

    所以综合以上两点,我大清虽然出动了六十万大军,但是却没有当初预算的那么大的消耗。就加上在西伯利亚新修的两条铁路,我们此次耗用不过十亿龙元。而现在我大清一年的财赋收入可不象皇上刚登基之时的那样了,现在我大清一年的财富收入有十五亿龙元,扣除官员的俸禄、教育等的投入,每年的财政收少最少也要剩五六亿龙元。

    这还只是去年的,今年的还没有出来,所以我大清虽然与俄国开战两年,但是应该还不用动我大清积蓄的库存。所以,这财政方面,皇上完全不用为国家事务院那群大人们担心,那些人可都算得清着呢。如果真动用了他们的积蓄,早就和我这个军务部闹个没玩了。”

    载淳听完之后,被逗得一阵哈哈大笑,此时的杨岳斌早已经没有了失去右臂时的情绪低落了。当时的杨岳斌好递折子向载淳请辞,被载淳给臭骂了一顿,现在总算是好了,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了。

    载淳笑完之后,说道:“没想到此时我大清居然这么富有了,朕这个李师还经常与朕哭穷,害得那四十艘战列舰都是朕先垫的钱。

    这次皇太后让朕回去,肯定是为了朕的婚事,不过现在朕可是穷了,哪什么去娶皇后呢?那位状元老丈人怎么会让他的女儿嫁给一个连聘礼都出不起的皇帝呢。朕这还真是遇人不淑啊,朕的命怎么就这样的苦呢。”

    看见载淳一脸的苦相,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善仁跟随载淳最久,听了载淳的话后,笑着道:“皇上,不用担心,如果真是状元爷不同意,臣就派手下将皇后娘娘给您偷出来,保证不会让皇上失望,一定让皇上抱得皇后娘娘归。”

    载淳一听,立时就乐了,然后严肃的说道:“功亭这个主意不错,这可是给朕省了给多的钱啊,好,这个任务就交给功亭你了。”

    善仁见载淳一本正经的样子,脸立时就垮了下来……
………………………………

第一百零一章 朝鲜乱(十)

    在进入到同治十三年的时候,在东北的一处秘密医学研究基地,由十几名大清的医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载淳将后世一知半解的青霉素知识说给了这些医学专家之后,他们就开始按此思路进行研究。

    这个试验室按后世的看法,却是有些不人道,因为这里用的都是活试验,也就是将高丽人用于试验中,这有些类似于那一世日本的柒叁一部队。

    载淳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负罪感,现就是一个强者的时代,要不惜一切的手段使国家变得强大,即然英吉利人可以向大清贩卖鸦片,那么自己为了强大,为什么不可以拿别的民族做一些试验呢?

    不过这种试验确实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东西,所以这也是高度机密的东西,是由皇家情报局直接管理的,大清真正知道这个试验室的,一共也没有几个人,除了那十几名医学专家之外,真正知道的,就是载淳与善仁两人。

    这十几位医学专家别看年龄都不算太大,也就四十来岁,但是他们可都是大清医学界顶尖人才。这些人为了医学,都和疯子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哪那些高丽人做人体解剖,做病毒试验,做瘟疫试验,做青霉素的研究试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据死的高丽人不小几千人了。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无论男女,对各个阶段阶段的人都要做试验。

    在善仁无条件的支持之下,这个试验室首先在青霉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载淳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简直兴奋的一夜没有睡着觉,做梦的时候还在偷着笑。这可是防御传染病最有效的药物了。

    而这个青霉素在自己的提示之下,比英国提早了半个世纪,这可不光是可以预防传染病,同时时还可以让很多的伤员活下来,再有一点就是,载淳又看到了大把大把的金钱,在向自己滚滚涌来。

    现在的载淳并不着急对朝鲜动手了,因为欧洲很多国家听说朝鲜流行起了瘟疫,有些胆小的国家,直接将使节都从大清召回了本国,而那些没有回国的,也都很少露面,就连东面的倭国日本,也都如邻大敌,恐怕瘟疫传到他们国家去。

    这就使得载淳放心了不少,如果再经过十几个月的时间,那么朝鲜还能剩下多少人呢?如果只剩下几百万的人口的话,那自己就省去很多力气。

    所以载淳只是让军队严密监视,不准朝鲜内的人进入大清一步。同时还召来了自己的大管家,也就是皇氏集团的总经理颜士璋,与之商谈筹建一座大型的医药厂,同时还要申请专利。这个青霉素可是一个好东西,载淳是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的。载淳仿佛看到了世界各地的药厂在不断的生产青霉素,金钱不断的给自己送来。

    在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已经到了同治十三年二月份,载淳必须该回去了,因为还有一件大喜事,等着载淳这个大清的皇帝参加,那就是大清皇家海军新建造的第一批二十艘战列舰已经下水了,开始准备试航,等着载淳回去参加试航仪式的开始。

    同治十三年二月底,载淳在将朝鲜的行动计划交与陆军部部长左宗棠之后,就从辽阳启程,前往旅大港。

    这一日,天空晴朗,碧空如洗,清凉的海风拂过。虽然现在刚进三月份,天气还有一些寒冷,但也令人心情舒畅。

    此时的旅大港上,站满了参观的人,他们都在等着参观在这旅大港建造的八艘战列舰,有四艘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排水量在一万三千五吨。同时还有首使用的三联装二百八十毫舰炮,采用前二后一的设计。

    本来这次建造的二十艘战列舰也用不了两年的时间,但是当时的三联装舰炮正处在关键时刻,所以为了等这个三联装舰炮最合研制成功,所以才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建造完成。

    同时,站在码头之上的还有英吉利公使额尔金,同时还有英吉利的太平洋舰队司令,还有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公使。他们都惊叹现在大清的造舰能力,才短短的十四五年的时间,居然发展的这么快,不仅能自行建造大型战列舰,并且还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战列舰。

    同时,大清此次建造的战列舰还有两项其他海军强国至今也无法突破的技术。一个就是蒸汽机技术,这是直接关系到战列舰的排水量和航速的。再有一个就是三联装舰炮。现在象英吉利、法兰西、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在研究,但是至今也没有成功。

    所以这次他们都存了很大的好奇心,想要一观究竟。但是载淳也不是傻子,只是让他们看看效果罢了,里面的东西又怎么能让他们轻易看到呢?根本就不会让他们登舰参观的。

    而此次外务部尚书曹毓英成功的说服英吉利人,不参与大清与俄国之战,同时就林岛的争端,他们也会站在大清这边。并且会适时的调节大清与俄国的战争,促进两国和谈。而曹毓英按载淳的指示,把蒸汽机的技术资料交给了英吉利人。至此英吉利与大清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皆大欢喜。

    所以,此时站在旅大港头上的各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