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子夺唐 >

第341章

庶子夺唐-第341章

小说: 庶子夺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室福信原本还指望靠此战给国人振威,让百济士卒重振对抗唐军的信心,可事与愿违,百济军和唐军不过一战,便已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他怎能甘心。

    鬼室集斯见状,再劝道:“现在我们就算死守,这渡口也断然守不住了,不过是平添伤亡而已,再这么守下去,咱们手中的兵马就全部折在这里了,与其如此,还不如保存兵力,以待来日。”

    鬼室集斯说的道理,鬼室福信怎会不知,只不过是他一时难于面对罢了,鬼室福信道:“我手中已经是国中近半数的可调之兵,这只一战就折损了这么多,要我如何向大王交代。”

    这一战是鬼室福信毛遂自荐,自请领兵与唐军一战的,可却只在这一战中就折损了如此多的人马,待他回了都城必定难以交代,甚至会被扶余义慈严惩,这已经是必然的了。

    鬼室集斯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不回泗沘了,我们去周留城,周留城是爹的地方,周留城达率黑齿沙次是爹的部下,爹在周留城拥兵自保,谁都动不得咱们。”

    周留城是百济重镇,在百济西南,鬼室福信自其父辈开始,就常居于周留城,故而在周留城一代颇有威望,鬼室集斯的话倒也是鬼室福信眼下保住性命最好的法子。

    鬼室福信当机立断,道:“好,咱们即刻撤军,将渡口让于唐军,我们率余下的万余将士回周留城割据固守。”

    鬼室福信一声令下,百济之兵纷纷如愿后撤,留下了码头交由了唐军。

    唐军一路来此颠簸十日,方才一阵厮杀也觉着疲累,而且此处又是百济的地盘,追地太急恐会中了埋伏,故而眼下也不是长途追击的时候,苏定方看着百济军败下,便也不在追杀,任由鬼室福信带着一万多残部逃了。

    洪城渡口这边,唐军首战大捷,拿下了渡口,夺了洪城,也在百济彻底站稳了脚跟,但与此同时,原本约定了从陆路为唐军掩护,助唐军登岸夺城的新罗军却困顿不前。

    在唐军渡海前,唐皇李恪便曾下旨于新罗,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军配合苏定方攻取百济。金春秋领命后便即刻遣金庾信为帅,领新罗士卒五万西出,与苏定方东西呼应。

    李恪的本意自然是好的,是希望新罗军在东线可以吸引足够多的兵力,分担苏定方的压力,但实际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苏定方这边已经攻下了渡口,拿下了江口,在洪城整备,准备往百济国都泗沘城一路攻去,但这边领军五万之众的金庾信却被困住了。

    新罗与百济之交,黄山下。

    自打三月初,也就是苏定方准备出海的时候开始,金庾信便收到了苏定方的军令,着其出兵百济,以掩护唐军登岸东进,但金庾信的大军却进展不利,已经在黄山下被百济的五千士卒堵了十日。

    “伊湌,唐廷的苏大将军命我等出兵助战,可眼下已经被百济人拦在黄山十日了,已然失期,这样下去可不是法子啊。”军中副将金颖看着又一波攻势被击退的新罗士卒,着急道。

    金庾信看着金颖慌张的模样,不急不慢道:“对面的敌将阶伯乃百济名将,战功赫赫,岂是易与的,这黄山又是险要,易守难攻,要攻下需要些许时日也是正常的。”

    金庾信嘴上这么说,但金颖却看得很明白,这金庾信根本就没有真正用心攻过,每日都是点到即止,能够如期拿得下黄山隘口才是怪事。

    金颖道:“伊湌手握五万大军,而阶伯只五千余人,十倍之众,却在此拖了许久,若是因此延误了苏大将军登岸,或多加死伤,倒是只怕陛下和大将军怪失期之罪啊。”

    金颖担心因为金庾信大军失期,没有得到配合,导致唐军大军登岸死伤惨重,而怪罪新罗,但他殊不知,这本就是金庾信想要看到的结果。

    金庾信之所以手握五万大军,但却不肯出来,就是为了保存实力使得唐军和百济两斗相伤,他才好坐收渔利。

    金庾信道:“此事不是你该担忧的,到时到了大将军那边我自有交代的法子。”

 第七十七章 百济国乱

    百济国都,泗沘,王城。

    鬼室福信在洪城渡口大败,这一仗可以说是能够决定百济国运的一战也不为过,鬼室福信这边败走周留城,消息很快也就传到了泗沘城中。

    “大王,大佐平沙宅千福和兵官佐平秦武进求见。”算着时间已经过了阻击唐军登岸的日子,百济王扶余义慈还没有得到鬼室福信那边的消息,现正在王城内殿中不安地等着消息,內侍突然进来对扶余义慈禀告道。

    大佐平和佐平都是百济朝中一品要员,只不过大佐平更得百济王信重,或时有差遣,统领各佐平的差事。

    寻常而言,百济掌实权的佐平有五人,分别是内臣佐平、内头佐平、内法佐平、卫士佐平,还有就是此来的兵官佐平。

    全百济国,总人数百万有余,在半岛三韩中国力最弱,且不说和大唐比了,连高句丽尚且不如,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百济能在三韩中立足数百年,该有的东西倒是一样不缺。

    百济的五大佐平在百济王之下掌权,与大唐的官制倒是有些相类,内臣佐平类比尚书门下,内头佐平类比少府并户部,内法佐平类比三法司,卫士佐平类比北衙,兵官佐平类比兵部,而大佐平则有些尚书令的味道。

    洪城战事应当已经结束了,而这个时候大佐平和兵官佐平联袂前来,为的是什么自然不难猜测。

    扶余义慈忙道:“快请进来。”

    百济的王城实在是不大,比起李恪当年的楚王府都是难及,扶余义慈传见,很快,沙宅千福和秦武进便进了王城内殿。

    “大王,洪城那边的消息来了。”百济朝中大佐平沙宅千福一进殿中,便对扶余义慈道。

    沙宅千福的脸色颇为难看,扶余义慈看着沙宅千福的模样大概已经猜出了结果,但还是抱存一线希冀,问道:“战果如何?”

    沙宅千福叹了口气道:“鬼室福信在洪城大败,非但丢了渡口,而且损兵近半,死伤惨重,唐军已经进了洪城。”

    扶余义慈接着问道:“那唐军伤亡如何?”

    虽然扶余义慈已经知道了鬼室福信的情况,但他还是希冀于鬼室福信在自损八百的情况下也能够杀敌一千,毕竟鬼室福信也是军中宿将,而且还是占据了渡口地利的。

    沙宅千福自然知道扶余义慈在期望着什么,不过沙宅千福还是只能面色晦暗地回道:“唐军死伤恐还不足百人,眼下唐军已在洪城修整,只怕不日即将东进。”

    扶余义慈闻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原本也没指望鬼室福信真的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但他没想到鬼室福信竟会败地这么彻底。

    鬼室福信麾下三万人马,损失半数,竟然只杀伤了唐军不足百人,这叫扶余义慈如何能够接受。

    扶余义慈道:“领兵离京时鬼室福信可是信誓旦旦地在我面前保证,必定能够退敌的,就算不能退敌,至少也要重挫唐军的锐气,可眼下怎是如此情况。”

    兵官佐平秦武进回道:“唐军兵强马壮,鬼室福信根本不是对手,不足半日的功夫便被打地大败,根本没有丝毫的机会,这一战不管是谁去,都是必败。”

    唐军善战之名之外,唐军的战力本就不是百济可比,百济诸将中不管是谁去,都难以取胜,秦武进之言倒也在理。

    扶余义慈接着问道:“那鬼室福信何在,他既然已败,唐军即将东进,为何不见他领兵回京。”

    鬼室福信所率的三万人马原都是泗沘城并周边各城的兵力,护卫京都的士卒,他虽然不敌唐军,死伤惨重,那他也该带上剩余的人马速回泗沘城助守才是,而不是至今还不见人影。

    秦武进如实回道:“洪城兵败后鬼室福信并未回京,而是领兵南下,回了周留。”

    扶余义慈闻言,心中顿时一塌,鬼室福信带走的三万人马已经是护卫泗沘城半数的兵力了,如果鬼室福信带着剩下的士卒回京,这泗沘城还可一守,可现在鬼室福信带着残兵回了周留,泗沘城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扶余义慈拍案怒道:“鬼室福信这是想干什么,他要拥兵自立不成!”

    周留城是鬼室福信的地方,他在那边威望极高,周留城的达率黑齿沙次更是鬼室福信的心腹,他这一去,以如今百济的形势和鬼室福信手中的兵力,就算是扶余义慈也奈何不得他了。

    沙宅千福道:“这鬼室福信此举倒也未必就是自立,依臣来看多半是因为洪城兵败,担心大王怪罪于他,故而前往周留城拥兵自保了。”

    鬼室福信自己向扶余义慈请命出征,带走了王畿一带半数的士卒,结果却折损近半,鬼室福信怕扶余义慈怪罪,甚至拿自己的命来泄愤也是有可能的。

    扶余义慈道:“纵然是畏罪自保,但其所为与自立为王又有何异,他这是要把泗沘城放在火上烤啊。”

    沙宅千福道:“事已至此,就算是降罪于他也别无他法,反倒会逼得他投降于唐军,他若是降了,对我军的士气打击实在太大,所以眼下当务之急不是惩治鬼室福信,而是如何对付唐军。”

    扶余义慈想了想道:“我欲调阶伯进京,执掌兵权,也许能挡住唐军的攻势。”

    阶伯乃百济名将,尤以擅守闻名,若是能用阶伯为帅,兴许能够在唐军的攻势之下守住泗沘城。

    沙宅千福道:“阶伯将军虽然擅守,但国中兵力如此,想要凭借阶伯一人之力退敌恐怕不易,就算勉强暂时守住了泗沘,也不过是困兽之斗,一旦唐军围城,时间久了粮草不济,早晚还是一败。”

    泗沘城虽是国都,城中粮草暂且还算充沛,但毕竟也是有限,若只是一味固守,确实难以久持。

    “那你可有良策?”扶余义慈听着沙宅千福的话,似乎已经有了打算,于是对沙宅千福问道。

    沙宅千福回道:“我百济处于半岛,新罗在东,唐军在西,要求援只有南北两路,不过如今北面的高句丽正与唐军交战,只怕已经是自顾不暇了,唯一的法子就是向南求援?”

    扶余义慈闻言,顿时就明白了沙宅千福的意思,道:“你说的可是倭国?”

    沙宅千福回道:“正是倭国,我百济一向与倭国交好,大王五子也在倭国为质多年。倭国水师强盛,若是大王肯许以重利,向倭国求援的话,咱们和倭国水路夹击唐军,未尝没有机会。”

    扶余义慈点了点头,当即同意道:“好,就按你说的,即刻命人前往倭国请援,请孝德天皇务必出兵相助。”

 第七十八章 求存

    苏定方行军的动作很快,不足半日的时间攻下了渡口,屯兵于洪城修整三日,紧接着便往泗沘城而来,欲直接取其心腹。

    因为整个百济对唐军采取的都是固守的法子,尤其是在鬼室福信兵败之后,百济地方各城的兵力更是龟缩不出,不敢出城迎战了。

    所以随着唐军一路东进,百济降的降,守的守,除了在泗沘城外郭一次退敌外,唐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便直抵百济国都泗沘城下。

    随着唐军进军,扶余义慈一面命人前往倭国请援,一面急调名将阶伯回京,领军守城。

    随着阶伯被调回了泗沘统领守军,那黄山这边的金庾信便就没了对手,若是再在此为了消耗唐军的兵力空耗时日也说不过去了,于是乎也领军往西,带着他的五万新罗士卒到了泗沘城,与唐军会师。

    金庾信虽然心中对唐军多有几分防备,本欲借百济之手消耗唐军的兵力,但到了泗沘城外,金庾信面子上该做的还要做的,金庾信一到泗沘城就连忙前往唐军大营拜见了苏定方。

    “末将金庾信拜见大将军。”唐军主帅大帐中,金庾信带着金颖对苏定方行礼拜道。

    苏定方低头看着金庾信,也不先抬手扶他,而是语气平和地对金庾信道:“金将军大军失期,姗姗来迟,可是叫本帅好等啊。”

    苏定方的语气还算平和,没有动怒的意思,但金颖听了苏定方的话,却是心里咯噔一下,苏定方是唐皇心腹,就算是金春秋对他也要礼敬几分,如今苏定方似有问罪之意,金颖怎能不怕,金颖本能地就望向了一旁的金庾信。

    金庾信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是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说辞,金庾信道:“末将无能,在黄山为阶伯所阻,未能如期迎接大将军,还望大将军勿怪。”

    唐军一登岸,当日便斥候四出,黄山那边的情况苏定方早就知晓了,苏定方道:“阶伯麾下不过五千士卒,你麾下人马五万,也不能速破,还被拖了这般久?”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金庾信索性也就不要脸了,金庾信道:“阶伯乃百济名将,尤其擅守,末将远远不如,而且阶伯麾下乃百济精锐,末将所部乃是临时拼凑而来,不敢正面与阶伯硬战,故而如此。”

    苏定方听了金庾信的话,不禁觉着好笑,为了保存实力,为将至此,这金庾信也算是少见了。

    既然金庾信自己都不讲究了,苏定方也不给金庾信留面子,对金庾信道:“金春秋自请遣兵五万作战,便都是这些东拼西凑而来的杂兵吗?”

    金庾信应道:“我新罗连年来受高句丽和百济侵袭,国中士卒损失惨重,就这五万人还是举国之力拼凑而来,还望大将军见谅,勿要嫌弃才好。”

    这金庾信所言也是给自己留足了后路,就算将来在攻泗沘城时力有所不济,也早早地备好了说辞,毕竟在他的口中,自己所率的五万人马都是乌合之众,作战不力也是有的。

    苏定方道:“如此说来,这来日攻城之战,本帅倒是指望不上你们了。”

    金庾信道:“此战末将自当尽力而为,只是我等远不比天朝大军善战,若有力有不逮的时候,也还望大将军海涵。不过大将军但请放心,我等自当遵从陛下之意,协助大将军攻城,不遗余力。”

    金庾信这个时候把李恪的圣旨搬了出来,而且正如李恪圣旨中所言,此战新罗的兵马确实不是主攻,也担不起主攻之责,主要是配合唐军攻城,金庾信的话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不过金庾信的话虽无大的错漏,但其言下之意已经有些畏战怯战,想要躲在唐军身后,看着唐军士卒冒刀枪箭雨攻城的意思了,一旁的左骁卫将军刘伯英见状,心中生怒,便要呵斥金庾信,治其失期之罪。

    不过刘伯英身边的刘仁轨眼疾手快,看着刘伯英似有发作的意思,立刻按下了刘伯英。

    刘仁轨是李恪心腹,和苏定方相交甚密,他对此战和对苏定方的了解自然远在刘伯英之上,刘伯英看着刘仁轨按下自己,心知必是苏定方已经有了计较,于是也不再多言。

    此事若是搁在以往,或是苏定方不知道李恪的心思,兴许苏定方真的会动怒,毕竟唐军也是应新罗所请,千里而来,可新罗统帅金庾信竟是这般打算,想要不费一兵一卒就借唐军的势灭了百济,坐享其成,苏定方怎会不怒。

    但现在的苏定方俨然是不同了,因为苏定方受李恪之命,可不止是为百济而来,而且还是图新罗的江山来的,这金庾信也不过是他手中一颗早晚必拔的棋子而已,苏定方自然坐得住。

    “哈哈哈,原来如此,倒是本帅错怪金将军了。”短暂的沉默后,金庾信并没有等来预料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