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子夺唐 >

第357章

庶子夺唐-第357章

小说: 庶子夺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不难猜到武媚娘的意思,问道:“媚娘说的是吐蕃那边?“

    武媚娘道:“钦陵是禄东赞之子,而禄东赞又是深得弃宗弄赞重用的吐蕃大相,一直被三郎视作心腹之患,若是能借此挑拨吐蕃君臣失和,岂不是美事?“

    李恪道:“钦陵是禄东赞之子,钦陵为我大唐出战,破了金城,这消息一旦传到吐蕃,弃宗弄赞势必动怒,君臣生隙已是必然了吧。”

    武媚娘道:“如此确可叫吐蕃君相不和,但这还不够,如此好的机会,若只是挑起不和,而不能伤筋动骨,未免太可惜了。”

    李恪闻言,顿时来了兴致,对武媚娘道:“仔细说来听听。“

    武媚娘道:“弃宗弄赞不是一直想娶宗室女,但三郎却不曾允准吗?三郎何不给钦陵赐婚,赐钦陵官爵,并嫁宗室女于钦陵。如此一来,弃宗弄赞一旦知晓了这个消息,势必大怒,到了那时吐蕃上下必然生乱。”

    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想娶大唐宗室女也不是一两日了,只不过一直都被李恪阻止,未能如意罢了。

    对于未能迎娶大唐宗室女之事,弃宗弄赞一直耿耿于怀,本就不甚爽利,若是此番钦陵为大唐建功,再迎娶了宗室之女,做到了弃宗弄赞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弃宗弄赞的脸面恐怕就难看地万分厉害了。

    李恪一边听着武媚娘的话,一边面带笑意,道:“吐蕃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十数载间崛起高原,称雄一方,成为我大唐的心腹之敌,其所倚仗的无非就是弃宗弄赞和禄东赞君臣二人,若是借此机会离间他们君臣,吐蕃朝堂便算是伤筋动骨了。”

    武媚娘问道:“如此说来三郎是同意媚娘的话了?”

    李恪有些意动,又有些担忧道:“媚娘所言是个良策,但我只担心如此利用钦陵,会不会有些不妥,他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赐婚背后的意义的。”

    武媚娘笑道:“三郎是担心钦陵因此和三郎生隙吗?但三郎又怎知迎娶宗室女就不是钦陵自己所想了呢?钦陵是吐蕃的随婚使,在我大唐并无半点根基,若是他能迎娶我大唐宗室女,对他也助益极大,他既然决定了做唐将,就该知道这些道理的。”

    钦陵和李恪有师徒之名,钦陵也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但钦陵和李恪的师父名分却是名大过实,且不说钦陵和李恪走的并不亲近了,就是身为师父的教导之责,李恪都不曾真的尽过。

    李恪点了点头道:“媚娘是皇后,也有管制宗室女之责,想必每日和宗室中的女子走的最近,也最是熟识,你可知有年纪相当,又适婚的宗室女可嫁于钦陵的?”

    武媚娘不假思索地回道:“故河间郡王李孝恭孙女,谯国公李崇义长女,义安县主李澜年正十六,才是适婚的年纪,正可嫁钦陵。”

    李恪想了想赞同道:“论起辈分来,李澜是我的堂侄女,而钦陵又是我的弟子,辈分正当,那就定了李澜。即刻下旨,赐义安县主李澜为乐陵郡主,下嫁钦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离间

    君可共患难,却不可同富贵,这是历古以来的帝王通病,尤其那些筚路蓝缕地创业,历经艰难才有其国,麾下还有着功高盖主的臣子的君王。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中原王朝中尤多,自然吐蕃的弃宗弄赞也不能幸免。

    当初吐蕃克增贡日贡赞随吐蕃使团来唐,带回来关于钦陵的消息后,弃宗弄赞就开始对禄东赞有些不满了,现在钦陵为唐将,又为唐廷立下赫赫战功,这消息一旦传进弃宗弄赞的耳朵里,他不担忧才是怪事。

    自吐蕃兴国以来,大唐一直就是他们最大的对手和威胁,所以此前关于与大唐的事宜都是由弃宗弄赞的心腹禄东赞来处置的。

    但现在弃宗弄赞对禄东赞不再如此前那般信任,尤其是对唐廷之事,就更不敢交给他了,所以弃宗弄赞找了个借口,对禄东赞“另委重任“,就把对唐之事就都交给了长子贡日贡赞。

    唐廷关于钦陵的消息传来,贡日贡赞是最先得到消息的,这消息正是印证了他的担忧,也给了他再次攻讦禄东赞的机会,于是乎,贡日贡赞一得知这个消息,便如获至宝般地去布达拉宫寻了弃宗弄赞。

    吐蕃高原,入夜。

    “赞普,赞普“贡日贡赞虽是弃宗弄赞之子,但弃宗弄赞的规矩很严,就算是贡日贡赞也需唤他赞普,贡日贡赞一边唤着赞普,一边进来弃宗弄赞的寝殿。

    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弃宗弄赞近些日子来身子也有些不爽利,正要上床歇息了,却听见贡日贡赞的声音,而且有些慌张,不禁眉头皱了起来。

    “进来吧,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弃宗弄赞轻斥了一声,还是让贡日贡赞进来了。

    贡日贡赞被弃宗弄赞呵斥了一句,连忙收起了原本脸上焦急的神情,顿好身形后缓缓地推门进了殿中,一边走着,一边看着殿上坐着的弃宗弄赞,心中也不免有些紧张。

    贡日贡赞也不知道弃宗弄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副做派的,现在的弃宗弄赞和几年前的模样已经截然不同了。

    当年的弃宗弄赞率领吐蕃士卒南征北战,平定高原,那时的弃宗弄赞没有现在这般多的规矩,但自打他灭了象雄国,铲除了琼波邦色,一统高原后,他就逐渐变了模样,效仿起了中原王朝的那般做派,仿佛变了个人一般,叫贡日贡赞也有些看不明白了。

    “赞普。“贡日贡赞走到了弃宗弄赞的跟前,行礼一拜。

    弃宗弄赞示意贡日贡赞起身,问道:“你此时来寻我何事?“

    贡日贡赞递上了手中的信报,道:“长安传来的消息,大相次子钦陵在新罗领唐军大胜金春秋,攻破金城,生擒新罗王,被李恪论功封彰武县公,并赐婚唐廷宗室女乐陵郡主。”

    贡日贡赞一边说着,弃宗弄赞脸上的惊讶就越发地重了,尤其是听到了后面,当他得知李恪为了犒赏钦陵之功,拉拢钦陵,居然将宗室女赐给了钦陵后,让脸上的惊讶已经便成了怒意,

    当年弃宗弄赞曾不止一次地遣使唐廷,向唐廷求娶大唐公主,但李恪却一力阻止了此事,不止没有嫁大唐公主入吐蕃,甚至连个挂着公主之名的宗室女都不曾,李恪两次三番地回绝了弃宗弄赞,驳了弃宗弄赞这个吐蕃赞普的颜面。

    如果说,李恪就是对吐蕃人不满,不愿嫁宗室女于吐蕃人倒也罢了,势不如人的弃宗弄赞也只能叹一句大唐公主难娶,但偏却李恪回绝了弃宗弄赞,却主动把郡主赐婚给了小子钦陵,这就不止是驳了颜面这么简单了。

    弃宗弄赞问道:“唐皇赐婚给钦陵的郡主是什么出身?”

    贡日贡赞回道:“钦陵是唐皇的弟子,唐皇赐婚的乐陵郡主名作李澜,是已故唐廷宗室名将李孝恭的嫡长孙女,正儿八经的宗室女。”

    钦陵是李恪如假包换的学生,李恪给爱徒赐婚的可不是什么出了五服的远房宗室,而是大唐开国名将,宗室将领中位列第一,连李恪见了都要叫一声伯父的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孙女,而且还是嫡长孙女,这疼爱可见一斑了。

    弃宗弄赞自然是知道李孝恭的,他听着贡日贡赞的话,脸上的怒意更重了,闷哼了一声,道:“这钦陵好本事,我身为赞普,几番要和唐廷联姻总是不成,李恪不愿嫁宗室女入我吐蕃,此番他却能叫李恪心甘情愿地嫁侄女于他。”

    贡日贡赞听出了弃宗弄赞话中对钦陵的不满,于是也不失时机地对弃宗弄赞道:“区区一个钦陵,不过竖子,就算立了些许战功,又如何能叫唐皇如此重赏,其中只怕另有隐情啊。”

    就眼下而言,在吐蕃人的眼中,钦陵不过是个当初随吐蕃公主外嫁的一个机灵些的小子,就算再聪明,也还是个年轻人。

    但大唐的郡公爵位岂是易予的,大唐的宗室女又岂是好娶的,如此泼天恩遇落在了一个外邦小子的身上,说李恪单纯是看中了他的才干,吐蕃人自然不会信,弃宗弄赞也不会信。

    弃宗弄赞知道贡日贡赞的意思,问道:“你说的隐情是大相吗?”

    贡日贡赞道:“正是大相,唐廷名将如云,何惜一个竖子,李恪之所以如此厚赏钦陵,多半是为了结好和拉拢大相,赞普也该知道,唐皇欣赏大相可不是一两日了。”

    贡日贡赞的话颇有些道理,但身为吐蕃一代英主,就算是对禄东赞有多忌惮,弃宗弄赞也不会这么轻易地便中了李恪的离间之计,他最先顾着的还是吐蕃大局。

    弃宗弄赞冷静地思虑了片刻,道:“赐封郡公,迎娶郡主,这对钦陵来说虽是殊遇,但动静未免也太大了些,如果李恪当真想要借助钦陵拉拢禄东赞,绝不会这么大张旗鼓,这兴许是李恪的离间之法。”

    贡日贡赞倒也没指望只凭着这一件事就扳倒禄东赞,只是接着道:“话虽如此,但禄东赞毕竟是吐蕃大相,位高权重,更掌国中兵权,万万出不得岔子,就算赞普不动他,多少也要多些提防,赞普可不要忘了,近年来,咱们国中的消息总是能流到李恪的耳中,至今还未查出源头呢。”

    贡日贡赞说的在理,李恪用的也是阳谋,哪怕弃宗弄赞明知自己不该疑心禄东赞,但面对威胁,弃宗弄赞还是不得不多仔细几分。

    弃宗弄赞斟酌了会儿,道:“此事我知道了,你不可声张,我自有区处。”

 第一百一十七章 禄东赞的布置

    贡日贡赞消息灵通,当唐皇李恪给钦陵赐婚的旨意传下后,贡日贡赞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并告知了弃宗弄赞,不过身为吐蕃大相的禄东赞的消息也来的不慢,在次日的午前他也得到了消息。

    钦陵是禄东赞的次子,虽说已经去了长安,父子多年都不曾往来了,但钦陵始终是禄东赞之子,他在长安的一举一动同样影响着禄东赞在吐蕃的处境,尤其是当禄东赞被贡日贡赞盯上的情况下。

    当禄东赞得知钦陵被李恪赐婚的消息,心中大惊,连忙唤来了长子赞悉若和三子赞婆。

    “阿帕。”赞悉若和赞婆不知禄东赞唤他们来此所谓何事,但禄东赞叫地急,他们还是连忙赶了过来。

    禄东赞看着进门的两子,眉头微锁,道:“你们来了。”

    赞悉若看着禄东赞神色不佳,问道:“阿帕突然让我们来此,可是有什么要事?”

    禄东赞道:“你们兴许还不知道,我刚刚得到消息,钦陵在辽东战场出战,领军大胜,攻破了新罗国都金城,唐皇李恪大悦,封钦陵为左武侯卫将军,彰武郡公,赐婚乐陵郡主李澜,不日成婚。”

    “什么,竟有此事?”赞悉若闻言,惊讶道。

    赞悉若之所以觉得惊讶,不止是惊讶钦陵竟然作为唐将出战,更惊讶他一战立下大功,博得了大唐的爵位,还迎娶了宗室郡主,这若非是自禄东赞口中说出,赞悉若绝不会信。

    禄东赞道:“此事我初闻也觉着讶异,但这的确是事实。”

    赞悉若惊讶道:“钦陵是阿帕之子,阿帕又是吐蕃大相,李恪如此重用钦陵,还封为郡公,迎娶郡主,令掌兵权,他就不担心吗?就不怕钦陵还心向咱们吐蕃吗?”

    禄东赞听着赞悉若的话,知道赞悉若显然还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苦笑了一声,道:“这正是李恪的高明之处,只赐婚钦陵这一事,便是一箭三雕,着实老辣地厉害。”

    一旁的赞婆好奇地问道:“何为一箭三雕?”

    禄东赞回道:“钦陵自幼聪慧,颇有才干,又得李恪赏识,李恪借赐婚公主之事彻底拉拢钦陵,此其一;

    借拉拢钦陵之事作势给心向唐廷的吐蕃人看,以显唐皇自己对吐蕃出身之人并无敌意,反倒颇多器重,此其二;

    给钦陵赐婚,离间我们葛尔家与吐蕃,尤其是我与赞普的关系,叫赞普对我心生敌意,使得吐蕃君臣失和,此其三。”

    赞婆和赞悉若听着禄东赞的话,慢慢地也明白禄东赞的意思,赞悉若道:“唐皇用意歹毒,此举对我吐蕃,对我葛尔家敌意极深呐。”

    禄东赞轻叹了口气道:“可笑唐皇已经在布置将来与我吐蕃作战的布局,但我国中权贵却还浑然不觉,多有侥幸,还只顾着享乐。”

    赞悉若和禄东赞不同,吐蕃今日的局面是禄东赞和弃宗弄赞打下来的,所以禄东赞对吐蕃很有感情,但赞悉若比起对吐蕃的担忧,赞悉若第一时间担忧的是日后葛尔家在吐蕃的处境。

    赞悉若道:“唐皇虽有意攻我吐蕃,但吐蕃地处高原,占尽了地利,赞普也是雄才伟略,麾下更有精锐三十万,唐皇想取也绝非易事,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此事之后阿帕如何在朝中自处,赞普会不会怀疑阿帕。”

    禄东赞缓缓站起来身,走到了门口,抬头看向了远处布达拉宫的方向,沉思了片刻后,才对赞悉若道:“这便是我今日急唤你们来见我的原因,赞普已经开始疑心我了。”

    赞悉若看着禄东赞满脸担忧的神色,安慰道:“阿帕也不必太过担心,阿帕是赞普心腹,为赞普平定高原立下汗马功劳,是赞普麾下第一重臣,赞普怎会轻易疑心阿帕。”

    禄东赞摇了摇头道:“你们不必怀疑,赞普必定已经开始怀疑我了,甚至开始提防我了。”

    赞悉若问道:“此事已出,想必赞普也已经得到了消息,但赞普却始终不曾向阿帕问询此事,这便表明赞普并不曾疑心阿帕,阿帕会不会有些多虑了?”

    赞悉若之眼入耳,禄东赞也多了些无奈,禄东赞数子,尽皆聪慧,其中长子赞悉若更是行事沉稳,颇为老成,得吐蕃朝中上下的赞赏颇多,但赞悉若却不是禄东赞最满意的儿子,禄东赞最满意,也最疼爱的恰是被李恪点名带走的次子钦陵。

    钦陵自幼机敏通透,远胜其他兄弟,就是其兄赞悉若也远远不及,如果今日站在禄东赞跟前的是钦陵,必定不需禄东赞多提点半句,钦陵就能悟个明白通透。

    不过事已至此,钦陵不在身边,禄东赞也别无选择了,禄东赞耐心地对赞悉若解释道:“哪怕赞普现在来当面质问我,甚至是把我拿进了布达拉宫问询,我都不会如现在这般担忧。我追随赞普多年,对赞普再了解不过了,赞普越是如此平静,说明赞普越是对我起疑了。”

    赞悉若虽不比钦陵那般悟性,但也不是蠢笨之人,禄东赞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赞悉若哪还不知禄东赞的意思。

    正如禄东赞所言,现在的弃宗弄赞越是安静,说明弃宗弄赞对禄东赞越是疑心,甚至已经直接跳过了质问这一步,想着处置的法子了。

    “阿帕,那我们该当如何?”赞悉若对禄东赞问道。

    禄东赞回道:“我是吐蕃大相,断没有退避的余地,但你们不是,你们还能退出逻些。明日我会以处置族中事物为由,遣你们回葛尔部,你们回了葛尔部后就不要再回逻些了。”

    赞悉若闻言,顿时急了,忙道:“我们为人子怎可独走,留阿帕一人在逻些。”

    禄东赞一摆手道:“赞普盯着的是人是我,只要我还在逻些,你们何去何从都无关紧要,但我一旦走了,你们就都必死无疑了,我让你们走,你们就走。”

    赞悉若问道:“那阿帕怎么办?”

    禄东赞道:“只要我留在逻些,行事谨慎些,就算赞普也不敢轻易动我,我留在此处,便可叫赞普安心,而且还能随时掌控消息,一旦事有万一,还能及时通知你们出逃,保你们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