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子夺唐 >

第71章

庶子夺唐-第71章

小说: 庶子夺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生聪慧的女子,长孙皇后虽非政客,但却比朝堂之上的任何人都懂政治,都懂人心。

    落雕弓只是死物,纵然价值连城,留在手中除了摆设也别无它用,而李恪欲求落雕弓之事已经满朝皆知,若是长孙皇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落雕弓赠与了李恪,便是对李恪极大的恩惠。

    皇后乃正宫,本就与庶出的皇子有母子之名,若是长孙皇后再将其祖上之宝赠与李恪,在旁人看来便更有将李恪视若亲子的意思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恪若是再与长孙皇后,再与其子李承乾为难,势必会影响到李恪在朝中的风评。

    用一把落雕弓堵住了李恪的路,不失为一步好棋。

    李恪一前一后,紧紧地跟随李世民的身旁,这一幕也落在了身后百官的眼中。

    李世民身后的位置本该是太子李承乾与李恪一左一右,但李承乾一向体弱,本就骑术不精,去岁冬末又染重疾,年初方才调理地大好,眼下正在宫中休养,更骑不得马,所以能地跟随李世民身侧的便只有李恪一人。

    李恪身后的长孙无忌看着眼前的一幕,也越发地明白了长孙皇后之意。

    有些时候,施恩,也可以是一种打压。

 第十二章 风从虎

    李世民春猎卯时末出宫,辰时过明德门,待到了昆明池,已是巳时。

    万余禁军已将昆明池东面的各处要道尽数守住,除了飞鸟走兽,半个人影都进不得。

    皇帝出猎,万骑云卷而出,昆明池外旌旗飘飘,随风猎猎作响,而在旌旗之下,不只是唐人,还有突厥、粟特、契丹等各色异族之人,虽是围猎,竟有也些万国来朝的意思。

    李恪随在李世民身后,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看到了数年之前,他尚在突厥时,颉利金山围猎的场景,这是何等的相似。

    只不过那时的颉利已是强弩之末,那场围猎已是颉利最后的辉煌,喻示突厥那个曾经的北方强国即将毁灭,而如今的大唐却正是旭日东升,这一次的春猎只是大唐威凌天下,四海臣服的开始。

    “朕自武德九年末,乃有天下,至今已近六载矣,六载间,朕每日勤勉,理政不缀,唯恐懈怠半分便有伤先皇之托。然所幸上天垂顾,自朕登基以来,各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乃有今之盛世,今日围猎,非止为游乐,更是我大唐众将武略之争,凡夺头名者,朕必重有封赏!”

    时辰一到,众人在猎场围口云集,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涌入猎场。

    大唐以武立国,关中子弟更是任侠尚义,故而长安权贵子弟中善猎者,好猎者甚多,然诸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朝中重将,自持身份,自也不会下场争先,故而此次下场围猎的多为朝中年轻一辈将官,以弱冠之年为多。

    李恪箭术不凡,李世民一早知,但马上骑射同射靶大不相同,故而在李恪下场前,李世民还专程叮嘱了李恪,可李世民却不知,李恪最为擅长的本就是骑射。

    待猎场围口大开,李恪挂枪,提弓,上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带上三五卫率,胯下毛色纯白的大宛良驹便如风一般卷入了猎场之中。

    李恪的运气倒还不错,刚入猎场不过片刻,便看到了一只香獐正往他左侧而去。

    李恪眼疾手快,见状当即张弓搭箭,瞄着香獐奔去的方向,“咻”地一声,利箭正中香獐的后颈,香獐随之扑到在地。

    “殿下好箭法!”

    香樟扑倒的地点离李恪足有四丈之远,香獐跑地又极快,故而李恪这一箭难度不低,李恪身后跟着的王府卫率纷纷赞道。

    “吁!”

    李恪勒住马头,指着落在地上的香獐,对身后的卫率道:“瘦是瘦了些,但这是本王的开门红,你们速去将它拿下。”

    “诺。”王府卫率闻言,下马上前将香獐捡起,准备把它捆在了马背之上。

    就在李恪的一名卫率正在捆着香獐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挂过,一旁矮林上的叶子也被压低,李恪抬眼望去,竟发现矮林之后竟还藏着一只成年的花鹿。

    香獐体型太小,李恪猎的那只香獐最多五十斤上下,可眼前的这头花鹿的体型却要大上许多,粗略一看至少也在百斤之上。

    李恪一看,心中大喜,哪里还顾得上这只香獐,当即在此张弓,欲将这只花鹿射杀。

    可这只花鹿却早有警觉,就在李恪刚刚取箭的时候,花鹿便已经扭头跑掉了。

    李恪见状,只留下一名亲卫在此捆着香獐,自己则带上剩下的四名亲卫策马直追。

    昆明池畔水草丰美,矮木也极多,再加上的花鹿又跑地极快,李恪数次想要开弓出箭,可花鹿一眨眼便躲到了矮木林中,李恪一直找不到出箭的良机,只得策马紧追。

    李恪胯下所骑乃执失思力赠予他的骏马大宛良驹,疾行如风,当世罕有,自然能够跟得上极力奔逃的花鹿,但李恪亲卫们的马不过是寻常的军中战马,如何能同李恪的相比,李恪的大宛良驹追得上花鹿,但他们却难,不过盏茶的功夫他们便被李恪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李恪追着花鹿一直追到了湖边,花鹿已经无路再四处奔跑,唯一的路便是顺着河畔往前直行,这时,李恪的机会便来了。

    李恪信手摸出箭袋中的利箭,猛然一箭,正中花鹿的后腿,花鹿后腿吃痛,便也扑到在了湖边,动弹不得。

    李恪见状,面露笑意,当即便翻身下马,要亲自上前将花鹿捆拿,可就当李恪拿着草绳往花鹿走去时,忽然一阵冷风吹来,直扑李恪的后颈,李恪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就连汗毛都竖了起来。

    李恪突然有了一种感觉,似乎身后正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他。

    李恪忐忑地转过身去,只一眼,心便沉到了谷底,原来就在距离他五丈开外的后方,一只斑斓猛虎正在死死地看着他的方向,也不知是看着他,还是他着他身后的花鹿,亦或是全都想要。

    这只猛虎身长还不足两米,显然还尚未成年,但对李恪而言,这已经足够可怕。

    在李恪看来,花鹿是他的猎物,可在猛虎眼中,李恪又何尝不是它的猎物?李恪想着,不禁毛骨悚然。

    李恪手中若有弓箭,兴许尚有一线生机,可现在李恪的弓箭正被挂于马上,刀枪亦是如此,而马正被他系在三丈之外的树上,也被吓地瑟瑟发抖。

    现在李恪的手无寸铁,只有一根绳子,可这根绳子只能拿来捆住受了伤的花鹿,如何捆地住即将成年的猛虎?

    而此时李恪的亲卫已经被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至少在这方圆百米之内,只有李恪一人。

    兴许待片刻之后,当他的亲卫们在湖边寻得他时,能看得到的只有一堆难以辨认的残骨了。

    猛虎死死地盯着李恪,一双淡黄色的眼珠纹丝不动,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李恪仿佛能够听到猛虎呼吸的声音,他的腿竟有些不自觉地打颤。

    他曾在突厥的山谷被野狼围攻,不过那些只是饿了许久的饿狼,气力不足,可现在他遇到的却是猛虎。

    “难不成我竟要成了大唐第一个被猛虎吃掉的亲王了?”李恪看着步步逼近的猛虎,心中已然有些绝望。

    “嗷呜!”

    又是一声巨吼,震地李恪耳朵发麻,猛虎竟突然跨步冲了上来。

    李恪不是秦叔宝,也不是尉迟恭,这老虎虽然尚为彻底成年,但也不是李恪能够徒手肉搏的,李恪看着猛虎扑来,心中只有四个字——我命休矣。

 第十三章 席君买

    自打李恪回了长安,身在夺嫡旋涡之中,李恪早有身死朝堂的准备,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有朝一日他竟会命丧虎口。

    看着猛虎往他扑来,血盆大口张开,李恪逃不可逃,别无选择,只是本能地伸出自己的手臂挡在了自己的身前。

    李恪肉做的手臂,和一口可裂金石的虎牙,孰强孰弱不用作比便能知晓。

    李恪自己的心中都清楚,也许下一秒,老虎便能把他的脆弱的手臂撕成碎片。

    李恪闭上眼睛,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可他预料中手臂的疼痛并未传来,反倒耳边是传来了一阵拳击在肉的闷声。

    声音入耳,李恪睁开了眼,李恪看到的竟是一个看似二十上下的男子,还有那只被击倒在地上的猛虎。

    这男子身着禁军衣甲,右手握掌成拳,左手按住腰间挂着的刀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眼前的猛虎,冷静沉着。

    看着装扮,这男子显然是长安驻军士卒,被遣来巡视守卫猎场的。

    方才猛虎的扑咬之势竟是叫他一拳给化解的?

    李恪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写满了诧异之色,他不敢相信,一个人竟然能拥有如此气力,把两百余斤的猛虎一拳打翻在地,他那一拳至少也有数百斤之力,这还是人吗?古之恶来也不过如此吧。

    “公子小心,这畜生皮实地很,我方才一拳只打在了他的肉上,伤不得它的筋骨。”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猛虎,对李恪道。

    显然这男子并不知李恪的身份,但能在今日下场围猎的身份自然都不简单,尤其是李恪这样的少年。

    在这男子看来,李恪这般年纪便下场围猎,多半也是哪家权贵子弟,为了博皇帝青眼而来。

    正如这男子所言,猛虎皮糙肉厚,他的一拳打在肉上,伤不得它的根本,他们眼下的危机还远远没有解除,他的性命还不算保住了。

    果然,就在这男子话音刚落之时,方才一拳放翻的老虎,随即便翻了个身又站了起来,再看向他们的眼神已比先前凶恶许多。

    先前老虎扑杀李恪,多半只是为了觅食,未必就尽了全力,可自打被这男子一拳击倒之后,那便是生死搏杀,竭力而为了。

    “嗷呜!”

    又是一声高吼,猛虎獠牙大张,原本淡黄色的眼睛也充上一层血丝,挥舞着刀剑般锐利的双爪,将要扑了过来。

    方才救了李恪性命的男子也抽出了腰间的佩刀,横在了胸前,大有要同猛虎持刀近战的意思。

    敢持刀近战猛虎,这该是是何等的胆量和底气。

    猛虎扑食,搏杀只在一瞬间,就在李恪至少稍稍眨眼的刹那,猛虎后腿一蹬,已经扑了上来,而它的目标便是方才将它打翻在地的男子,非是李恪。

    “公子速撤!快往后去唤人!”就在这猛虎扑出的一瞬间,男子突然对李恪道。

    这男子虽胆量过人,但光凭着手中的一把单刀便想杀虎,实在是不易,就连他自己也没有半分把握,只能试图自己先行挡住,而后由李恪唤人来助。

    李恪闻言,也知道他的想法,留下这男子一人在此固然危险,但李恪也知道,在此时决不能妇人之仁,若是李恪同他一起留在此处,两人多半都是凶多吉少,李恪出去唤人,他们至少还有活命的可能。

    “你千万小心,我片刻便回。”李恪应了一声,拔腿便往身后跑去。

    李恪跑到身后拴着马的树旁,解开拴在树上的马缰,李恪想要将马牵走,可任凭李恪怎么拉,这马都纹丝不动,显然是被猛虎之威已经吓的不敢动弹了。

    虽是天下难求的骏马,但在百兽之王面前,仍旧只有服威的份。

    李恪看着跪趴在地上,已经动弹不得的马,心中大急,可就在此时,那男子那边的情况也突然急转直下。

    不知何时,那男子手中的单刀已经被击飞,而虎的身上也多了一道刀痕,正往外渗着鲜血。

    可流出来的鲜血非但没有使猛虎变得虚弱,反倒越发地激发了它的兽性,更加凶猛了。

    眼下这男子正被猛虎扑到在岸边的大石上,只能靠着自己的双臂紧紧地架住猛虎的上肢,以此来挡住猛虎的攻势,借以自保。

    世人皆说大唐亡将郯勇公罗士信神力无双,力能扛鼎,但李恪生的晚,未能一见真容,世人又说秦叔宝、尉迟恭两人力能博虎狼,李恪也不曾见过,但眼前的这一幕,李恪却生生地看在了眼中。

    一个弱冠上下的男子,竟能以血肉之躯力当猛虎之力,这该是何等了得。李恪看着眼前的一幕已经被惊地折舌。

    不过人终究只是人,虎还是虎,这男子兴许一时间能当虎力,但不过片刻之后,面色便逐渐涨红,胸口上下起伏,显然喘地气息不匀,快要撑不住了。

    李恪看着眼前的少年,清楚地知道,他此时若走,就算片刻后他带着自己的亲卫回来了,这男子也成了一具残骸。

    李恪想到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他转身摘下了马上挂着的枪,紧紧地攥在了自己的手中。

    箭太轻,李恪没有李广之力,一箭射去恐怕难以一击必杀,只会叫这猛虎越发地受痛抓狂,故而李恪没有用箭,而是提起了手边的那杆枪。

    这杆枪并非寻常军器监锻造的钢枪,而是秦叔宝收徒时传于他的虎头湛金枪,锋利非常,这杆枪曾跟随秦叔宝十余载,建功无数,饮了不知多少人的血。

    李恪攥着虎头湛金枪,身子侧后聚力,朝着猛虎的方向重重地将枪掷了出去,这杆枪便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金光,正如武德九年,李恪曾在玄武门外见到的一样,那一日秦叔宝便是如此救下了李恪的性命。

    “呼”地一声,虎头湛金枪直奔猛虎的后颈而去。

    “噗呲!”

    一道利刃入肉之声响起,虎头湛金枪深深地扎进了猛虎的后颈之中。

    剧烈地疼痛自后颈传到猛虎的全身,猛虎已然发狂,只想着拼尽最后一口气,做那最后的殊死一搏。

    猛虎一声暴吼之后,便张开了獠牙,要往男子的脑袋咬去。

    猛虎的血口足有海碗口那般大,若是被一口咬中,男子的脑袋必然不保。

    可就在猛虎的利齿刚要触及男子脖颈的时候,李恪已经冲到猛虎的身后,抓起虎头湛金枪的枪身,猛地补扎了进去,刺断了猛虎的咽喉,猛虎当即毙命。

    “公子好枪法,席君买多谢公子救命之恩。”猛虎一死,男子瞬间便地虚脱,半瘫在了石块上,大口喘着粗气,出言谢道。

 第十四章 虎头湛金枪

    “席君买,你叫席君买?”李恪听了眼前男子的话,讶然问道。

    对于席君买这个未曾在史上留下太多笔墨的名字,李恪却并不觉得陌生,因为席君买的名字唐史之上虽是一笔带过,但却耀眼非常。

    若是没有李恪,贞观十五年,也就是九年后,席君买将在吐谷浑率百二十人,奇袭吐谷浑丞相宣王所率之万余人马,以百倍人数之差轻取大胜,斩其酋首,定吐谷浑内乱,一战名传天下。

    李恪自诩勇力,能开一石多的硬弓,但席君买擅使枪棒,弓马娴熟,更能开得六石强弓,这该是何等的武艺和神力,倒也难怪他能力敌猛虎了。

    这样的人物,若是再早二十年出生,放在隋末乱世,未尝不是又一个秦叔宝。

    “公子也听过在下?”此时的席君买尚声名不显,不过是长安府军中的寻常士卒,而李恪显然是权贵之后,世家公子,怎会知道他的名字。

    甚至席君买看着方才李恪掷枪模样,显然不是泛泛之辈,以为李恪是哪家开国将军家的子弟了。

    李恪伸手,把席君买从地上拉了起来,笑道:“我此时虽未听过,但以阁下勇武,将来必有名传天下的一日。”

    席君买抓住李恪伸过来的手,借着李恪手臂之力起身,对李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