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夺唐-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荷虽然年少,却也是青楼中的老客,他想了想,回道:“太子宫中乐女同青楼的倌人不同,也算是各有千秋吧。”
李承乾闻言,心中的兴致愈高,忙问道:“本宫欲往平康坊一游,你以为可否?”
李承乾之言一出,大殿之中的几人顿时讶然惊呼了出来,忙道:“太子乃国之储君,若往青楼之地,恐怕不妥吧。若是叫人知道了,有碍太子美誉。”
太子逛青楼,若是叫人知道了自不好听,不过显然李承乾有此想法也不是一日了。
李承乾道:“三郎也是青楼中的常客,为何便不见污了他的声名,本宫乃太子,大唐之储君,有何处比不得他?这平康坊,本宫去定了。”
李承乾性子如此,凡事都好与李恪相较,原本是风月之事,竟也能把李恪提了出来。
第三十一章 校场
当长安城中,李承乾自觉高枕无忧,正思虑着该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遁出宫城,前往平康坊时,牛进达已经到了扬州。
扬州,临江宫,校场。
“咻!”
一声锐响,一支利箭自李恪手中划出,如飞火流星般直往百步之外箭靶,正中靶上红心。
“殿下好射术,一箭中的。”李恪箭中靶心,箭尾还扎在靶心之上微颤,一旁的秦怀道便上前对李恪道。
李恪把手中的落雕弓交到了一旁王府卫率的手中,看了眼一旁站着的席君买,摇了摇头道:“百步之远已是本王极致,论气力到底还是比君买差了许多。”
李恪少年习武,得拜名师,在加上他天资聪颖,也愿意苦下功夫,他的一身武力不说是同龄人,就算是成年壮汉七八人也奈何不得他。
李恪气力不弱,能用一石强弓,哪怕是两石弓也能勉力开得,若依常人而论已算是万分了得了,但与李恪的亲卫统领席君买的百步穿杨相比,还是差了许多,李恪故有此言。
秦怀道闻言,笑道:“席君买的气力,那是自娘胎里带出来的,殿下却是羡慕不来的,要论他的力气,恐怕唯有盛年的阿爹方能胜他。”
席君买天生神力,能开六石弓,能格虎豹,李恪那膀子力气自不能同他相比。
当今大唐军中虽说人才济济,但能胜过席君买的,绝不会超过三人,秦怀道的话,倒也不虚。
一旁的席君买闻得秦怀道之言,谦虚道:“小公爷谬赞,末将岂敢同大将军相较。”
秦叔宝勇武冠绝天下,秦怀道以名冠天下的秦叔宝作比,也绝对算得上盛赞了。
李恪笑道:“君买若是在早生二十年,拜入我大唐麾下,当今天下名将,必有君买一席之地。”
没有人比李恪更清楚席君买之能,若是席君买生于隋末,哪怕比不得秦叔宝这般名望,至少也该如丘行恭那般名震一方,绝不会是无名小卒。
李恪说着,手中竟也有些痒了,便对秦怀道道:“左右无事,怀道便陪本王练上一阵如何?”
席君买气力太重,走的又是刚猛的路子,若是交手,稍不留神便有伤了李恪的可能,所以李恪鲜少同他相较,就是席君买自己也不敢同李恪动手。
而秦怀道则不同,李恪少时便同秦怀道一同习武,互相知根知底,纵然是下手重些也不至于伤了性命,两人相较自然也放得开些。
在长安时,李恪同秦怀道较武本就是家常便饭,秦怀道听了李恪的话,当即应了下来,便要命人去取自己的双锏。
可就在此时,有一王府卫率突然入内禀告道:“启禀殿下,邗江府统军牛进达求见。”
“牛进达总算是舍得来了?”李恪听了王府卫率的回话,轻哼了一声道。
牛进达并非今日抵扬,而是昨日便到了。
依官场惯例,军府统军到任,当首拜都督,更何况李恪这个都督还是当朝亲王。
可牛进达却不然,牛进达昨日午后到了扬州城后,并未急着入临江宫拜见李恪,而是去了府军衙门巡视了一番,将邗江府上下将官从头到尾点了卯,到了次日才来拜见。
牛进达同秦叔宝交好,两人有些交情,秦怀道见李恪似有不悦,于是劝慰道:“牛进达性子向来如此,当年随河间王镇守襄樊,也是如此,河间王数次便要杖责于他,都是药师公拦了下来。”
秦怀道口中的河间王便是大唐宗室将领之首,河间郡王李孝恭,当初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南征萧铣,牛进达便为李孝恭部将,数次因公事当众顶撞了李孝恭,气地李孝恭要行军法,还好被李靖都劝了下来,才免于责罚。
牛进达生性耿直,在京中人缘也不好,顶撞上峰也是常有的事情,今日牛进达怠慢李恪,倒也未必就是有意为之,这一点李恪也很清楚。
但李恪更清楚,牛进达所为为何,是否另有私心,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在有心人的眼中,这绝对算得上是对李恪的冒犯了,更何况李恪年少,初统地方,州县府军将领有不服者大有人在,只是他们都摄于李恪手中的那把象征着代天巡狩的节钺,不敢当先冒犯罢了。
可今日牛进达已经开了这个头,若是李恪就此容忍,不予惩治的话,恐怕旁人的胆量也就越发地大了。
但是李恪也知道,李世民赐自己节钺,绝不会是为了对付牛进达这样的忠直之臣,若是李恪使节钺将牛进达拿了,恐怕待消息入京,李世民必将雷霆大怒,若是收了他的节钺,他才是面上无光。
李恪沉思了片刻,看了看一旁王府卫率手中拿着的虎头湛金枪,计上心头。
李恪对王府卫率道:“速带牛进达进来。”
“诺。”王府卫率应了一声,下去带人了。
牛进达其人,李恪此前倒是从未见过,但是他的大名李恪却是知道的。
牛进达出自陇右牛氏,亦是门阀出身,其父牛汉乃前隋清漳县令,祖父牛双乃北齐镇东将军、淮北太守,其曾祖牛定更为东魏韩州刺史、上柱国、平原县公,可谓武臣世家,出身名门。
在李恪还未见牛进达时,他对牛进达的模样也有些猜想,以为多半也是如世家出身的李靖那般儒雅,抑或是如侯君集那般英气,可当他看着王府卫率带着牛进达进门后,李恪这才知原来是他自己想的多了。
牛进达名秀,字进达,可他的模样却跟这个“秀”字半点搭不上边。
所谓“秀”者,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
秀本就为溢美之词,可落到了牛进达的身上,便觉得有些怪异了。
牛进达容貌粗犷,面部漆黑,且多毛发,面相凶恶,常人见之,便只一眼,即当生畏,若是小儿见了,兴许还会被吓地啼哭。
自打李恪见了牛进达,他这才知道,为何牛进达不以名传于世,而是闻以表字,毕竟这样一个狂野的模样,称之为秀,怕是有些怪异。
“末将牛进达拜见楚王殿下。”牛进达阔步走了进来,对李恪俯身拜道。
“哈哈,牛统军来了。”
李恪笑着上前,仿佛全无半点不满的样子,扶起了牛进达,一边拍了拍牛进达的肩膀,对牛进达道:“牛统军来的正好,本王正在练枪,久闻牛统军乃军中宿将,武艺高强,便请牛统军指点一番如何?”
第三十二章 比试
“牛统军来的正好,本王正在练枪,久闻牛统军乃军中宿将,武艺高强,便请牛统军指点一番如何?”
李恪之言一出,校场中的众人都一下子愣住了。
牛进达在军中颇有些名望,算得上一名猛将,而李恪少拜名师,一身武力不俗,李恪同牛进达交手,倒也未必没有一较的资本,众人只是没想到李恪竟会动这样的心思。
不止是旁人,就连牛进达自己也是听得猛然一愣。
两人方一见面,李恪不问军务,不表人情,上来竟是要先同他较量武艺,牛进达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牛进达道:“殿下乃凤子龙孙,万金之躯,末将又是粗人,下手不知轻重,万一不慎伤着殿下又该如何,臣万不敢同殿下动手。”
牛进达性情耿直,心中想什么便说什么,他担心李恪年少力弱,而自己下手又失了轻重,伤着了李恪,便连忙开口回绝了。
可牛进达却不知,他说的虽无恶意,但旁人听在口中难免觉得不妥,更何况李恪还是他的上峰。
李恪轻哼了一声,佯怒道:“怎么?牛统军竟是瞧不上本王,觉得本王武艺低微,不配做你的对手吗?”
李恪之言一出,牛进达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牛进达确实性情耿直,不善言辞,但不代表他不知轻重,不辨喜怒,李恪当着牛进达的面说了这番话,自然是动怒了。
牛进达忙解释道:“末将并非此意,只是这刀剑无眼,末将担心不慎伤着殿下而已。”
李恪的右骁卫大将军是靠着打虎之功博来的,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头在昆明池被李恪打死的猛虎岂是李恪一个少年便能格杀的,多半也是取了巧。
长安城中,众人皆知李恪拜师秦叔宝,秦叔宝更是大唐首屈一指的猛将,但纵是如此,却鲜少有人见过李恪与人交手,故而李恪武艺究竟如何,牛进达哪里清楚。
李恪贵为皇子,当朝亲王,牛进达若是不慎伤了他,如何同李世民交代。
不过李恪却笑道:“无妨,虽说是刀剑无眼,但左右还是握在人的手中,你我仔细些便是了。”
牛进达见李恪坚持,于是道:“殿下何必为难末将。”
李恪听了牛进达的话,笑了笑,并未点破。
牛进达只说李恪为难了他,他却不知,他自己也在无形当中为难了李恪。
牛进达为邗江府统军,直属李恪扬州大都督所辖,可牛进达抵扬州,先入府衙而不拜李恪,本就是犯了官场忌讳。
非是李恪拿大,而是牛进达所为无论有否轻慢之心,但确有轻慢之实。
李恪少年统军,掌地方大权,东南一十二州府军军将都在观望着他,可以说,李恪现在对牛进达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东南众将对李恪的态度。
李恪道:“本王非是为难统军,只是本王麾下卫率只说本王一身武艺已有小成,可他们每每与本王演武,却又不敢尽全力,本王着实困惑至极。久闻统军乃军中宿将,本王欲请统军陪着本王练上一趟,指点一二,统军何必推辞。”
大唐男儿尚武,李恪少年意气,便更是如此,李恪所为在牛进达看来多半只是年轻气盛罢了。
牛进达只得道:“殿下技痒,想要一试身手倒也无妨,只是用不得开了锋的刀枪,便以棍棒替代如何?”
牛进达说着,心中已经打定了注意,李恪要他陪练,那他便拿棍棒陪上练上一趟,左右只要他守得住李恪的攻势,李恪取胜不得,片刻之后李恪自然就会罢手。
李恪习枪,于李恪而言,枪与棍棒本就相差不大,李恪便也就欣然同意了。
李恪摆了摆手,便有一旁的卫率递上了两根八尺长的棍棒,李恪接过卫率递来的棍棒,掂了掂,摆了个架势,对牛进达拱手道:“请牛统军指教。”
牛进达也拱手道:“殿下请。”
说完,牛进达持棍横在了胸前,大有见招拆招,只守不攻之意。
李恪见状,也不去计较这些,只是轻喝道:“牛统军小心,本王来了。”
李恪说着,手持枪棒的中、末两端,棍身一挺,竟如持枪一般直直刺向了牛进达的面门。
牛进达出自武臣世家,少时从戎,名声虽不甚大,但也是员猛将,百经战阵,牛进达只看李恪一出手,便知李恪绝非绣花枕头,手底下是有真功夫的。
牛进达见状,连忙收起了原本心中的怠慢,举棍挡了上去。
“砰!”
一声脆响,牛进达虎头微微一麻,格开了李恪此来的一枪,牛进达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讶色。
木棒与铁枪不同,方才李恪手中若拿的不是轻便了许多的木棒,而是秦叔宝传于他的虎头湛金枪,他能否挡住便是两说了。
牛进达没想到李恪竟有如此力气和身手,还有些讶异,但李恪却不会给他丝毫反应的时间。
李恪一刺被挡开,不过刹那之后,李恪提棒收回,以棒做枪,直劈向牛进达的右侧腰眼。
牛进达方才的一挡已显匆忙,如今更是来不及多做半点考虑,本能地持棍便再次挡了上去。
“砰!”地又是一声,牛进达堪堪挡住李恪的一击,额间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李恪尚是孩童时便在北地随苏定方习枪,苏定方本就是使枪的高手,李恪在他手中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底子。
贞观四年,李恪还京后,李恪又拜秦叔宝为师,习武数载,一身枪术已得秦叔宝七分真传,李恪年不过十五,身体还未全然张开,气力或许尚有不足,但招式和路子却无可挑剔,绝非花架子。
“君买,你以为殿下与牛将军一战,多久可分胜负。”秦怀道看着场中的两人,对一旁看着的席君买问道。
席君买不假思索地回道:“十个回合,绝不会超过十个回合,殿下走的是灵动的路子,而牛将军却善刚猛。若是马战,殿下恐难轻取,但若是步战,殿下胜之不难。”
秦怀道听着席君买的话,看着场中游刃有余的李恪,还有已经上下格挡,显得捉襟见肘的牛进达,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牛进达却为军中宿将,但李恪承自名师,更非等闲,牛进达大意,方一动手便失了先机,又怎会是李恪的对手。
第三十三章 立威
牛进达身经百战,手下的功夫绝对不弱。但无奈起手大意,自起初便被李恪给占了先机,将自己陷入了被动,再加上李恪走的本就是灵动的路子,更善步战,而牛进达却是大开大合,自马上练来的功夫,牛进达的劣势便更大了。
就在席君买话音刚落后不久,牛进达已经被李恪逼地连连后退,疲于应付,牛进达这才知道自己方才的所想有多么可笑。
以李恪如今的的身手,只挡不攻,这天底下有几人能将李恪拖到气虚无力?至少他牛进达是万万做不到的。
牛进达若是盛年,或还可与李恪一较,但牛进达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如今已年近四旬,勇武已渐不如当年,在李恪连番急攻之下,周身的破绽已渐渐多起来,动作也不必起初那般利索。
不过六个回合之后,李恪看准一个时机,见牛进达手上动作稍顿,手持木棒下端,向上撩开了牛进达横档着的木棒,趁着牛进达手中失力的刹那,手持木棒作圆,收尾倒持,刺向了牛进达的肩骨。
牛进达见状,心中大急,再想挥棒去挡,可就在此时李恪竟是虚晃一下,又将手中的木棒收回下挥,转而打向了牛进达的胯骨外侧。
“嘭!”
一声闷响,牛进达反应不及,李恪持棒结结实实地砸在了牛进达的胯骨下侧,把牛进达整个人掀翻在地。
“嗯”
牛进达倒也是条汉子,李恪一棒虽为尽全力,但也下去不轻,牛进达大腿上外侧受痛,不自觉疼地闷哼了一声,竟忍住未呼出声来。
“殿下武艺卓然,已得翼国公真传,末将甘拜下风。”牛进达的额头上大把地留着汗珠,也不知是累的还是疼地,只是手撑着地,对李恪道。
牛进达乃军中大将,虽冒犯了李恪,李恪有意叫他吃些苦头,但倒也无心重伤他,李恪见牛进达被自己一棒撂倒,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