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踏莎行-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俅跑出几百米之后,看到上官风没有追过来,停下来,呼哧呼哧直喘。脸上的胀痛,浑身上下都痛,黑暗中一摸,那张脸比上次肿的还大。
“看来自己真的不是上官风的对手,妈的这个野小子……”
高俅心中骂着,生出了无限的恨意,这恨意的背后带上了些许惧意。
………………………………
第20章 高俅发迹
正在这时饼子脸4个狼狈的跟了上来。
“二哥二哥……”这4个家伙也是气喘吁吁,狼狈不堪。
“从今天开始,你们几个不许再跟着我。”黑暗中高俅忽然变脸,语出惊人,饼子脸等4个面面相觑,一脸的摸不着头脑。
“还不快滚!”高俅又怒吼了一声,把手中的短刀对着几个晃了晃。
饼子脸等这个吓的很快在高俅面前消失了。
高俅收了刀,一瘸一点的也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一连几天高俅又没来药铺上班了,掌柜的只好把他给炒了鱿鱼,但是也没有做的太绝,给他写了一封信,把他推荐给了苏学士府。
来报道那一天苏轼看了看高俅,摇了摇头,又看了看那封信,继而又写了一封信,把他推荐给了小王都太尉府。
短短的数日,高俅几易其主,总算在小王都太尉,定下来了,成为小王都太尉府中千百个小厮中的一个。
一日,小王都太尉带着高俅等人,提着鸟笼来到了端王府。
端王赵佶和一帮小厮们正在玩蹴鞠玩得热火朝天。
突然对方一个球上向赵佶飞来,年少气盛的赵佶飞起来就是一脚。但是这一脚虽然力气不小,却是一脚臭球,直接导致了球飞出了界。
正好飞向高俅,高俅也不知道哪来的狗胆,把平日里踢球的本事全部施展出来。先是来了个勾脚,把这如脱缰野马的球给稳住,然后左膝盖一顶,右膝盖一顶,脑袋又一顶,只三下这球便被驯服了。
紧接着高俅蹦起来一个鸳鸯腿,这球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回到场地内,而且以对方不可防守之势,直接宣告了赵佶的胜利。
这下众人全都看得发迷,紧接着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当然都是在为端王喝彩,而不是为高俅喝彩,尽管这是高俅踢的。
端王赵佶和小王都太尉相互寒暄之后,赵佶道:“您府上可真是藏龙卧虎呀!”
“端王如果喜欢送与府上就是。”王诜笑道,他当然知道赵佶指的是高俅,高俅这一招的确玩的挺绝。
“哎,”赵佶摇头,“君子不夺人之美。”
“咱们是一家人,别说区区一小厮,就是稀世珍宝本太尉也在所不惜。”王诜说着,对高俅道:“赶紧过来给新主子磕头,这是端王千岁。”
高俅受宠若惊,赶紧过来叩头。
赵佶大喜,就这样高俅像宠物阿猫阿狗一样,被小王都太尉送给了端王。
高俅这小子还真不是一无是处,除了踢一脚好球,有一定的武功之外,还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除了陪着赵佶踢球外,还常常逗的赵佶捧腹大笑,觉得这个高俅就是稀世珍宝,高俅没几天便成了赵佶身边的红人儿。
高俅在小心伺候的同时,他发现这几天端王并非十分高兴。正要探询清楚的时候,端王突然叫他。
“高俅,你带人再下去给我找,就是翻遍京城,挖地三尺也要给本王找到那个沿街卖唱的上官风。”
“小,小的遵命。”高俅听到这里惊得有些失态,闹了半天,他的主子是想听曲想疯了,可是上官风这几个字令他如芒在背。
最后高俅咬了咬牙,带着几个王府侍卫,什么八卦枪何劲,绝命刀满飞,夺命判官夏侯杰,银剑书生李龙恪,等等。
一行十几骑飞马出了宫城和皇城,直奔东门附近的东来顺客栈……
自从那日晚上官风痛打了高俅之后,客栈上下甚至这整个两条街很快就传扬开了。
因为高俅是这两条街有名的无赖,别看他才十几岁,仗着有一身功夫,心狠手黑。这两年混的风生水起,黑白两道都说得上话。所谓的黑道当然是赌场妓院,江湖绿林,海盗飞贼,白道当然是指各类官府。
带着几个狐朋狗友白天欺行霸市,吃个霸王餐,晚上鸡鸣狗盗,这些事他都干过。都知道是他干的,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有的人惹不起他,都怕他。那些惹其他的人不屑于惹他,衙门中人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高俅成了这几条街的一害。
没想到却被外地来的一个小孩给痛揍一顿,高俅这一下彻底栽了。而上官峰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少年英雄。
不过也有人气上官风担心,强龙不压地头蛇。像高俅这种心狠手辣又有武艺之人,睚眦必报,一朝得势必然报复。
不过上官风可没想那么多。自那晚以后,客栈掌柜的亲自来拜会他,小二对他伺候的更加恭敬了。
上官风每天坚持练武,现在他的轻功提纵术,已经小有所成。八步蹬空,跺脚上墙,对他来说都不是难事。
而且现在他已经开启了另一种新的武功,这也就是第1章练体境的第8节内容如影随形,其实这是轻功提纵术的延续和拔高,如影随形是一种上乘的轻功,如果能够练到第10节残影神功,他的轻功就达到了大成境界,身法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这一天上官风正在练习如影随形,外面脚步声响小二把熬好的药给端进来了。
“公子爷,公子爷……”小二把药放下,屋里屋外院里院外找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上官风的影子。
“刚才不还在这儿吗?公子爷出去了?”小二自言自语一头雾水。
噗……
正说到这里,耳旁吹了一阵轻风,还带点呼吸的温度。
小二回头一看,不知道何时,上官风站在他的身后,笑嘻嘻的看着他。
“公子爷你?”小二吃惊非小,上官风怎么在他身后而他丝毫无察觉?但是刚才他喊了几声,公子爷怎么不答应呢?
“小二哥,你看那是谁?”上官方一指,小二扭头看是并无任何人,小二再回过头来,上官已经风踪迹不见。
小二惊愕万状地转了三圈,也没有看到上官风的影子。说话间人就消失了,搞什么鬼?
小二有些发傻,正在小二就地转圈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眼前人有一晃,上官风从他身后面转了出来。
“嘻嘻小二哥,我在这儿呢。”
“你你你……”小二真想说你是人是鬼。
“小二哥千万莫见怪,开个玩笑,我这招叫如影随形,其实从你一进来的时候,我就在你身后跟着,形影不离,怎么样?”
“公子爷,你可把小的给吓死了……神功无敌,公子爷这才是真正的神功无敌。”小二从来没有讲过如此身法之人,难怪高俅他们几个挨打,公子爷真厉害。
“哈哈哈……”上官风大笑,不过他知道自己这点功夫才到哪儿了,离神功无敌还远着呢!
“公子爷,您先沐浴,有什么事您喊小的……这人呢一生的旦夕祸福,不测风云谁说得准呢,哎才刚刚至知天命之年……”小二说着连连的摇头叹息,迈步往外就走。
“小二哥你等等。”上官风一看他话里有话,赶紧把他拦住了。
上官风问他究竟怎么回事儿?
“公子爷您还不知道呢?您整天待在这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难怪,现在这几道街题都轰扬动了,出大事了。”
“哦,出什么大事了,小二哥你慢慢说。”上官风也瞪大了眼睛。
“东门里王家染坊的掌柜王老员外故去了……你说谁能想到主仆2人坐个船能够葬身河底,可怜的一片家业,还有娇妻美妾四五岁的小女都丢下了……老员外平时人不错,老天无眼哪……”
就这一番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上官风愣在了那里……
上官风当然知道王老员外是谁,他是李师师的生父,更准确的说是王师师。
数日之前上官风在黄河渡口,上官风力挽狂马救下王寅一家,王寅包括小师师和她的年轻漂亮的娘亲是上官风为恩人,王老员外当场还赏了他100两银子的银票。上官风还与小师师和王寅的夫人同船共渡,从此结下了情缘。
往事还历历在目,本来上官风近段时间还要打算到王家染坊去看看小师师,这个小美人胚把自己当成亲哥哥一样小鸟依人,她那精美的脸好一双勾魂的眼睛已经显出了千娇百媚,将来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美人儿,常常令上官风,浮想联翩。
如此美人沦洛红尘,纵然是成为赵佶这样男人的玩物,也是暴殄天物。上官风早就下决心要改变她的命运。
这几天忙着练武和高俅等人纠缠,可是王家就这么出现了变故?
老员外主仆二人过河翻了船,上官风突然就想到了当日的情景,那个船家戴着瓦楞帽,双方以80文的价格达成协议,那个瓦楞帽怎么样了?那可是一双包藏祸心的眼睛。
此人当时看王寅的目光隐含着狡黠和阴毒,看王寅的夫人也就是小师师的生母,目光中充斥着贪婪和淫邪,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上官风的心里。如果上官风没看错的话,那个瓦楞帽绝非善类。如果瓦楞帽也随船同沉,那这就是天灾,王家命该如此。
如果瓦楞帽逍遥无事,这里面有可能就是一个的阴谋。自己必须得替王寅一家昭雪,何况王寅和小师师对自己有情有义。
此事绝不能不管!
………………………………
第21章 祸从天降
要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可能是爹死娘嫁人,小师师是很快也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沦落青楼,成为周邦彦及赵佶等人的玩物。
退一步说即便是师师家属天灾而非人祸,自己既然穿越过来了,也不能随波逐流,听任小师师毁了一生,成为一个悲剧性人物,此事小爷要管到底!
大宋京城东京汴梁东门里王家染坊。
冯氏夫人忧心忡忡,自那日在河岸渡口一别,他们回到家中已经有数日,而本该先他们一步回到家中的老爷却迟迟没有回来,莫不是中途出了什么事情?可是即便出了什么事情,仆人也应该回来报个信儿啊,真是急死人了。
冯氏夫人在家中,茶饭不香,坐卧不宁,另外发现到了家中一切安好,为何有人稍事来说家中出了变故,朝廷要催他们染房的事,说误了工期,这根本没有的事儿。
小师师不时的来到娘亲面前问长问短,自然是问她的爹爹,冯氏夫人只好编一套瞎话,把小师师支开。
一天天过去了,老爷仍然渺无音讯,她预感到有些不妙,近两日撒出去人寻找,现在仍然没有消息,她愈发感到坐卧不宁,微蹙秀眉,愁云满面。实在不行,他就要打算去报官。
可是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冯氏夫人亲自下厨房,为小师师准备了特别丰盛的一桌,并且把他们老爷的碗筷也摆在了上面。母女二人坐下了。
“娘亲,今天是师师的生日,爹爹怎么还不来?”小师师闪着灵动的大眼睛看着娘亲。
冯氏夫人心里比她还焦急,但是表面上装作没什么事一样,充小师师粲然一笑,“这个爹爹自然不会忘,爹爹在外面肯定有事情,要不怎么会不来,今天我们的小师师5岁啦,为娘真是太高兴了……”
冯氏夫人强颜欢笑。
“那娘亲,爹爹不来,大英雄哥哥怎么也不来?”
“你呀,老是惦记着你的上官哥哥,这么多天了,你的上官哥哥不知道去哪了……”
小师师所谓的大英雄哥哥当然是上官风。自从那日在渡口谋面,又同船共渡,小师师的心里就有了这位大哥哥,常常在年轻面前提起她的大英雄哥哥。
冯氏夫人又道:“师师,你的上官哥哥如何知道,今天是你五岁的生日,倘若他知道肯定会来的。”
“娘亲说的是。”小师师说着撅起了小嘴儿,很失落的样子。
“不过有一朝日你的风哥哥一定会来看你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啦,娘亲什么时候骗过你。快去吃吧。”
“嗯,真好吃。”小师师夹加了一块梅花糕,小嘴吃得津津有味,但是看到冯氏看着她而不动碗筷。
“娘亲为什么不吃,只让小师师吃?”
“为娘已经吃过啦。”其实冯氏根本就没吃,她也吃不下,心里头满满的都是丈夫的身影。
他们结婚5年了,按说他是小妾,或者是叫做续弦。因为王寅的原配夫人不会生育,而且短命,王寅将近50娶的冯氏。
老夫少妻也很恩爱,5年前的今天生下小师师,夫妻二人更是爱如掌上明珠,这是他们二人爱情的结晶,夫妻二人更加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特别是王寅,老来得子,虽然是女儿,但也觉得有了天伦之乐,此生再无遗憾。因此对冯氏夫人疼爱有加。
“娘亲骗人,师师看着呢,娘亲根本就没吃……娘亲你快吃……”刚刚5岁的小师师非常懂事儿,冯氏夫人爱恋的拗不过她,勉强吃了两口。
冯氏夫人和小师师刚吃了没几口,从外面慌慌张张的跑进了几个仆人。
“夫人大事不好了……老爷回来了……”看到仆人惊慌的模样,听着他们的前言不搭后语,夫人的心像被偷了一下一样就知道大祸临头了,连日来丈夫杳无音信,她有种不详的预感。
“不要慌,究竟怎么回事?”夫人强做镇定。
“哎呀夫人,老爷被抬回来了……你快去看看吧,已经到大门口了……”
冯氏夫人顿觉得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手中的筷子也掉地上了,站起来往外就跑,丫鬟和小师师跟在后面也往外跑。
刚到了二道门,几十个陌生人进入了他的眼帘,他们抬着两口棺材,一口是黑油漆的大棺材,另一口是薄皮棺材,后面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
为首的是一个瓦楞帽的年轻人,一脸的凄悲。
上官风此时也在人群当中,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瓦楞帽和那张狡诈善变的脸。
数日之前,在黄河渡口,这个瓦楞帽给上官风的印象比较深刻。当时他在上官风附近拉船客,当他看见王寅的夫人和小师师的时候,那极尽贪婪的目光和包藏祸心的脸,正好让上官风捕捉到。到现在上官风还记忆犹新,因此一下就认出来了。
见到了夫人,瓦楞帽的脸色一变,赶紧装作像失去双亲一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夫人……我该死,我不是人,我有罪……”说着连哭带喊的,扯起了自己的耳光,啪啪啪山响。
王家的人越挤越多,但都不敢拦着,围了一大片。
有人很快就认出来了,哭得挺凶,又说又扯自己耳光的瓦楞帽正是当年他们王家的管家王彪,5年前他被本宅的主人王寅赶出去了,今天怎么又回来了?这两口棺材里装的是谁?
一个个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夫人早就预感到了不妙,但仍然是一头雾水,“这位壮士你是何人?究竟怎么回事儿?慢慢说。”
夫人的声音又细又柔,如闻天籁。
王彪这才止住了悲声,也不再扯自己的耳光了,哽咽着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夫人,您不认识我吗?我乃是本宅的老管家王彪,5年前我犯了错,被老爷赶出了家门。但是我一点也不记恨老爷,反而常常感念老爷的恩德,因为我在王家多年,我也是苦命的人,走投无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