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踏莎行-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正明跟段正纯是亲兄弟,但是两个人性格似乎不同,老大段正明沉默寡言,不喜形于色,但做事心中有数,很有大哥的样子。
老二段正淳豁达豪爽,富有侠义心肠,是典型的性情中人,杨天儿聪明活泼,十几岁的他跟这哥俩两个打的火热,跟亲兄弟一般,但是他最喜欢的就是二哥段正淳,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他们的秘密要按照老大段正明,肯定此时不会遇上官风开诚布公,说的这么直白清楚,但是段正淳和杨天把什么都说了,完全不把上官风当外人,老大段正明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是上官风能帮上他们什么忙?他还真没有抱什么大的希望。
在段正明的眼中,上官风仍然是一个小孩蛋子。别看他有一身过人的武艺,但是打架行,办这种大事能行吗?
“承蒙各位仁兄信任,我上官风有什么就说什么了,端王这个人小弟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今年才14岁,是个典型的风流王爷,喜欢舞文弄墨,琴棋书画,蹴鞠,歌舞,金石,架鹰,斗狗,遛蛐蛐儿,等等,爱好非常之广泛,一句话,凡是奇技淫巧方面的他都喜欢,就是不喜欢治国安邦,这样的人用好了,能成大事,弄不好能坏大事。”
上官风到目前为止一次还没见过这个端王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但是他一下子把他的性格长短,总结了一大堆。
段正淳和杨天听的又惊又喜,就连段正明也不得不对上官风令人相看了,这样的信息机密是他们花多少两银子也无法得来的,小小年纪他对端王了解的这么清楚,简直就是他肚子里面的蛔虫,看样子这可不是信口开河编出来的。
接下来段家哥俩和杨天他们开始谋划方案,知道了端王的喜好和性格优缺点,这就是对症下药,运行起来就方便多了。
他们出身权贵,这次从大理过来逃难,寻找政治支持,身上当然带了不少金银细软等值钱的东西,还有一些稀世珍宝,这次算是用上了。
但是一般的金银细软等宝物,应该不能打动端王的心,他贵为一国的王爷,金山银山他有的是。
他们身上能用上的觉得不够,要贿赂这样的王爷,不下手重点肯定不行,于是他们决定明天上街,再采买些古玩等等品。
等他们商量好了之后,鲁智深早就鼾声如雷了。
几个人这才止了灯躺下休息,这是京城的外城偏东南角的地方,离开菜市场等等案发和出事的地点几十里地。因此这几个时辰非常安静,没有一个人来打扰他们。这一觉睡到第天日上三竿他们才起床。
这里的店家一看怎么睡了一晚上,多出两个客人来。正要问个仔细,杨天给他塞了10两银子,趴在他耳朵上嘀咕了一阵,店家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几个人漱了口进了面,店家把早餐给他们端上来,吃饱喝足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
上官风留在店里不露面,以免被官府的人盯上,店里留下段正淳带着几个在这里陪着上官风也是保护,精明谨慎的段正明带着几个人到街上转悠,采买古玩。
杨天再带着两个精明之人,护送鲁智深出城。
因为鲁智深要到渭州老家去,临分别的时候,彼此依依不舍。上官风叮嘱他,路上不可饮酒,住店一定要谨慎,不可多管闲事。
最后鲁智深和上官风等人洒泪而别,现在全程肯定戒严了,盘查应该非常严。不过杨天已经想好了办法,给鲁智深弄了一头假发,然后给他弄了一个假护照,又塞给门口的官军几十两银子,才顺利把鲁智深送出了南城门……
等杨天他们几个回到了店里,见到了上官风和段正淳,上官风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到了晚上,段正明也回来了。总共带回来两样东西,两只斗蛐蛐和两只斗鸡,其他的他均没有相中。
段家哥俩仍然觉得不够分量,第2天又去转悠,第3天也去转悠,一连三天,最后又买回来了一个福禄寿三星人,花去白银十万两。
当段正明把银票拿出来的时候,吓得这家当铺的小二把掌柜的也叫出来了,再三核对段正明的身份。此时段正明的身份当然是西域来的行商。
这才觉得差不多了,第2天仍然留下上官风住在客栈,让杨天留下来陪着他。段正淳和段正明哥俩带着几个人雇了几辆豪华的马车,出了店房,往皇城而来。
一直到了晚上定更10分,段正明段正淳他们哥儿俩才垂头丧气地带着人回来了。
不用问,一看这模样都知道事情没有成功。
“怎么样,见到端没有?”把他们接到屋里关起门来,上官风和杨天的还是禁不住问了一句。
段正明和段正淳一脸的失落,都摇了摇头,段正明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段正淳说了实话,他们在王府门前一直等了两个时辰,连王府的门都没进。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他们也懂,花去200两银子上下打点。
最后王府的人出来说了,他们王爷这一段时间心情很差,昨天晚上又被皇上选进宫中,回来之后还发了一通脾气,把高俅给骂了一顿。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关在书房只是一味的写字。他们把礼单和拜贴小心的递上去了,他们的王看都没看,扔出来了。
上官风当然知道什么原因,安慰这二位道:“二位哥哥稍安勿躁,滋事体大,还是从长计议,急不得的。”
一向沉默寡言的段正明说话了,“小兄弟你有所不知,在我们回来的路上看见高林手下的人乔装打扮,正在四处打探我们的下落,这里已经不能再呆了,必须得转移。我们想见宋天子,但是现在连一个端王都见不着,你说能不着急吗?”
这时段正淳看向上官风,“小兄弟,哥哥是个爽快人,说话你可别挑啊,我们是不是弄错了方向?”
“要不我们再去打探找找其他的门路?”杨天也插话道。
“高林如果能够找到这里,也别说别人了,但就他一个估计就把我们这些人给一勺烩了。”段正明叹了口气,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上官风想了想道:“各位哥哥,并非是弄错了方向,而是你们去的不合时宜,各位请想,这几天京城出了这么多大事,大闹开封府,劫法场,官差和军兵死伤这么多,连一个犯人也没有抓着,皇上能不震怒吗?开封府,端王他们谁也包庇不了谁了,高俅又是端王府的人,他们挨骂成为受气包很正常,在这个节骨眼上,焉能不吃闭门羹?”
段正淳道:“小兄弟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眼下我们该怎么办,难道一直拖吗?拖到风平浪静,等到端王心情好了,那要等什么时候?”
上官峰最后咬了咬牙,下了最大的决心道:“看来只有小弟跟你们亲自走一趟了。”
“你?他们正在抓你,你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不行不行不行……”段正淳,段正明,杨天等人,纷纷摇头,像拨浪鼓似的。
上官风道:“那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谁让你们对我上官风有恩呢,受人滴水恩,应当涌泉报,另外谁让这件事非我上官风莫属呢!”
………………………………
第71章我叫阿丑 四更
上官风此言既出,在场的人全都盯住了上官风,像不认识他似的。就连最赞赏他的杨天也感觉上官风说话有点幼稚了。
且莫说你上官风现在是宋廷捉拿的要犯,你有什么本事,凭什么说此事非你莫属。
好歹我们都是大理叱咤风云的权贵人物,带着如此的诚意都不成,而你一个孤苦无依,自身都难保的浪荡少年,凭什么这么自信,好像说的到那儿就能够马到成功似的。
毕竟是年轻气盛啊!
若非你是出于真心好意帮助我们,若非你年幼无知,我们真的都有些不喜欢你啦。
在场的这些人也都不敢笑,就连段正淳也觉得上官风有些自负了。
上官风的眼里可不揉沙子,他一看众人看自己的眼神儿,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不由得淡然一笑,“各位哥哥觉得小弟在信口雌黄吗?”
“哦哈哈哈,没有没有,兄弟说的哪里话来?”段正淳和杨天害怕上官风面子上过不去,哈哈一笑,赶紧否认。
“好吧既然如此,各位哥哥就权且相信我一次。为了不暴露身份,小弟想了个万全之策,乔装改办,从今天开始小弟就是你们大理的人啦……”
上官风说出自己的计划,段正明、段正淳和杨天开始像听笑话,但是仔细一分析,都觉得此计可以一试。黑猫白猫只要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管他用什么方法呢,只要能让他们见端王就成功了一半。
遂杨天带人到街上给他买了一张假脸和一套像样的衣服,那身乞丐服当然也不能要了,另外还专门订做了一套演出服。
等上官风穿上这身衣服,戴上假脸,就没有人能够认得出来他的面真面目了,另外上官风还得有一份假护照,以防万一。
要么说人是有灵性的高级动物,只要有真的就会有假的。
别看现在的人民币防伪技术那么高,照样有人能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假币来。但是古代的人一点都不笨,段正淳段正明杨天这些人都有真护照,仿照着真的,找一民间艺人花些银钱很快就搞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驴上墙。
上官风一看自己这本护照,或者就叫做大宋版身份证,跟段正纯他们的一般玩儿,不仔细区分,肉眼真的辨认不出真假来。
从现在起,上官风的名字就叫阿丑。他的真名实姓叫杨风,就是大理杨家的后裔,跟小杨天是本族兄弟。两年前在惨遭高家追杀的时候,被大火毁了容。
如果有好事者,真要把他的假面具拿下来,上官风就会露出一张满是麻子的脸。当然这是一张薄如蝉翼的黄豆纸在上面贴着,就像整容一样,乍一看看不出来。
光为上官风准备这些行头,就准备了整整三天。
上官风当然不敢马虎,他想糊弄端王赵佶还好,关键是高出那一关不太好过,这个家伙眼睛里可不揉沙子。跟他久打交道,这样面对面的忽悠,简直把阴谋当阳谋玩了。
这样的计策,也只有上官风敢用。其风险指标超过了200%,堪比老鼠给猫当伴娘。
一切就绪之后,穿上演出服,上官风还为他们几个排演了一遍,又舞又唱的,都觉得非常新鲜,也没什么纰漏,只是这几位还不知道上官风竟然有这样的本事,唱起来很好听,唱的这几句内容也没记住。
杨天笑道:“真看不出来,兄弟还是才艺之人,很好听的,回头教教哥哥如何?”
“哈哈杨兄见笑了,只要哥哥想学这有何难?”上官风也笑了。
翌日用过早饭之后,他们仍然雇了几辆豪华的马车,拉着他们为端王准备的几分大礼,他们这十二个人全都坐到了车上,把帘儿放下来。有车老板专门为他们赶车。
临行之前,段正明把段正淳偷偷地叫到了旁边,忧心忡忡的。
“你觉得这一趟真的可行吗?”
“大哥,您后悔了?现在还来得及……不过小弟觉得上官兄弟不是一个鲁莽之人,而且他绝对不会拿自己的身家姓名开玩笑的,小弟认为此人虽然年幼,却是一个能成大事的铁骨铮铮的好汉,若是我们打退堂鼓,不但会伤害了上官兄弟,我们也失去了一次机会,现在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只有孤注一掷,大哥以为呢?”
“让弟兄们把家伙全都带上吧,万一露出破绽,免不了一场厮杀,成败在此一举,”说到这里段正明把身子慢慢的转过去了,“有些话都不用愚兄再明说了吧。”
“小弟明白,”段正淳当然知道段正明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面上是去王府拜客,走端王的后门,求他帮忙。但是万一这场戏演砸了,上官风暴露出身份。那就避免不了一场血战,也就别再在奢望宋廷能够帮他们什么忙了,还得治他们的“通贼”罪。
生死关头,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忘了他们大理段家的江山大业。
段正淳也觉得心是很沉重,就像赌博一样,这一局压上的是他们全部的身家姓名以及大理段杨两家的前途希望。
这样的话也只能他们哥俩说,虽然他们俩和杨天磕头了,也把他当成了亲兄弟,但是在他们哥俩的眼中,杨天毕竟也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只不过比上官风大了两岁而已。
这些城府之事,太过沉重,怕他的稚嫩肩膀承受不了。
“大哥放心,小弟记下了。”
一个时辰之后,这几辆豪华的马车,进了皇城,有驿站的官差领着,很快出现在端王府的门前。
一般的人,当然不能随便进皇城。
他们这些人当然可以,这是他们第2次来了,有的官差还认识他们了,由于上次在这一道关也花了银子,因此验证他们身份的手续也减少了不少环节,正好让上官风蒙混过关。
车子里多远就停下了。
上官风掀开教练偷偷观看,这端王府真是气派。
高大的门楼,红砖绿瓦,雕梁画栋,正中间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烫金的几个大字:敕造端王府。
红油漆的大门,分为正门侧门和脚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左右对称,都有一人多高。
门前收拾的一尘不染,附近设友上马石下马石。在两旁边一边有5个甲衣侍卫,持枪而立。
这时段家哥俩从车上下来了。
段正淳段正明作为云南大理的两位没落王族,现在慕名来拜访端王,穿的也是人五人六,小杨天打扮成他们的书童,首先上前送上拜贴,拜帖下面是礼单,礼单下面又是孝敬这些跑腿送信人的小费银子。
王府门前三品官。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些人当然不敢得罪,该花钱的时候必须得花钱,有道是钱通神路,杨天很会办事。
今天在门口当值的小厮是两个,当然没有高俅,高俅现在在端王府混的风生水起,比王府的总管还牛逼,当然不会看大门。
三天之前这儿人已经受过杨天的银子了,离多远都认出来了,只不过王府门前三品官,他们得摆足派头,拿腔捏调,胸脯挺着,嘴撇着,脸朝天说话。
“干什么的?”
直到杨天毕恭毕敬说明来意,并把准备好的银子,塞到他们俩手里,他们这脸上才挤出一点笑容,说话也温和多了。
“前两天阁下来过了,我们王爷不见客的,既然是远道而来,一片诚意,那我我们就再去通秉一下,请稍等。”
“辛苦辛苦,有劳二位啦。”段正明和段正淳也是笑容可掬的对这二位也拱了拱手。
二位去了有半炷香的功夫,仍然没有回信。段正淳和段正明,还有杨天等人就在这儿站着,他们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心里也早已凉了半截儿。
因为两天前的那一次,他们就是在这儿吃了闭门羹,今天是不是又是这套路?特别是段正明,已经做好了打道回府的准备。
上官风在车里面坐着,也感到时间有些长。因为他是阿丑,当然不方便下来。不过他心里有数,端王赵佶只要能见到拜贴和礼单,断然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否则他就不是历史上那个宋徽宗了!
………………………………
第72章赵佶其人 五更
赵佶今年虚岁才十五岁,一般人家这个年纪还是天真顽皮的少年郎,但赵佶因出身皇室,自小就养尊处优,有最好的营养,受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