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踏莎行 >

第6章

大宋踏莎行-第6章

小说: 大宋踏莎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恩公,在下这次出门带的银两不多,聊表寸心,请小恩公笑纳。”

    100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3万块,上官风当然不能收,举手之劳,收人家这么多钱,良心难安,虽然自己现在缺钱,但不能缺了人格,行侠仗义,不能带上铜臭味。

    但是这位老爷哪里肯依?

    不为银子所动,试问天下有几人何?更别说眼前是一个懵懂少年,因此这位戴鸡冠帽的老爷更觉得上官风了不起了,把银票硬塞到了上官风的手里。

    “小恩公莫非是嫌少不成?”

    上官风一看这才叫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既然遇到土豪了那就不再和他争了。

    100两白花花的银子,对上官风的确也有诱惑力,何况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银子,他需要安身之处,他需要买药练武,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想到到京城一带去卖唱,100两能解决不少问题呢!

    戴鸡冠帽的这位老爷一看上官风收下了这才高兴,眉开眼笑的,“小恩公,在下王寅,是京城东门里染坊掌柜的,小恩公如果有时间到寒舍做客,在下在款待恩公。”

    上官风知道人家这是客套话,就帮了人家这么点小忙,不就救了人家一家子吗,自己不过是举手之劳出了点力气,冒了点风险,算得了什么,何况人家又用重金谢过自己了,还这么念念不忘挂在嘴上,看来这位王掌柜也真是性情中人,又有这么漂亮如花似玉的夫人,难怪会调教出李师师这样名动天下的大美人儿?把皇帝老儿都迷的神魂颠倒的。

    想到这里上官村的眼睛就落在了小师师的身上。

    此时小师师正忽闪着一双迷人的大眼睛,盯着上官风,在他童稚的心中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名字,记住了和眼前救了他们一家子的这位大英雄哥哥。

    上官风突然想起来了,李师师本来不姓李,而是姓王的,看来历史真的没有记错,这算对上了。

    只可惜呀,王师师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家中肯定遭遇了重大变故,才沦落为风尘女子,如果将来有可能,自己一定要改变她的命运,不能让她沦为众多男人的玩物,岂不是暴殄天物?

    因此上官风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京城东门里染坊掌柜的王寅这句话。

    “开始装船了——”有人扯着嗓子大喊。

    围观的人群,这才纷纷带着艳羡的表情,从上官风身上移开了,纷纷散去。

    王掌柜辞别了上官风,和女儿夫人等人,带着一名小厮,选择坐小船匆匆而去。

    那名戴瓦楞帽的船家又回眸看了王寅的夫人一眼,目光尽极了贪婪和淫邪。

    这目光正好被上官风捕捉。

    上官风穿越之前也算是阅人无数了,因此虽然才8岁的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种包藏祸心的,不正经的目光。

    上官风心中一动,难道这个船家不是好人,要打夫人的主意?
………………………………

第10章  阴谋

    又看向王掌柜,但此时他和戴瓦楞格帽的船家只剩下背影了。回忆刚才,上官风从王掌柜的脸上,能够看出他急切的心情,不然的话他不会丢下夫人和女儿,选择坐小船先走。

    所谓的小船就是只容得下几个人,如此大的河水,如此高的风浪,坐小船无疑需要胆识。也就是说这有一定的风险,尽管使船的如何保证自己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任何事物以外都不可能避免。

    作为一家经营染房的掌柜,这些常识他不可能不知道。看得出来王掌柜走这条路是迫不得已,他急匆匆要赶回去,肯定是家里出了急事。

    难道是有人调虎离山要对夫人下手?如果是这样,小爷绝不能袖手旁观。

    上官风首先选择了行侠仗义,当一名无名保镖的角色,他打定主意后,随着涌流的人群,很快排队来到了码头边,挤上了这只大船。但是他的视线一刻也没有没有离开夫人的马车和小师师,警惕着他们身边及附近的人。

    一个时辰之后,船装好了,装得满登登的,开船了,扯起风帆,大船顺流而下,乘风破浪向对岸驶去……

    王寅辞别了夫人和上官风,带着一名仆从跟着戴瓦良格帽的船家,来到了河边,离大船数百米处,上了一叶小舟。

    船家荡浆摇橹,这叶小舟载着他们三个离开河岸向对岸驶去。

    小船平安的行驶了一段时间,但是接下来往急浪区而来。

    船小抗风浪能力自然就差,有经验的船家绝对应该避开急浪区,而不是故意压浪而过,这一下小船在风浪中剧烈地颠簸起来。

    “哎呀船家……老爷小心……”

    王寅在船上站不稳了,仆从赶紧来扶他,两个人同时跌在舱中,险些栽到河里。

    “怎么搞的……很容易翻船的……”仆从站起来可就急了,很想替主人责备船家两句。

    “哈哈哈……”但是船家没有一点歉意,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瓦楞帽下面的那张脸带着得意,狂妄和阴险。

    这一下王寅也怒了,头的上鸡冠帽差点掉了,这叫怒发冲冠。心里话这船家什么德性?客人都这样了,他还笑得出来,而且那么得意,看你向我们怎么交代?这一趟虽然只有我们两个客人,可我们可不是白做你的船,而是包租了你的船。

    “王寅,你还识得我吗?”船家说着把脑袋上的瓦楞盖帽扔到了河中,瞪着两只又圆又大的眼睛盯着王寅。

    王寅主仆就是一愣。此前王寅还真没有仔细打量这个船家,因为他心中有事。仆人雇船谈好了价钱,他就急着回去,根本没有心情考虑别的。

    本来这次携夫人和女儿打算出去游玩几天,可是刚出来没两天,便得到信儿。说衙门里来人了,工期提前了。

    这可真要命。因为他们家的染坊也沾着官气儿,不是自由个体户,想干就不干,不想干就关门,大不了不挣钱,但是王家染坊不是这样,他们是给朝廷做事,那就不自由了,如果误了工期,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如入狱掉脑袋。

    因此王寅不敢怠慢,带着一家子急匆匆往回赶。

    “是你?你是王彪?”王寅一脸的惊愕,终于认出来了。

    身边的仆从不认得此人,王寅可认得。王彪本来是他们家的长工,此人不知道姓什么,只知道是外地来的,走投无路被王员外发现,出于善心,可怜他,正好王家也缺人手,王员外便收留了他作长工,开始时他干绩平常,但善于溜须拍马,察言观色,迎奉主人。因此很快被王寅发现并器重,先提他为带班,后来为总班,再后来成为王府的管家。

    随着王彪在王家地位的攀升,斑斑劣迹也彰显出来。他开始欺上瞒下,拉帮结派,结交不良,虚报产量,在王家下人面前狐假虎威,耍威风。

    纸毕竟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酒后失德的王彪将一个女仆肚子搞大了,王寅一怒之下,把王彪赶出了王家。这是5年前的事了,今日一见,王寅又想起了旧事。

    “正是我王彪!没想到吧?”王彪说着露出了一脸的狠色,“王寅你真够绝情的,我王彪在你们王家出了多大的力,为你们王家流了多少汗,玩个死丫头怎么了?你王寅没有女人吗?就算我有算不看僧面看佛面,可你一点情面不讲,翻脸不认人,说把我赶出去就赶出去了,今天你的死期到了!”

    “原来是你搞的鬼?”王寅知道自己上当了,说工期提前了,这是个圈套。

    “王彪你可别乱来,我们要报官的!”仆人也听明白怎么回事了。

    “报官?到阎王爷那去报吧,你小子给他陪葬算你倒霉!”王彪说着又看向王寅,“不过念在你对我王彪有恩的份上,放心里去吧,你的夫人和女儿我会好好照顾的,哈哈哈……”

    王彪又阴邪地大笑起来。

    “畜生,我跟你拼了……”王寅气急败坏骂了一声,向王彪扑来,但是王彪纵横身跳入河中。

    失控的小船在海浪之中颠簸的更厉害了。

    “老爷,怎么办?”两个人都不会使船,既不会荡浆,也不会摇橹,猪婆人在船上,惊慌失措,笨手笨脚的折腾了没几下,小船便倾翻了。

    王寅和他的仆从在风浪中挣扎,这是黄河水的激流区,浪大流急,浑浊的浪花很快把主仆二人吞噬到了水面以下……

    王彪从水中钻了出来,把倾翻的小船扶正,半个多时辰之后,他带着两具尸体到了河的对岸,然后到衙门报官。

    瞎话当然早就编好了,说王寅在河心不慎落水,他和仆人都下船救人。由于水大浪急,船也翻了,他能力有限。没有能力把他们两个都救上来,仆人就住不成,和主人一块命丧河中,他只打捞出两具尸体,他称自己有罪。

    官府衙门让他签字画押,并派人验尸。王彪编演的天衣无缝,对于这种天灾非人祸,衙门当然不能治他的罪,而且还把他视为奋力救人的英雄。幸亏当时没有荣誉称号,否则,非得授予他荣誉称号不可。

    然后派人通知家属来认识处理后事,这当然都是数日之后的事了……

    “大英雄哥哥。”

    船行河心,小师师又来到了上官风近前。一个4岁的小女孩和一个8岁的孩子,他们当然有共同的语言。更何况上官风还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是小师师眼中的大英雄。

    “小妹妹,我叫上官风。”

    “那我能叫你上官哥哥吗?”

    “当然可以。”

    “上官哥哥,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我要到京城去。”

    “正好,我们要到京城,做我们的马车吧。”

    “好哇。”……

    上官风打量着小师师,那张小脸像一朵鲜艳的小花,更美的当然是她的声音,童声稚语,如闻天籁。

    这时夫人带着丫鬟和一名仆从也出现在上官风的近前。夫人举止端庄,有大家风范,怀着一颗敬慕之心看着上官风与小师师谈兴正浓,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夫人本来就长得漂亮,这一笑更如怒放的花朵。看着这母子,上官风心中不仅惊叹,惟有母子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时船到了大浪区,船身剧烈的摇晃起来。

    “小心!”

    上官风赶紧扶住了小师师怕她摔倒。夫人则赶紧扶住了上官风和小师师,丫鬟和仆人过来把他们扶住。

    在夫人的眼中,上官风还是个孩子。

    夫人的手白皙而细腻,轻柔而温暖,上官风感到了一丝暖意。他想到了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镜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看来一切都是缘分哪!

    下船之后,夫人带着丫鬟,上官风和小师师他们四个上了马车,仆人赶车。

    虽然只是一架马车,但对于路上都是步行,推车和担担的穷苦大众来说,这无疑是一辆装饰豪华的豪华的宝马和奔驰。

    官道越来越宽,也越来越平坦,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东京汴梁是大宋的京师,天子脚下,臣民百万,藏龙卧虎,热闹非凡。这在当时来说,称的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远望城头高三丈,近看汴梁的更威风。城头上是大宋的国旗,守城的铠甲兵将一排排一队队,整整齐齐,威风凛凛。

    城门下面车水马龙,进城出城的老百姓,三教九流,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城门附近还有负责维持秩序的守值的兵将。

    上官风透过车上的窗帘儿,看到这些情景,仿佛自己进了古装戏中一般。

    马车刚一进城,上官风就找了个理由离开了,小师师他们母子。小师师天真无邪,忽闪着那双大眼睛,依依不舍,还向他挥起了小手。

    这一路上,两个人刚刚接触了也就是几个时辰。童心无忌,这两个来自两个世界的萍水相逢的小孩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难以割舍。

    上官风要改变小师师的悲惨命运,当然不能寄人篱下,他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力更生自立门户,然后苦修艺业,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叱咤风云,轰轰烈烈只是他的理想。
………………………………

第11章千古绝唱

    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流浪街头,一切只能是空想。

    王寅给他的100两纹银的银票,他牢牢的揣在了身上,但是他要买田置地,安家立业,这100两还远远不够,必须努力奋斗。

    他找了一处宽敞的地方,人流如织,开始他来到大宋的第一场买卖。

    上官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到北宋开个人演唱会,而且是北宋的京城重地——东京汴梁城,也就是后世的河南省开封市。

    在穿越之前,对于歌唱,上官风不仅是爱好,而且有特长。爹妈给他的这幅嗓子不错,加上他后天的努力,在麦霸,K歌等歌舞娱乐的地方没少做无私奉献的事,网上的粉丝也突破了4位数。

    只是来到了这北宋,不知道能不能吃这一碗饭,毕竟他现在是两世为人了。

    打把式卖艺,他不是没有想过。天书秘籍,他才练了几个月。就这点本事,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去,遇到行家高手会让人贻笑大方的。

    天子脚下藏龙卧虎并非穷乡僻壤可比。

    不过用自己的本事,开个头亮亮场子,踢头三圈还是可以的。

    他用白灰就地画了一个圈,整了一面手锣,开始敲了起来。过往的行人,与街头游走的散客开始驻足指指点点。

    “这是谁家的小子?身后背的刀个头可不小,这是要打把式卖艺吗?”

    “谁知道呢?这么点儿的小子会什么呢?要是你们家的还在放屁嘣坑玩尿泥甩大鼻涕吧……”

    “不过这孩子长得挺精神,穿的也不赖,好像就一个人,这么点儿就出来闯单帮了,哪儿来的呢?”

    “不晓得。”

    ……

    上官风一看有人开始关注自己了,就放下手中的锣,和身背后的鬼头大刀,把自己的衣服整了一整。

    他现在穿的还是阮老员外给他的衣服,自然不算差。不是那种街头的小乞丐,破衣啰嗦的,浑身上下收拾得紧沉利落。

    然后打拳,踢腿,翻跟头,啪啪啪啪,练了那么几趟,拳脚似流星,身形其快如风,上官风炼体境虽然刚刚入门,但是天书功夫秘籍的威力已初步经彰显出来。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也多了起来,还有不时的喝彩声。

    “好!练得太好了!”

    “看这样子,没有几年的苦功绝对办不到。”

    “是啊是啊,如果不是半途而废,这小孩儿将来绝对是一个武林高手……”

    这时人群中一阵骚动,挤进来几个。为首的一个十六七岁的样子,中等个头,细腰身,头发已经束起,五官还算端正,只是鼻子长得有点特别,个头大不说,微微有点红,最突出的是他的两眼闪亮,与普通人不同。

    身边的四五个跟他年纪相仿,不过一脸的流里流气,指手画脚。

    “二哥,这小子哪里来的,也不打听打听,竟敢来这里打把式卖艺?”

    “是啊,他完全没有把咱们二哥放在眼里,让我过去踢了他的场子。”

    “慢。”这家伙说着就要冲出去,被为什首的那个被称为二哥的拦住了,“还没到时候。”

    练完拳脚之后,上官风面不更色气不长出。

    上官风心中高兴,再积攒些人气才开始正式的节目,今天能有1/10的人给钱,挣个几两银子应该没问题。

    于是把地上的刀捡起来,唰唰唰,先舞了几个刀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