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来自大明辽东 >

第220章

我来自大明辽东-第220章

小说: 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与山东很近,关宁若失,山海若破,那么最先受到冲击的除了京畿,便要数齐鲁大地了。但是西北也是大明的土地,东隅桑榆,无所区别。

    重真看着王虎道:“便当是本王雇佣了尔等。若是西北之行结束之后,尔等不愿从军,便可来去自由。若甘愿入伍,便继续跟随本王,血战八方。”

    王虎听重真说得无比郑重,便沉声道:“信王殿下何出此言?”

    重真轻轻一叹道:“实话跟尔等说了吧,大明接下去的十七八年,都会在无边无沿的战争之中度过,尤其是崇祯十七年。是浴火重生还是国土沦陷,便全看我等的表现了。”

    “重真十七年?”王虎有点不明所以,但他不愧为“聪慧的虎少”,旋即大惊道,“殿下是说,辽东的建奴会攻入关内,陷我华夏土壤?这怎么可能?前有关宁防线,侧有登莱劲旅……”

    就像王虎所想的那样,建奴入关之后,齐鲁大地必将首当其冲,因此听闻了此言的齐鲁游侠无不骇然,纷纷嚷道:“是啊是啊,这断然不可能啊!”

    重真森然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本王励志力挽狂澜,为此朝夕必夺,分秒必争。尔等身为齐鲁好汉,休要再婆婆妈妈的,就说敢是不敢好了!”

    饶是王虎聪明绝顶,也被这层层的激将法而激得勃然大怒,脱口便道:“有何不敢!”

    重真大笑道:“好!吾辈男人一言九鼎,本王等得就是你这句话。”

    王虎这才惊觉上了他的狗当,但也断然没有反悔的想法,只瞪眼看着他。

    重真指指山林间横七竖八的躯体道:“这些人来历不明,本王也不想追究了,若是尔等不嫌弃,他们的甲胄兵器,便全是尔等的战利品。

    当然,这些在本王的眼中都是些次货烂货,本王麾下的装备尔等也都见识过了,先将就一下,待有了资源,本王定将尔等全部换装。”

    云雀盯着他腰间的那柄短火铳,问道:“包括这玩意儿么?”

    重真掏出火铳,就像上辈子玩枪那样在手上飞速地转了几个圈儿,道:“你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称呼,其功效如何,又如何操作么?”

    云雀憨憨地摇头道:“不知道,但是想知道。”

    重真道:“此乃火铳,确切地说已经可以正式更名为火枪,燧发火枪。你所看到的这一柄,乃是其中的短火枪,若是更进一步,便可以称之为——手枪。”

    “手枪?”云雀伸出手掌并拢四指,翘起大拇指,勾起小拇指与无名指,道,“是这样么?手枪是这样打的么?”

    说着,便对着了山猴的脑袋,学着刚才所看到的重真等人的守势,单手一颤一颤,眼中垂涎不已,口中还自发的配着音:“嘭!嘭!”

    山猴大怒,当即也不甘示弱,二话不说便还击起来。

    (

 第359章 王嘉胤乃何许人也

    重真真没想到自己的详细解释居然会带坏孩子,就收回了这柄已无限接近于后世第一支手枪的短火枪,道:“那就这么定下了。丑话说在前头,本王麾下的兵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若是不服管教不接受训练不遵守军纪,本王定当严惩不贷。当然,只要尔等服从指挥,敢打敢拼,本王也不吝赏赐。至少有一条立刻便可实现,饭,管饱!”

    这句立刻就可兑现的简单承诺,比任何长期的空头支票更为有效,狂喜的答应之声此起彼伏,甚至还有憨憨山呼“信王万岁”。

    他的伙伴立刻给了他一个暴栗,纠正他道:“你说错了,信王是千岁!皇上才是万岁!你想把信王殿下陷于不义之地么?”

    “啊?这么恐怖的吗?那信王殿下,草民祝您千岁千岁千千岁……”

    “你个马屁精!殿下,草民也祝您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本事你不要拍殿下马屁啊!”

    “殿下的马屁,缘何你拍得,我却拍不得?”

    大黑马突然觉得耳朵有些发热,抬起两只前蹄一阵嘶鸣,差点儿将十三掀落。

    王虎无论如何嘶吼,都弹压不住兄弟们的激情澎湃,觉得很丢份,朝重真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直接便将皮球踢给了他。

    重真忽然想起了那句经典名言——尼姑的脸,和尚摸得我,却摸不得?

    旋又觉得这样一来自己不就成为尼姑了么?于是大笑着拔出短火枪,抬手就开了一枪,嘈杂的山林立刻就安静下来,唯有巨大的火器轰鸣,久久回荡。

    重真剑眉星目,不怒自威,一阵扫视后道:“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方有资格成为本王麾下。尔等,能做到否?”

    这个回答很简单,于是震撼之中,众皆高呼:“能!”

    “好!那便清扫战场,清点战利,山下整队,生火烧饭!”

    “好!”“万岁!”“万你个头……”“哦,是千岁!”

    重真情知要将这群豪情惯了的游侠,训练成一支足可征战八方的铁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并不担心,反而充满信心。

    试问,一支由齐鲁游侠儿组建而成的特战队,又有多少乌合之众所能抵挡?

    哪怕是现阶段亚洲单兵战力最强的建奴,在大明水陆两军的有效配合之下,在日新月异的火器击打之下,在特定的地形之下,又能抵抗多久呢?

    这是一个很令人拭目以待的理论话题,重真决定以实践来证明。

    洪承畴最近很烦恼,因为陕西缺粮,非常缺粮。而他,是陕西的督粮参政。

    顾名思义,就是管粮食的。

    全大明的人都知道,陕西因为较为干旱,粮食产出本来就比较困难。

    风调雨顺的年景里,老百姓还能勉强支撑,然而一旦发生旱灾,就要饿肚子。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天启五年以来,整个三边地区旱灾频仍,日趋严重,久旱不雨,草木枯焦,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怨声载道。

    史载陕西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赡”。

    时任陕西巡抚者,乃是走了魏忠贤门路的曹尔桢,他为了完成权阉强压下来的重任,非但不奏请朝廷减免赋税,反而加派官吏,督责税赋,横征暴敛。

    严重的饥荒再加沉重的税赋,百姓没了活路,便逐渐将愤怒迁徙到了粮食充沛的富户身上,近几年来,关中诸县,饥民夜袭富户,开仓抢粮之举,时有发生。

    富户们被迫无奈,只得聘请刀客看家护院,严防饥民,对于佃户也多有防范。

    如此一来,收租放租者之间的关系,便越加紧张。

    天启七年的饥荒尤其严重,死民甚多,饿殍载道,甚至有不少地方疫疾肆流。

    “草木尽,人相食。”

    七月,渭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插旗起义。

    洪承畴不在其政,不谋其位,乐得不听他劝告的曹尔桢焦头烂额。

    但洪承畴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民变一起,便代表着兵灾将临。

    那些本来还能咬着牙齿坚持种地的百姓,看到造反的反而吃饱了饭,于是民心浮动,老百姓更加没有了种地的心思。

    粮食,也不会因为谁胜谁负,自己从缺水的地里长出来。

    在洪承畴的眼中,曹尔桢实在是个很没有能力的巡抚。

    看着他当断不断,反而还不断地错失良机,洪承畴实在是有些想念那个曾有过数面之缘,很有能力,为官刚正,却也刚过易折的白面书生——孙传庭。

    然而此时的老孙正因不满魏忠贤专权,从而弃官归乡,闲赋在家呢。

    “雅伯兄啊雅伯兄,你这又是何苦来哉,留下俺老洪一人,在这官场泥潭里打滚,沾了一身的泥哦。”每于困境念及此处,洪承畴都会一边羡慕,一边不忿。

    过了个年,王二非但没有如曹尔桢想象的那般,被饿死,被冻死。反而不断坐大,气势渐成,尽管这所谓的气势在洪承畴眼中,依然不堪一击。

    然而曹尔桢,却已成了一只闻民变而色变的惊弓之鸟,照例不断地做着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的举措。

    至此,一场很容易扑灭的民变,硬生生地被曹尔桢的不负责任和瞎指挥之下,将养成了一头硕大的肥猪,单凭陕西卫所东拼四凑的兵力已是极难剿灭。

    “何至于斯,何至于斯啊!”洪承畴每念及此,痛心疾首。

    黄重真对于华夏的每一片土地都爱得深沉,因此对于乱象渐生的陕西局势,也感到很痛心,但他极少感慨,而是坐起立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处。

    他带领着关宁少年与山东好汉,自吕梁山区宁武关往西渡过黄河,距离大明陕西行省的第一个治所——延安府,尚有四五百里的路程。

    重真充分利用了这段距离,对王虎等齐鲁游侠,进行了高强度的山地负重越野训练,他所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饭管够而已。

    王虎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理解,为何堂堂大明信王,居然有马不骑,反而要跟他们一起用双脚翻山越岭,但很快他就明白了——信王这是在给他们做榜样呢。

    其余的齐鲁游侠第起初还略有抱怨,但看见那些关宁铁骑也下马用双脚丈量着大地,并且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便也被激发出了心中的豪迈之气,无不咬牙坚持,重真的榜样作用,更是给了他们无穷的信念。

    黄宗羲和卢象观没有真正见识过重真的“魔鬼训练法”,便不疑有他,只觉得这个大明的王爷与众不同,值得追随。

    尽管大明的王爷在全天下的口碑,向来都不怎么好。

    韩超韩越每天都被折腾得像狗一样吐着舌头喘气,但也与有荣焉,凭借着少年人的倔强意志,豁出性命去激发自己的少年体能。

    老虎与黑熊在这西北山区,则简直如鱼得水,一只在队伍的前边跑,一只在队伍的后面跟,一只时常回过头来催促,一只经常往前咆哮着鞭笞。

    对于那些落在队伍后边偷懒的,还免不了作势追赶一番。

    一群本应笑傲江湖的齐鲁游侠,硬是被这军旅生活,折腾得痛不欲生,但每一次吃顿饱饭,睡个好觉,第二天醒来神清气爽,便又觉得这样的经历也不错。

    至少每天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时不时地还要来场措手不及的加练,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饭食就要减半……

    “这就不是人干的事儿……”

    有年纪稍长的游侠弱弱地吐槽了一句,无需信王亲自瞪眼,单是关宁铁骑那略带不屑的目光,就足够所有的齐鲁豪侠不堪受辱,反过来集体冷落他了。

    没人喜欢被孤立的感觉,也没人天生就喜欢自甘堕落,于是蓬勃的朝气,坚强的意志,就在这支重真新拉起来的成分颇杂的队伍里,开始逐渐地建立起来。

    与先前的迷茫,乃至于为钱卖命相比,王虎以及大多数的齐鲁豪侠,都更喜欢这种有着清楚的目标,有着清晰规划的历程,这种生存之道。

    唯独,就是信王殿下对于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的苛刻要求,让人有点儿受不了,大冷的天气里,睡前非得擦身,洗脚。

    早晨更非得洗脸刷牙,否则便没得吃早饭。

    还有一大段的路程要负重越野呢,这谁受得了?于是只好照做。

    几天之后,心细如发的重真便体会到了这些小细节给自己等人带来的改变,可不仅仅体现在卫生习惯上面,最重要的是更显精气神,也更有自信了。

    与山中偶尔出现的邋遢山民,以及偶遇的叫花子般的逃兵相比,优越感油然而生。而那些逃兵见着他们,也往往自惭形秽,还没追着呢,就跪地讨饶。

    唯独让王虎不明所以的是,信王逮着一个逃兵就问:“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叫做王嘉胤的人?”

    同是老王家的人,王虎对此是颇为不忿的,每次都腹诽道:“王嘉胤乃何许人也?有俺虎少爷王虎虎么?”

    每当王虎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老虎都会张嘴咆哮一番,仿佛在说:“你跟谁比虎呢?”

    (

 第360章 榆林卫贺虎臣

    王虎摸不准这是巧合,还是这大家伙通灵,纯粹就是故意的:“又或许,是自己的心情全都写在脸上,便连老虎都看得出来?”

    王虎有次终于忍不住代表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殿下,王嘉胤是谁?”

    重真仰首望着阴沉的天空,道:“那是府谷县的一个农民,也是一个逃兵。”

    “殿下连府谷县的逃兵都知道?”王虎讶然看向周遇吉。

    周遇吉道:“殿下的神奇之处可不止这些,慢慢的你就能有深切体会。留心一下这个人吧,历史已无数次地证明,能被殿下所看重的,皆非泛泛之辈。”

    “包括我?”

    周遇吉认真地看向略显腼腆的王虎,郑重说道:“是的,还有你们每一个人。”

    那些被收拢入队的逃兵闻言,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说晦气。

    总之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

    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信王殿下当兵,衣服干净,饭也管够。

    “这就足够了,不是么?”

    “是的!至于军饷不军饷的,随他去吧!”

    “你愿意再做一次逃兵么?”

    “都是带吴钩的男儿,逃兵这种身份一次都嫌羞得慌,谁还敢做第二次哦!”

    “是啊是啊!那个金甲将军已经说了——关宁军对于战友的唯一准则,便是不抛弃不放弃,而对于逃兵之唯一,则是通缉,追上,杀死!”

    “我也听见了。他还说这句话他只说一次,对每一个逃兵都只说一次!”

    “诸位都记住了?”

    “记住了!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吃了人信王殿下的饭,便此生不敢或忘!”

    “那就让我们这些抛弃了军伍荣耀之人,在信王麾下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吧!”

    “嗯!希望我等流出来的血,还是热的!”

    自发抱成团的逃兵们,于默默里传达着这样的信息。

    重真乐见其成,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他一向都是信手拈来,充满自信的。

    前往延安府的过程当中,重真就这样不断地收拢逃兵,偶尔也救济一下难民。

    至于粮食——顺手剿匪就可以了,顺便还可以练兵,一举两得。

    在经过一些县城的时候,若得知知县乃是一个大贪官,他会出手惩治。

    大贪大惩,小贪严惩。

    实在惹得百姓怨声载道的,便营造出一个绝对隆重庄严的氛围,然后郑重其事地请出尚方宝剑“汝钦”,在一片肃杀庄重的氛围当中,砍下他的脑袋。

    顺便将他私人库藏里的粮食拿出来,大部分分给百姓,小部分留着自己吃。

    被压抑得实在太久的百姓们,每每看到这一幕,都会激动得大声呼喊。

    有些甚至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明明分到的粮食很少,生存状态更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却依然对信王感恩戴德,也逐渐重拾对于大明王朝的信心。

    驱除蒙元已足足两百六十多年了,却还时不时遭到骚扰,着实不容易啊!

    原本于大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守的贺虎臣,最近很纠结。

    渭北诸县的地方官府在面对此起彼伏的民变之时,因为无法形成统一的调度,从而顾此失彼,失去了扑灭王二起义的最佳时机。

    令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发展至了近万人的规模,活跃于白水及周边县域,并于过完年后,大规模地往洛川等白水以北的县域移动,大有进占延安府的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