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吗?”王虎不解地问道。
重真摇摇头没有说话,周遇吉便轻轻叹道:“定是防我官军,比盗匪更甚吧?”
王虎等人从与官军颇为对立的江湖游侠,摇身一变成为官军才只月余。闻言瞬间恍然,更仿佛被勾起了不堪的回忆,便都低头默然,久久不语。
“尔等愿与本王一同,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直至改写历史,让我泱泱华夏所有生灵,都得以安心繁衍吗?”重真最善于调节气氛,便忽然说道,目光炯炯。
王虎等人豁然抬头,与之目光接触者,无不感受到他的真诚与强大信念,不由地重重点头道:“我等愿意!”
重真又淡淡道:“最先觉醒者,也是最容易为国捐躯者,尔等就不怕吗?”
众皆大吼道:“我等不怕!”
“好!那便让我等有志之士先行,去唤醒民众的意识,让这片大地上昏昏欲睡的人们得以觉醒!为着这个目标毅然前行,我等无惧风雨,无惧牺牲!”
重真说着便重重挥了挥拳,众皆大呼:“无惧风雨,无惧牺牲!”
“信念的产生其实很简单,一次激将就可以了。困难的乃是坚守,乃是恒心。尔等,真的能够做到么?”晨曦之中,重真一个又一个地望了过去。
“殿下安可如此羞辱我等?”王虎等豪侠虽被磨去了不少棱角,心中的桀骜与荣耀却更甚从前,王虎率先悲愤大呼,其余豪侠也都极为不忿。
“好!”重真大笑道,“从此以后,尔等便与太冲幼哲斯盛三八一样,与所有的辽东健儿一样,是我信王的绝对亲随啦!”
周遇吉黄晓腻率先单膝跪地,吼道:“定不叫殿下蒙羞!”
然后袁七袁八这些愣子,再便是王虎等对于军规,尚未完全融会贯通者。
重真很想让他们敬个军礼就行了,然而这无异于宣誓效忠,便也由得他们了。
卢象观来了,重真竟亲自上前替他整了整略显凌乱的衣衫,郑重道:“本王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不知幼哲能够胜任?”
卢象观内心极其感动,面上却故作轻松道:“很重很重的任务吗?”
重真大笑道:“非常重要,事关西北之局是否能于短期之间稳定下来。”
卢象观动容道:“莫不是比某兄长卢象升还要艰难?”
重真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贪心了,然而困难程度,更甚卢公。”
卢象观深深吸气道:“但凭殿下吩咐!”
重真带着卢象观登上了这座大山的山巅,迎着呼呼的寒风傲然站立,指着前方群山之间的朦胧大地道:“看到前方的那条蜿蜒河流了吗?”
卢象观点头道:“那是白水河。”
“那么那座城池呢?”
“那就是白水县城,乃是王二种光道之流蛊惑饥民造反之地。”
(
第364章 但凡有一个百姓替你说话
重真叹息道:“是啊,白水诸县经此一役,百废待兴。然白水知县是个平庸之人,流民来的时候他跑了,流民肆虐之时他只能勉强守住城池。
周边诸县,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形式,以至于王二之流短期壮大,竟试图染指延安府,妄图与绥德镇的王嘉胤遥相呼应。”
一同前来的黄宗羲豁然动容道:“殿下的意思是,西北民乱,就在眼下?”
“太冲兄……”卢象观骇然望向黄宗羲。
“是的。”重真沉重地点点头道,“然而眼下之乱,还算不得最坏的局势。”
“殿下此话当真?”黄宗羲与卢象观无比震惊,嗓干心悸,无比心慌。
重真道:“辽东的症结在于建奴,而西北之局则更加纷乱。外有乌斯藏,有鞑靼的土默特部,有和硕特部,有吐鲁番诸部。
还有盘踞于河套地区的蒙古诸部,也就是俗称的河套寇。
内,则有即将四起的饥民之变,有占据着各路山头的土匪恶霸,有收拢关中刀客以自保的地主豪强,还有白日为民,夜晚为寇的奸邪之徒。”
辽东的历练让黄宗羲得到了长促的成长,卢象观也在乃兄卢象升治下的大名府,增长了许多的见识。
重真的一番局势分析,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剑眉轻蹙,许久都一语不发。
重真也不催促,静等他们思索。
许久,黄宗羲喟然一叹道:“殿下不说某还真不知晓,我大明西北之局,竟已如此维坚,听闻殿下久居王府,寸步不出,如今看来,实乃天下人误会了殿下。”
卢象观接口道:“如此维坚之局,实乃百年难得一遇,该如何破之呢?”
重真道:“巨力破之,清流以梳理之。”
黄宗羲追问道:“何为巨力,如何破之?何为清流,如何梳理?”
重真傲然说道:“巨力有外在的也有内外的,没有人愿意看到外在的巨力灌输进入我华夏大地,那边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本王便是西北之地乃至整个大明天下最大的巨力,除本王外,延绥的贺虎臣当之无愧,辽东关宁的曹文诏也算一个。”
黄宗羲动容道:“殿下的意思是,曹将军会调任西北?”
重真道:“不能断定,但极有可能。”
卢象观道:“殿下厚积薄发,实至名归。那么何为清流,又如何梳理呢?”
重真看着他道:“幼哲与太冲,皆为清流。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勉强算一个,其实本王最属意的,还是那个忠勇耿直的白面书生——孙传庭。”
“孙传庭?”黄宗羲与卢象升惊呼道,“他不是辞官了么?”
重真咧嘴笑道:“乱世将至,官复原职乃至破格提拔,有何不可?”
卢象观以热络的目光注视着重真道:“殿下是要破格提拔在下为白水知县么?”
重真大笑道:“与聪明人谈话就是爽快。不错,你可敢接任?”
卢象观亦大笑道:“有何不可?在下正愁于兄长处的所见所闻,无处实践呢!”
重真欣然道:“那本王便让袁老酒带领几个关宁兄弟,再让王虎留下二十个山东豪侠,助你梳理白水县城及周边诸县。若治理有方,那么你与卢公同为一方知府,又有何不可呢?届时你卢氏一族,定当美名远扬。”
卢象观大喜叩首道:“下官定当不负殿下信任!”
重真将之虚扶而起,又谆谆叮嘱道:“切记将权利尤其是兵力,牢牢地握在手中,但也切忌事必亲躬。本王还是那句话——以巨力破之,以清流梳理之。”
“嗯。”卢象观略一思忖整理了一下思路,便重重点头。
重真察觉到了黄宗羲满怀激动的目光,便又对他道:“太冲就随本王去趟西安,见识一下洪承畴那个滑头。”
黄宗羲大惊道:“殿下不会是想要在下留在西安,与那个家伙一同共事吧?”
重真揶揄道:“怎么?你看不上他?”
黄宗羲尬笑道:“倒也不是,只不过……他的风评,确实不太好!”
重真大笑道:“放心吧,你与他皆为文武全才,放在一处岂会不碰撞出爱……哦,本王的意思是你们两个必定相互看不顺眼,相互掣肘牵制乃至争斗,谁还来替百姓办实事呢?所谓派系斗争,便是大明最令人诟病的地方,本王岂会再犯?”
“那殿下的意思是……”
“贺虎臣猛则猛矣,但本王总觉得太虎了,若是能去个人帮衬一下就好了。”
黄宗羲大喜道:“自辽东一行,在下便彻底爱上了戍边生涯,虽然艰苦,然而大漠风沙,在下确实也是很想见识一番呐。”
“好家伙,不愧为大儒潜力股。”重真脱口便赞,话一出口才知不妥。
幸好黄宗羲与卢象观正沉浸于彼此的欣喜与道贺之中,没有察觉他的口误。
诸事敲定,重真对于稳定西北之局,总算是有所思路了。
在路过白水县城的时候,黄重真请出尚方宝剑,胁迫那个“流民入境就跑路,流民过境又回来”的无为县令,交出知县大印。
“这哪里是信王,分明就是土匪嘛!”
知县谦卑地奉上知县大印,内心却在极尽咒骂:“老夫花了五万雪花银才捞到的知县哦,罢了罢了,这几年差不多也捞够本了,回去之后大不了多花点儿钱,换个太平富有的地方吧。江浙?怕是轮不到。那就山东吧,据说还不错。”
重真觉得汝钦宝剑许久都未开封了,便抽出了用一块干净的手帕轻轻地擦拭着,蓦然出声道:“傅知县,你接下来有何打算,欲往何处呀?”
“山东继续做官……啊不不,自然是回京畿老家了。”
重真坐在县衙大堂的太师椅上叹了口气道:“其实你罪不至死,真的。无非就是贪了点儿,怂了点儿,又油滑了一点儿。如今这世道,谁又不是如此呢?”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傅知县摸不准重真到底是什么意思,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之上滑落在县衙的地面上,磕头如捣蒜。
“本王爱惜时间,不想过多地浪费在你这样的人渣身上。革职升堂吧,一刻钟的时间,但凡有一个百姓替你说话,便不斩你。”重真扔下一块令牌。
(
第365章 宛在网中央
“殿下!殿下开恩,殿下开恩啊!”在傅知县的尖声讨饶之中,他的官帽被摘,官服被扒,露出了里边锦缎般的华服。
“其实本王一直都在考虑一个问题,那便是白水县地处关中与陕北的要道,往来商贾极多,颇为繁华,却为何会率先发生民变的,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
重真的表情很是平静,但熟悉他的周遇吉却知道,他已处在了愤怒边缘。
果不其然,重真说着便已豁然站起,怒发冲冠,戟指喝道:“你这官场败类,竟连内衣都如此奢华,可见搜刮其民脂民膏来,是何等残酷!来人!”
“信王殿下!”
“拖出去,即刻处斩!”
“诺!”
“殿下开恩!殿下开恩啊……”
等到傅知县被拖出县衙大堂,求饶之声终于变成了杀猪般的恶毒咒骂:“吾乃朝廷命官,信王你不能杀吾!狗信王你倒行逆施,不得好……”
一声短促的惨叫,咒骂戛然而止。
黄晓腻捧着擦拭了干净的汝钦宝剑,王虎用傅知县端菜用的奢华餐盘,将他面目可憎的人头端端正正地摆在上面,步入县衙大堂。
韩超韩越按照流程上前验明了正身,朝端坐于县衙主位的重真轻轻点头。
重真喝道:“大名知府卢象升之弟卢象观,何在?”
“学生在此!”卢象观出列大喝,昂首挺胸,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接白水县知县大印!”
“诺!”卢象观单膝跪地,双手前托,显得十分有力。
重真亲手捧着用锦帕包裹着的知县大印,在交到卢象观手中之前,还要大声问一句:“你会辜负皇恩,辜负本王,辜负大明天下,辜负天下百姓吗?”
卢象观热血沸腾,吼声浑厚:“学生必定不负所托,誓守白水安宁!”
“好!那本王便破格将这白水县知县大印,交托给你!望你不忘初心,保白水太平,护百姓安宁!”重真说着,才与卢象观郑重地完成白水县的权利交接。
“我大明奉天承运,皇权天授,每一份权利都显得分外神圣。望诸君守望相助,莫要辜负皇上和本王的一片苦心。”重真虎目扫过将要留在此地的袁八等人。
“诺!”辽东汉子与山东豪侠依然秉承着人狠话不多的作风,言简意赅。
王虎等人内心火热地盯着重真,满脸都是崇拜之色。
杀官,杀贪官,匡扶正义,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此不惜笑傲江湖,浪迹天涯。
——这是每一名游侠年少时的做出梦想,可望而不可及。
但是现在却因为信王而实现了,并且实现得有理有据,合法合律。
县外挤满了百姓,刚开始冷眼旁观,议论纷纷。见信王三言两语便真的斩下了肥头大耳的“傅扒皮”,无不内心震撼,雅雀无声。
他们的心,早就已经被无数次的欺骗、憧憬、失望,所伤透了。
直至卢象观以袁八等人为核心,重新招募肯吃苦耐劳的衙役,清点县内户籍与人口,按人头发放傅知县藏得极深的堆积如山的粮食。
针对县城周边的村落,则重新选拔德高望重的村长、里长,维护知县权威。百姓们这才被重新激发出了对于土地的深沉热爱,那颗冰冷的心也都热络起来。
短短半月,白水县便已在卢象观的梳理之下,逐渐恢复了秩序。
百姓们热情高涨,在他殚精竭虑的规划之下,开始修建水渠,整饬因积雪消融而显得湿润的土地,努力地为开春播种做着准备。
有不开眼的山贼恶匪前来骚扰,卢象观从不硬拼,总之设计伏击。
几场别开生面的胜利下来,便再也无人敢轻易骚扰了。
周围诸县的流民听闻白水县可以讨生活,便都纷纷聚拢,弥补了人口的不足。
袁八等辅佐之人,对此很是欣慰。
卢象观却感到压力山大,每每于凌晨入睡之前计算着:“明天又会多出多少张想要吃饭的嘴巴呢?勤劳善良的老子欢迎,那些饭来张口的懒汉若是敢来混饭吃,老子便用殿下所说的‘劳改之法’,让他洗心革面!”
“土豆的耐寒性更强一些,差不多可以育苗了,玉米和番薯可以再缓缓!这无常的天时哦,也不年里年外的这场大雪,能将久旱的西北大地,滋润到怎样的一个程度。也不知道春雨会不会于老子的梦里,润物细无声哟。”
卢象观做了一个梦,一个美妙的梦。梦里,凡是西北山川,全是黄宗羲给他描述的,由关宁监军纪用所描绘的漫山遍野全是番薯藤蔓的盛景。
还有可爱的土豆丛,据说和番薯一样,除了地里的果实可以吃,地上的翠绿叶子也是可以食用的,也就只是祸害人庄稼的大蝗虫,才说那是猪吃的伙食。
哎……蝗虫兄啊蝗虫兄,真的是太可惜了。
不过幸好,信王殿下继承了他的表字。学尧舜道觉斯民,也算是一种发扬吧。
斯民兄若是在天有灵,也会感觉到安慰的。
最神奇还是要数玉米了,据黄宗羲说不仅是棒子,便连脆弱而又坚强的玉米杆子,都可以掰开来咬一咬,吮一吮,沁甜沁甜的呢。
那只大蝗虫就经常吐槽吴三桂:“你可真是老少通吃,居然连玉米杆子都能吃出甘蔗的感觉。”
“甘蔗?那又是啥玩意儿?据说很甜,莫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糖霜?”
梦中卢象观在这个问题之上纠结了好久,最终梦回大名府,看到那片权贵势力盘根错节的京畿腹心大地之上,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藤蔓状植被。
丰收之后,卢象升捧着硕大的地瓜型硕果大笑道:“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卢象观梦里都在吟诗,做梦都在笑,笑着笑着就醒了。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开始了。
奋斗吧,少年。
“高处不胜寒。”
重真终于充分体会到了苏东坡的这句感慨,在身份之上完成了质的飞跃之上,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形有质的掣肘,犹如蛛网,柔软坚韧,充满粘性。
阉派的蛛网扑面而来,东林的蛛网侧面交叉,另有皇族的,勋贵的……
虽贵为信王,但宛在网中央。
(
第366章 洪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