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寿立刻大怒,狠狠一个大嘴巴子刮在他脸上,怒道:“如此大事,为何不早说。”
说着,就往刚才出来的地方大踏步地离去了,只留下本想讨点儿功劳的家丁在寒风中凌乱,又在袁氏亲兵的催促声中,讪讪地回铁匠铺去了。
而此时的铁匠铺内,亲眼看见黄重真一番操纵,竟将一根粗壮的木棍当作炮膛,上下左右随意而又神奇地挪移了数遍,便热情高涨地开始锻造第二个炮架。
袁崇焕经过了一番严密的思索,终于彻底排除了黄重真的怀疑,正打算在他的宗卷上写上“清白”二字,用以存档。
可就在“清”字刚刚完成,正要落笔第二个字的时候,祖大寿门都没敲的就冒冒失失地闯了进去,他那雄壮的身躯后边,还跟着几名满脸焦急的袁氏亲兵。
袁崇焕抬头看到这一幕,当即就将手中的墨笔甩了过去,怒道:“你作甚?想造反么?”
毫间的墨汁溅了祖大寿一脸,他却浑不在意,随意地一抹糙脸,就上前拉住袁崇焕的手腕往外扯,边走边道:“兹事体大,咱边走边说!”
儒雅的袁崇焕被这糙将抓得有点儿手疼,便愤怒地吼道:“你先放开老子!”
“哦……哦哦!大帅恕罪!大帅恕罪!”
祖大寿这才惊觉失态,忙放开铁钳一般的爪子,并闪身十分狗腿地将高大健硕的身躯,弯在儒雅的袁崇焕身后,道:“大帅,不得了啊!重真那小子真的锻造出炮架来了!第一件成品已经出来了,正在铁匠铺里等待您的检阅呢!”
袁崇焕豁然转身看向他,激动地声音都在颤抖了:“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某愿立军令……”
“立你个头!快带老子去看看!”
“得嘞!大帅这边请!”祖大寿立刻叫来亲兵在前方带路,自己则跟班一般抓起他的大披风盖在其肩上,便略弯着粗腰,屁颠屁颠地跟在了身后。
袁崇焕的贴身亲兵很自然地将其簇拥了起来,守在道府之内并且负责书房的一个亲兵见了,学着祖大寿的样儿轻道一声“得嘞”,便走进去收拾起来。
他看到桌案上的宗卷里只写了一个“清”字,有心将第二个字给补上去,但就算找到了墨笔也不会写,便只好吹干其上的墨渍,卷起来放在了后边的架子上。
有了第二次的经验,第二次的锻造就显得娴熟也快了许多,当袁祖二人急匆匆赶来时,已完成了一半。
打开门掀开厚厚的门帘,看到一大群辽东汉子正精赤着挥汗如雨的身上,唱着歌谣热情似火地埋头工作着,便连有洁癖的袁崇焕,都想褪下上衣加入进去。
他们唱的,竟赫然便是无比热血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声音低沉而又沙哑,浑厚而富有力量:“长白山前少年郎,纯着红罗锦背档……”
“无向辽东浪死歌?但又将‘知世郎’改成了‘少年郎’?有意思……”袁崇焕抬手阻止了立刻就想冲进去的祖大寿,选择了站在门口默默观看。
里面是火外边是冰,倒让他二人对于冰火两重天,又有了新的体验与领悟。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祖大寿实在是见不得袁崇焕鼻涕横流还要逞强说不冷的怂样——辽东的汉子都是风雪锻造出来的,这点儿冷算什么?
没看见老子只穿着一套军装和一件内衣么?
于是,便瑟瑟发抖地恳求道:“大帅,外边实在有些儿冷,咱先进去再说吧!”
就在这时,二人听到重真怒吼了一声“成了”,铁匠铺内顿时欢呼一片。
袁崇焕这才轻咳一声,唬着脸走了进去。
他来到黄重真的面前,面无表情地看了看散落在地的破零部件,嘴角一抽满面寒霜道:“某要的炮车在哪里?不要跟某说就是这些黑乎乎的破烂玩意儿!”
黄重真咧开嘴解释道:“大帅可别小看了它们,组装在一起之后,便是一架合用的炮车了。”
他说着便打了个响指,立刻便有小学徒将角落里的第一个炮架推了出来。
祖大寿见了立刻上前,蹲下来摩挲着两个大铁轱辘,嚷道:“哇!好家伙!当真是好家伙啊!”
“这便是炮车?”袁崇焕却是一愣,伸手做了一个往前推的动作,沉声道,“炮车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么?”
黄重真咧嘴笑道:“大帅说得那是手推车,可算不上炮车哦。眼见为实,大帅,让就我们到城墙上去,由标下亲自为您演示一番吧。”
“行。”袁崇焕点点头,便一甩披风,率先向铺外走去。
祖大寿满怀期望地看了黄重真一眼,便吩咐亲兵将地上的零部件全部带上。
黄重真朝他点点头,擦干了汗水穿上军服,一手抓着一个大铁轱辘,还不忘将那柄打好了剑鞘的大铁剑背在背上,便与周吉一起前往所镇守的城墙。
老铁匠等人得了军令,则打开通风口和窗户,在铁匠铺内忙稍事休憩。
一旦得到参与铸造的两尊炮架合用的消息,便立刻就会再次燃旺锻造之火。
城墙上寒风刺骨,很冷很冷。
但袁崇焕和祖大寿等人的心,却一片火热。
他们看到那些散乱的零部件在黄重真的拼装之下,很快就组装完成了,并且还与周吉请了几个亲兵帮忙,将笨重的炮膛也镶嵌了进去。
随着“啪”的一声脆响,炮膛与炮架严丝合缝,就像老虎强壮的身躯终于有了硕大的臀部,再不分彼此。
黄重真亲手摇动起了铁手柄,小齿轮立刻带动了中齿轮,中齿轮再带动大齿轮,吨位十足的炮膛竟也跟着缓缓地逐渐朝上,反之则缓缓回落。
摇动的过程当然并不十分轻松,非强壮的汉子不可,但与十来个大汉的推拉拖拽相比,已不知道节省了多少力气。
最重要的是,如此笨重的炮膛加上敦实的炮架,竟真的只需要黄重真和周吉两个人推动,便可由两个大铁轱辘带动着迅速进行挪移,更换炮击的位置。
(此处要特别感谢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摄影师——李一斌老师,从未在同类小说中看到过这个知识点,是李老师友情赞助的资料。)
第三十八章 决战之日
祖大寿或许对摸臀有着特殊的嗜好,竟又忍不住上前摩挲起老虎臀部般的炮架来,铁管的表面虽然略显粗糙,却丝毫不影响他那爱不释手的销魂摸样儿。
事实上别说是他,就连袁崇焕都强行按讷着心内的激动。
因为他很清楚这这份添加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建奴的弓手,再也无法凭借大炮所发出的剧烈声响而判断出它的位置,从而以如蝗的箭雨进行覆盖打击。
这对于以笨重闻名天下的大炮来说,简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啊!
原先费了好大的劲儿浇筑在城墙上的炮台,反倒成了大炮移动的阻碍。
袁崇焕突然觉得这是那么的碍眼,便红着儒雅的微胖脸,下令即刻拆除。
祖大寿应诺一声,便安排了下去。
黄重真还邀请他与袁崇焕一人一尊大炮,亲手操纵了一番,直把他俩激动得热血沸腾,恨不得即刻天亮,好亲自开炮,把蜂拥而至的建奴轰个焦头烂额。
“守城有望!守城有望了啊!”
“宁远得活!宁远得活了啊!”
两人相视低低地狂笑起来,他们的亲兵也喜形于色,纷纷出言为二人贺。
黄重真却有着另外的担忧,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袁崇焕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情感变化,道:“有事就说!何须吞吞吐吐的!”
黄重真抱拳道:“天寒地冻,标下唯恐久守必失呀!”
袁崇焕沉默稍顷,道:“那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向来自负的大帅竟主动向别人请教,尤其对象还是一个小兵,这令祖大寿及二人的亲兵包括周吉在内,都极为惊讶,便都目光炯炯地望着黄重真。
黄重真做了一个深呼吸,拍拍红夷大炮冰冷的炮身,道:“擒贼先擒王!”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与某所想的一模一样!”袁崇焕轻笑一声,便又沉默不言,似乎是在思索,又似乎是在犹豫。
祖大寿便插话道:“此不失为一条妙计,但奴酋狡诈如狐,已对红夷大炮的最大炮击距离有所了解,要让其亲身犯险,何其难也?”
黄重真压低了声音道:“有了炮架之后,这些大伙计便也有了最佳的炮击角度,根据抛物线的理论,标下有把握将他们的最大炮击距离,往前再推一里!”
祖大寿不知道什么是抛物线理论,但只是后半句话便足以让他惊喜莫名,沉声低呼道:“军中无戏言!”
黄重真洒然抱拳道:“愿立军令状!”
“好!”原先对此不屑一顾的袁崇焕,竟认真地答应了下来,然后缓缓转身望向建奴扎营立寨的方向,负手而立,淡淡道,“那某便只好以身诱敌了。”
“什么!”
“大帅!”
“万万不可!”
此言一出,众皆沉声惊呼。
祖大寿就算欣赏黄重真,也禁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
袁崇焕的亲卫更是对他怒目而视,满面怒容。
黄重真却对此浑不在意,只看着袁崇焕的衣角和披风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肃然起敬,便郑重无比地立正,敬礼!
与此同时,被建奴营寨护在中间的奴酋看看入睡,便像是有所感应般,骤然之间“啪”的一声张开双眼,然后望着他的汗帐天花板,睁眼至黎明。
宁远南城铁匠铺内,得到了开工消息的铁匠们齐声欢呼,就像是不知疲惫般,再次投入到了争分夺秒的锻造生产当中。
不仅如此,他们还得了袁崇焕的谕令,带着由黄重真亲手绘制和根据实际微调过的图纸,派专业人士前往其余三城的铁匠铺,进行督造生产。
为防泄密,四大铁匠铺均由四大守将的亲兵严密把守。
城内还在原先密切排查的基础之上,派出侦察兵严密监视那些已经排查出,但是还没抓起来的建奴细作。
并在黄重真的建议之中,于无意间放出了一个假消息,让那个蛰伏得最深的建奴细作,险之又险,自鸣得意地送到了城外——炮弹将尽!
然后,他就被抓起来了。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七日的黎明,终于降临到了大地上。
东南已有些许暖意,江南也准备逐渐开春,然而辽东,却仍是一片冰雪覆盖。
但建奴反正也因为寒冷和失败而睡不着,便在奴酋的严令之下,早早地就在城外排好了攻城的队列。
黄重真忙碌了大半夜后,和衣而卧了一个时辰,起床的时候发现别说是屋外防火缸里的水,就连屋内木盆里的洗脚水,都已被冻得如铁般坚硬。
如此寒意,若非气血旺盛并且盖着棉被,底下还有个暖烘烘的炕,便连血液都要被凝固,也就是被活活冻死。
“真不知道建奴是怎么在御寒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之下,凭着一顶帐篷就硬是扛下来了的。”
黄重真一边腹诽着,一边就着拎上来的热气腾腾的井水洗了一把脸,便匆匆地赶往永清城墙。
黎明前最后也是最深沉的黑暗过去了,天蒙蒙亮了起来,放眼过去,建奴八旗的各个队列,密密麻麻,都快将那光秃秃的山岗都填满了。
并且,尽管大多数的建奴都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似乎每一个都憋着一口恶气。
黄重真仔细地观察了一阵,便知晓果然正如他所料,已连续三天遭受失败的奴酋已耐不住严寒,准备放手一搏了。
决战之日,来临了。
没有过多的废话,攻守之战很快就开始了。
势力极佳的黄重真一眼便看到,之前极少上阵的白甲怪物,兽中首领一般大批量地冲上了战场,就连那些从未上场过的建奴重要将领,也都被派了上来。
黄重真甚至看到了几个鲜衣怒马的建奴贵族,或在最后面压阵,或在中间嘶吼着为麾下鼓气。
甚至有一骑在大批的亲军护卫之下,来到了距离红夷大炮射程仅有一里的战阵之中,横刀直指城头。
已受过紧急培训的彭簪,怒吼着便奋力地摇起了铁手柄,想要将大炮调至最佳的轰击角度,从而一炮轰死这个狗东西,给建奴来个下马威。
黄重真立刻阻止了他,因为这个杀手锏是留给奴酋的。
并且不是现在,而是在战事进行到最为关键的时刻,再由袁帅以身诱敌,才有可能让那只狡诈的狐狸,诱到这个出其不意的射程当中来。
再集中火力,抵定乾坤。
诸多的建奴箭矢以抛射的方式,飞蝗一般降临到了城头之上,对守城将士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乃至杀伤。
那些白甲射手则直接便以粗壮的精铁狼牙箭,对城头的武将进行精准的射杀。
已全部成长为老兵的守城将士,自然也不甘示弱,一边以城墙、城垛、盾牌等遮挡物,尽可能地保护自己,一边以鸟铳强弩进行还击。
城外的沟壑早在昨天就已经几乎被填平了,就连护城的小河也不再成为障碍。
大批的农奴兵得以顺利地冲到城下架起钩梯,矫健的披甲奴便顺势开始攀爬。
滚石檑木金汁等守城器械,雨点般倾泻而下。
昨日之战堪堪结束的时候,祖大寿灵机一动,叫人顺着冰冷的城墙浇了好多的热水,热气蒸腾之中,热水很快冷却并且结成了坚冰。
因此,二十七日的这一战,就算再如何矫健的披甲奴与八旗士卒,都无法凭着强壮的身手翻转钩梯,甚至以断刃扎在青砖的缝隙之上,进行攀爬。
于是,战火一开始燃烧就变得极其猛烈,就像干柴遇到烈火,火烧得越旺,柴便消耗得越快,敌我双方,莫不如是。
祖大寿疯了,因为他亲眼看到自己的一个堂弟,被一箭而爆了脑袋。
他穿着盔甲戴着头盔还顶着大铁盾,抽出战刀疯魔一般下着严防死守的军令,唯独没有得到亲自斩首怯懦将士的机会。
最让建奴忌惮,也让他们的大汗最是记挂的红夷大炮,终于再次开始轰鸣了。
不过并不是十连发,而只是五连发。
奴酋听着那不如昨日密集的炮声,冷酷的脸上终于扯出了一丝冰冷的笑意,道:“宁远城里的炮弹储备果然不足!勒令将士勠力攻城,一旦城破,予取予求!”
深悉乃父的黄台吉闻言,心中咯噔一声,暗道:“我好不容易劝诫父汗收敛了些许杀心,但袁崇焕的这次顽强抵抗,终究还是让父汗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传令兵利用高塔上的旗帜,将奴酋的命令传达给了每一位战场中的额真,再由他们怒吼着传递给每一个不是在攻城,就是在攻城路上的建奴。
蛮兽般的建奴最期待的还是这道军令,于是彻底地疯狂了。
“妈了个巴子的!快守不住了啊!”祖大寿使尽了浑身鼓舞士气的解数,也将手中可用的兵力全部都投入了进去。
但是奈何,建奴的攻势实在是太猛了,又占着兵力的优势,单兵素质又普遍较高。
城头上的伤亡,已经很重很重了。
“重真!重真!”
祖大寿捉起昨夜由黄重真顺手打造的铁皮喇叭,怒吼地叫着他的名字。
“知道了!”黄重真怒吼一声,便以一声炮响为信号。
指挥着尚有四尊红夷大炮的炮组,在不同的炮位上,让建奴因为嚣张而变得无比密集的军阵,再次尝了一番十连发的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