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来自大明辽东 >

第268章

我来自大明辽东-第268章

小说: 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乐眼中的鄙夷一闪而逝,重真眼中的揶揄从来就没有消退过。

    祖大乐到底是个精明的粗汉,又与重真私交甚笃,知道这个只比自己年轻几岁的少年,绝非他那便宜外甥无的放矢之人,把他拉到一边道:“有啥窍门儿不?”

    重真轻笑:“等开战了你就知道了。如何?是以你部为主,还是以我部为主?”

    祖大乐顿时拍着更加敦实了的胸膛道:“末将哪能让小元帅以身涉险呢?您就搁堡内待着吧,阻击建奴新贵多尔衮的重任,就交给末将来好了。”

    重真点点头道:“行,那你若是顶不住了就派人告诉我一声,我好来支援你。”

    说着,便让人竖起旗帜。

    顿时,信字大旗,袁字大旗,黄字大旗,随风猎猎。

    旌旗飘舞,很招人欢喜,也很给人以信心。

    八百个受过严苛训练,却初临战场的少年们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前膛火枪,并不因为先辈们的轻视而愤怒,只是相互点头,默默地做着战前准备。

    包括挖掘战壕,修筑炮台,还有……吃饭,休息。养精蓄锐,以待强敌。

    后金的八旗军士一如既往的生猛,似乎宁远宁锦还有觉华岛辽东半岛上的失败,对他们并未造成丝毫的影响,重真却知道他们是换了一个优秀统帅的缘故。

    同一支军队分明由一头野猪和拿破仑来统帅,区别是很大的。

    若把关宁防线比作东方的马奇诺,那么把多尔衮比作是东方的拿破仑,重真觉得丝毫都不为过,毕竟这小子和自己一样,天生就有着奇特的人格魅力。

    同样的八旗子弟握在他的手中,居然都像野猪一般嗷嗷直叫着往前冲。

    只因为许多时候,他会充作这群冲锋野猪中的那只头猪。

    带领着他的手下们,去祸害汉家辛辛苦苦种植下去并且精心护理的番薯地。

    这小子也就是晚熟了几年,否则黄台吉也不一定玩得过他。

    至少木布木泰和豪格加起来,都只能让他看在代善的面子上,达成一个短暂的平衡。不过这小子和自己不一样,自己对嫂子尊敬有加。

    这小子却独爱嫂子这一口,最后没能玩过木布木泰,毕竟自古以来就只有累坏的牛,却从无被耕坏的地。

    汉家的百姓们巴不得家里有十头八头的大牲口,把自家的肥田、水浇地、旱地,都耕耘得霉透烂熟呢。

    只可惜,汉家这个农耕民族却偏偏没有那么多的大牲口。

    游牧民族明明拥有那么多的牲口,却偏偏不擅于种地。

    “这个世道何其的不公啊!”祖大乐打退了建奴新贵多尔衮发起的又一次进攻,回头看到身后梯田式的战壕内,那八百个小崽子好整以暇,禁不住仰天怒吼。

    谷殊不知,当初是哪个大兔崽子拍着胸口保证,让黄帅和他的手下们待在后边休息的?重真也就是顾念旧情,这才替他压阵,否则才不管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辽西将门子弟呢。取得了几次防守反击的胜利,就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真是笑话!”重真举起单筒望远镜,再次瞅了瞅多尔衮冷峻的表情。

    他知道这家伙为何会如此疯狂,只因为自己身后的几面迎风招展的旌旗。

    一面镌刻着袁崇焕的“袁”字,一面镌刻着信王的“信”字。

    重真认为这两面旗帜里的任何一面,都无法打动远处那个鲜衣怒马的磐石少年,唯有另一面看上去最为普通的“黄”字大旗,令他心内恨得咬牙切齿。

    建奴这个看似野蛮的部落,从未松懈过对明国的刺探。

    自己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且巡抚辽东的消息,必定被他们探知了。

    就算不被探知,草衣卫也是必须将这消息在沈阳散播的。

    同时散播的,还有“蝗虫欲率队进驻西平堡”这道消息。

    后金在关宁这条堡寨林立的防线之上连续吃瘪的教训,终于让他们摸清楚了袁崇焕的方略,那便是——堡寨式蚕食,层层依托,层层递进。

    在每一座堡寨之内都屯聚粮草与兵将,纵不能相互支援,也能分别固守。

    这些堡寨之内没有百姓,只有发放武器就能走上战场的军户。

    这些军户大多属于辽西将门,是他们的家丁。

    如此坚壁清野的防御方式,令不重视后勤补给和屯聚粮食的建奴,无法以劫掠的方式补充军需,无法以战养战,时日一久便只能退兵。

    只需形式有变,关宁军便可发起反攻,尽管这所谓的反攻着实很少。

    可但凡是有一次,建奴便会觉得是奇耻大辱,就像宁远之战里的吴三桂那样。

    后金贵族将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既想拔除,又想收为己有。

    多尔衮还是很重视情报收集的,剑指辽西前便派遣了大量细作进入辽西平原,与关宁侦察兵好一番较量,刺探与反刺探,伏杀与反伏杀。

    “每一片土地的归属,都是咱们百姓的子弟们一寸一寸打下来的啊!”

    当重真从杨国柱口中得知了具体细节之后,禁不住少年热泪,盈满眼眶。

    就当杨国柱愤然的时候,重真却心生一计。

    草衣卫战士与建奴日夜接触的这些年,有一些机灵的人学会了女真语。虽然不是古老发音,但是骗骗少年自负如多尔衮者,已绰绰有余。

    “替明国皇帝巡视辽东的天下兵马大元帅黄重真,与辽东巡抚袁崇焕袁帅产生了争执,一怒之下孤身前往西平堡。然而为了缓和与袁崇焕的关系,又于信字和黄字大旗旁边,扯出了袁字大旗。”

    多尔衮没有被汉家这复杂的人情关系给绕晕,冷冷一笑,便挥师渡过辽河,直抵西平堡。

 第466章 建奴的发明——棉甲抗火器

    就像昔年在萨尔浒全歼杜疯子的六万大明精锐之后,奴酋又用数个会汉家语言的细作,便将当世第一猛将刘挺骗入了包围圈那样。

    若非忌惮刘挺的勇猛,以奴酋的狂傲,又怎会使出这样的狡诈之计来呢?

    重真是不在乎自己是否狡诈的:“兵者诡道也,老子只在乎战争的输赢!”

    “我们虽然无法集中优势的兵力,在西平堡那片平坦的地方包围多尔衮部并且全歼之,然而埋伏一部分精锐的骑兵,在多尔衮将所有兵力投入到攻打西平堡废墟之时,再行突然袭击,必定会让这个最擅骑兵作战的建奴新贵,大吃一惊!”

    率领这一部分精锐骑兵的,就是杨国柱与吴三桂。

    重真就是因为不太放心吴三桂,才让杨国柱接替本属于自己那部分兵力。同时也可让草衣卫完成交接,由独孤灵统帅,彻底蛰伏于大地之中,一举三得。

    他还布置有后手,若吴三桂心怀怨恨而放任他身陷死地,那么游弋于辽东湾海域的登莱水师便会派遣张盘率领已完成蜕变的海军陆战队,长驱直入。

    先杀退建奴,再问罪于吴三桂,将他当众斩首,尽收其麾下,一劳永逸。

    免得既要替他找陈圆圆那样的漂亮老婆,还要防止他老婆被人霸占。

    “这家伙铁定是个老婆奴!”重真对于吴三桂的感官,始终无法改观。

    事实上这一次他倒是多虑了,仅仅因为他随意说出的那句——最擅骑兵作战的建奴新贵。无心插柳,令吴三桂摩拳擦掌。

    吴三桂自诩自己乃是大明这边最擅骑兵作战之人,辽西将门吴氏的小少爷,事实上已成为吴氏下一任当之无愧的掌舵人,誉为大明新贵毫不为过。

    “两个天生便是最出色的骑兵将领者,战场相逢,自然是要分个高低的。”

    吴三桂对已经脱离了奴籍,却仍旧跟随于他的吴老三说道。马宝就在一侧,关键时刻他又默不作声了,这便是吴三桂始终无法全盘信任他的原因。

    吴老三却说道:“少爷,战场无情,还是让属下代您发动突袭吧!”

    马宝这才跟腔道:“是啊少爷,您一人身系整个辽西的安危,定要谨慎呐!”

    吴三桂斜睨了他一眼,既欣喜于他抬高自己的身价,又鄙夷他的为人:“老子不用亲自发动突袭,那么作为老子的狗腿,你自然也就高枕无忧了,是不?”

    小心思被无情拆穿,马宝却没有丝毫羞涩,嘻嘻笑道:“还是少爷了解奴才!”

    “人至贱则无敌啊!”吴老三内心鄙夷,不再作声,只静待吴三桂决定。

    吴三桂与马宝嘻嘻哈哈了一会儿,却蓦然板起脸道:“此战之后,你便回马世龙那边吧,最前线的军旅生涯不适合你这样的人,你还是躲到后方去吧。”

    “老子倒是想啊,最好一下子躲到云南去,建奴无论如何是打不到那里去的。”马宝心内冷笑,面上却道,“少爷莫要赶奴才走,奴才跟着您冲锋就是!”

    吴三桂点点头道:“那好!此战,你为先驱!你若不死,便继续跟着老子!”

    “少爷!”马宝大惊。

    谷“你想抗命?”吴三桂愣然说道。

    “诺!”马宝颓然说道,心中一发狠,便也挺直了胸膛。

    吴老三点点头暗道:“果然还是小元帅了解少爷,说他啥都不是,唯独打仗还有点儿血性。而且想不到少爷也学会了小元帅的那一套,当真是可喜可贺。小元帅总说少爷会冲冠一怒为红颜,有我老三看着,总归是会好一些吧?”

    吴三桂又接连下达了数道军令,突袭的任务便已布置下去。隶属于他的关宁铁骑们悄然行动,便摆好了最佳的冲锋阵型,只等重真那边发出总攻的信号。

    重真的预料没有错,多尔衮看到自己的黄字帅旗,就一肚子憋屈的怒火。

    想起当初在沈阳之时,与自己两度对战的便是那只令整个女真都无比愤怒的蝗虫真,多尔衮更是悔不当初——关键是单挑挑不过人家!

    便连最擅长的马战,都只能战个旗鼓相当!

    “早知道当初就该不顾黄台吉的阻拦,埋伏五百刀斧手将之乱刀砍死,省得他到处蹦跶!”多尔衮恨恨地想到。

    如今,被传言已葬身明国京城火海的害虫蝗虫再度现身,多尔衮怎能不竭尽全力,将之捕杀呢?

    他把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骑兵全数派了上去,又把步兵里的所有盾兵、披甲奴,全都压了上去。唯独留下了一支隶属于自己的两千人的铁骑。

    此乃他的王牌,虽然只有两千,他却有信心单凭这两千便足以克服一切的艰难险阻。前方仓促而就的所谓战壕,更是顷刻之间便可踏平。

    多尔衮冷冷地笑道,等待着发动最终冲锋,一战而定乾坤的那一刻。

    同时,也在等待着重真揭开他的王牌:“以本王对这只蝗虫的了解,他绝不敢轻易地让自己身陷险境,必定是有所凭仗的!会是什么呢?火器吗?”

    多尔衮所忌惮的,也唯独便是大明的火器。

    针对于大明的火器,这些野蛮人也动了一些脑筋。

    原先的铠甲变成了棉甲,既保暖又可有效抵御火铳的散弹,关键是便宜。

    原先信心十足的祖大乐就是没有料到这一点,从而吃了大亏。

    “这就是原始人的新发明吧,棉甲抗火器?亏他们想得出来!”重真通过单筒望远镜把战场形势尽收眼底,觉得建奴可真是煞费苦心,“不过这苦心并没有多大用处,遇上穿透力已较强的单发子弹的前膛枪,别说棉甲,便是价格高昂的丝绸铠甲,都起不到丝毫作用。”

    “只不过仅是这样一个原始人般的发明,建奴居然如获至宝般可以使用整整三百年!悲哀乎?庆幸乎?”重真裂开坚毅的嘴唇,笑得很是复杂。

    “元帅,祖大乐部已陷入苦战,是否要前往支援?”袁七忽然禀报道。

    “嗯,我看到了。”重真点点头。

 第467章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祖大乐部的火器配备很足,在关宁军工厂的钻研之下,这些火器也都有所进步,制式简便了不少,双管火铳以紧随三眼鸟铳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因此精准度有所提高,便连射程也增加了一些,已经可以称之为是枪支了,但就是无法脱离“火绳”这个尴尬的设定,哪怕有着燧发短火铳作为借鉴。

    “关宁军工厂的那些狗东西,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重真对此是愤然的,也很庆幸从未将希望压在这个鲜有技术理论和钻研团队支撑的军工厂上。

    这个军工厂成立的初衷就是自给自足,只要能够将后金抵御住,免去运输的消耗,他便很满意了。至于反攻辽东,着实不是一支军队便能完成的重任。

    毕竟无论萨尔浒之战还是辽阳之战,都是集结了举国精锐的。

    杜疯子、刘大刀,白杆兵、戚家军,明之精锐,不胜枚举。

    “只可惜,堂堂戚家军居然因为大明军系的南北之争,从而于蓟镇兵变里,被屠戮大半。”重真对于这种无畏的争斗是深恶痛绝的。

    “贝勒快看,明军开始败退了。”多尔衮身边一员同样是贵族的将领大声道。

    他说话并不如何用力,似乎嗓门天生就有那么大,或者说话本就习惯如此。

    多尔衮微微点头。

    自从重真在宁远城头以一句“建奴败退”刺痛了多尔衮的心之后,他便要求麾下所有的人,都以“败退”来称呼明军所有除了进攻以外的军事行动。

    而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一直都在防守,从未发起过进攻。

    因此在多尔衮的眼中,明军其实一直都是在败退。

    宁远之战、宁锦之战,都只是防守反击而已。

    至于登辽战役,多尔衮将一切的原因都归咎于黄台吉的大局观不够。

    多尔衮看了刚才说话的这员贵族将领一眼,又目视前方道:“本王看到了,鳌拜,明军的败退是必然的,因此本王并不关心这一点。”

    若重真听到“鳌拜”这个名字,必定会颇为吃惊。

    与多尔衮一样,也算是个历史名人。

    只听鳌拜大笑道:“那么贝勒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

    “真是个蠢货,本王都这样提醒了居然还不明白。听说那只蝗虫一直致力于提升身边诸将的智慧,这可真是件艰难的事情啊。”多尔衮心中暗叹,便又说道,“本王所关心的,乃是明国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弥补这丝败退。”

    “哦?”鳌拜若有所思。

    多尔衮心怀大慰,面露微笑,可是很快便又收敛了笑容,心头一阵烦闷。

    因为鳌拜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便不耐烦道:“奴才想不出来,依奴才之见,何须费心去考虑这些,直接让奴才率军冲上去,保管一个冲锋,便踏碎西平堡。”

    多尔衮刚要点拨他几句,只听前方一阵“砰砰砰砰”的清脆巨响。

    是的,是清脆巨响,而并非如火铳那般的沉闷巨响。

    多尔衮心道一声来了,聚目看去,果然看到咬着明国败军的许多士卒,应声倒地,数量众多,似乎棉甲和木制的盾牌都起不到丝毫的作用。

    他不禁暗想:“这是什么火器?难道这便是那只蝗虫的王牌?”

    多尔衮多少还能保持镇定,鳌拜却已急得上蹿下跳,吼道:“贝勒快下令让奴才带领您最精锐的骑兵冲上去吧,不管西平还是东平,奴才保证一战而下。”

    “这些火器的数量似乎不多,人数必定也不会很多。也是,火器哪里是如此轻易就能够精进的?明国人把大量精力放在了火器之上,还不是轻易就被我们的棉甲克制住了?至于大炮,呵呵,那是何等金贵稀奇之物,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