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蔷缓缓抬起手来,止住齐筠开口,道:“告诉你家老太爷,我需要一个能在军机处里说话的声音”
齐筠闻言简直气笑,道:“你是不是疯了?我家不过是盐商,你以为我们能控制得了军机大臣?!良臣,你在想什么呢?”
贾蔷垂下眼帘,轻声道:“德昂兄,你就将我的话,告诉你祖父就好。齐家的确不可能控制一个军机大臣,却可与一位军机大臣有交情。另外,以免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发生,白、沈、周、吴四家留下的那些人手,我都要了,麻烦齐家列好名单送来。若不然,下次再有人伏杀于我,我未必还有今日的好运。”
齐筠面色淡漠的看着贾蔷,问道:“若是,齐家做不到你的要求,不知良臣你又准备如何?”
贾蔷轻笑了声,抬起眼帘看向齐筠,正色道:“准备如何?如果这是齐家的回应,眼下我什么都不准备做,真的。该合作的合作,该来往的来往。”
齐筠看着贾蔷那张俊秀的不像话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心里却感到一阵阵的发寒。
眼下不准备做什么,那就是记在心里,来日方长么?
想起他祖父初闻惊讯时震怒的情形,齐筠心里又是一叹,眼前这个年岁比他还小的少年俊杰,经过此事后,怕是真的要积聚一方势力的底蕴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丑闻
神京西城,宁国府。
宁安堂。
贾母、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儿等在家的贾家大人,全都聚集在此。
一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骇然甚至惊恐。
贾珍昏死在床榻上,贾蓉也人事不知的躺在一张软榻上,嘴角不时的溢出一股血沫。
让人见之生寒。
尤氏、秦氏早已哭成泪人,跪在地上将事情经过发生了遍。
尤氏还好,秦氏则脸色煞白,万念俱灰的跪在那。
贾母老脸亦是苍白,看着出气多进气少还是昏迷不醒的贾蓉,手重重拍在椅臂上,骂道:“还不快去请太医!素日里不去理会你们,不意竟闹到这个田地,这起子忤逆人伦的畜生,这起子忤逆人伦的畜生,你们怎敢如此,你们怎敢如此!”
尤氏哭道:“老祖宗,已经打发人去请了。只是没敢请太医,就怕人家问起来,不知该怎么答话啊!”
这等丑闻,一旦传出去,以子弑父,还是下毒,贾蓉固然要受凌迟处死之刑不说,其他人也没一个能落得好下场的。
就是贾家,也要蒙上无尽的耻辱!
外人谈起贾家来,第一个要提的,便是以子弑父的名声。
不要小看这个名声,足以让贾家迎风臭十里!
往后,谁家还愿与一个这样门风的人家结亲?
谁又愿与一个出了这样事的人家来往?
往后退三百年,都没人愿意。
眼下众人还并不以为贾珍的病就到了不可治的地步,只当他病的厉害,又气的闭过气去。
所以,头一桩事想的,就是如何掩盖过此事去
贾母老泪落下,骂道:“这到底是怎么了?蓉儿这个畜生,怎会干下这等事来?”
贾赦闷了半晌,似乎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先看了眼已经昏死过去没半点气息的贾珍,再看向胸口还起伏着的贾蓉,怒声骂道:“这个忤逆不孝的畜生,合该打死!”
倒是贾政,拿着王老太医开的方子看了半晌,皱眉道:“从方子来看,不曾看出有中毒之症哪。且观珍哥儿面相,面色发红,不见黑紫骇人之色,不是中毒的迹象啊”
尤氏忙道:“老太医也不曾说过有中毒之症,且蓉儿挨打时,曾说过愿和老太医对质,若老太医果真说老爷中了毒,他甘愿领受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之刑!”
贾政恍然,自以为明白过来,扼腕叹息道:“必是珍哥儿高烧烧糊涂了神思,这才生了误会。可怜蓉儿被打狠了,竟不知小杖受大杖走的道理。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让高堂生忧,岂不也成了不孝之罪?罢罢,还是速速再去请王老太医来,先看珍哥儿吧,等养好病了再说其他”
众人闻言,隐隐心累。
不过也觉得有道理,贾珍怎么看都不像是中毒的症状。
而且眼下看着满面通红,应该是风寒严重了
“罢了!”
贾母摆手道:“人家刚走,再劳人走一遭,也是有春秋的人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再者,老供奉素来给宫里瞧病,咱们这样的人家,劳烦一两回,人家看在过往的面子上不好推辞,却不好果真拿人不当回事。换个名医来瞧瞧罢,要快,珍哥儿这里,看着像不大稳妥了,耽搁不起。尤氏,再派人往城外去,把你们太爷请回来。好端端的遭此难,怕是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正好让他派上用场。我们也别在这添乱了,回去等着吧,有什么信儿,速速送来。”
说罢,又对凤姐儿道:“你留在这里照看着,大老爷在前面,你在后面,再看看族里哪个稳妥些,喊来帮忙出力。你管好府上的人,这个时候谁敢浑嘴乱说,直接打死!哪个不服,让他们来寻我!”
吩咐罢,带着贾政、王夫人、李纨并一干大小媳妇、丫头、婆子们浩浩荡荡离去,回了荣府。
贾赦没甚话说,往前面坐镇,派人催促名医郎中去了。
东府出了这样大的事,他也没心思去找小老婆陪吃酒了。
却说后宅内,凤姐儿见尤氏忙成一团,一会儿打发人去城外寻贾敬,一会儿又连番使人到前面看郎中何时来,还要教训宁安堂里伺候的媳妇、丫头们不可多嘴,又把前来哭闹的贾珍的一干妾室骂走
若是往日里,她早就上前跟着凑热闹了,只是今日却不行。
凤姐儿来到隐隐被尤氏和东府管事婆媳孤立起来的秦可卿跟前,见她素面朝天仍旧我见犹怜的国色容貌,心里叹息了声红颜祸水,然后拉着她往旁边耳房坐下后,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又闹出下毒的勾当来?若果真有事,你万万提前同我说,不然等你们府太爷回来了蓉儿未必有事,他到底一根独苗,可你连我都听说过冰糖莲子羹的典故,你”
秦可卿闻言,身子几乎都坐不稳了,摇晃了几下,一把抓住床纱后,才泪如雨下,内心几乎崩溃。
凤姐儿见她如此,心下也是一沉,压低声音问道:“难道谣言是真的,你果真被你公公”
若非这会儿贾珍看着骇人又昏迷不醒,王熙凤决计不会问的这样直白。
但这会儿,她反倒想趁着这机会,诈秦氏一诈。
倒无恶意,只是女人的心思总是多些好奇之心。
秦可卿心里冰凉,身为豪门媳妇,荣华富贵是有的,她也曾虚荣过,可此刻,却真真觉得生不如死。
她不是糊涂人,知道此事必不会大张旗鼓传扬出去,否则贾家如何做人?
但是,内里一定会有人背锅。
只看尤氏和家里丫头媳妇对她不闻不问的态度,就知道会是谁来承担后果了。
贾珍在时,尤氏对她还能虚与委蛇,面上过的去。
但同为女人,秦可卿知道,尤氏对贾珍是有怨的,却不敢有恨。
可对她,必是恨不能抓破她这张脸。
贾珍若果真没了,就凭婆媳身份,秦可卿都不觉得,她能活过二年去。
一个婆婆想收拾媳妇,根本不用下阴招,只站规矩一样,就能生生站死人
念及此,秦可卿心如刀割,见熙凤还能如此待她,就心碎道:“婶婶,我并不曾做过恶事,也不曾,失了妇道。每一碗莲子羹里,蓉儿都让放了都让放了倒枪散”
凤姐儿闻言唬了一跳,丹凤眼中满是骇然之色,颤声道:“你们你们果真下了”
秦可卿忙道:“并不是毒,并不是毒,只是只是让男人不能不能”
凤姐儿也是过来人,再一琢磨,就明白过来什么意思了,俏脸一红,心中啐了口后,看向秦可卿道:“若果真如此我明白了,必是老太医瞧出了端倪,你公公知道后,才下狠手打了蓉儿。唉!”
说完一声长叹,纵是如此,贾家人也一定认为是秦氏不守妇道,勾引贾珍,才酿成如此大祸。
这个世道,但凡发生这样的事,罪责必定是在女人身上,绝无第二种可能。
顿了顿,她又问道:“那你公公,到底怎么病了的?好端端的,前几天还在商议各家请酒的名单,不可重复了,庄子送来野物儿,还亲自带了些去给老太太,看着也还好,怎么才二三天功夫不见,就到这个地步了?”
秦可卿连连摇头道:“婶婶,这我真不知道。许是前两天吃酒着了凉,染了风寒自从蔷哥儿出府后,他就事事不顺,常吃酒大醉,打人骂人”
凤姐儿闻言,无奈摇头,却忽地笑道:“可惜了,蔷儿不在京,不然宁国正派玄孙里,属他这一支最近,可以进来料理事情。若是让你那不知羞的公公知道,他病倒后蔷儿来管事,非得气出个好歹来不可。”
即使这一刻,贾家人也没多少会认为贾珍挺不过这一关去。
盖因他平日里素来身强力壮,连风寒着凉头疼发热也极少有过。
眼下虽然看起来凶险,可也不至于一命呜呼
听凤姐儿提起贾蔷,秦可卿的眼神却是一动。
贾母等人都以为贾珍不会有性命之忧,可秦可卿却知道,这两日请的郎中都说过,此病极凶险。
今日王老太医的态度也模糊的很,说不准就是一个恶症,现在又成了这个样子。
至于贾蓉
贾珍最后那一椅子砸下去,贾蓉虽然护住了头,可秦可卿就在跟前,分明听到“咔嚓”一声,然后才是贾蓉惨叫昏迷。
那椅子分明就落在胸腰之间,很可能将大椎骨给打折了。
若果真是这般,贾蓉就算不死,怕也要瘫在床上,成为废人。
若是贾蔷回来
宁府这边已无嫡系血亲,只有贾蔷血脉最近,是正经宁国玄孙,若非如此,当初也不会被接到国公府来养着。
他若能回来,于情与理,都要回府帮忙理事。
到那时或许,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他会庇护她一些,不让她被人生生逼死。
也只有他,才不会畏惧那些长辈大老爷们
念及此,秦可卿原本幽幽楚楚满是绝望的眼眸中,多少泛起一抹希望的光泽来。
仿佛,在等一位盖世英雄,披甲执戈,救她出这万恶深渊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丧音
扬州府,盐院衙门。
忠林堂。
夜色已深,屋外冰寒,但是忠林堂内却温暖如春。
林如海明显很喜欢这样的环境,看着贾蔷微笑道:“往年此时,都要生受寒意。火盆太躁,熏笼太闷,也太腻,我不喜欢。如今你做的这个好,温热适中,不湿不燥。”
齐家爷孙已经走了,贾蔷身上那些零碎,自然该洗干净的洗干净,该丢掉的丢掉。
他甚至已经探望过之前受了伤的两个护卫,那两个护卫身受重伤,伤及肺腑内脏,虽然已经治疗过,但往后很难再动手。
不过贾蔷并未只给一笔钱财就打发了,而是任命他二人为教头,以后在聚凤岛,和李福一起,为他教出一批好手来。
这样,往后的人生才有活力,而不是守着一堆银子,混吃等死。
等忙完这些后,他才来到忠林堂。
见林如海神态祥和,愈显从容,贾蔷心中也是敬服。
虽然比不得韩半山那老头,一身忠骨,豁出天去,拼得全家性命也要扫尽乾坤万里埃,忠正刚烈,可是林如海经过这么多年宦海生涯的斗争磨砺,又经过妻死子丧,连自己也几乎身死
这一连串的痛苦际遇,没有打到他,反而让他成了名臣的气象。
举重若轻,从容不迫。
“姑祖丈受用就好还没问,姑祖丈年后回京,是天子赐宅,还是住在都中老宅?若是老宅的话,可以先让人回去,安装暖气。”
贾蔷笑问道。
林如海摇头笑道:“都中哪里还有老宅林家血脉单薄,传到我这辈,本支就我一人了。我又不好钱财,也未曾广置仆婢产业,房屋空久了会坏,所以京里的宅子早就卖了。至于回京事宜倒是可以考虑一二了。不过,多半不用自己置办宅子。”
以他之功勋,以及天子之信重,不赐宅简直说不过去。
闲话罢,林如海看着贾蔷问道:“蔷儿,你要那么多人手做什么?白、沈、周、吴四家留下的人手,多达数百人。这么多人,不说你养得起养不起,你要怎么用?你用来做甚么?”
贾蔷笑了笑,垂下眼帘道:“先生,我平生之志,不在官场,不在经济仕途,也无意权势富贵。但是,生于世间,理当有所作为,不可虚度时日。虽实不耐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但既然以先生为师,而先生又志在为苍生社稷谋福祉,弟子岂能袖手旁观?论正道,弟子当安心读书,步步科举,然后如先生和半山公一般,耗费三十载光阴,为天子牧民,养天下之望,终掌大权。可一来弟子实不愿入此仕途,二来,先生即将面临极残酷的斗争,回京之后,虎狼环绕,弟子若走正途,怕连丁点小忙都帮不上,时间上,着实来不及了”
听他以师徒弟子相称,林如海轻扬眉尖笑道:“你信不过为师,以为为师护不住你,护不住你姑姑和姨娘?”
贾蔷忙摇头道:“弟子岂敢?只是既然弟子本心不愿入仕途,何不早早跳出来,另辟蹊径,积聚力量,襄助先生?旁的不说,若是先生回京后,能多一些耳目,保证消息畅通,岂不助益良多?”
林如海闻言,缓缓皱眉道:“蔷儿,此路,终究见不得光哪,非正道哪。”
贾蔷笑了笑,道:“这世上,既然有光明大道,就一定有暗中的祟祟小路。究竟是不是正道,还需去看如何去走路。先生不是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腐儒,您当比我更明白,很多时候,夜幕下小路的作用,其实更巨大。且不提天家的绣衣卫,就是军中,也有职方司,负责侦查和伏杀。先生,我无意去当藏在暗中做一条见不得光的毒蛇,于阴冷潮湿中,伺机去咬人。我只是想在黑暗中,养几只萤火虫,即可照明前路,又可提前预警。”
这话,当然不全面。
他想养的不会只是几只萤火虫,而是想养几条史前巨鳄,能够护卫他的周全,也能替他办事。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皇权当然仍是至高无上的,但只是在这片土地上,而且,也只是名义上的。
江南布局基本上已经完成,虽然只是个萌芽,但最多只要三五年时间,这个萌芽就会迅猛扎根生长成为参天巨木。
资本的力量有多大,其实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性中贪婪的比例有多重。
如果天下间的官皆是韩半山,视金银为粪土,视商贾为毒瘤,那资本其实是没什么力量的。
可惜,这不符合人性。
正常的人性中,贪婪就是个无底洞,这也就意味着,资本的力量几乎无穷尽。
有钱能使鬼推磨,自然也能使得官推磨,也能使得兵将推磨,也能使得绣衣卫推磨,也能使得御林军和天子内卫推磨
如果不谋求改天换日,不谋求改朝换代,不谋求黎庶社稷万万年
那么只要有一定的地位,只要手中有钱,再以钱结一张大大的势力网,暗中再养上一批精锐力量,即可及时预警防敌,又可随时打通一条退路,逍遥海外,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