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135章

红楼春-第135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有块玉。可见这劳什骨子不是好东西,不如砸了算了。”

    贾母哄道:“你妹妹不过同你顽笑,她刚回来,故意逗你乐,偏你小心眼,让人笑话。这世上岂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哪有什么甄宝玉?你才是真的宝玉!”

    宝玉闻言,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脸,回头去看黛玉,却又是一怔

    这林妹妹,怎地没为我流泪?

    他之所以摔玉,除却发现黛玉口中他处处不如贾蔷外,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黛玉居然为贾蔷哭成那样。

    林妹妹的眼泪,不应该只为他流么

    不过没等他多想,整个人就忽地一下僵直,额头的冷汗“唰”的一下冒出来,面色惨白。

    随即就听到了那句生平最惊惧的那句话:

    “来人,请家法,拿大棒来!”

    好一通喧嚣后,贾母将宝玉护在了身旁,不许贾政动手。

    林如海见到了真章后,也劝下贾政。

    在贾蔷搀扶下与贾母见礼,又受了诸晚辈之礼。

    最后,黛玉也走下高台来,与贾蔷一并站立林如海身后侍立。

    看到这一幕,贾家许多有心人都有些侧目。

    宝玉更是有些上头,只觉得有些晕

    不过因贾政在,他始终不敢抬头开口。

    贾母倒没想许多,只是嗔道:“可见有了老子,我这外祖母也靠边站了。”

    黛玉忙赔笑道:“岂敢如此?只是父亲今日早早去宫中面圣,一天的药都未进,我实在放心不下,才过来搀扶着些。一会儿,也好劝父亲早些回去用药,不可借故遁了去。”

    贾政笑道:“这是外甥的一片孝心,可见,比宝玉那畜生强许多。”

    林如海摇头笑道:“宝玉还小,存周兄不必过于苛责。再者,玉儿曾于我说,宝玉最是孝敬老太太。且看长大后罢蔷儿原先亦是纨绔脾性,不过这二年来才长大。”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落在静静站立在林如海身后的贾蔷,眼神都有些复杂起来。

    贾母奇道:“你怎收他当弟子?辈分也差着些。”

    林如海微笑道:“他虽也是贾族同宗子弟,可论血亲,已出五服之外,和我这边就更远了。我见其向学之心坚定,在扬州府那样忙碌,然即便年节时,读书习亦是一日不敢懈怠。再者,我身子骨不好,许多事官面上的事,都赖他奔走,得益良多。所以,此等佳儿,不如早早收入门下。”

    贾母不自然的笑了笑,指着宝玉道:“收他一个如何是好,宝玉才是和玉儿一并长大的,不如连宝玉也一并收为弟子,好好教学。蔷哥儿是记名弟子,宝玉这个叔辈合该是正式入门弟子才好。”

    林如海笑而不语,还未答话,贾政就连连摇头一万个不同意道:“母亲再莫开这等口,快快打住罢。再说下去,连我也要跟着那畜生羞臊而死,没脸见人矣。蔷哥儿学问如何且不说,就凭那份勤学向学之心,宝玉这畜生如何能及?不信你问他,打从去年进腊月后,他可曾摸过圣贤书不曾?”

    王夫人脸色难看之极,既悲愤贾政所言,也为林如海不快些答应而不悦。

    贾母闻言恼怒道:“那会儿不曾学,难道以后就不能学了?往后跟着你妹婿好好用功,早晚也能考个探花郎出来。”

    贾政生生气笑道:“母亲你且问问他,肯不肯每日早起读书,读到夜里还练十篇大字。他若肯用这份苦功,先到梦坡斋读上三月,然后我亲自送他去妹婿府上,让他拜师。”

    贾母瞥见宝玉脑袋快垂到胸前了,也不敢立志今后要好好读书,心中一叹,替他分辩道:“宝玉身子那般虚,只外面看着好,如何能吃得了这份苦?再好的哥儿,也让你熬坏了。不如一日里读上一个时辰,慢慢进学才是正道。”

    贾政摆手道:“那就再休提去妹婿那边读书,丢人丢在自家里便是,莫要连累妹婿的清誉。”

    贾母大怒道:“蔷哥儿又比宝玉强多少?”

    她是不信,贾蔷能吃得了这份苦的。

    当初贾蔷大闹荣庆堂后,她便从各处打听到了贾蔷的做派,和东府蓉哥儿一样,不过是个顽花弄柳的纨绔子弟,不如宝玉多矣。

    她就不信,短短半年里,贾蔷能有多少长进。

    却不想,此言一出,宝玉的脑袋垂的更低了,贾家姊妹们的面色也纷纷古怪起来。

    林如海呵呵笑道:“蔷儿,其材未必出众,其志,甚坚也。玉儿,给你外祖母念念蔷儿当初写的那两句诗。”

    黛玉闻言,轻轻看了贾蔷一眼后,与荣庆堂上细声诵读道:

    “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

    “雪压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贾母:“”

    王夫人:“”

    便是没化的凤姐儿,听闻这两句诗后,都对贾蔷侧目相待。

    听起来就涨志气!

    贾母将诸姊妹脸上的神色看了遍,就已经隐约猜到宝玉方才摔玉的缘由了

    她心中一叹后,面上淡淡道:“要我说,你这弟子也是白收。蔷哥儿马上要承爵了,宁国府那么大一座家业,还不够他忙活的?袭了爵后,想当官自然有官去做。对了,你还得替我教训教训他,身为贾家子弟,宁老国公的正派玄孙,他居然能说出不愿承爵这等混帐话来。莫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就算不是好事,他就可以不上了?

    我素来不理外面的事,也极少听那些事,可时至今日,我仍记得你岳丈在世时,曾经教训大老爷的那句话:咱们武勋将门,从来都是兄亡弟披甲,父死子出征。大老爷当初因为不敢接你岳丈的班,不愿去苦寒边塞之地戍卫边疆,这才被老国公一怒之下,打发到了别院

    不提这些事了,你不是说蔷哥儿是个有志气的么?那我倒奇了,连他本分的事都推诿不愿担当,他的志气又在哪里?莫非是见你这当先生的回京后要升官,要为官做宰,所以才舍了家里危难之局不顾,到你那去攀附前程?”

    毕竟当了一辈子的国公夫人,果真想逼一个后辈做事时,谁又敢说她是个老糊涂?

    这等诛心恶毒之言,寻常蠢妇谁能说出

    PS:感谢“穆迪”、“多炮塔的辽河”、“嗨h”、“真武大帝”、“我是疾风”、“方方小次郎”等群内大佬众筹打赏我盟主,昨天那一更已经加了,今天就是来感谢一哈!也感谢其他几十位书友的打赏,订阅和投票,谢谢你们支持勤劳的屋凉,给你们点赞!

 第二百三十六章 荣庆堂上 (完)

    听闻贾母诛心之言,林如海和贾蔷对视一眼,便都知道,此事必是宫里压下来的无疑。

    不然,贾母不会这般卖力气。

    这对贾蔷这种奇葩来说,不是件好事。

    可换个人,哪里还需要费这般心思?

    也可见,宫里想要贾蔷做的事,有多险,多难。

    只是,这满堂贾家人,谁又会真正关心贾蔷的死活?

    贾母看似深明大义,口口声声贾家的担当,可她所为的,也不过是帮宫里的贾家大小姐元春铺路罢了。

    至于贾蔷,乃至东府,都不过是她眼中的牺牲品。

    豪门人心,冷酷至斯。

    林如海看了垂着眼帘的贾蔷一眼,轻声笑了笑,道:“老太太所言,正是我先前劝他的话。只是,蔷儿不愿因一份家业,和族中兄弟相争,让外人看了笑话去。再者,听说东府的正经嫡孙贾蓉也还在。他和蔷儿曾经关系亲厚,故而蔷儿不愿夺手足之家业。”

    贾母哪里听得进去,摆手道:“国公府是武勋,要经过宗人府考封,蓉儿虽还活着,可腰骨断了,人瘫在床上,下都下不来。那般模样,宗人府是断不会授封的。宁国公传到这一辈子,嫡孙就这么两个,他只顾着兄友弟恭,难道忘了祖宗大义?既然你体谅着蓉儿,那也好办。虽然他不能承爵,那东府的家业,你多让他一些。”

    贾蔷好奇:“东府的家业,还需要我让么?赦大老爷不是已经做主,全都分完了么?倒是听说一大半都落到他口袋里了”

    见贾母面色骤变,贾蔷摇头微笑道:“不过也没所谓,既然贾家只需要我来担这个名头,我担着就是。至于那份家业,我并不在意。只是还请老太太劝劝这边的大老爷,虽说是同族同宗,可到底不是一房,分家快一百年了。若是小户人家,大房二房都分家几辈子了,这个时候东府死的死废的废,他跟头野猪一样跑进去大块朵颐,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

    此言一出,贾家人无不面色臊红,贾政更是几无容身之处,恨不能寻条地缝钻进去。

    “蔷儿,不得无礼!”

    没等贾母震怒,林如海就斥责道:“东府临大难,是大老爷出面安顿下来的,怎会做出这等事来?必是你听信谣言。再者,你既然已经打算不沾染东府家业财产,那边的事自有敬大老爷做主,你又怎敢在老太太面前胡言乱语?”

    贾蔷闻言,躬身道:“先生教训的是,学生知错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抬头对面色阴沉的贾母笑道:“老太太,今日进宫时,陛下对我说了一事,事关宫里大姑娘。用不了几日,府上就要迎来大喜之事了。为免慌乱,还需要早做些准备才是。”

    贾母到底是妇道人家,听闻最关心之事得了准信儿后,心中的抑郁怒气一扫而空,惊喜问道:“果真?”

    林如海点头笑道:“若非东府之事,本该早些就传喜信儿了。”

    贾母、王夫人、凤姐儿等闻言,皆是喜之不尽。

    林如海却趁此时机提出告辞,贾母哪里允许,道:“无论如何,总要留下来吃个团圆饭才是。”

    林如海苦笑道:“身子还未将养好,一日里吞下的药汁倒比饭还多许多。能入口的,也不过寥寥两三味素斋。方才大内兄也要做东道,我只说等身子养好后罢,不然滴酒不沾不说,连油星也碰不得,没的扫了大家的兴。左右不过再养半年,想来就好了。”

    黛玉又开口道:“爹爹要准时用药,那方能半年就好。若总今日这般,耽搁了大半天也不曾用药,却不知究竟几时才能好利落呢。”

    贾母闻言正色叮嘱道:“如海,身子骨不是闹着顽的,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考量考量玉儿。我老了,等我没了,她就你一个老子当靠山,若是你熬坏了身子骨,叫她怎么办?”

    林如海闻言,也看得出贾母真心疼爱黛玉,便拄着拐起身,道:“岳母教训的是!”言罢,又行大礼拜下,道:“敏儿早逝,如海愧对岳父岳母信任托付,早该于府上领罪。老太太非但不怪,还十分疼爱小女,处处爱护,此恩此德”

    贾母对这个女婿也是心疼的,当年荣国公贾代善将林如海带回府,见到他一表人才,新科探花郎不说,祖上更是四世列侯,门楣极好,再加上父母高堂不在

    瞬间就成了极品东床快婿,给个王爷来了都不换!

    莫要小瞧这一点,若是老子娘都在,那贾敏嫁过去后,新妇上门立规矩都要劳累不知多狠。

    林家宗族也远比贾家简单,不必操持一族之事,省多大的心,少受多少罪!

    当娘的,岂有不心疼女儿的?

    所以林如海方方面面都极合贾母的意,贾家老一辈四个女婿,独这个女婿最得她的偏疼。

    这会儿见他跪下谢恩,声音都哽咽了,心里原本对他收贾蔷为弟子的恼火也散了大半,一迭声喊贾政、贾琏将他快快搀扶起来。

    随后嗔怪道:“你自己也有了春秋,身子骨也不爽利,都是自家人,何苦这般外道,没的生分了去?玉儿是我的嫡亲外孙女,心尖尖儿一样看着她长大,我疼她,难道是要你来谢我的?”

    林如海恢复神态,看着黛玉笑道:“往后,要时常来看望老太太,孝敬老太太。”

    进门之前,他本还打算让黛玉住在贾家,以免日后说亲时,让婆家说嘴失恃之过。

    可进门后看到的那一幕,却让他顿时灭了这个心思。

    贾母在哄劝宝玉时,王夫人看向黛玉眼神里的怨毒,便是以他的心性,都觉得心惊。

    且他原就知道,亡妻生前与他说过,这位二嫂子和她不睦,嫉妒她的紧

    再者,将来应该也无人敢说黛玉失恃少教

    连公婆都没有,旁人谁还有资格多嘴?

    只是他这话却让贾母不高兴了,尤其是贾母看到宝玉连连同她使眼色后,便不悦道:“玉儿哪里也不能走,就在这里陪我这老太婆!好不容易回来了,岂能搬出去?”

    王夫人也笑道:“合该多陪陪老太太,这么多孙子孙女儿,数大姑娘最得老太太疼爱。”

    贾母笑道:“和宝玉是一样的。”

    黛玉却笑道:“只等爹爹病好了,不用我服侍汤药了,必还是要回来陪老太太的。只是如今,眼见爹爹又要忙于公务,我若不在,姨娘劝他不得,耽搁了进药,可如何了得?还求老太太、太太体谅我的苦心。”

    林如海摇头苦笑不已,道:“也就半年光景,到时候,你还是快快来老太太这里罢,我是耐不得她的央磨喽!”

    贾政哈哈笑道:“也是外甥的一片孝心!”

    黛玉又道:“还想请老太太、太太和家里姊妹们到我们府上去做客。”

    贾母见事已至此,只能一叹道:“你们那边这几日必是兵荒马乱的,哪有功夫伺候我们?再者,若宫里果真快传喜信儿,咱们家里也要忙起来了。”

    黛玉笑道:“扬州的东西都带了来,按原处摆放就是,乱不了甚么。纵老太太、太太没时间,姊妹们想来是有功夫的。”

    贾母本还想婉拒,不让去给那边添乱,也有些生黛玉不肯留在身边的气,不过看到一旁宝玉快把眼珠子给瞟了出来,便勉强答应道:“那好,三日后,我让人送她们过去。”

    黛玉大为高兴,与一众姊妹相视而笑,宝玉也在上头眉开眼笑,就听贾政喝道:“旁人能去,宝玉不许去,从明日起,好生读书!”

    劈啪!!

    好似一道晴天霹雳砸到脑门上,宝玉整个人如丧考妣,生无可恋。

    眼见他眼睛都要斜了,贾母大怒道:“胡说!后日我做主,宝玉和姊妹们一并前去!你再敢逼他,后日我和宝玉她们一道去,留你一人在府里单过罢!”

    贾政败退

    见贾母精神头不济,林如海再次提出告辞,贾母强撑着精神又挽留一回后,就不再挽留,让人送出府去。

    看着黛玉的身形随着林如海和贾蔷渐渐远去,宝玉似乎魂儿也渐渐升天了

    不过在感觉到贾政严厉的目光瞪来后,宝玉又迅速灵魂归位,低头不敢吭声

    出了荣国府,贾蔷骑在马上,带着二三十骑,护从着林如海和黛玉的马车东去。

    一路东行,心情隐隐有些复杂。

    和西府的瓜葛,到底还是无法彻底割裂。

    别的不说,贾母对黛玉的宠爱不是假的。

    黛玉失恃之后,被送往京城,那时不过五六岁之幼。

    若无贾母偏疼宠爱,未必能长大至此。

    正是看出这一点,林如海才会以大礼跪拜。

    再者,贾政虽没甚能为,可是,也算不得坏人,品性也算良好。

    所以哪怕看在当初荣国公贾代善对其提携的份上,林如海也不会坐视贾家彻底崩坏。

    头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他相信,以林如海的智慧,不会迂腐的被贾家往火坑里拖

    却说林家父女并贾蔷离去后,贾母为避免贾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