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17章

红楼春-第17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紫英苦笑道:“史齐虽是史家子弟,可忠靖侯说起来算是元平功臣,顽的不是一个圈子,他们惯只在军中折腾。”

    薛蟠闻言恼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干脆我举荐那丰乐楼的花解语,成不成?”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莫说其他三人侧目惊疑,连贾蔷都好奇问道:“薛大哥认得丰乐楼的花解语?”

    在前身的记忆中,贾蔷便得知此女,为都中四万妓子之首。

    非名动天下的风流名士,非金榜题名三鼎甲之身,非郡王世子亲王嫡子和宰相爱子,寻常王孙连见她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端的有宋时李师师之名!

    能见她者,薛蟠,显然不在其中……

    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确势力不小,但毕竟已难及往昔。

    薛蟠能介绍花解语入还未建起的会馆?

    开什么顽笑?

    可是看着一鸣惊人后得意的快要飞上天的薛蟠,其模样,又不似作伪……

    ……

    PS:果然郁闷坏了,漏发一章,啊啊啊!!

 第三十三章 织网

    “快说快说!”

    “果真能见花解语?”

    “真的假的?薛兄你莫吹大气!”

    众人七嘴八舌的追问,薛蟠既得意又恼火,终忍不住道:“吹大气?我如此诚实良善之人,何时吹过大气?”

    冯紫英笑道:“没道理啊,我上回能见解语姑娘一遭,还是托贵人之福,远远见了一遭,根本没机会言语。”

    贾宝玉则畅想道:“据说解语姑娘色艺双绝,已超过无数古今名妓。我若能与解语姑娘相识,得闻其声,得观其面,纵即刻就死,死了化成灰,也值了。”

    贾蔷侧眼看了这小子一眼,虽然当下人都早熟,可见一个将将才十二三岁的毛头小子发下这等毒誓,他还是觉得有些好笑。

    薛蟠被追问的急,终于说出缘由来:“说来还是因蔷哥儿之故,那日里得知你被珍大哥还有我姨丈他们污蔑,逐出贾家,连老宅都收了,我心里大恨,气不得抄起门闩去跟他们理论。可你们也知道,我老薛家如今就我一个,全靠亲戚帮衬才能支立门户,若是恶了他们,唉……”

    贾蔷忙劝道:“朋友相交论心不论行,薛大哥有此心,便比黄金还赤,何须如此自责?”

    又对面露惭愧之色的贾宝玉道:“此皆贾珍以谎言诓骗令尊,非令尊污蔑于我。”

    听他口中的称呼,贾宝玉就知道贾蔷彻底死了再回贾家的心,一时间不知到底该如何是好,竟痴了去……

    等摆平二人后,薛蟠继续道:“我心里着实窝火不痛快,便带了几个随从出城,原想看看能不能寻几个良家……咳咳,想看看景儿散散心。谁知带路的是个眼瞎心黑的贼王八,竟带错了路,引得他祖宗去了坟场,这个蠢笨下流胚子,我……”

    眼见薛蟠越说越气,冯紫英忙忍笑拦道:“文龙文龙,莫气,说不定就能引出一场奇遇呢。”

    薛蟠一听高兴了,大声道:“呔!朝宗你真聪明,竟猜着了。我一见居然走岔了道,去了死人窝儿里,先把那废物点心狠抽了几鞭子,就要往回走,你们猜怎么着?”

    贾宝玉笑道:“莫非遇到花解语了?”

    薛蟠一拍大腿,气笑道:“想得美!第二个带路的长随,又他娘的走岔道了!”

    “噗!”

    蒋玉涵正喝凉茶,闻此言一下没忍住,一口茶水喷出,伏在几边很笑。

    其他人也被这转折给闪了腰,连贾宝玉也一并大笑起来。

    薛蟠自己回想起来也是又好气又好笑,道:“那地儿原有些邪性,一片林子起的密密麻麻,林子里面的道又乱七八糟,难怪我们走岔。”

    冯紫英笑道:“那片我也知道,是有高人布下的……好好的大道你们不走,非要图快走小道,你们不迷路谁迷路?”

    一般的大户人家,都设有家庙,家庙后便是宗族坟地。

    只有寻常百姓人死后,才会埋在乱坟场内。

    薛蟠闻言,非但不反驳,反而得意道:“这就是命数,这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我虽走岔了道,却遇到了天大的好事。原来走岔道的不止我老薛,还有那大美人花解语!花解语姑娘出身贫寒,她老子娘就埋在坟场里,恰巧那日是她娘的忌日,因不愿惊动外人,所以只带了随身丫头和几个随从,赶着车就来了。不想先是出城后碰到了无赖子,不知他娘的怎地就看到了她丫头的脸,一路追了上来,三个随从留下阻拦,一个赶车带花解语和她丫头先逃了出去,结果逃进那片林子里,找不到出路了。”

    冯紫英闻言,大为惊奇:“文龙,你见了那花解语,没动凡心?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啊!”

    薛蟠在江南为了抢丫头打死人的事,他们谁不知?

    薛蟠却晦气道:“没的提这事作甚,你以为当初那事我就凭白过去了?我妈天天唠叨不说,我姨丈,我舅舅,哪一个没教训过我?要不是因为这,说不得我薛家这会儿就在王家呢,也得亏没去……算了算了,不提这些了。总之,得闻她是花解语,我就恭恭敬敬的护着她去祭拜了她娘,又送她回城。这……说救命之恩不为过吧?也就是咱老薛人性好,不然换成你朝宗,保准让人以身相许!”

    贾宝玉笑问道:“那你是怎么让人报答的?”

    薛蟠瞪眼道:“我是施恩图报的人吗?不过嘛……”话音一转,又得意道:“解语姑娘自己觉得大恩深重,就认了我当大哥!还说我每月都可去丰乐楼见她,你们等着,等下回我去见她,必请她入会!”

    贾蔷闻言心里感慨不已,果真一个蝴蝶的翅膀,就能引起海啸般的改变。

    若没有他出现,薛蟠也就没这个造化了……

    莫要小瞧一个花魁,更不要小瞧一个天下第一花魁背后的力量。

    贾蔷笑道:“那就这样,有机会你提一提就是,不强求。若让人家觉得你挟恩图报,反倒不美。至于这会馆选址何处……”

    冯紫英笑道:“就由我去寻地儿吧,既然只是自己人高乐之处,倒未必一定在贵所。我心里大概有数,明儿去寻一遭。不过,要办这会馆,花费嚼用终究少不了的。”

    贾蔷笑道:“既然此议由我所起,那就由我出个大头吧。我出五百两,占五成。”

    冯紫英笑道:“看来蔷哥儿近来果然发财了!我手头没那么多银子,出个一百两,占一成。”

    贾宝玉和蒋玉涵笑道:“我们也一人一百两罢,略表心意。”

    薛蟠大手一挥,豪气道:“那剩下四百两我包圆了!”

    众人:“……”

    笑罢,冯紫英等人一起告辞。

    等贾蔷送别友人归来,便回至书房静思。

    与金沙帮之交往,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

    难道再遇到一个金沙帮,他还得再亲身上阵,以命相搏?

    单打独斗,终究难成大器!

    况且,他的敌人可不只是区区金沙帮这样的江湖帮派而已。

    还有极有威胁力的宁国府!

    他若不抓尽一切机会扩充人脉,寻找路数强大己身,那么早晚要遭大难。

    所以,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想着如何打开局面。

    故而今日冯紫英一开口,他就抓住了机会,将会馆的概念推出。

    说来是他有些功利了,一旦此会馆建起,一定程度上来说,冯紫英、薛蟠、贾宝玉和蒋玉涵的人脉和背景,就是他大有机会可借用的人脉和背景。

    冯紫英,神秘豪爽的神武将军府的公子,交游广阔,人脉可谓四方八达。

    蒋玉涵,至今贾蔷都不知,他背后到底站着的是北静王府还是忠顺王府,但必不简单就是。

    至于薛蟠和贾宝玉,同样有不可小觑的背景在。

    薛家有财,更有江南商路的渠道,不能小觑。

    至于贾宝玉,也不全无一用,至少他能够影响到贾母和王夫人,对贾蔷而言,未来或有大用。

    若能将这些人勾连成利益共同体,下次再有金沙帮之流相逼,他又何惧之有?

    若是会馆大兴,会员众多,他以利益多多勾连权贵,强大己身,他未必扛不住一座宁国府!

    当然,此谋对冯紫英等人也有好处。

    因为纵然贾蔷再三强调,会馆只是一个志同道合能谈得来的好友聚会畅聊之场所。

    但等会员制推行后,一定会引起诸多权贵子弟的注意。

    再加上会馆内会不断有推陈出新的玩意儿出现,引人注目,会员引荐新会员,根本用不了多久,就能结成一张大网。

    冯紫英四人身在其中,又岂能没益处?

    其他人不说,就冯紫英这般好交游之人,会不喜欢这张大网?

    唯一亏欠的,或许就只有对糙男人有厌烦之感的贾宝玉。

    因为他多半不会和这张大网上的大部分人来往。

    但即使如此,未来他也会分润到一笔数目不菲的分红。

    当然,贾宝玉的作用,其实还在未来。

    待元春封妃之后,这位贵妃亲弟,也可当上几年的招牌……

    ……

    PS:感谢书友我劝你善良啊、和蔼的祖父、胡某人要上天、白羽苏芳、假装怕冷、黑刀如雪、筋柔而握固等书友的打赏。

    本来一直求推荐和打赏,想冲一把历史新书榜,昨天没求是因为受打击了。因为一些书为了上签约榜,现在不刷点击推荐,开始刷打赏了,周一凌晨就刷一千个打赏,直接登顶榜首,这哪干得过,氪金玩家惹不起,算了,就是觉得郁闷,每次开书总能遇到这种氪金高手。只有祝福他们上架后能收回本钱……(惨笑)

    最后,求推荐,推荐票是免费滴,滴滴!

 第三十四章 长随(加更!)

    日落西山,炎气散尽。

    到底时已入秋,秋老虎的尾声也将尽。

    贾蔷与舅舅老实一家和铁头、柱子两个伙计一道在前院用晚饭。

    虽然不用再去出摊卖烤肉,但每日里的配料活计,都要这些人全部出动。

    当然,除却给金沙帮配烤肉调料外,贾蔷在中间夹了许多私货。

    金沙帮买来的原料,原本就有一多半不是用来调配烤肉调料的……

    “表姐,明天我要去书铺里买些书,午饭不必给我准备了。”

    吃罢饭菜,贾蔷放下碗筷后,对刘大妞说道。

    刘大妞应下后,又问道:“蔷儿,你一个人去?”

    贾蔷轻笑道:“自是一个人去。”

    刘大妞道:“我瞧今日来寻你的那些贵人们,一个个身边都跟着长随。蔷儿,你是不是也带两人?”

    贾蔷呵呵笑道:“不必了,我付不起月钱。我和他们身份不同,暂时还不需要。”

    此话刚说罢,铁头、柱子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后,齐齐张口道:“大爷且慢,此言差矣!”

    “噗!”

    春婶儿一口汤面没咽下,给喷了出来,怒骂道:“你们两个睁眼瞎的下流种子,装你娘什么读书人?差点没噎死老娘!”

    铁头和柱子二人不愧和铁牛一般长大的把兄弟,任春婶儿啐骂无动于衷,却都直勾勾的看着贾蔷。

    铁头口才好柱子许多,便由他开口,支着一张干瘦狰狞的黑脸,赔笑道:“大爷,咱虽没读过甚书,可却也看过不少大戏。那戏里都说了,君子不站墙根儿里,危险哪!大爷说自己不贵重,我觉得不对。只看如今有多少人指着大爷您吃饭,就知道您到底贵重不贵重了。不提金沙帮那伙子,就说舅舅、舅母,还有铁牛他一家三口,要是没大爷您帮衬着,这会儿怕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有一事,之前我和柱子决定这辈子都不说出去,如今却没甚了。当初铁牛为了给嫂子和小石头买药,没少问我们借钱,虽然不多,每次都只是几百钱,加起来统共也没十两碎银子,可要是没这些,嫂子和小石头怕也扛不到大爷您出现,是不是?

    所以,您这一身担待大了,贵重着呢!”

    柱子连连点头附和道:“我爹娘没得早,可铁头他娘还活着,也是托了大爷的福,才过上几天好日子的。”

    贾蔷摆手,制止了二人继续往下说,他道:“铁头哥,柱子哥,你们的心思我明白了,只是……首先,我不是菩萨心肠,担不起太多人,之所以帮你们,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是我姐夫的兄弟,虽没甚血缘亲情,但我看你们比血脉手足还亲。我舅舅、舅母待你们也和自家骨肉无异。若非这些,你们的死活,又与我何干?

    知道你们是闯荡惯了的,不大适应做安分的活计赚钱养家,想当我的长随。可我不能答应你们,因为眼下我虽清闲,然而往后日子长了,必定要奔波,甚至还会遇到许多危险……”

    铁头和柱子一听急了,连道:“咱最不怕的就是危险!”

    贾蔷摆手笑道:“你们莫要以为我是在故意激你们,因为没必要,我说的都是实在话。以你们和我舅舅一家的关系,我更愿意看到你们踏踏实实的多赚上些银子,然后娶妻生子,安稳的生活。我帮不了普罗大众,但身边的人,能帮的总还愿意帮上一把,也算是相遇一场的缘分。至于身边长随,若果真需要,我花些银子,再去寻几人就是。”

    此言刘老实一家都觉得有理,铁头却急了,拉着柱子跪下,大声道:“我和柱子虽和大爷认识时候不长,可戏文里都说了: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大爷就是我们值得以生死相托付的贵人!

    大爷的好意我们明白,若是不知道,岂不成了畜生?只是求大爷知道,我和柱子在码头上厮混十来年,并非纯做苦力,多是上船为商家押船护航,这么些年来,哪年不与水匪恶霸?甚至是和盘剥水道的官家都检动动刀见过血。我兄弟二人做安分营生的本领一般,却着实都练了一身保人护航的本领。若只留在家里做些繁琐活计,心里也实在不痛快。所以求大爷信我兄弟一回,让我们给大爷当个长随吧!”

    说罢,两人一起磕起头来。

    贾蔷见之微微皱眉,便在此时,在家中甚少说话的刘老实忽然道:“蔷哥儿,既然铁头、柱子有这份心,你就留他们在身边做个长随吧。贾家东府那畜生未必会消停,你一个人在外面逛,我也不能放心。你留家里的时候,他们再回来帮我们做事便是。”

    贾蔷闻言,目光打量了铁头和柱子两人好一会儿后,方微微颔首。

    ……

    “大爷,您怎么买这么些书啊?”

    “大爷,您还不让咱跟着,要没咱跟着,这些书你哪里抱得动诶?”

    宣武门内,西单牌楼,过了小石桥便是一条翰文街,这一整条街,贩卖的都是文房四宝和各式文集。

    铁头和柱子二人每人怀抱好高一摞书,一边小心翼翼的走,一边乐呵呵的“埋怨”。

    原先在宁国府时,贾蓉为长,称为小蓉大爷,贾蔷年次,则被称为蔷二爷。

    如今贾蔷脱离宁府,单立门户,纵因家有舅长,不便称为老爷,也当改称为蔷大爷。

    贾蔷呵呵道:“若无你二人跟着,我自会请个帮闲,寻一架大车,帮我送回家去。”

    京城繁华,自有百业兴。

    大街上多有如后世“棒棒”一般的挑夫,以帮人挑货为生。

    又有各样的大小车,或人力牵拉,或牛马牵拉,可载人,亦可载货,十分便宜。

    贾蔷本劝二人也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