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185章

红楼春-第185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挤眉弄眼的兄长,宝钗一阵心累,不过也羡慕,这样活着的人,或许很快乐吧

    不过她也顾不得许多了,宝钗发现薛姨妈一直怔怔的坐在那,居然一言不发,担忧道:“妈,此事原是你也不能想到的,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天数如此,怎能怪你?”

    薛姨妈闻言,真真肠子都似被刀一寸寸搅碎了,搂过宝钗就放声大哭起来:“我的儿啊!都是娘的过错,是娘想瞎了心,害了你啊!”

    薛姨妈还是知道些天家规矩的,宫中圣旨降下,又岂是区区一个贾蔷能让其收回的?

    可见,宝钗是一定要嫁去那阎罗地狱一样的二皇子府的。

    她自然不可能让薛蟠去顶那欺君之罪,只道:“不用你哥哥去,娘去同他们说,是娘的错,都是娘的主意,和你们都没干系!你们少了哪个,娘也活不下去了。与其毁了你们,不如娘自己去投罪!”

    宝钗落泪笑道:“妈又说急话了,道理不是这么个道理。妈是内宅妇人,必是打着哥哥的名字去礼部为我备的名。朝廷怎会认妈?果真去投案,他们也一定会来捉哥哥的。”

    薛蟠光棍儿,咬牙道:“捉我就捉我!妹妹你放心,哥哥虽怕疼,但为了你和妈,我豁得出去!十八年后,说不得我还能投胎成你儿”

    话没说完,被薛姨妈一野鸭子毛掸子盖在脸上,堵住了嘴。

    可终究还是悲从心来,又抱住宝钗大哭不已。

    天降横祸啊!

    这个时候,贾政、王夫人和贾琏都回去了。

    王夫人虽然很同情妹妹和侄女儿,但也很明白的告诉她,贾家无能为力。

    贾家虽出了个贵妃,但也不可能有扭转一道圣旨的能为。

    另外,王夫人心里更明白,经过指婚一事,就算事情真的转变回来,可一个女儿家的清誉,终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她的儿子如宝似玉,并不是每个姑娘都有这个福分的。

    因此,梨香院只留下一家三口,悲苦不已。

    正此时,忽见莺儿激动的从外面大声道:“太太、姑娘,外面来天使了。东府侯爷在门口撞见天使,也一并来了,马上就到这里了!”

    薛姨妈闻言一怔,宝钗清澈的明眸中,除却悲色外,也添了分茫然。

    薛蟠这一次却是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叫道:“妈、妹妹,快去,快去!必是蔷哥儿做成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哈哈哈!”

    说到最后,虽是大笑出声,铜铃大眼里的眼泪却是哗哗流下。

    于绝处而逢生机,岂能不喜极而泣

    薛姨妈也激动的站起身,拉着宝钗的手,道:“乖女,乖女,许是真的成了,许是真的成了!咱们快去,咱们快去!”

    ps:群里书友们催的厉害,实在没法子不是不想加,也不是非说红包才加,我铁骨铮铮,能写当然愿意多写点。确实要为结婚攒稿,不能真的结婚那天还抱着键盘吧

 第三百一十章 长乐郡主

    正堂,薛姨妈拉着宝钗出来,就看到贾蔷竟含笑与一黄门侍郎说笑。

    见薛家母女出来,贾蔷与二人点了点头后,对黄门侍郎道:“劳烦公公宣旨罢。”

    薛家母女跪下接旨,黄门侍郎含笑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位太监阴阳顿挫的读了遍,大致意思便是二皇子因要闭门勤学,故而暂不考虑侧妃之事,本该留薛氏女于储秀宫中,等二皇子学成之后再行册封。不过念及薛氏女为紫薇舍人之后,所以就特降恩旨于薛氏,收回先前旨意,另指薛氏女,为长乐郡主之入学陪侍,充才人赞善之职。望薛氏女用心侍奉,不负天恩。

    这峰回路转之变,让薛姨妈喜极而泣,连连叩首,以谢皇恩。

    贾蔷对同样红了眼圈落下泪的宝钗含笑道:“薛妹妹先扶姨太太进去罢”说着,摸了摸袖兜中,又道:“取五百两银子出来,张公公不能白走一遭,今儿我出门没带银子。”

    张公公闻言,登时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忙道:“侯爷太客气了,原是奴婢的本分,如何敢当如此厚礼!”

    薛姨妈素日里虽勤俭,这会儿也不扣扣索索的了,一迭声的答应,带着宝钗进了里屋后,未几,宝钗亲自取了银票出来,薛姨妈则躲在门帘后面,听着外面的动静。

    贾蔷从宝钗手里取过银票后,拍进了再三推辞,可激动的身子都抖起来的张公公手中,又好奇问道:“公公可知,这长乐郡主,是何许人也?是哪家王府的郡主?”

    张公公笑道:“说来可不巧了?奴婢还没恭喜侯爷呢!今儿您引着尹家太夫人进宫面圣后,也不知怎地,九华宫太后处知道了,便打发宫人来请。也是福分,恰巧太上皇打醮出来,得闻了侯爷和尹家姑娘的喜事,便降下恩旨,赏了个长乐郡主的封号!太上皇和皇太后,都极喜欢长乐郡主呢。

    皇上知道后,便朱笔一圈,将薛家姑娘指到了长乐郡主身边。不过奴婢来时,皇后娘娘又说了,姑娘且不急着过去侍奉郡主,等将来郡主和仪宾的仪宾府建好了,姑娘再去当差。不过皇上好像说了,这仪宾府要侯爷自己去建,真真是皇恩浩荡啊!

    当然,主要是今儿个侯爷进宫里闹的那一场,才惊动了九华宫”

    “诶!”

    话没说完,贾蔷就摆手打断道:“那哪里叫闹,公公说偏了。”

    心里又有些无语,公主的丈夫叫驸马,郡主的丈夫却不叫郡马,而叫仪宾。

    贾蔷没想到,宫里还能来这一手

    不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郡主比公主还是差得多,公主所居之地叫公主府,可用太监宫人,类比王府。

    郡主所住的地方却叫仪宾府,嫁到贾家也不过另挂一块牌子,不挂也成。

    享受三品待遇的仪宾,又如何比得上国公府一等侯?

    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每年有几百两银子的禄米罢。

    另外就是,郡主所出之子,可向宗人府申请一个轻车都尉的爵位,也是三品。

    虽不能世袭,却也算是一个可立身的前程

    张公公年轻颇有眼色,连忙点头道:“是是,奴婢这嘴真是有毛病!”

    贾蔷笑道:“好了要不,本侯陪着公公吃两倍水酒?”

    张公公明白人,知道人家要送客了,笑道:“这倒不必了,宫里娘娘正等着回信儿呢。”

    贾蔷一边往外送客,一边忽地笑呵呵问道:“公公可知,昨儿个到底是哪位娘娘,安排的指婚?”

    张公公闻言面色一变,宝钗的眼睛也明亮了下,杏眼睁圆的看向张公公。

    张公公犹豫了稍许,最后一咬牙道:“原也不是甚么机密之事,便是奴婢不说,宫里贵妃也必然会告诉侯爷。昨儿个,是吴贵妃操持的此事。”

    说罢,再不敢多留,唯恐贾蔷多问,这位黄门侍郎脚不停顿的一溜烟自己出了门,急急回宫去了。

    吴贵妃

    贾蔷眯了眯眼,心中有了成算,回过头来,就要告辞,却见一张不施粉黛却极白净的俏脸上,一双明亮的有些吓人的杏眼,正盈盈望着他。

    这一刻,贾蔷忽然想起一句诗来:

    淡极始知花更艳。

    不过,也只惊艳了稍许后,回过神贾蔷微笑道:“我就不进去了,薛妹妹替我向姨太太和薛大哥说一声,西府那边老太太还等着教训我,去迟了又是一桩罪过。刚才,也是在门口正好遇到了宣旨的公公,这才一道进来的。”

    宝钗点了点头,轻声应下后,便目送贾蔷大步而出。

    她在廊下站了很久,直到又一阵清风拂过,宝钗才忽然发现,不知不觉,似凛冬散尽,春意已至。

    果不其然,再望向庭院内的梨树,枝丫上,不知何时,几朵小小的白花骨朵,已结上了枝头

    荣国府,荣庆堂。

    贾蔷到来时,里面已经得了信儿的贾母等人都等着。

    贾蔷进来后,先与贾母见礼,见她果然是一张阴沉脸,被叫起后倒是先道了歉:“今儿留老太太在尹家,是我的不对”

    贾母在意的却不是这个,她沉着脸道:“姨太太家的事如何了?”

    贾蔷未直接答话,而是看了眼堂上其他人。

    此时除了王夫人、凤姐儿外,还有邢夫人、李纨并宝玉、三春、湘云等姊妹们俱在。

    贾赦虽不知做甚么去了,贾政和贾琏倒是在。

    目光扫了圈后,贾蔷淡淡道:“方才宫中传下旨意来,将薛家妹妹的指婚,改为充认长乐郡主的才人参赞之职,伴随长乐郡主进学读书。”

    此言一出,旁人不说,贾家姊妹们却纷纷大喜起来。

    虽未出声,但彼此相看的眼神里,满满都是对宝钗的祝福!

    然而却不见贾母有多高兴,她看着贾蔷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贾蔷答道:“我去求了尹家太夫人,太夫人应了我此事,就带我一道进宫陛见了。”

    贾母闻言脸色愈沉,怒声道:“我便知道是如此!方才听人说了梨香院那边来了传旨的人,还和你一道,我就知道必是你做成的此事。原我不该说甚么,太太也在,即便不提贾家和薛家多年的世交老亲,便是太太的体面在,我也不该说你甚么。可这件事你做的不成体统!太太,我这般说,你可着恼?”

    王夫人面色淡淡,微微欠了欠身,道:“老太太说的是,我怎会着恼?如今我是贾家的太太,是贾家人,合该站在贾家的立场上来。”

    贾母闻言,瞪向贾蔷道:“你可听到了?”

    贾蔷有些不解,道:“老太太,太太,你们到底是甚么意思?今日老爷、太太急急将我从尹家叫回,难道不就是为了给薛家解难?”

    王夫人苦笑一声,摇头道:“此事原是我的不是,方才也像老太太道了恼。但我着实没想到,蔷哥儿你会求到尹家太夫人的头上。”

    贾蔷还是不解:“求到尹家太夫人处,又怎么了?”

    王夫人一滞,有些话她也不好直说。

    邢夫人就没这个嫌碍了,心中不无幸灾乐祸的笑道:“蔷哥儿,这个人情实在太贵重了。这个人情便是对贾家、对宫里的贵妃,都有大用处。而且,怕也只能用一次。我说个不好听的,这个人情落在贾家,怕是能给宝玉求回个公主来都够了。你倒是大方,就这样随便的用了出去。”

    贾蔷皱眉道:“宝玉没有公主一样能活下去,薛家不解决麻烦,却是要出人命的。”

    邢夫人不大乐意道:“嫁给皇子为侧妃,原是荣耀的事,岂有那么凶险?换作别家,求都求不来。”

    贾蔷不愿和她多理论甚么,自求问心无愧便是。

    贾母看他这张脸色,便知道必是油盐不进,心累的摆手道:“罢,左右是你自己赚下的人情,你想怎么使都是你自己的。我只是提点你一下,这样的人情,一辈子也未必能有第二回”顿了顿又想起来问道:“长乐郡主是哪一个?我怎么没听说过,是哪家王府的?”

    贾蔷道:“今日请了尹家太夫人进宫,不想被九华宫皇太后那里知道了,便请了过去,正巧太上皇打醮出来,得闻尹家事后,就赏了尹家姑娘一个郡主,封号长乐。”

    此言一出,满堂肃静。

    继而炸锅!

    凤姐儿最是高兴,一迭声叫道:“哎哟哟!哎哟哟!这么说来,咱们家要多一个郡主了!老天爷,才出了个贵妃,是在宫里。如今倒多了个郡主,还是皇后娘娘的嫡亲侄女儿,岂不是双喜临门?值了值了,老祖宗,这下可值了!”

    贾母也转恼为喜,瞪眼贾蔷道:“这样的喜事,你早不说?!”

    连贾政也高兴的连连颔首,觉得不错,以为是喜事。

    至于贾家姊妹们,一个个嘻嘻笑着,多有取笑贾蔷之意。

    唯独王夫人,心里那股酸意,差点没把她的心给沤烂了!

    若没邢夫人刚才那句话倒也罢了,如今再想想,她就满心觉得,这个郡主分明就是贾蔷从宝玉这里偷去的!

    若没贾蔷,宝玉何止娶郡主,便是公主也娶得了!

    看了眼跟着姊妹们傻笑的儿子,王夫人垂下眼帘,拢在袖子里的手,攥的指甲险些刺破手心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样也可以?

    大明宫,养心殿。

    尹皇后将尹家太夫人送去凤藻宫偏殿歇息后,又折回了养心殿。

    隆安帝见她到来,眉尖轻轻一挑,问道:“钟粹宫那里如何处置的?”

    尹皇后苦笑道:“这等事,臣妾又能如何处置?吴妃一口咬定,并不知内中那么多恩怨,只瞧着薛氏是个合适的,就指给了恪勤郡王。人家还反问臣妾一句:薛氏女,侍奉不得宗室?毕竟都是些还没发生的事,难定罪过

    皇上,这个贾蔷,真是个异类啊。”

    她都没想到,贾蔷会借此事和尹家太夫人之势而来,搬倒了李曜

    隆安帝闻言,冷哼了声,不过沉默了稍许后,还是道:“韩彬和林如海数次上书与朕,言及此子时,都道他有赤子之心,朕原还不解,一个对太上皇说出那样话的人,是怎样的赤子之心。今日算是见着真章了。”

    尹皇后苦笑道:“其实想想也是,太上皇何等天纵之才,又岂会为几句溜须之言如此厚爱于他?必也是看出了这个孩子非同寻常。今日,换个人说出这番话来,怕是早被皇上驱逐出去了。在潜邸时,皇上最不爱听的,就是这样的话。今日却听进心里去,可见也认可了他,确有忠孝之心。”

    隆安帝想想也觉得好笑,道:“大燕的天下,是朕的,是天家的,也是百官万民的。这样的话,高祖皇帝在讲,世祖皇帝在讲,太上皇景初朝时,也在讲。列祖列宗们讲的苦口婆心,有用么?到了朕这里,一次也没讲过。因为朕知道,朕说出来,那起子黑心的混帐,也不会听进心里去。但朕看得出,贾蔷真是这样想

    哼,若大燕的世勋皆如此想,朕要省多大的气力!那起子混帐,一个个恨不得把朝廷的都扒到他们家里,吃空饷,喝兵血,更甚者还妄图拥兵自重,不知死活!”

    当下世道的主流,仍是先宗族,后家国。

    当然,圣人大义教的是以大忠大孝,君父为先。

    但事实上,连天子也默认宗族为先的规则,因为这更符合人性。

    亲亲相隐,便是这等潜规则下的产物

    如今陡然蹦出个如此伟光正者来,隆安帝还真有些不适应

    但,他心里仍然受用且喜欢。

    愈是这样的,反而愈珍贵。

    他打算,借此事于朝廷上做些章,敲打敲打那些勋臣世族,和一个个满口忠孝仁义的官们。

    贾蔷先拿开国功臣一脉的勋门开刀,清缴亏空,也寻到了大义之名

    贾蔷此举,之所以震惊神京城,便是因为在外人看来,他疯起来连“自己”都敢往死里打。

    这个“自己”,便是贾氏宗族。

    先拿世代与贾家交好的亲厚之族开刀,岂不就是在自残?

    大感孺子可教的隆安帝自然不知道,贾蔷前世时,除了极少数地域外,国内大部分地方,都早已废除了宗族的概念。

    莫说三代以外的远亲,就是同祖父的堂兄弟间,关系亲近的也越来越少。

    这也是贾蔷一直以来,很难真正融入贾家的原因。

    前世二十多年来的亲戚都不怎么走动,才穿越过来大半年,就成了贾家的孝子贤孙?

    当然,既然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他也只能慢慢的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去了解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