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192章

红楼春-第192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似不除贾氏国贼,就要国将不国

    隆安帝深沉的目光在百官中一一扫过,最终,落在二品官员行列中,一十分瘦弱的林如海身上。

    林如海原本是被下了恩旨,准他半年内不必上朝折腾的。

    官员上朝,哪次不是半夜三更就爬起来,到了宫门下挨冻受饿吹冷风?

    林如海折腾一回,脸色明显不大好看。

    隆安帝眼中闪过一抹关怀色,终于开了金口,身旁太监戴权敲了下金缻,殿内安静下来,就听隆安帝问道:“林爱卿,你和贾家颇有渊源,朕记得当年你中探花郎,是先荣国贾代善亲自相中了你,选你做了他的东床娇客。如今贾家落到这个地步,你怎么说?”

    满朝文官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有人审视,有人冷笑,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恨其不速死,当然,也有不少人,还是关心他的

    不管何种目光和眼神,在林如海这里,却都风轻云淡,恍若不存。

    他有些颤巍的出列,双手捧着笏板拱手一礼,道:“皇上,臣和贾家的渊源再深,却也深不过王法。这些事,倘若果真为贾家所为,那还有甚么可讨论的?臣不明白朝廷上的百官,为何如此激愤?难道,谁会护着犯下如此罪恶的凶徒?”

    此言一出,那些心向林如海的官们,齐齐附和,更有甚者,还叫起好来。

    无论如何,道德王法的制高点不能丢。

    但是,又没有将话说死。

    林如海此番应答,不仅抢回了制高点,留下了调查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将群情激奋的道义给抹去了

    隆安帝眼中都闪过一抹激赏,这就是他选的肱骨重臣,历练了这么多年,再回朝中,虽显得势单力薄,但也绝不是好相与的。

    他不给那些人反击的机会,接口问道:“那依林爱卿之意,此案当如何调查?”

    林如海摇头道:“此案既然证据确凿,那就将贾家人招进殿上,看他们怎么说就是。若认了,自有王法招待。若不认,便由三司、绣衣卫去查证就是。”

    说罢,他又摇了摇头,声音很有些虚弱道:“逢十朝会,并非百官都需到场,原是皇上为了体谅朝臣上朝艰难,也不愿让百官因为虚礼耽搁了实务,特意恩准,无必要大事,不需上朝,在衙中办差才是正经。臣没想到,一件并不难查清的公案,就引得百官上朝,臣还以为是月底大朝到了。”

    这番话,意思就更深了。

    为了一个贾家,惊动了百官。

    贾家有这个分量吗?

    分明便是有人串联结党!

    林如海清望极高,即便是科道言官,也不敢轻易下场和这位德高望重的功臣辩驳。

    再者,林如海说的明白,只要证据确凿,谁都护不住贾家。

    他们手里握的证据确凿吗?当然!

    所以,又何必再争一时口舌之长短?

    军机领班大臣荆朝云却笑了笑,问道:“林大人身子骨不好,皇上也恩准了不必上朝,今儿林大人又为何事来上朝?”

    林如海看向这位权倾两朝的相国大臣,淡淡笑道:“荆相问的好啊,本官今日,确有要事上朝。”

    说着,从官服袖兜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账簿,看着这本账簿,不少官员都微微变了面色。

    便是龙椅上的隆安帝,都微微眯起了眼睛,很显然,他都没想到,林如海会将此事捅破。

    隆安帝心里忽然烦闷起来,他难道不知道内务府的勾当和龌龊?

    可是眼下实不是捅破此案的时候,里面的水,着实太深。

    查到最后,万一查到太上皇那边去,他这个天子都无法下台,更何况林如海?

    好在,林如海接下来的举动,让隆安帝又重新安下心来

    只见林如海举了举那本账簿,却没有上呈之意,而是问荆朝云道:“荆相可知,这是何物?”

    荆朝云微微抽了抽嘴角,摇头道:“不知。”

    林如海笑了笑,道:“这是吴家的货栈,借内务府的官道,走私商货的账簿。北到厄罗斯,东到扶桑高丽,南到南洋诸国,西到波斯、莫卧儿诸国。好啊,南来北往,东去西向。吴家赚的是盆满钵满,可惜,却连一分银子的户税都没交上来。商税,占据每年的国库税银,将将不到一成。我大燕黎庶亿兆,行商无数,为何商税就这么点?”

    荆朝云提醒道:“林大人既然暂为计相,当明白商税是世祖皇帝亲口定下的,没有议论的余地。”

    林如海摇头道:“就算是世祖皇帝曾说过:商贾多重利而忘义,需要常常压制其地位可是难道不应该课以重税才叫压制吗?

    好,商税多寡,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暂且不去讨论。

    只是臣不明白,为何连那么低的一点户税,吴家都不愿交?

    吴家货栈开了那么多年,他不交,朝廷居然也查不到

    要不是昨日五城兵马司前去西市查火禁,发现吴家违禁占地,对其进行查封,户部到现在都不知此事。

    皇上,臣今日之议,并不是只为了针对一个吴家。

    吴家以权徇私,以奴仆反抗袭击官军,自有朝廷王法计较,臣为户部侍郎,不便多理会。

    只是臣如今暂署户部掌印,今日想议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吴家,逃不得户税!

    另外,就是要彻底禁绝,再有吴家这样的官商,假公济私,利用朝廷的官道,肥了自己,却损害朝廷的利益。”

    连荆朝云都忍不住同情起吴家来,这还叫不是针对吴家?

    吴家都被你当成了擦地的臭抹布,在地上来回反复摩擦的沾了一身臭狗屎,洗都洗不掉,这还不叫针对,甚么还叫针对?

    隆安帝也是头大,不过好在林如海没有捅破账簿里面到底是甚么的意思,他索性摇了摇手,道:“既然今日之议,和贾家、吴家两家相关,那就传两家当家人上殿,让他们当面说清楚!”

    “你说甚么?”

    半个时辰后,一名都察院御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着被传上朝的贾蔷,大声问道。

    贾蔷淡淡看了他一眼后,对隆安帝道:“此案顺天府尹韩琮最清楚不过,当初修国公府被围,韩大人就警告过臣,要引以为戒,不要以身试法。既然有教训在前,臣回家后,便开始查证,没想到,果真查出了许多刁奴打着主家旗号,为非作歹之事。昨天贾家已经彻查诸奴,并送官法办了。”

    一刑部右侍郎看着贾蔷冷笑了声道:“果真都是家奴干的?本官看也未必吧?最好还是好好审一审,也好还贾家清白。宁侯,不知那些刁奴如今何在?”

    贾蔷淡淡道:“主谋大多都死了”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立刻就有御史弹劾贾蔷,心怀叵测,诡辩奸邪,朝堂之上居然还敢耍这等把戏,藐视天子和百官之智!

    这位御史一说罢,呼啦啦一片又是几十上百人一起附议弹劾。

    隆安帝也皱起眉头来看着贾蔷,他以为,贾蔷不该是这等嚣张之人啊。

    这个做派,就有些非人臣之礼了。

    却不想,贾蔷脸色比百官的还难看,沉声道:“昨天贾家两府刚通了气,决定将所有管家、管事等侵占了贾家巨万家财的奴才拿下,送官法办,不想那些下人居然提前知道了消息,皇上,臣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提前知道的。

    在贾家清理门户前,这些刁奴便铤而走险聚众作乱,一把火烧没了半个国公府!

    另有荣国府袭一等将军贾赦腹部中刀,肠子都流了出来,这会儿还在被抢救,未知能否脱离危险。贾赦之子贾琏,同样身受重伤。若非臣及时得到消息,带亲卫赶往西府,拼死杀敌,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居然有人以为昨夜之事是我贾家杀人灭口?你们怎么不干脆认为是苦肉计?

    皇上,臣请皇上恩准,派两名御医前往贾家,一来为贾家人治伤,二来也可查证一番,我贾家到底是不是在用苦肉计!”

    此言刚落,就听一旁传来一道冷笑声:“真真是好笑,就算是真的,贾代善当年何其了得,如今长子长孙却被一群家奴给打成这样,简直荒唐!这就是我大燕的武勋将门?”

    ps:为啥有人说我种马怎么想的丫鬟还是丫鬟,二婶婶还是二婶婶,慢慢看嘛,急啥子啊。拿最终的结果来倒推,那还有啥意思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吴家跌倒,隆安吃饱

    贾蔷简直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身旁这位与他一同被叫到殿上,等待回话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吴天佑。

    他看了吴天佑好一会儿,方道:“贾家的确不如先祖远矣,但贾家至少在叛军中,还敢拼死一击。东路院大老爷贾赦也没有投降屈从,而是战至几乎身陨。贾家的确治家无方,如果吴大人认为这是笑话,那本侯无话可说。以宽容之法治家,却养出了这么多背主的奸佞奴才。侵占贾家家财不说,还假公济私,更打着贾家的旗号,为非作歹,胡作非为!这样的奴才,到头来反咬主子一口,着实不让人意外。吴大人说是笑话,贾家认了。”

    “你”

    吴天佑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喷在金殿上。

    而百官闻言,几乎笑出声来。

    甚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贾蔷一个字都没骂吴家,但却比骂娘更狠!

    这哪里是在说贾家作乱生事的奴才,分明就是在骂吴家啊!

    也是巧了,内务府干的活计,和贾家那些管家、管事又有甚么区别?

    惊人的相似啊!!

    龙椅上,隆安帝面色阴沉,看着吴天佑喝问道:“吴家在西市的货栈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天佑跪地后,满满的悔恨道:“皇上,臣常年忙于公务,对于家中疏于管教,没想到,那起子孽障竟然敢借着臣的名声,开了个劳什子货栈。开货栈就开货栈罢,我朝虽抑商,却不禁商。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的就是居然敢漏税!臣昨晚得知后,已经狠狠教训过他们,并勒令今日让他们清空所有,押送三十万两银子去户部!连补带罚,一次交清。臣还警告他们,干脆就别再开那劳什子货栈了,臣自有俸禄,养得起家眷老小”

    军机大学士罗荣笑道:“吴大人能一次缴补三十万两税银,想来是连老本儿都交空了。这个态度,起码是好的”

    朝堂上大臣纷纷称是,觉得这个数字,的确有诚意。

    连隆安帝都微微颔首,想起了去岁内库艰难时,吴贵妃还出了把力,从娘家借了二十万两银子回宫。

    如今吴氏犯错,罚三十万两入国库,隆安帝觉得还有些狠了

    然而正当他准备宽宥吴家时,却听贾蔷厉声爆喝一声道:“吴天佑,你好大的胆子!你真真是无可救药了,你当着天子的面,和满朝大臣的面,你居然敢说谎!!”

    这似曾相识的场景,让隆安帝面色不禁古怪起来,到口的话又咽了下去,他想看看,这位赤子之臣能说出甚么花儿来

    这声音将心本来都放下去的吴天佑唬了一大跳,魂儿差点没飞出去,他惊慌回头,看向贾蔷道:“你你胡说甚么?”

    贾蔷看着隆安帝拱手道:“皇上,不止吴家门下有货栈营生,臣相信,不少大臣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些买卖,毕竟京城大,居不易。本朝并不禁商,能正经做些营生有些进项,总比贪腐来得强。而家里营生做的越大越好的人,心里就一定明白,生意买卖一旦做大了,甚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渠道!渠道越广,越顺畅,越垄断,其中的利用金山银海来形容都不为过!

    吴家货栈里,有厄罗斯的商货,有扶桑、高丽的商货,有西域的商货,还有南洋及欧罗巴的商货。这些商货,若是寻常商贾来经营,能通一路,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因为渠道太难铺开,一路上的花费嚼用都不知凡几。

    可吴家,利用内务府的皇家渠道,南来北往无往不利!臣怀疑,他家货栈下的商人,沿途连客栈都不用住,直接住在官方驿站里,连吃喝和马匹的草料都用的是官家的。

    如此一来,不管往哪个方向去,来回一趟,没有十倍的利,臣请皇上斩臣项上人头!

    最重要的是,吴家货栈出关,绝不会空手而去,不管是往外运丝绸、运绸缎、运盐、运铁、运漆器乃至粮食,只要出了关,又是一笔巨大的营收!

    吴家所得之资,绝对比豪富之名满天下的扬州盐商更多十倍!

    皇上若不信,现在抄了吴家,若无千万家资,臣甘愿领罪!”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然而这些声音,都压抑不住贾蔷清寒响亮,落在吴天佑耳中却如魔鬼般的声音,他大声道:“皇上,臣昨日刚刚查封了吴家货栈,今天逢十小朝上,就是百官弹劾!昨天查封吴家货栈后,臣刚离开不久,立刻就有不下二十名京中各部衙的官员,去恐吓威胁乃至利诱兵马司兵丁离开,撤下封条。臣不想去说那些官员的名讳是甚么,此案果真深查下去,怕是半个朝廷都要陷落。毕竟,连军机大学士都出面护着他

    但是,吴家这个罪魁祸首,却绝不能放过!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在君父和满朝文武面前,吴天佑居然还敢在陛下面前卖惨,拿着区区三十万两银子,来打发皇上和朝廷。

    此人简直无可救药到了极点,三十万两,连这些年吴家商队在驿站里白吃白喝白住的嚼用都不够!他也敢拿来糊弄陛下,他当打发叫花子呢?

    他居然还敢自称忙于公务,疏于管教?九边关卡的大将,怕是被他吴家收买干净了吧?他吴家想造反不成!!”

    怒极之下,贾蔷返身一脚将跪在金砖上的吴天佑踹翻。也让他见识了番贾家武功

    龙椅上,隆安帝的脸色这次才是真正难看起来。

    百官都不敢出声了,他们多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即便家里有做生意的,但鲜少有吴家这样,做到这个份上的。

    家资千万,那可真正是富可敌国啊!

    大燕一年的税银才不过三四千万两!

    若只富,那也没甚么,可富成这样,就已经带有原罪了。

    更何况,还是盗窃原本属于天家内务府的财富!

    吴天佑都知道他完了,因为贾蔷说的这些事,根本就不经查。

    哪怕吴家本意不过是多赚些银子,况且真没贾蔷说的那样夸张,每年赚的银子,几乎一半都要送出去打点。

    但他现在就算解释,也没机会了。

    没看到贾蔷说完吴家家资千万时,龙椅上隆安帝的眼睛都已经红了么

    吴家,这次真的要变成无家了

    在隆安天子的暴怒中,吴天佑瘫软在地

    布政坊,林府。

    忠林堂上。

    梅姨娘细心的用温热的帕子替林如海擦拭了脸和手,用上了参茶热汤,让他服用后,林如海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

    贾蔷巴巴的看在眼里,又看向一旁穿一身苏绣木槿浅红纱裙裳的黛玉。

    黛玉俏脸一红,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那眼神分明是在告诉某人:做你的春秋大梦去罢!

    虽如此,还是起身,“凶巴巴”的给贾蔷添了杯参茶。

    林如海回过神后,觑了贾蔷一眼,淡淡问道:“贾家如何了?”

    贾蔷来不及享用参茶,忙坐正答道:“不碍事了,我同老太太也说了,这次是好事。从今往后,家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也就都拾掇的差不多了。往后,她正经享福受用就是。”

    林如海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去问细节经过,只看结果,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