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311章

红楼春-第311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蔷见李纨看到他来后,激动的往里面通传了声:“蔷哥儿回来了!”

    贾蔷不无埋怨道:“大婶婶何必等在这里?虽已入春,夜里到底还有些寒凉。”

    李纨却笑道:“了不得呢,老太太一盏茶功夫催一道,我还没坐下就要往外跑,索性候在这里。这不,总算等到人了?”

    李纨不是黛玉、宝钗或是凤姐儿那样让人见之惊艳的美人,更不是可卿那样令人勾魂妩媚到骨子里的女人。

    她虽生是个美人,但严苛的家教,似是让她忘记外表,变成了个只记得本分的女人。

    贾珠在时相夫教子,侍奉舅姑。贾珠死后,满腔希望都落在了贾兰身上,别无所求,如同槁木。

    只是,贾蔷却觉得,她并不是真的清心寡欲之人。

    至少在钱财上,她对金银之渴望,不亚于凤姐儿。

    而凤姐儿之所以瞧不上她,便在于凤姐儿虽也贪婪,却在嚼用上大方。

    李纨着重银子,却在花销上十分小气。

    贾蔷打量她一番后,觉得有些有趣,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隐瞒李守中被打之事。

    李纨被贾蔷打量的有些心慌奇怪,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道:“蔷哥儿,可是有甚么不对的地方?”

    贾蔷叹息一声道:“方才,我看到李祭酒了。”

    听闻此言,李纨先是一怔,随即才面色大变,惊慌道:“蔷哥儿,我父亲他他”

    贾蔷摇了摇头,道:“大婶婶且放心”话没说完,就见鸳鸯挑开新红毡帘出来,笑道:“怎还不进去?老太太都要出来了。”

    贾蔷闻言,方与心神不宁的李纨入内。

    鸳鸯跟在贾蔷身后,小声说了句:“老太太今儿累狠了,好侯爷,今儿可别招她生气了,可好?”

    贾蔷闻言顿住脚,回头看向鸳鸯,只见灯笼下,鸳鸯一张鹅蛋脸,高高的鼻子梳着硼头,两边腮帮微微的几粒小雀斑,一双大眼睛含羞却又勇敢,真是水葱一样的一个俏美丫鬟。

    贾蔷往后倾了倾身体,作恐吓状。

    然而鸳鸯居然没害怕,眼神虽然一缩,但紧跟着,咬着较为丰润的下嘴唇,反倒往前挺了挺身子,以示不惧。

    只是,贾蔷敢肯定,她去了裹胸布

    弯起嘴角冲鸳鸯笑了笑,贾蔷方回过身去,阔步入内。

    鸳鸯冲他背影皱了皱鼻子,又浅浅抿了抿嘴,方跟着入内,重回贾母身后站着。

    “蔷哥儿,怎么说,怎么说?”

    “蔷哥儿,老爷署名的那折子可取回来了?”

    贾母一见到贾蔷,激动的站了起来,一迭声问道,满脸的担忧。

    贾蔷点头道:“已经烧了老太太,要我说以后这些事你还是别管了,白白跟着担心害怕不说,也没甚么用,没的伤神又伤身子骨。”

    贾母闻言,眼泪都落下来了,道:“但凡你们能省心一点,我又何至于此?你虽明白道理,可数你最能折腾!也罢,早早晚晚让你们贾家爷们儿给气死,我也好去见国公爷。”

    贾蔷也不知说甚么才好,贾母身旁陪着等候的王夫人却等不及了,问道:“蔷哥儿,到底如何了?老爷可是没事了?”

    事关贾政,乃至整个荣府的命运,由不得她不担忧。

    贾母也顾不得委屈了,忙追问道:“对对,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贾蔷面无表情道:“工部郎中常松,是受了工部右侍郎韦铭的唆使,前来诱使二老爷署名的,为的是让世人看到,皇上身边贵妃的父亲都在反对皇上,那皇上岂不是愈发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傅试是忠顺亲王打发来坑二老爷的,忠顺亲王知道这伙子废物必败,正好知道傅试因求官不成而暗恨在心,便许诺了他一个官位,只要他能让贾家卷到这桩大案中来。

    这两边,虽然初衷不同,却都存了让贾家死无葬身之地的念头。他们还让老爷在联名上书的折子上,把名字写在第一位,二老爷居然真的就写上去了,他们自己倒没署名。对了,还有一个署名的,就是大婶婶的父亲,还有国子监的几百个监生!”

    “啊?”

    这下,连贾母、王夫人都知道事情的可怕了。

    李纨更是唬的用素色绣帕掩口,落下泪来,满眼惊惧。

    贾蔷摆手道:“常松、傅试已经被我拿下,关进牢里,罪行也都写了供书,签字画押。另外,李祭酒虽有些执迷不悟,但看在大婶婶的面上,我没拿他下狱,只是让人送了他回家,看着他,别让他再做傻事。果真这联署了几百个国子监监生名字的折子送进宫里去,李家少不了抄家流放的下场。就是丢了性命,也是等闲。不过,眼下暂时没事了。”

    “谢天谢地啊!”

    “谢天谢地呐!”

    贾母、王夫人连李纨一并,念起佛号来。

    贾蔷摆手道:“今日事暂且就这样,但二老爷那边,我是说不通了,就看老太太、太太你们怎么办。这一次,我冒着极大的险,对两个官下手,明儿还不知要被怎么责难。族长该尽的责任,我自问是没有亏欠的。但,绝不会再有下一次,我不会把自己的前程,毁在给愚蠢之人擦屁股上。”

    说罢,贾蔷与贾母一礼后,一甩袍袖,转身离去。

    等贾蔷走后,贾母气的颤抖,道:“那个孽障,再敢去作死,就先勒死我!就让他在宗祠跪着,明儿也哪都不许去!多咱想明白道理,多咱再起来!一大把年纪了孽障啊!”

    翌日寅初,距离天明还有很久,贾蔷就从空荡荡的卧房起身。

    洗漱罢,也没去厨房,就直接到前院,和商卓等亲卫们一道吃了个早饭。

    同甘共苦,在前世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作秀,非但不感动反而还会嘲笑,并在心里给对方丢个臭袜子

    但在当下,一个侯爷能和一群亲兵毫无顾忌的一起吃饭,那份被当做家人一样的感动和尊重,是真正融入心底的。

    也算是无心插柳之举

    吃罢,一行人直往东城兵马司衙门。

    “皇上恩旨,准东城兵马司扩军至两千,因为特殊时期,所以军费不必经兵部,可以从户部直领。”

    “人手从帮闲里转正,平日里表现好的优先考虑。”

    “另外就是,如今整个神京城,可调动兵马者,唯有兵马司。”

    “先前不是有几个坐地虎大户,背后站着几家王府和景初老臣,因为担心惊动太上皇,所以没动么?”

    “这一次,全部扫清!抄拿所得,用于扩充人手。两千正军,按过往比例,至少要一万帮闲。咱们养不起那么多人,但八千还是要有的!”

    隆安帝虽然准许他,若是能多弄些银子,可以连其他四城兵马司一并扩充了。

    但贾蔷又不是傻子,连步军统领大都统的位置他都知道舍弃,又怎会在神京城内弄出数万大军来?

    将东城兵马司扩到一万人,正好是一条红线。

    少了不够用,多了引忌讳。

    高隆原本就是军伍出身,起初也看不上兵马司衙门这样的渣渣地方,那些破烂兵油子也叫兵?

    但没想到,短短数月时间,就发生了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他更是要代贾蔷,执掌万人大军!

    尽管,这一万人分散到京城各处去后,水花也漂不起几个,但也已经比他当年在边军时强百倍了。

    高隆看着贾蔷笑道:“如今果然不一样了。”

    贾蔷笑了笑后,提醒道:“半点大意不得,军纪一定要愈发严明!”

    又看着身边一些士卒,尤其是当初在立威营下一起杀出条生路活下来的那几十人,道:“别的兵营,哪怕是十二团营,和边军大营,从来没有发过足饷过,这一点,你们自己心里也有数。但兵马司衙门,从没有克扣过一钱弟兄们的血汗银子。我贾蔷,绝不喝弟兄们的血!但是,我做到了,你们也要对得起我。如今朝廷上各处都是盯着我的人,若军纪不严,犯了过错,他们就会弹劾我,想要我的命!该何去何从,我不多说,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只说一点,果真犯了军纪,被行军法时,莫要怪我不讲兄弟情面。”

    周边士卒多是屠狗之辈出身,能靠近贾蔷周边的,除了那些老弟兄外,基本上都来自太平街。

    此刻听闻贾蔷之言,一个个恨不能将心掏出来!

    正事说罢,贾蔷又和他们一起吹了会儿牛皮扯了会儿淡,说了几个笑话,最后叫了几个家里困难有病人的士卒到一旁谈了谈,替他们寻了名医,解决了后顾之忧,但又叮嘱他们别声张

    一直到了卯正,贾蔷才和越来越多挤进衙门吹水的兵卒丁勇们告辞,他要进宫哭灵了。

    其他人,也要各自归位执勤。

    高隆送贾蔷出了衙门大门,看着周遭士卒不舍的神情,笑道:“侯爷天生适合在军营里过活!”

    贾蔷呵呵一笑,道:“往后会多来的。”

    说罢,翻身上马,在一众亲随的护卫下,往皇城打马而去!

    大明宫,养心殿。

    烛光照的大殿通明,殿外仙楼佛堂内,无量寿宝塔上的铜铃随晨风吹拂作响,回荡在殿内,恍若梵音阵阵。

    然而,即便是这佛梵之音,此刻也不能平复隆安帝心中的怒火,他脸色黑的吓人,养心殿内的宫人,连大气都不敢喘息一声,心中却不断感谢上苍,因为尹皇后在此。

    尹后看着隆安帝恼怒成这样,叹息一声宽慰道:“皇上,快莫着恼了,保重龙体要紧。国丧二十七日,这才刚开始呢。至于九华宫那边天下老太太,多偏疼小儿子些,岂非常有的事?您还是想开些罢。”

    昨夜贾蔷折腾了半宿,宫里却比外面更不素净。

    得闻义平郡王李含被打发去守景陵,忍了一天委屈和愤怒的田太后,终于在寿萱殿内彻底爆发了。

    死活要去太上皇梓宫前哭灵

    隆安帝跪她,求她保重身体,她反过来要给隆安帝磕头。

    这是要生生逼死隆安帝这个长子啊!!

    事后,以整个九华宫的宫人从上到下遭到大清洗,悉数发往景陵守皇陵为代价,又生殉了几个太后跟前的心腹女史和昭容、彩嫔。

    最终,才算控制住了局面。

    只是母子之间,已然成仇。

    田太后是真的打心里认为,太上皇之死,和隆安帝脱不了干系。

    这位老太太一辈子在宫里,见过太多阴谋诡计和血腥背叛,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太上皇是因为弄混了两味药暴毙的。

    有了这个成见在,再听说小儿子因为给太上皇鸣冤叫不平,竟被打发到皇陵守陵,等同圈禁。

    对于隆安帝那份原本就不甚深厚的母子情,也就愈发消磨殆尽了。

    眼下,田太后虽被尹皇后百般赔不是,又用了安神静心的药睡下了,可国丧大礼上,怎可少了太后?

    担心太后不出面是一个苦恼,而担心她在国丧大礼上,说出甚么惊世骇俗的话,则又是另一重更大的苦恼。

    若说当世还有哪一位,能对隆安帝这位天下至尊造成严重威胁,那么也只有这位当朝太后了。

    偏偏,孝道当前,隆安帝还真没甚么好法子。

    正当他头疼欲裂时,一个黄门内侍猫儿一样悄悄进来,禀道:“万岁爷,宁侯贾蔷进宫了。”

    隆安帝闻言,捏着眉心的手顿了顿,道了声“宣”后,抬头对尹皇后道:“昨儿这小子,又干了件大事,不过,是好事。”

    尹皇后闻言,天香国色的脸上,修长的凤眸中闪过一抹亮色,微微笑道:“昨儿个,多亏贾蔷出声,不然五儿要被人欺负狠了去呢。回头,臣妾要好好犒劳犒劳他才是。”

 第四百九十二章 清扫东城清扫东城!

    “起来罢。”

    养心殿内,黑着一张脸的隆安帝目光如鹰眼一般盯着贾蔷,叫起后,哼了声问道:“昨晚你又折腾甚么去了?”

    贾蔷规规矩矩的将袖兜里的两份供书拿出来,戴权见了忙上前接过手后,转呈给隆安帝。

    隆安帝拿到手里却没有先看,仍是看着贾蔷,等着解释。

    贾蔷便简略的将昨日发生的事说了遍,甚至都没有替贾政做甚么掩饰,不过最后还是分辩了两句,道:“皇上,臣以为贾政和李守中,与常松、傅试、韦铭、李祐等人不同。这二人迂腐是迂腐了些,愚蠢也愚蠢许多,但这样的人,其实还是抱着一些公忠体国之心的。当然,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一个是非不明,对错不分的罪过。所以臣建议,免了他们的官职,永不录用为上。”

    “你建议个屁!”

    隆安帝出乎了尹皇后意料的骂了句粗口,这让尹皇后柳眉轻轻一扬,就听隆安帝又训斥道:“朕看你就是得意忘形,恃宠而骄。你还胆敢假公济私,徇私枉法?贾政和李守中是你们贾家的人,你就网开一面?”

    这方面确实理亏,本也没指望瞒过隆安帝。

    贾蔷干咳了声,道:“臣,这一次的确是有些假公济私。但皇上,不是臣狡辩,只是若此二人果真包藏了祸心,那臣绝对不会放过他们。道理很简单,臣早就和贾政出了五服之外,虽是同宗,但分家几辈子了,关系实在一般。当初臣被贾珍迫害时,也没见哪个出来帮臣。李守中就更不用说了,连话都没说过。所以,臣犯不着冒着担负悖逆大罪的风险,替他们藏匿罪过。

    只是臣发现,这二人纯粹是读书读坏脑壳的愚人,所以才认为没必要和他们较真儿。当然,若想抓他们,随时都可以。

    因为他们都是小角色,可以对付,但常松、傅试和他们背后之人,才是真正的阴险。

    皇上,那韦铭如此做派,臣不意外,他本就是奸臣。可是忠顺亲王李祐,此人看似大忠,实则大奸大恶,又身居要位,皇上,不可不防啊!”

    “说话小点声!”

    隆安帝一宿未睡,这会儿再听到贾蔷慷慨激昂之声,只觉得震得脑仁疼的厉害,隆安帝捏了捏眉心,道:“贾蔷,朕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国丧。其他的事,暂时无法一一理会。所以此事,朕就交由你去处置,李祐、韦铭处你先别管,先将其他各处风声压下来,出手要果断,尤其是国子监绝不能乱,务必使监生们不受奸逆蒙骗,你明白了么?”

    听起来,似是让他干脏活的样子

    呵呵,这怎么可能?

    贾蔷眨了眨眼,轻声道:“皇上,臣是五城兵马司的主事,怎好办这样的大事?昨儿也是赶到跟前了,为防止那起子小人今日来捣乱,所以才提前动了手,已经是逾越了规矩。所以真不是臣不肯为皇上分忧,实在是臣,不合适啊。”

    “大点声!蚊子一样嗡嗡叫,没吃饭么?”

    隆安帝居然只听了个模糊,心里气了个半死!

    让他小声点,却没让他学蚊子叫!

    贾蔷也郁闷,这声音怎算是蚊子?敢情这位至尊耳背,身体有点虚啊

    念及此,他目光下意识的瞟向了一旁的尹后。

    尹皇后见贾蔷脸都青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安抚道:“贾蔷,皇上这两日事情太多,昨儿一宿都未合眼,对你已经算是和颜悦色了,方才李景、李暄他们才被骂的狠呢。只是你如今也大了,眼下形势也大不相同,昨儿个你能主动为皇上分忧,皇上心里也是高兴的。如今朝廷百废待兴,诸事方兴未艾,正是你们这些俊杰年轻人大展拳脚的好时候,怎好推脱差事?你可莫要辜负皇上对你的一片厚望呢。”

    贾蔷道:“娘娘,臣虽然无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