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342章

红楼春-第342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你倒是可以去问问姨太太,薛家当皇商,和宫里联系素来紧密些,也关注的多些。”

    指着宫里的脸色吃饭,岂能不上心?

    贾蔷点了点头后,再不多留,转身出去。

    他走后没多久,贾母忽地皱起眉头来,面色也微微变了变,想起了过往的一些旧事来。

    又喃喃自语问道:“好端端的,怎问起他来了?”

    贾蔷带人前往家庙,此时家庙处已经聚集了百余贾家族人。

    贾蓉毕竟是宁国长房嫡孙,他的死,不可能悄无声息。

    莫说贾政,便是贾代儒、贾代修二位,都乘车过来看一看。

    然而贾蔷过来,第一句话就将诸人震的不轻:“蓉哥儿死了,且先停灵在这。过几天等敬太爷走了,一并操办罢。”

    一阵兵荒马乱后,贾政急道:“蔷哥儿,这话是怎么说的?敬大老爷上月不是还好好的么?”

    贾蔷道:“敬大老爷每日里炼丹修道,那些丹啊丸啊,都是甚么顽意儿,你们没听说过?连太上皇都总之,我昨儿才去看过,敬太爷每日里饭也不吃,只用那些丹药,想着早点羽化成仙。连觉也不睡,就守着丹炉。”

    贾政跺脚道:“都到了这个地步,合该好生劝劝啊!”

    贾蔷眉尖一挑,道:“二老爷去劝,正好你们还是平辈。昨儿我去劝,差点就让敬太爷给打了,幸亏焦大拦着。如今敬太爷是六亲不认,谁敢不让他修道炼丹,谁就是他的生死敌人。”

    贾琛叹道:“太爷是被那群和尚道士给弄的入了邪魔了,唉,怎就想不通呢?”

    贾现摇头道:“自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都想不通,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自命不凡的人,才会越想不通。你想想,如咱们这样寻常的人,才会这样想,别人炼不成,得不了道,咱们必然也炼不成,得不了道。唯有那极聪明之人,便会以为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越是这样想,越钻里面去了。这样的人,谁也劝不住!”

    众人闻言,都觉得大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等贾敬罢。

    一个个先同贾蔷见了礼问了好后,就都散了。

    如今贾族里不听话的刺头,要么在黑辽庄子上挖地,要么在哪个林场伐木,还是举家的那种。

    留下的,都是懂事的

    而见连贾代修、贾代儒两位硕果仅存的代字辈的老人,都乘着马车走了,贾政就彻底无可奈何了。

    贾代修、贾代儒两人,不过是贾家支脉,就因为辈分高,贾蔷每月供银供米,虽然不多,但也足以养老。

    再加上他们的子孙后辈,也都规劝二老,不能得罪贾蔷,被打发到辽东的族人就是前车之鉴,萝卜加大棒,族内再无异声。

    贾政自忖只凭他自己,又能如何?

    也坐上车,带着贾环回城了

    贾蔷看着一直躲在人后的宝玉,奇道:“你怎么不跟着回去?”

    宝玉没好气道:“你惹得老爷一肚子气,我跟着回去,还不被骂死?”

    贾蔷笑道:“那你准备留这陪蓉哥儿?”

    “”

    宝玉闻言,气的想动手。

    见他一副受气包模样,贾蔷警告道:“在外面就少装!老太太吃你这套,在这不好使。”

    宝玉扯了扯嘴角,喊了茗烟牵过马来,翻身上马道:“你就盼我去学里,好留你一人在家里热闹,我劝你死了这份心罢!”

    贾蔷哈哈一笑后,摇头道:“宝玉,等老太太没了,大老爷要搬回荣禧堂怎么办?再过几年,大老爷和二老爷这一辈人也都没了,贾琏让你也搬出去,你到哪去?等兰哥儿,对了,下半年贾环也要重新入学,一个个都长进了,为官做宰,只你一个平头哥,等年纪再大些,你又如何自处?我若不是拿你当个朋友,哪会一回回的浪费唾沫,说这些事?你自己思量罢。”

    宝玉骑在马上,苦闷道:“你说的这些,我何曾不知道?只是,那些劳什子四书五经,我闻着就是臭的,看一眼就觉得头疼,如何能进学得下去?”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也不喜欢出门应酬,那些经济仕途之道,我也厌恶的紧。”

    贾蔷也上了马,笑问道:“那你可曾想过,将来能做甚么?”

    宝玉叹息一声,苦闷不语。

    贾蔷忽地笑道:“你可曾看过白蛇传?”

    宝玉没好气道:“知道是你写的不过,确实写的好,倒是翻了不少遍。”

    贾蔷笑道:“你可愿也写一篇试试?”

    宝玉闻言,登时迟疑道:“我?我行么?”

    贾蔷双腿一夹马腹,马匹往前行去,宝玉跟上,就听贾蔷笑道:“怎么不行?学着写呗。你素来喜好杂书,看的也不少,鬼神志异你也通一些这样,你专以女人的视角去写,你不是最遗憾这辈子不是女孩子么?你在书里写的主角就是女的,你就把自己当成女的去写。我给你出个思路,譬如你突然死了,魂儿一下穿越到前朝宫里的一个小宫女身上。然后那些王爷啊太子啊都爱你,爱疯了那种”

    周围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当初被贾蔷打惨了的茗烟,都笑的快坐不住马了。

    宝玉原本还满怀兴致,听的眼睛放光,可看到周围人都笑了起来,登时不好意思了。

    再见连茗烟也笑,愈发羞恼,一鞭子抽了过去,虽未用力,还是抽的茗烟“哎哟”“哎哟”的直叫唤。

    宝玉骂道:“好你个反叛肏的,连你也敢笑我!”

    一旁贾蔷劝道:“我可没开顽笑啊,你写的好了,正巧我手里有一个书斋,可以版印,专卖给那些闺阁女孩子们看,她们最爱看,百姓家的女孩子也爱看,卖了大钱,到时候你就能凭自己的能为立足了。说不定,还有不知多少闺阁姑娘喜欢你的才华,非要和你做朋友呢。”

    这番话,让宝玉连半点抵抗力都没有,连连点头道:“此事,容我回去再想想。”

    贾蔷见他意动,知道这事成了八成,笑的肚子疼,面上却不显,一甩马鞭,往城里纵马而归!

    布政坊,林府。

    忠林堂上。

    贾蔷自城外返回,都没送宝玉回府,就直接打马来了林家。

    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谁能让贾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就只有林如海了。

    这个老人,当真给了他最无私的爱护。

    见贾蔷礼罢坐下,就着梅姨娘送来的香茶一饮而尽,一旁黛玉取笑道:“如此牛饮,岂不浪费了爹爹的好茶?”

    贾蔷笑道:“回头我再给先生寻摸些更好的”见黛玉撇嘴,他笑道:“你别不信,下面人在福建武夷山发现了一株老茶母树,生在悬崖峭壁间的一条狭长岩罅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每天,只有不到两个时辰的日照。啧,可采摘的茶叶,可号称茶中之王!我已经让人采摘了些,等炒好了就送进京来,都送到先生这来。妹妹也说了,我吃了都是牛饮。”

    黛玉闻言,又欢喜,又不好意思,嗔道:“你自己的茶,随你怎么牛饮就是。”

    贾蔷笑道:“我的不就是你的?”

    林如海在一旁,觉得这茶有些吃不下去了,索性将茶盏放在一旁,问贾蔷道:“贾蓉是怎么回事?”

    贾蓉死了,贾蔷当然会派人到林府来知会言语一声,这是起码的尊重和礼数。

    贾蔷将事情说了遍,最后道:“已经送去家庙了,原想着等明儿国丧罢,就埋入祖坟,可昨儿晚上去看敬太爷,发现敬太爷吃丹药吃的,觉不睡,饭不吃,每日只用些他自己炼的丹药。我寻思着,也没几天功夫了,索性等他一道办罢。”

    林如海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显然没预料到贾敬也要不行了,缓缓道:“若是如此的话你这亲事,怕还要再等等。”

    贾蔷闻言,看了眼低下头,俏面羞红的黛玉,而后小声道:“先生,贾家是武勋将门之族,并不在意这些。”

    林如海无奈道:“你若寻个将门女倒也罢,贾家不在意,我林家也不在意?便是我林家不在意,人家尹家呢?尹家还要更重一些。”

    毕竟,尹家嫁的才是大房。

    贾蔷点点头道:“那就再缓缓就是。”说完此言,他对黛玉和梅姨娘赔笑道:“姨娘,妹妹,我有些朝廷上要紧的事要和先生商议商议,您二位要不”

    梅姨娘啐笑道:“哪个愿意听你说那些?”

    黛玉也恼:“你想说,我们还不想听呢!”

    话虽如此,二人还是站起身来离去了。

    不过临出门前,黛玉又回头问了句:“今儿可留饭不留?”

    这种送命题

    “当然!这还用问?”

    黛玉没好气白他一眼,却是抿嘴一笑,扭身离去。

    等二人走后,贾蔷面色却是瞬间严肃下来,道:“先生,贾蓉今日出府,原本我是准备亲自去送的。不想贾蓉妻子秦氏娘家来人,说其父秦业和其弟秦钟都不行了,来求个主意。这种事,本该打发个管事请了郎中去就是,可那王妈妈却说,秦业弥留糊涂时,说了些义忠王府和血脉的糊涂话

    我听了很是不安,就亲自走了遭。先生,你是否知道,当初宁府怎会选秦氏女为长房长妇?秦氏不过是养生堂保养来的孤女,身份来历很是不明白,怎就能嫁入国公府当蓉大奶奶?还有,我带人亲往秦家,在一处地砖下的木匣子内,发现了这个!”

    说罢,贾蔷将袖兜里的那块刻了“秦”字的玉佩拿出来,放在林如海面前。

    林如海面色十分凝重,拿起双凤朝阳的玉佩仔细端详了起来,看到那个“秦”字时,眼神愈发肃穆。

    贾蔷又道:“对了,那木匣子里还有一席金丝白纹海棠花雨宫锦裙。”

    林如海闻言身形微微一震,目光看向贾蔷,轻声道:“当年的事,偶有些传闻出来,我并不十分清楚。不过,也有些耳闻。只是时日久了,也记不清了。但即便果真有甚么,如今是隆安朝,连太上皇都驾崩了,义忠亲王也薨多时,就不要深挖了。另外,务必保证那秦氏在宁府,不要受了委屈。果真有一日,此事重见天日,她的话,很关键。蔷儿,你明白为师之意?”

    贾蔷点了点头,道:“先生放心,果真有那一日,也不会让她指责贾家无义的。”

    林如海点了点头,将此事放在身后,提起明日事来:“宫里边,九华宫那边又闹将起来,这一回,太后必是要看到义平郡王才肯罢休。有人传谣言到她耳朵里,说义平郡王已经遇害”

    贾蔷闻言唬了一跳,道:“不会罢?!”

    林如海摇头道:“怎么可能?只是染了风寒病倒了罢病的稍微有些重。明日义平郡王若是拖着个病体去送大行皇帝,让太后娘娘看到了他的病容,就麻烦了。明日你去宫里,一定要少说话。”

    贾蔷不解道:“先生,和我有甚么相干?”

    林如海也是无奈的摇头道:“你莫忘了,你毕竟是太上皇钦点的良臣。这个名号,大多时候已经没甚么用了,但要看谁来用。”

    贾蔷:“”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丑闻

    膳堂,一张黄花梨嵌螺钿牙石花鸟圆桌旁。

    桌边设一紫檩木牙雕梅花凌寒插屏,屏风后则是一对青花白地瓷梅瓶。

    屏风内,则有一双青玉紫竹灯台。

    灯台上笼着玻璃罩,烛光照的满堂明亮。

    林家的富贵,从不似贾家那样张扬,非龙即凤。

    而是于雅中,透出不俗的清贵。

    贾蔷捧一青莲握足碗,一气吃了四碗饭还要添饭。

    黛玉在一旁边用筷子夹着米粒吃,边看他笑,见紫鹃添了饭过来后,取笑道:“你可慢些吃罢,哪有这般吃饭的道理?”

    梅姨娘忙忍笑道:“姑娘怎还嫌哥儿吃的多?”

    黛玉笑出声道:“吃这样多,也不见长胖些,可见都白吃了。姨娘你瞧瞧他的肚子,也不见鼓起来,这饭都到哪里去了呀?”

    梅姨娘也笑,林如海则道:“正是长身子的时候,理应多吃些。”

    黛玉笑道:“爹爹你不知他,早上吃的才多呢!又是牛乳,又是馒头,又是牛肉,又是小菜,满满当当一桌子,他能全都吃完。”

    林如海闻言,也有些惊奇的看了看贾蔷。

    似在担心,这孩子该不会有甚么毛病吧

    贾蔷在三人异样的目光中,吃尽第五碗饭后,又端起旧窑十样锦的茶盅,一饮而尽,算是吃饱了。

    他苦笑着摇摇头道:“我也不知吃到哪去了,不过确实长高了不少,力气也大了许多,应该是好事。我饿了总不能不吃饭罢?”最后一句是看向黛玉说的,不无委屈。

    黛玉忙道:“谁说不让你吃了,可你也不能吃的那样快,如此身子如何受得了?”

    贾蔷笑道:“这无妨,从来没觉得难受过。”

    林如海闻言,羡慕道:“到底是年轻好啊!”

    到了他这个年纪,尤其是身子状况还不好,那真是多吃一口都难克化。

    说到这,梅姨娘忽然想起甚么来,问贾蔷道:“蔷哥儿,你通些医理,可知道为何你先生用完饭后,总是止不住的困顿?眼皮睁不开?偏生用完饭后,最不能躺下睡着。太医来瞧了,也没瞧出甚么名堂”

    黛玉先是担忧,听到最后又笑道:“姨娘真当他是神医不成?太医不知道的,他能知道?”

    贾蔷却眉飞色舞道:“林妹妹,你还别说,太医未必知道这个缘由,我还真知道。”

    “你真知道?”

    梅姨娘稀罕问道。

    林如海也挑了挑眉尖,看了过来。

    黛玉的目光则有些微妙,贾蔷果断举手道:“我这些西洋医理,可不是为了讨好尹家才学的,这才多点功夫,想学也学不了那么多。”

    黛玉似笑非笑道:“如此岂不更巧?”

    贾蔷:“”

    见贾蔷无言以对,梅姨娘在一旁同林如海笑道:“我常问紫鹃、雪雁一些关于哥儿的事,问姑娘肯定听不到坏话。原以为,蔷哥儿口舌功夫已经不输任何人,从不肯吃亏。没想到,姑娘还能治他!”

    林如海呵呵笑了笑,道:“蔷儿让着她罢。”

    黛玉不服,撇了撇嘴,道:“才没有呢。”

    贾蔷干咳了两声,岔开这茬,解释道:“西洋郎中认为,人能清醒,能行走,能做事,全是因为鲜血将各种养分送到各处。若是缺了血,那人就要昏迷,就做不成事。血液在人身体各处分布的都很均匀,原本都相安无事。脑袋里的血,给头脑提供养分,让人保持清醒和思考。

    而肚子里的脏器上的血,譬如胃上的血,提供养分供胃消化饭菜。如果胃好呢,正常的血液供应就能让饭菜能够克化。若是胃不好,克化不动,那胃就要加大力气去克化。如此一来,就会消耗许多养分。胃部的养分不足,便会挪用其他部位的,譬如头部的。如此一来,人吃完饭,尤其是吃的太饱,就容易瞌睡。”

    梅姨娘听完后,同林如海惊奇道:“这西洋番子,还真有些名堂。听起来没有咱们中原的郎中说的玄乎,可勉强似乎也能说的通?”

    林如海缓缓颔首,笑道:“虽蛮夷之国,然火器锋锐,自有可取之处,不可小觑”

    梅姨娘虽看出林如海不大想谈这些,还是又问贾蔷了句:“那该如何缓解?”

    贾蔷笑道:“既然是胃口不好,多养养胃,也就好了。先生眼下是太累了,过了这段,应该能好一些。”

    梅姨娘闻言放下心,起身去准备汤茶,就听林如海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